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书为悼念林昭而著——关于我的新著《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31 次 更新时间:2014-11-06 15:33

进入专题: 林昭   生命美学  

潘知常 (进入专栏)  

十二月的内地,北方应该已经飘雪,而南方也应该已经寒彻肺腑,可是南国的小岛澳门,却还是温暖如春。在这里,没有内地的喧闹,也没有内地的繁忙,日子悄悄地过去,岁月静好,犹如我的心情。

不过,恬淡的时光犹如小溪,一旦峰回路转,也会在不经意间泛起阵阵涟漪。

新著《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到来,在我这次的澳门之行里,就恰似一波美丽的涟漪。

感谢我的责任编辑、江西人民出版社的魏如祥先生。正是他的大力扶助,我在近十年里的部分美学论文与演讲,才得以结集出版。在这本新著里,我围绕着千年之交、百年之交的美学道路,发表了自己的一点意见。用我的话说,这应该叫做:叩问美学的新千年。当然,在当今的美学圈--如果还有一个所谓的"美学圈"的话,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去研究美学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更多的人都已经习惯于在"转型"的名义下争相以美学去为自己的"文化研究"、"生态研究"……祭旗,可是,对于真正的知音,我却仍旧殷殷期待,因此,对这本书,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不过,诸如此类的这些还是先不去赘言了吧,因为我实在不觉得让美学圈内的人来认可有多么多么重要,既然已经出版了,那就已经完全可以无须藏之名山,至于知音,那我完全可以静静地等候,而且完全可以静静地俟诸来日。没有关系的,说起来,我已经有将近十年没有去理会什么核心期刊、科研奖目,各项奖励了,有朋友给我发过一个"伊妹儿"说:别人都是与现实赛跑,可是,你却偏偏转过身去,独自与永恒赛跑;还有朋友当面说,别人是与现实、与人对话,而你却偏偏转过身去与爱、与信仰对话。就算是吧,随便朋友们去说什么,反正,我是不想多说什么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对不懂的人,说了也是白说,而对懂的人,那,又何需饶舌。

我在这里要说的,只是林昭。

林昭,在我看来,是在20世纪的林林总总的人物里最具资格进入我们民族的先贤祠的,尽管这一天还远远没有能够到来,可是,她早已被十分恭敬地供奉在千千万万知识者的心头,却完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我的新著里有重要的一讲,就是关于她的,这毕竟有些出乎很多人的意外,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个美丽的女子尽管确实令人钦佩,但是,却似乎毕竟与美学无关。那么,为什么要让她进入美学的殿堂?这,却是我必须要解释的。

十分惭愧,知道林昭,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也许,在上个世纪里的某一天,我应该也曾经看到过她的事迹,可是,我必须要说,当时,年少无知的我并没有去认真地关注。我还必须要说,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的这一次,我是实实在在被她--这个美丽的江南女子震撼了。大约是从2004年开始,我在演讲与上课的时候,开始不断地专门讲到林昭。后来,这个演讲与讲课的记录稿被以《抬望眼,仰天而问:林昭海子与美学的新千年》的题目放到网上,于是,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一位著名的编辑家,曾经把这篇记录稿发给我南京大学的一位好友,一位著名教授,推荐他阅读。而我另外一位好友,也是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偶然的一次,在网上看到了这篇记录稿,后来他跟我说:看完这篇记录稿,他已经热泪盈眶。

中国人喜欢说:可歌可泣,可是,我也无数次地说过,这样的话已经无法用在林昭的身上。没有人能够否认,尽管在20世纪的中国,已经消灭了所有的神话,但是,林昭却是一个令人震撼的例外。因为,她偏偏就创造了一个神话。

