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匡政:什么是儒学之本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3 次 更新时间:2015-01-03 23:17

进入专题: 儒家文化  

叶匡政  

曲阜实施“百姓儒学”工程,就是遴选一批儒学教师,到每个村庄办国学讲座,推广儒学和传统文化。作为孔子故里,有此想法也很正常。只要搞的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是把儒学当作立项圈钱的噱头,让百姓多了解点儒学,也不是坏事。关键是传授怎样的儒学?

儒家文化作为传统中国的国家哲学基础,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与扬弃,远比今天国人想象的要庞大而丰富得多。儒家的人文精神涵盖了个人、群体、自然、天道,处理的也是对个人与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历史、政府、国家等各种关系的认知,它们构成一个可相互支持的价值体系。但由于历史局限,这些古人的智慧也有不科学不合理之处,如何甄别、择善而从,如何辨析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尤为重要。否则,就极可能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文化精神的形成,绝不可能靠教条式、功利化的简单模仿与照搬,是需要潜移默化的浸润与影响,即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需在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方式中进行调和、消化,才有可能转变成民众自觉的生活意识和行为准则。

那究竟要传授怎样的儒学呢?什么是儒学之本?

首先,要辨析什么是儒家思想的最高信仰。在一切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真实都是最高信仰,儒家思想也不例外。《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的意思就是真实,是儒家的一个中心价值。在儒家看来,真实是自然的法则;而寻求真实,是做人的法则。儒家思想的演进,就是在追问存在的一切是否真实,以及人们如何在现实中达到真实、把握真实。在中国当下,真实无疑是最为稀缺的一种价值资源。要搞百姓儒学,政府首先要把真实作为当地一切行为、决策和思想的最高准则,这样,民众所学的儒学价值观,才能找到一个基本的立足点。

其次,要辨析什么是儒家的政治哲学基础。儒家虽也论及个人的道德价值和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它确立了传统中国的政治哲学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儒家认为,民众才是政治的本原和主体“民本”二字,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汉语中,“本”有根源、根基、中心、本原、本体、主体等多种含义,可以说,比今天的民主的份量还重。《尚书》中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句话强调的就是天虽是最高法则,但他对民众的意愿是无条件服从的。在儒家思想中,“天”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法则”意思相近。天不仅是人类最高的信仰对象,更是所有人必须无条件接受的法则,是人与万物的终极裁判和力量。在儒家看来,合乎自然法则的即为合法,违背自然法则的就是不合法。儒家是通过“天”这个中介,来辨析民众与国家、执政者这三者的关系。

所以,《尚书》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从逻辑上,把民众看作了神圣的自然法则在人间的代表。它使民众获得了与天和神才有的地位,这样的地位,自然是执政者所无法对抗的,甚至是必须服从的。儒家此观点深入人心,所以类似表达在儒家思想中极多。如《左传》中说:“民,神之主也”。《今文尚书》中说:“天聪明,自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都意思相近,表达的都是民众在世间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它代表的天意在人间的落实。

那么,民众与执政者是什么关系呢?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辨析的就是民众、国家、和执政者三者的关系。对此,荀子也有明确表达:“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阐明的都是民众有优先于国家和执政者的地位。可以说,在原始儒家那里,一直在强化民众在政治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儒家看来,民众既然像神性和自然法则一样,有着崇高的属性,它有优先于国家和执政者的主体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这种政治哲学观,可以说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纲领,显然也是“百姓儒学”应当着重传授的。只有理解这一纲领,对儒家的其他政治和社会思想时,才可能有准确认知,这也是我们思考社会民主珍贵的思想资源。

其三,要辨析什么儒家的最高伦理准则。世界宗教议会的《全球伦理宣言》对此有明确表述:“数千年来,人类的许多宗教和伦理传统都延续着这样一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应当成为所有生活领域——包括家庭与社群、各种族、各国家、各宗教的千古不易、绝无条件的准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出自《论语》。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人称一字为一言,孔子认为如果有一个字可终身行之,那就是“恕”了,他对恕的解释是,你自己不愿要的,不要把他施给别人。伏尔泰也把这八个字称为“人类的法典”。

这也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称之为“恕道”。“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宽容精神。对个人它是一种修养,而落实在政治上,强调的便是一种政治宽容。他要求执政者要有对“己”的限制和要求,而不是对他人的要求,期望实现的也是执政者对自身的限制,不能随意把己方的想法强加于人。儒家认为,只有在这种前提下实现的沟通,才真正体现了平等和自由的精神。在儒家看来,当“恕道”体现为政治宽容,才能实现对野蛮、暴力、高压的政治权力的超越,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把协商、平等、合作,当作构建社会秩序的目标。

