张培刚 宋德勇:经济体制转型的"主辅结合"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58 次 更新时间:2015-03-25 11:42

进入专题: 体制转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张培刚 (进入专栏)   宋德勇  


【内容提要】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混合性特征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以计划因素为辅的"主辅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

【关键词】体制转型/主辅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近、现代的几种体制转换及其特点

体制转换,无论是由市场机制转换为计划体制,还是由计划体制转化为市场机制,都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以市场与计划并存的双轨制阶段,然后转向以计划体制为主、市场为辅或市场机制为主、计划为辅的阶段。因为在现代社会,不论是哪一种社会制度,纯粹的单一的市场经济和纯粹的单一的计划经济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体制转换是由一方为主体的主辅结合转变到另一方为主体的主辅结合。笔者将这一观点称为体制转换的"主辅结合"论。

根据近代和现代二三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情况,社会制度更替和经济体制转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从一种私有制转变到另一种私有制,与之相伴随的是从小生产经营转变到现代市场经营或现代商品经营;二是从私有制转变到公有制,相应地是从市场经济转变到计划经济;三是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而这时相应的所有制的转换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公有制转变到私有制,另一种是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的变化。

第一种转换类型,具体而言,在所有制方面,就是从封建社会末期的地主所有制转变到现代资本主义的资本家所有制,包括少量的个体所有制。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则是从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目的、并以手工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小生产经营转变到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要目的、以机器劳动为主要形式的比较大规模的现代市场经济。这种转换的典型代表是:英国的圈地运动、产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法国的1789年大革命;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等。

与此同时,和这条路线相联系而并行的,则是近一二百年来,大批封建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苦难境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它们当中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在经济上,只有亚洲"四小龙"以及相类似的少数国家和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转变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所有制在具体实现形式上有较大的转变,但仍以私有制为主,运行机制则逐步由以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营为主,兼有殖民地色彩(受宗主国控制),转变为以现代市场经济为主,但又有一定程度的政府集中管理和家族式经营。

第二种转换类型,就是由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到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

这种社会制度的更替,人所共知,大都是以政治上的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为其前提和保证的。与此相伴随而发生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主要就是由市场机制转变到计划经济体制。

第三种转型类型就是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所进行的全面的或局部的体制转换,也就是最近十余年来,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已开始对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进行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改革,引进和利用竞争因素与市场机制的配置和调节作用。

这种转换类型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全面的突发一次性的体制转换,从公有制转为私有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这主要见之于近些年来前苏联和东欧诸国。这种转换与上述第二种体制转换,正好方向相反。二是局部的渐进逐次性的体制转换,即在所有制方面仍保留公有制为主体,但转变其实现形式;而在运行机制方面则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这主要见之于中国。有人称前者为"休克疗法",也就是"长痛不如短痛";称后者为"循序渐进式",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近年来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首先和主要地应归功于邓小平和他的创造性理论。邓小平理论在经济方面最具特色的有两大论点:

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曾谈到:"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可以的,但首先要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 第3卷第26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这虽是普普通通的话,但却是难得的至理明言,使人思想豁然开朗。我国解放后很长一个时期,也可说直到小平同志此话出现以前,我们大都认为,富裕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贫穷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小平同志的话,可以说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引导我们走出了误区。

二是对计划与市场的重新理解和运用。解放后长期以来,我们讲授或学习政治经济学时都知道社会主义有三大特征: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在体制改革初期,如果有人要把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而且还要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那几乎认为是不可能的,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可是小平同志在这方面不仅敢想,而且更敢于排除万难,在我国开始推行。1992年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讲话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3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这种论断, 对于我国在经济改革中破除旧框框、采取新体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年秋冬间,十四大决定我国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现代史上的一大创举。

当前我国在改革中碰到一些难题:国有企业的改革、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中西部的开发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出路等等问题。特别是体制转换,经济发展从速度型转变为效益型,都是难度极大的,需要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集思广益,逐步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和政策措施。

主辅结合:现代经济体制的混合性特征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自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在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社会里,两者只能是一主一辅,而难以并驾齐驱或等量齐观。从而它们的转换和结合,也只能是"主辅结合",故可称为"主辅结合"论。

更具体地说,在一个现代社会里,经济体制上的结合有两个方面:就财产所有权的形式来看,总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只能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主辅结合,难以平衡发展、半斤八两,也不能做到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或者纯而又纯的私有制。就资源配置方式来讲,也只能是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主辅结合,难以并驾齐驱、不分伯仲;也不能做到纯粹的计划调节或纯粹的市场调节。一般经济社会是如此,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

计划与市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组相互对应的经济范畴、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市场和市场调节由来已久,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社会分工,就有了交换和市场;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产权明晰为基础和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其比较完善的形态则产生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计划经济作为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和以中央集权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其比较典型的形态则产生于本世纪初期的社会主义苏联。

