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戟:略论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75 次 更新时间:2014-12-01 17:45

进入专题: 中国梦  

周戟  


回顾“时代”发展的历程:农业时代用了一万年;工业时代200多年;信息时代才50年左右,就开始向更高层次的知识时代迈进了。而在“时代”转型升级的过渡时期,都会发生社会的失稳,人们称之为“产前阵痛”。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向知识时代转型升级的“产前阵痛期”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这就是“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时代背景,正是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向知识时代转型升级的“产前阵痛期”。由于时代转型升级时,产业结构、社会劳动力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各社会要素转型升级时的青黄不接,产生了经济危机、地球环境危机和国际恐怖主义等三大全球危机。而实现中国梦将能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建成美丽中国(美丽地球)、并使社会劳动力成为知识生产者,这就克服了全球的三大危机。因此,中国梦是世界梦的样板。

这可是一个对全人类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关键时刻,而“中国梦”的提出,将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新生儿”——知识时代,是“顺产”还是“难产”。

一、时代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时代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是由于老的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劳动力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意识形态等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故正在被逐渐淘汰;而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形态尚处于萌芽和起步时期,这就造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正在被淘汰的旧有的产业称为“夕阳产业”。如我国当前的钢铁产业、水泥产业、玻璃产业、矿产品产业、纺织产业等的产能过剩,需要关、停、并、转,它们都属于夕阳产业。

夕阳产业在关、停、并、转的过程中,导致国内生产总值(CDP)的增速下降,如我国当前的CDP,从连续多年维持每年递增10%以上,现下降为年递增7%~ 8%;产品产能过剩;下岗工人失业等。这些都是造成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

而另一方面,代表知识时代社会生产力基础的新兴产业群,如机器人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环保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由于尚处于启动阶段,产品质量还不够稳定以及价格偏高等原因,还不能取代夕阳产业。这就造成了社会产业结构青黄不接的局面。

2.社会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应的社会劳动力结构也需要转型升级。如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社会劳动力就要从农民转型升级为工人;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社会劳动力要从蓝领工人转型升级为白领职工;而当前,是从信息社会到知识社会,社会劳动力就需要从蓝领和白领转型升级为金领(知识生产者)。

但是,目前人们对社会劳动力的转型升级,非但还没有作好应有的准备,而且还没有认识到社会劳动力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因此引发了如失业率飙升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3.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对当前的信息时代,未来学家们有的称之为“后工业时代”;有的认为是“知识时代的初级阶段”,总之,大多认为信息时代不是一个独立的时代形态,是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转型的过渡阶段。因此,从社会结构来看,信息社会仍然保留着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结构都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

物质生产的社会结构只适应于物质生产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但进入知识社会后,社会生产力将转化为以知识生产为主。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相比,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产方式,有着本质性的差别。物质生产是生产“物质”;而知识生产是生产“信息”,物质守恒,而信息不守恒。因此,物质生产的社会结构将不能适用于知识社会。

但知识社会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怎样的?现在对此不仅没有较为一致的认识,甚至对该问题的讨论也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

4.社会机制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社会机制是社会结构中的“软件”,社会有着许多种机制,如社会分配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计划机制等。社会机制也必须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社会分配机制为例:

在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中,社会分配机制主要是按劳分配,但进入知识社会后,由于知识劳动是创造性劳动,故不存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就失去了按劳分配中“劳动时间”的依据。而且,届时社会物质财富已极大丰富,所以就可以采用“按需分配和按贡献分配”相结合的社会分配机制。

但在此过渡时期,新的社会分配机制尚未确立,而旧的社会分配机制已不能适用,就会出现社会分配机制的混乱。这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社会矛盾加深。

其他社会机制在时代转型升级的过渡时期,同样会由于青黄不接而造成社会混乱。

5.社会意识形态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社会意识形态也是需要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在仍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以物质享受为核心。人们追求名、利、地位。只有少数知识生产者进入了“自我实现”的高层次。“自我实现”的意识形态是以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对社会作贡献。

在此时代的过渡时期,追求名、利、地位,显得难度更大。对于向往物质享受而不可得的人群,就失去了人生的希望和目标,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

更由于人们对新时代将会是个怎样的时代,以及如何从旧时代过渡到新时代,都还没有明确的概念,这就造成了社会思想认识的混乱。社会生产力、社会劳动力、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等的“青黄不接”,加上社会思想认识的混乱,必然使人类社会困难重重,人们就形象化地称之为“产前阵痛”。

二、全球三大危机

每次时代的变迁都会发生“产前阵痛”,但由于处于不同的时代,每次“产前阵痛”的“症状”各不相同。当前这次从信息时代向知识时代跃变的“产前阵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全球三大危机,它们是:经济危机、地球环境危机和国际恐怖主义。

