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胡适与雅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95 次 更新时间:2015-03-05 12:28

进入专题: 胡适   中国文学   文人  

“胡适有但丁之志而无但丁之才,虽然对汉语文章之弊端洞若观火,却毕竟没能用自己的实践提供一种辉煌文本。写诗之于胡适,实与内在冲动无关,只是体现为一种职责,仿佛木匠应客户要求加工一个全新家具。”

由于审美上的结构性缺陷,导致我一直拒绝在文学上给予胡适敬意。今天我决心改变这一点。

所谓结构性缺陷,我专指一种东方式才子观,在这种才子观的烛照下,某类才子较易让人惊艳,另一类作家则易于遭到忽视。比如,我们本能地欣赏有气势的铺排,对那些以简洁素朴为特征的表达,就懒得用正眼去瞧了;我们迷恋一切诗性文词,以致迷迷瞪瞪地断定,任何不能从文字里舀出一碗诗泉的家伙,都不配称为才子;我们近乎先入为主地把理性和思辨逐出才华领地,好像它们只是与文学无关的化学试剂,结果,我们随时准备对各类妖邪笔墨敞开胸怀;我们的文字爱好侧重于趣味,在我们针对文才的认知谱系里,客观化历来不是才能的象征,于是,任何主观化的言行,都有望被我们惊叹成一种魅力。

面对这类审美强权,胡适就显得形单影只了。简单地说,那些历来属于中国文人强项的地方,胡适的得分都太低。比拼以句子、词汇为考量单位的文采,胡适劣势明显,他有时会犯下些低级错误,比如一篇文章里两次引用同一个例子,他偶尔还会写出极易引发老师摸戒尺冲动的句子,比如一句话里叠用“竟然”,类似这样:“由于一个中国学生竟然得了一个卜郎吟文学奖,当时竟然变成新闻。”在我们这个性喜把文人与雅士并称的国度,胡适往往表现得一根雅骨也无。有人送他一枚牙章,他打算请台静农先生治一方藏书印,在这块任何中国文人都会下意识地风雅一把的领地,胡适的要求竟然是:“就用‘胡适的书’四个字,字体用隶书,不用篆字,叫人一看就认得。”这么看来,与其说胡适缺乏雅骨,不如说他把这根雅骨给卸了。记得早年的胡适,也曾有过“秋日适野,见万木皆有衰意”,遂“感而赋诗”之举。

凡是传统文人禁不住手痒的行文作派,胡适一概弃绝,另一面,属于胡适文章的那些优点 (尽管表现得不算完美),却又极难在其他中国文人里发现。

读胡适文章,你不可能撞上神神道道的语言。胡适的看法都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写在纸上,你无需猜测他的言外之意,不像读有些作家,我们似乎总要费劲地打捞(兼猜测)作者的潜台词,而且,如果被打捞者名叫鲁迅或庄子,你把他的潜台词挖掘得越深刻,就说明你的理解力越到位,你根本不必担心把对方夸过头,因为,对方已经被预悬为深刻的典范了,一个只能他衡量你、不能你衡量他的绝对标高。

钱理群先生写过一篇《怎样才能读懂鲁迅》,劈头就说:“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换言之,任何强调鲁迅如何深刻的言论,都是高度安全的,反之则充满危险。

好在我们面对胡适时,此类迷人又恼人的“读懂”问题已不复存在,胡适自称:“我的长处是明白清楚,短处是浅显。……我抱定一个宗旨,做文字必须要叫人懂得,所以我从来不怕人笑我的文字浅显。”——回过神想想,这为什么不是一种气概呢?

通常,浅显与浅薄乃是贴邻,作家恐惧被人目为浅显的程度,不下于女子忌讳被人说得老丑,而我们的胡适博士竟然“从来不怕”。不怕,有两个原因,要么出于无知,要么出于“有恃”,有恃则无恐。“人家都以为我胡适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他对唐德刚说,“其实我写起文章来是极慢极慢的。”这就是说,对于自己外貌凡俗、雅骨脱尽的文字,胡适下的功夫,并不在别人的华彩文字之下。蔡元培当年概括过胡适文章的四大特点,并赞叹道:“这是何等手段!”那四项分别是: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和系统的研究。虽然在文本的终极成就上,胡适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但若以此四者为据,中国文人学者中可与胡适过过招的人,恐怕没有几个。

可叹的是,胡适有但丁之志而无但丁之才,虽然对汉语文章之弊端洞若观火,却毕竟没能用自己的实践提供一种辉煌文本。胡适写诗,并非认为自己具有诗人潜质,而是为了实验白话诗的可能性。写诗之于他,实与内在冲动无关,只是体现为一种职责,仿佛木匠应客户要求加工一个全新家具。我想,如果他能够,他原本有望给汉语世界增添一道另类景致,在他视力所及之处,分明闪烁着充满异质性的文章光华。一位甚至敢把“为天地立心”判为妖词的人,顺着他的目光远眺,我们将看到各色半仙笔法悉遭驱逐,理性则会焕发出熠熠文采。如果他能够,汉语文学的特质纵然不会挪转——正如鲁迅依旧是鲁迅——但至少会奔涌出一条全新河流,后人也能意识到另一片星空的存在。

唉,这种文字终究成为想象,也是恨事。

 

    进入专题: 胡适   中国文学   文人  

本文责编:zijihu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466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南方周末》2008年12月3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