儒家的恕道,是中国人应对公共生活的一种创造,更是一门艺术。它意味着政治不再是明争暗斗、貌合神离,而是肝胆相照、精诚合作;它意味着社会能容忍各种反对的声音,而不用担心迫害和压制;它意味着政府对异己者不再极端对待,民众从此不用生活在惊恐和担忧中;它意味着政府行为不再喜怒无常、变幻不定,而是更富有人性和温情,与民众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民众与执政者能共同走上共谋国事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在公共事务中都体会到个人的尊严。这便是儒家追求的“仁”的政治境界。

子贡问过孔子,如果有人能对民众大方的施与和救济,应该算是仁了吧?”孔子认为根本算不上,他对仁的回答有12个字:“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仁者,只要自己想立的,便也帮助人能立;自己想达的,便也帮助人能达。这里说的仍然是推己及人的思想。对恕道,儒家有反复强调。《论语》中子贡曰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里的“加”是强加之意,意思就是:我不想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不会强加于别人。《中庸》也强调:“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

可以说,“恕道”正是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的哲学基础。“王”字的本意为“天下归往”,也即如今讲的民意认同。《尚书》对王道有过一段精彩述,翻译过来就是:不要不公不正,就是遵循王的法则;不要私行偏好,就是遵循王的大道;不要为非作歹,就是遵循王的正路;不营私不结党,才能使王道宽广;不结党不营私,才能使王道平坦;不反复不倾斜,才能使王道正直。这段话今天读来,仍然有惊醒世人之意。在孟子看来,王道就是“以德行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假仁”“以力服人”的霸道。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遵从“恕道”。 一个多元社会,再正确的观点也不可获得所有人的赞成,何况是不同阶层、不同价值取向的人群,政治见解肯定有巨大差异。如果对思想采用武力强求统一,反而可能引致暴力反弹。秦始皇就有巷议之罪和坑儒之举,但高压并未带来长治。

到上个世纪初,章士钊提出“为政有本”,强调的仍是“恕道”道。 章士钊认为政治的:“本在何?曰在有容。何谓有容?曰不好同恶异。”这里的有容,指的是执政者要有包容和宽容之心,不要好同恶异,要主动培养一种和而不同、和而共进的社会状态。在章士钊看来,政治的核心就是政治宽容,它是指执政者对少数派与反对派的宽容,不仅要允许他们合法存在,更得鼓励他们发出反对或批评的声音。只有执政者宽容地对待了这些声音,而不是一味地压制,社会冲突才能可控,才不至于引起冲突各方的暴力欲望和行动,使矛盾激化。儒家很早就把“恕道”看作是政治权力向本源的回归,它不仅是社会从野蛮到文明、从仇视到理性、从强权到说服、从斗争到和谐的回归,它更是政治权力向民众的回归在儒家看来,“恕道”体现在政治上的首要原则,就要有尊重不同政治主张的胸怀。有了这个胸怀,执政者在民众心目中才有合法性,社会安全系数也会提高。合法性不是指执政者的强制权威,而是政府威信受到民众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与支持。儒家很早就主张王道与“仁政”,反对那种标榜仁义,但实际靠武力实行的强权政治。期望恢复的是自尧舜到周公,所遵循的这种公正无偏、法于天地的王道政治。

用今天的观点看,儒家“恕道”所说的政治宽容,还能激发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热情,使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从无序到有序、从消极到积极。一个地方的民众文化素质,与兴建楼堂管所不一样,大干快上的“一阵风”,是难有效果的。对曲阜来说,只是搞搞儒学书屋也过于简单,它更重要的是制度文化的建设。这种制度文化,要以唤起民众对曲阜的公共事务的参与为目标,只有当民众对当地的发展可自由发表意见,愿主动放言议政,可自由组织活动与社团,并相信自己的意见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发展时,他们才真正会为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感到骄傲,这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灵魂所在。只有这样,一种符合本地传统的公共文化模式才可能逐渐成型。

文化和政治本来便是众人的事,只有共同劳作的神圣感,才能激发社会与民众的文化活力。如果民众对公共事务,宁愿三缄其口,社会的创造力只会面临衰竭,国家整体智商只会越来越低,更谈不上什么所谓的地域文化了。搞百姓儒学也好,民间的传统文化热,都表明了民众对信仰、价值和文化缺失的恐慌,目的都是为了让这片古老土地上原有的常识,能在当下和未来引领每一个人前行。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对西方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否定,更不能要把传统文化看作包治百病的药方,或与现代文化对割裂与对立起来,而是要寻求东西文化的互补、融合与共生。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珍贵的思想资源,但现代思维才能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

传统文化需要的是温和渐进的薪火相传,而不是浮夸功利的哗众取宠。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多一些理性的分析与吸收,少一些功利化、教条式的误读。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认知到什么是儒学之本。

    进入专题: 儒家文化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213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