1.经济危机

每当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都会发生经济危机。但每次经济危机的情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各不相同。资本主义初期的经济危机,大都是轻工业之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只需一年左右的时间经济危机便会过去,因为轻工业企业的新建比较容易;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前后经历了5年时间,因为这次是从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由于建设重工业比建设轻工业难度大、时间长,故经济危机也更剧烈和漫长;而当前这次经济危机,从2007年就开始了,至今已将近7年,但还没有结束的迹象。正因为这次经济危机是从信息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型升级,其产业结构是从重工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由于创建新兴产业的难度比建设重工业更困难,因此,经济危机的时间将更长。

2.地球环境危机

当前的地球环境危机是由200多年的工业时代积累而产生的。由于工业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快,致使地球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自然资源匮乏等,已到了影响人类生存的振聋振发聩的地步。要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但是亡羊补牢,是否“犹为未晚”?还要看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而定。

3.国际恐怖主义

产生恐怖主义的土壤是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扩大,而恐怖主义的本质则是意识形态的混乱。当贫困的群体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时,就容易受邪教的蛊惑,走上恐怖主义的不归路。

这三大危机威胁着世界各国,中国当然也不能幸免。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经济危机的反映;雾霾天气是地球环境危机敲响的警钟;而小规模的动乱、骚扰是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这些都是国内面临的困难。至于国际上,由于“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而“国”比“家”更大,更复杂,因此每个国家就都有一本更“难念的经”。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有些国家就在边境尤其是“边海”地区寻衅滋事,造成了国际间的小摩擦不断。

再加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生产力大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人是先富起来了,但还来不及做到“共同富裕”,形成了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局面,致使民众心理不平衡。

以上林林总总,汇集在一起,说严重点,就造成了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时,国内具体的时代背景。

三、如何克服全球三大危机

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克服全球共同的三大危机,惜乎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出公认的好办法。正在这时,习总书记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国梦”正是克服三大危机的阳光大道。

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顶层设计是要达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把这三大目标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稍加展开:民富国强,就需要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民族振兴,就应建成美丽中国;而要使人民长久地幸福,就要使民众能在创造性的知识生产领域中,自由地选择工作岗位,成为“知识生产者”。

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自然就克服了经济危机;建设美丽中国是消除地球环境危机的样板;而人民成为知识生产者,消除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也就消除了恐怖主义。

1.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除经济危机

新兴产业的大发展,能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因为物质产品的生产,只要有自然资源、技术和劳动力便能生产出来。大自然供应自然资源原本就是不收费的,当新兴产业大发展后,自然资源就会从“有限”向“用不完”发展。

至于生产技术,新兴产业就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产业。

而“劳动力”将会由不领工资的机器人劳动力取代需要领取工资的人力劳动力。由不领工资的机器人劳动力,用高新技术加工制造免费又用不完的自然资源,社会物质财富必然就会极大丰富了。

经济危机本质上就是夕阳产业的生产力过剩,导致产品过剩和失业率飙升。,当新兴产业大发展后,夕阳产业的生产力转型升级为新兴产业,这就消除了生产力的过剩;同时失业人员转型升级为知识生产者,这时,经济危机当然就消失了。也就是说,新兴产业的大发展,一方面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同时也消除了经济危机。

2.建设美丽中国克服地球环境危机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消除环境污染、绿化沙漠、保护生态平衡、缓解自然灾害,以及兴建新型城市和开发海洋等。当各项新兴产业大发展后,以上这些任务便都能完成。

地球环境危机是世界共同的危机;而 新兴产业也是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的产业。中国为实现中国梦,带头用新兴产业克服地球环境危机,这就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样板。如果中国能建成美丽中国,那么全球建成美丽地球就不是难事了。

3.人民成为知识生产者消除恐怖主义

我们说恐怖主义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混乱,而意识形态混乱的根源是人生没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以致受邪教的蛊惑而误入歧途。

当人们大多从事创造性知识生产,成为知识生产者后,人们便会在知识生产领域中找到自己人生正确的目标和方向。那就是用智力劳动创造财富、改善环境、对人类作贡献,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当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了贫困,也就消除了产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土壤。

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建成美丽中国(美丽地球)、人们成为“知识生产者”,这三大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中国梦”的目标,也可以说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因此,“中国梦”就是“世界梦”的样板。而实现中国梦,正是克服地球村三大危机的“灵丹妙药”,也是人类社会克服“产前阵痛”,使新时代能“顺产”的“好医生”。

    进入专题: 中国梦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078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改革与开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