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 李贺:中国利率市场化今年进入最后冲刺,金融改革步伐超预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4 次 更新时间:2015-03-14 23:01

进入专题: 金融   利率   汇率   市场化   改革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  

赵红梅   李贺  

中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如何在金融领域,利率、汇率、资金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中啃下最后的硬骨头,中国央行行长给出了答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12日在两会记者会上给出的利率市场化时间表是,“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机制已经成熟,今年上半年出台……今年如果有机会,存款利率上限可能就放开了。”

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进程,2014年11月,中国启动了沪港通,周小川表示今年还要推出深港通,并称“沪港通设计保守了一点,改进方面正探讨。”中国央行行长的表述,表明中国的金融改革比不少市场人士预期的步伐要快。

“利率市场化值得期待,但料汇率改革会延缓,美元指数已突破100点,预计今年扩大汇率波幅区间可能性不大。”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认为,存款保险上半年落地,相当于为利率市场化改革铺路,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则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公里。而汇率改革相对就显得谨慎一些。

他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力度很大,可看出环环相套的逻辑,在国内推存款保险,随后利率改革,进行资本市场建设;国外则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下开放,包括沪港通、深港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两会期间表示,中国今年利率市场化会有比较大进展,会快于资本项目开放的速度。另一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钱颖一稍早在采访时称,资本流动波动过大将影响到中国的汇改进程,而是否扩大人民币汇率日内波动区间,要看资本流动情况。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目前仅剩“最后一脚”——存款利率上限没有放开。自3月1日起,中国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而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放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分析人士指出,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冲刺阶段,未来银行业息差持续收窄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转型,摒弃以往“坐享其成吃息差”的盈利模式。

按市值计中国第二大银行——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此前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会伴生三个问题:一是银行存款成本上升问题,会推动全社会融资成本上升或居高不下;二是银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三是风险偏好变化与信用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增加。他建议,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范系统性风险;强化融资主体自我约束,增强利率敏感性,对恶意逃债、赖债行为加强法律制裁;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创新利率风险对冲工具。

存款保险制度被视为金融改革重要一步,不仅促使金融机构之间公平竞争,也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和前提。周小川称,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棋,目前机制已经成熟,估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存款利率放开前料会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存款利率放开顺序预计会按照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顺序。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可能会导致银行利差收窄,政策上会适当放松银行混业经营权限。

周小川认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观察货币政策松紧政策的一项指标。尽管央行使用了各种工具进行调节,但总体看M2的增长仍是适度的,并没有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状况。

不过,他同时指出,对货币政策取向的文字描述有五大范畴,每一项覆盖的面都比较大;在每一个范畴里,向左向右都可以有灵活性的调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全年货币政策定下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今年M2料会超过12%,这个目标是底限,而往年是上限,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已是宽松,”国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董德志称。他认为,货币供应量并没有明显收缩、基础货币供应同比增速亦没有降低,央行要确保实际利率下降,保证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再考虑到外汇占款缺口,预计降准、降息、信贷额度措施都会采用,亦包括一些短期释放流动性的货币工具。

中信建投证券债券首席分析师黄文涛亦认为,货币政策还是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预计未来会有货币政策的刺激;此外,外汇占款减少,货币政策缺口达到万亿规模,没有货币政策操作, M2 很难达到今年目标。

此外,不排除央行会参与财政部批复的地方存量债务置换,以投放一些基础货币。

去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上不断推陈出新,包括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降准、支小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PSL)。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恰恰凸显了其在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中的两难选择。

民生证券认为,虽然央行一直强调基调稳健,但料实际会有所放松。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有去库存、去产能压力。所以在基调上,未来是一定是保持宽松的。

尽管去年年底以来已祭出多项宽松政策,但依然无法止住中国经济的惯性下行。最新公布的1 -2 月工业、消费和投资增速均降至多年来低点,远逊市场预期,显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剧,需要政策进一步发力,在调结构和促增长之间寻求平衡。

    进入专题: 金融   利率   汇率   市场化   改革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50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