对于计划与市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特别是作为经济制度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我们应该认识四点:第一,计划与市场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们两者都可以用来为经济发展服务。第二,它们两者或对应双方,作为两种经济制度,在性质上是相互对立的,经常处于矛盾状态,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双方才得以结合和并存。第三,实际上,大战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采用"国民经济计划";当然这种"国民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在性质上和内容上是大不相同的。第四,从实践上看,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计划经济曾经是取代过市场经济的;而近年来的情况则是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或一个社会里各个行业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的。在市场经济下,一个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价格的高低,技术的进步,产品质量的改进,主要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在竞争作用下而逐步达到的。这就是亚当·斯密早就说过的"看不见的手"所起的作用。计划经济则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社会所进行的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它主要是由一个权力集中的中央主管机构统一设计和统一指令而进行的。正因为两者在性质上差异和矛盾,我们认为,它们两者或对立双方的结合,也就只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具体而言,只有当双方中的一方,松动其本身属性并缩小其部分作用,与此同时,引进另一方体制或机制的属性和作用时,这种一主一辅的不对等结合,才有可能。无论对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或对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存在这样主辅结合的条件和可能性。

还要看到,这种不对等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近现代的经济发展史已经证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诸多弊端,"市场失灵"说明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不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几十年的历史事实证明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至少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是缺乏效率的。因此,市场经济为主体时,必须结合宏观调控(或计划调节);计划经济为主体时,也必须结合市场调节。古今中外,不掺杂政府干预行为的纯粹的市场经济,从来就没有过,将来也不会有。但这并不排斥这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的依然是市场经济体制,因为一来这种体制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来这种体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占主导地位。

这种不对等的结合,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第一,可以是"板块式",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在地域空间上划块,如特区;或者多数行业采取主要的调节方式,而某些行业不采取主要的调节方式,等等。我们把这种运行机制的结合称为"板块式"结合。第二,也可以是某一方为基础,另一方在必要时发挥作用,如"中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基本上以计划调节为基础,必要时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基础式"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采取市场经济制度的同时,又以兼采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计划调控或国家干预经济活动为其特色。这就是发展中国家以市场经济为主、以计划因素或国家干预为辅的一种结合。

从所有制来看,公有制与私有制在性质上是对立的、矛盾的。但在现代社会里,从未有一个经济社会是纯粹的完全的公有制,或纯粹的完全的私有制,而大都是两种或多种所有制的混合体。只是这种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体,必然是一主一辅(或一主多辅)的,两者不能并驾齐驱,等量齐观,因而两者的结合只能是主辅结合。

从运行机制来看,当今世界上,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具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因素(包括自由竞争、自由经营等因素)为辅;另一种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以计划因素(包括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等因素)为辅。这恐怕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相当普遍的情况。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认识

按照传统观念和国际经济学界多数人的看法,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很难结合的。因此,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怎么结合,就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这里只就此问题谈谈我们的初步想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

社会主义代表公平,市场经济代表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平与效率的结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市场机制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而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则非采取社会主义原则不可。

从静态来看,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于:(1 )市场根据消费者意愿分配消费品的供给;(2)市场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商品之间配置生产;(3)市场按照各个生产要素取得报酬的原则, 在各种用途中配置生产要素;(4)市场制约着可供使用的劳动和资本装备的相对数量; (5)市场在生产要素,从而在个人之间分配收入。总之, 市场可以解决稀缺资源在不同目的之间进行配置的一切经济问题。此外,市场还以各种方式为经济增长提供刺激。刺激消费者去谋求如何增加收入,鼓励新产品新技术的发明,刺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总之,正常发挥作用的市场体系既会刺激经济效率,又会刺激经济增长。

西方学者认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认为,当生产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处境变好,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换言之,社会已达到这样一种情况,即任何变革都不可能使任何人的福利有所增进,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这就意味着生产资源的配置已经使得"集合体的效用"(或"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极大值"。(注: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199页-20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因此,市场机制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而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实践已经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见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搞市场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来提高效率。

但是市场自我运行会带来收入分配的不公正。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除了发展生产力之外,就是削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所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社会主义代表公平,市场经济代表效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

笔者在1985年就提出,"要搞活微观经济,增强企业的活力,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宏观的策划和管理。在任何社会里,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原来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微观经济是基础,宏观经济则居于主导的地位,在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这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活动,从而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也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而不是互相排斥或互相对立的。""在我国具体情况下,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首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有宏观政策的开路和积极扶持。"(注:张培刚:"运用微观分析方法探讨社会主义经营管理问题",《上海经济研究》1985年第7期。)1986年,笔者又指出, "现在讨论的宏观经济控制,包括有以西方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那种宏观和微观的关系问题。……是要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条件下,解决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关系问题。"而"宏观调控的最后目的,还是在于把微观搞活。"(注:张培刚:"浅谈宏观控制及其与微观搞活的关系",《江汉论坛》1986年第6期。)因此,市场经济是基础, 宏观调控是主导。

进入 张培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体制转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564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学家》(成都)1999年0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