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破除官本位观念 净化政治生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42 次 更新时间:2015-03-23 13:18

进入专题: 官本位观念   政治生态  

俞可平 (进入专栏)  

政治生态就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宏观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于社会政治生活而言,恰如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一样重要。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抓作风建设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他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

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包括政治变迁在内的社会整体进步过程。跟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的政治生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民主法治的进步和国家治理开始走向现代化。然而,从大量腐败案例反映的问题看,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部门,局部政治生态十分恶劣,腐败和特权肆虐,政府公信力缺乏,公共权威丧失,假话空话盛行,形式主义泛滥。一些干部以权谋私,大搞钱权交易,权色交易,腐败堕落;一些干部独断专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些干部消极怠政,不认真履行职守,得过且过;一些干部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沉湎于灯红酒绿,热衷于风水迷信;一些干部对上献媚阿谀,对下颐指气使;一些干部搭建私人小圈子,搞人身依附;还有一些干部对不同意见者打击报复,使某些部门出现人才的逆向淘汰。这种状态离我们长期向往的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国泰民安的政治生态相距甚远。

恶劣的政治生态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所有恶劣政治生态的背后,必然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官本位观念和官本位现象。官本位的实质是权力本位,它是我国传统官本主义的一种流毒。在中国传统官本主义体制下,权力是衡量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准,也是影响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属性的决定性因素。权力支配着包括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内的所有社会资源的配制,“有权就有一切”成为社会的流行信条。只要拥有权力,就意味着拥有社会资源。在官本主义条件下,拥有金钱和财产,可能不一定拥有权力;反之,拥有权力,则必定会拥有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权,从物质财富和生活特权,到社会荣誉和文化特权,等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传统的官本主义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其核心是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公民的权利本位,这与传统官本主义条件下的君主主体地位和官员权力本位是格格不入的。然而,数千年的官本主义传统,加上现存制度的某些缺陷,使得官本主义的余毒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一些官员身上依然严重存在。他们仍然信奉“有权就有一切”的封建政治逻辑,把当官和当大官本身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为了获取权力和维护权力,可以不择任何手段,卖官买官、拉帮结派、欺上瞒下、阿谀奉承、坑蒙拐骗、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朝有权,便十分“任性”。

官本位意识也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一些官员搞所谓“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无非是为了给自己的职务晋升增添政绩资本,或是为了给自己为官一任留下所谓的“美名”。一些官员讲排场,比阔气,端架子,计较名位和排序,无一不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现实生活中每每能看到,一些官员,连个笔记本和水杯都让秘书拿。并非官员们拿不动,而是在显示自己的“威严”和“权威”。中共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实施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重要目的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不仅如此,新一届中央领导强调依法治国,加大打击腐败力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根本目标当然在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但直接目的也是为了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创造必要的社会政治条件。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当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则从更深刻的制度层面,对消除官本位现象,改善政治生态提出了明确要求。影响国家治理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治理主体,二是治理制度,三是治理技术。良好的国家治理,制度是决定性的,但治理者的素质也至关重要。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官本位观念和官本位现象是影响治理者素质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取得了重大进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现代核心政治价值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有权就有一切”的官本主义余毒在现实中还大量存在,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官本位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正式把“破除官本位观念”列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可谓切中要害。

破除官本位观念之于净化政治生态,就像清除毒霾之于洁净大气那样重要。破除官本位观念,净化政治生态,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任务,从眼前看,应当着重做到以下五点。

  大力推进公民教育,把公民教育当作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培育公民意识,破除权力崇拜,牢固树立公民权利至上的观念;让每一个公民从小树立起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一个公民明白,公民的权利本位,而不是官员的权力本位,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离开公民的权利本位,人民当家作主便是无本之源。

重塑社会的政治伦理,把责任和政绩当作评价官员的基本标准。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责任意识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首要意识,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就是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就要敬畏民意,敬畏法律,而不是崇拜权力。评价民众和官员的基本标准,应当是其社会贡献的多少,而不是其权力的大小。

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消除官员的各种特权。官本位观念的现实基础,在于利益与权力的直接联系。要从根本上消除官本位观念,必须改革利益分配机制,断绝利益与权力的不正当链接。工人、农民、专家、学者、军人、官员、艺人,无论哪一种从业者,只要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都有权获得适当的利益回报。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文化权益分配机制,才能真正消除“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的物质基础。


扩大公民参与渠道,促进各类精英的正常社会流动。任何职业一旦能够获取超额利益,从业者便会自发地产生垄断行为,阻止其他社会人员的进入,从政者也不例外。当权力可以产生额外利益时,权力的垄断现象势必产生。打破权力垄断的有效途径,就是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形成优胜劣汰的政治竞争机制,让更多的民众有权参与政治过程。

推进民主法治,是消除官本位观念、净化政治生态的根本途径。消除官本位观念、割断权力与利益的非正常链接,最终还得依靠民主政治。在将官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同时,用制度来构筑保障公民权利的长城。就目前我国的政治生态而言,消除官本位观念和官本位现象最重要的制度,是授权和限权制度,而这正是民主政治的关键环节。

总而言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破除官本位观念”,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政治生态的净化,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弘扬,关系到民主政治的进步,不是一项软任务,而是一项硬任务。


进入 俞可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官本位观念   政治生态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554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