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继光:陈寅恪国文试题引起的风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06 次 更新时间:2015-02-13 01:05

进入专题: 陈寅恪   民国学术  

章继光  

1932年8月初,清华大学新生(含研究生)及各年级转校生举行入学考试,国文题目由国文系命题,系主任刘文典将此事委托给了陈寅恪。陈20年代就是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在王国维、梁启超先后辞世之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作为清华国学的柱石,同时为历史系、国文系聘为教授,享有很高的声望。

陈寅恪为这次考试出的作文题为《梦游清华园记》(各年级统一用此题);另有对对子(对对联)题,各年级不同,新生上联为“孙行者”,其他各年级为“人比黄花瘦”、“少小离家老大回”等。这次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对对联的题型大大出乎考生的意料。事后,他们纷纷投书报社,予以指责,斥为“复古”、“怪哉”,说这样“倒不如要求学生作八股文和各式旧文体。”(1932年8月8日北平《世界日报》振凯文)要求清华对出题意图及评分标准作出回答;报纸围绕这一话题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辩,一时之间,舆情沸腾。

迫于舆论压力,清华国文系安排陈寅恪以出题者的身份公开接受北京世界日报访问,作出答辩。陈寅恪关于对联答复的要点为:国文试题以测验考生国文文法及对中国文字特点之认识。对对子是最能表现中国文字特点,与文法最有关系。它能测验(一)词类之分辩,(二)四声之了解,(三)生字及读书多少,(四)思想如何,即思想上对正、反、合关系的理解。关于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陈寅恪也结合阅卷情况作了答复。如大一国文题“孙行者”答卷最佳为“王引之”(按:清代经学大师,著有《经传释词》,与其父王念孙并称为“高邮二王”。此答案较偏)除此外“韩退之”、“胡适之”、“祖冲之”较好,至于“陈立夫”、“周作人”、“猪八戒”等俱不通(参见卞僧惠《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10年)。陈寅恪指出,在科学的中国语文文法形成之前,无过于对对子一法,因此“于今夏入学考试时试一用之,以测验应试者之国文程度”(《与刘叔雅伦国文试题书》,《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陈寅恪表示,希望通过这场社会性的大讨论,引发人们对中国语文文法研究的兴趣。

此次访问之后,社会舆论并未平息下来,更未形成陈寅恪所期待的关于中国语文文法研究的讨论,相反,讥弹者甚众。但陈寅恪仍坚持己见,后来并在致傅斯年的信中负气地说:“明年清华若仍由弟出试题,则不但仍出对子,且只出对子一种”(转引自王振邦《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对于清华这次试题风波,后来有着多种解读。有人理解为是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冲突,是民间、世俗的人群不了解大师推广对联、以引发人们对中国语文法研究对话兴趣的良苦用心;也有人理解为是新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冲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青年们早已对守旧和传统一套比较反感;陈寅恪虽有留学欧美的经历,但在文化观念上仍然是守旧的。有人据浦江清(1904——1957,时任陈的助教)日记认为,当时正是“九.一八”的第二年,同年1月日军入侵上海,3月伪满洲国成立;与此同时,清华园中有一股逆欧化的潮流在弥漫,有着深厚民族文化情怀的陈寅恪理解和同情这股潮流,担心敌人入侵时国民性被无形改写。这种心态是他这次出题的重要基础(参见浦江清《清华园日记》(增补本,1932年所记内容,1999年北京三联书店)。

透过这样的信息人们可以知道,陈寅恪之所以在出题上作出这样的选择,本意是要在民族危急、国难当头的时候,激发青年的爱国热忱,鼓励他们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信念与文化精神,就正如他曾经说的:“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以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同尽”(《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这大抵是陈寅恪在这次试卷风波中宁可被误解也不妥协、放弃的原因。

但对文化精神的维护与守卫,是否一定要通过对对联这样的试题才能体现出来呢?从陈寅恪设身处地考虑,有关对联的题目有着文化精神的寄托是可以理解的,那作文题《梦游清华园记》又为何远离时代气氛,以致招人诟病为不食人间烟火的有闲阶级情调?(“于漆黑一团的现实——多难的中国,对贫无立锥的无产大众有什么利益。” 1932年8月10日北平《世界日报》春焰文)从考生和社会的激烈反应,以及陈寅恪面对试卷风波的态度来看,确实表现出他性格中不善与人沟通的狷介一面。这次风波是陈寅恪教育生涯中所遭遇的一个挫折。

在清华第二年和以后几年的招生入学考试中,有关对联的这类试题再没有出现过。对于这件事,当时同在清华任教的冯友兰先生回忆说:“在当时,社会上对于对联不很了解,以为对对子是复古,也有人以这次考试为笑谈,所以以后也没有沿用,没有推广。”(《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进入专题: 陈寅恪   民国学术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398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