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超级去杠杆化是给目前中国经济号脉的结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22 次 更新时间:2015-03-10 00:23

进入专题: 房地产   金融危机   抵押   去杠杆  

吴迪  

在2008年到2012年间,中国银行总资产的GDP占比,从201%飙升至257%,增速惊人,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评论人士吴迪对中国潜在的金融风险提出了独到见解,他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的时候,中国本来要陷入经济衰退的,但被中国政府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阻止了,结果中国眼下将要面对的债务危机,会是所有金融危机中最厉害的一种——超级去杠杆化。超级野火就是超级去杠杆化的完美比喻。
最近阅读了福山在《外交事务》杂志上的一篇名文《正在腐朽的美国》,惊觉其中的一段美国往事,很能说明目前中国陷入的债务危机有多严重。

美国林务局曾经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政府机构,然而1910年的爱达荷超级野火火灾改变了一切。那场火灾烧毁了300万英亩左右的林地,造成了至少85人丧生。此次火灾震动朝野,自此美国林务局就开始把主要精力,从伐木管理转移到了扑灭野火上来。可怕的是,没有人意识到野火在林区的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野火对于维护美国西部的林区生态健康至关重要。比如有些耐阴的林木,如果没有野火定期的来清理一下,就会过分增长。美国林务局数十年如一日地压制野火,使得许多林区树木密度过大,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森林,因此长成了超级火柴盒,一旦起火,破坏力惊人。这一切终酿苦果,如今美国每年用来扑灭野火的费用高达200亿至1250亿美元之巨,美国成了超级野火频仍的国家。

经济衰退就像野火,定期出现,把那些庞氏融资或是投机融资的经济体毁灭掉,如果拼命压制经济衰退,就像拼命压制野火,最后就会酿成超级野火。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的时候,中国本来要陷入经济衰退的,但被中国政府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阻止了,结果中国眼下将要面对的债务危机,会是所有金融危机中最厉害的一种——超级去杠杆化。超级野火就是超级去杠杆化的完美比喻。

超级去杠杆化是一个实证经济学的概念。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的银行总资产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增速过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国家就极有可能发生超级去杠杆化。债务融资分为三种:对冲、投机、庞氏。对冲融资,其收入可以支付本息。投机融资,短期内收入只能偿还利息而不能偿还本金,必须债务展期。庞氏融资,收入连利息也还不上,债务不断叠加,必须再融资或变卖资产/抵押物。超级去杠杆化的触发点,就是经济体融资活动中,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比重相当大;当这个比重达到一个临界点,资产/抵押物价格会出现大面积大幅度的跳水(Haircut),坏账大面积产生,信用/债务链条全面断裂,银行遭受重创,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实证经济学就像老中医号脉一样,超级去杠杆化就是给目前中国经济号脉的结果。

在2008年到2012年间,中国银行总资产的GDP占比,从201%飙升至257%,增速惊人,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另,根据美国《利率观察家》半月刊的数据,从2008年底到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规模,增长了15.1万亿美元(美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规模,同期增长2万亿美元左右,远低于中国。中国在疯狂加杠杆,美国在积极去杠杆),比整个美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规模(14.6万亿美元)都大。而美国的GDP是16.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约25%;中国的GDP是8.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2.2%;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银行业资产却占到了全球GDP的33.1%。以史为鉴,1994年当日本经济如日中天的时候,其GDP的全球占比达到了17.9%的峰值,与此同时,日本银行业资产对全球GDP的占比,也达到了27.3%的峰值。再往后就是失去的20年。

未来中国的银行总资产与GDP占比需要显著降低,至少需要回到200%附近,这将给资产价格和宏观经济带来巨大的通缩压力,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将会陷入空前危机;中国的五大银行最坏也有国家注资纾困,其他银行可能不少要香消玉殒,存款保险将派上大用场。

更为可怕的是,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融资抵押物,房地产也开始步入萧条。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住宅新开工面积较2013年下降14.4%,这是过去十几年所没有过的现象。今年1月中国最主要的70个城市新房均价比上个月下跌0.4%,这是新房均价连续九个月下跌。房地产的融资环境也在急剧恶化,比如佳兆业集团的债务违约,就使得信托基金大幅度压缩房地产相关的信托产品。根据麦肯锡的最新研报,中国有接近一半的债务都与房地产有关,因此房地产危机势必引发巨大的金融震荡。中国的情况,完全是按照实证经济学里的超级去杠杆化的剧本在演。

    进入专题: 房地产   金融危机   抵押   去杠杆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485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