林昭,是一个不该也不能够遗忘的名字。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极为黑暗的年代,林昭的那些用鲜血写就的诗歌、书信、文章,几乎就是唯一的亮色,林昭,这个爱的圣女,使得我们这些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生命的重量。她配得上鲁迅先生所赞美的中国女性的那种"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她也与刘和珍一样,一己生死,"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为我所最为敬重的老师、当时也同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右派的著名学者乐黛云教授回忆说,在文革后的纪念林昭的追悼会上,给她以及所有人留下了深刻记忆的,是一幅没有文字的对联:上联是一个怵目惊心的大问号,下联是一个震撼灵魂的惊叹符!呜呼,我要说,这就是林昭的时代与时代的林昭。一个大大的问号和一个大大的惊叹符,实在就已经说尽了我所要说的林昭。

不过,中国在20世纪拥有林昭,毕竟又是幸运的,为此我一直都觉得,我们必须去向后来的世世代代去说明这种幸运。林昭将她写给这个世界的书信命名为"情书",而我,则将林昭所开启的那条爱的圣徒的烈士之路称之为:华丽的转身。也因此,我也一直想提醒说,林昭对于我们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什么反抗的激情与牺牲的勇气,而在于:为我们提供了最可仰承的精神资源。那是爱的资源、信仰的资源,也是美学的资源。

美学的世纪之门因此而得以缓缓开启。

这当然也就是 "爱之门":耶稣曾说,那条路很窄,通向生命的门不宽,找到门的也只有极少数。

"如果有一天允许说话,不要忘记告诉活着的人们:有一个林昭因为太爱他们而被他们杀掉!"这是林昭给自己的同学张元勋写的书信中的话。而"因为这一份该死的'人性'"、因为"我是个人", 面对"鸡蛋碰石头"无疑只会粉身碎骨的善意劝告,她的回答是:"如果上千万个鸡蛋去碰撞这个石头,始终会在这块石头上碰撞出一个坑。"

而林昭超越了时代的地方也恰恰就在这里。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爱却是万万不能的。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正是从林昭开始,才开始"抬望眼,仰天而问",开始"上千万个鸡蛋去碰撞这个石头"的爱的努力与美的努力。那曾经被我们长期拒之于门外的作为终极关怀的爱与信仰,也才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遗憾的是,要把这一点说清楚,又是何等的艰辛。暂且就不说理论探索本身的艰辛了,就是出版的艰辛,已经就令人不堪回首。不断地被退稿,辗转于几个出版社之间,仅仅只是不同的校样,在我的手里就有几个版本,等等,等等。本来,只要遵命拿掉这一讲,新著的出版就会立刻变得简单轻松,爌日持久的折磨也会立刻结束,可是,这却恰恰是我所绝对无法接受的结局。当然,我的所有的编辑朋友都曾经不懈努力;我也并不抱怨。庆幸的是,一切都已经过去,为此,我甚至不想再去回忆出版的艰辛。我只觉得,我做了我应该做的。尽管,没有项目可以立项,没有经费愿意支持,可以预期,在将来也不会被授予各种所谓的政府奖励。不过,我仍旧欣慰。因为,我做了我应该做的。

现在有太多太多的朋友已经开始背道而行,开始为了项目而写作,为了核心期刊而写作,为了获奖而写作,我不想清高地说我完全不屑。可是,起码这一次,我要说,我完全不屑。因为,2008年,实在是一个无法躲避的日子。就在40年前,就在1968年的4月29日,从医院的病床上,林昭被一群她素所深爱着的人们不由分说地拖了出去。一声枪响,从此把我们与她生死阻隔。这是林昭曾经的遗愿:"相信历史总有一天人们会说到今天的苦难!希望把今天的苦难告诉给未来的人们!"我知道,如果我们不希望我们的生命只值五分钱,如果我们不希望林昭的悲剧再次重演,如果我们不希望林昭的鲜血白白流淌,那么,我们就应该为这"苦难"做点什么,我们也必须为这"苦难"做点什么。

而这,也就是这本书的出版的全部理由了。

我在想,在不远的将来,我还应该去她的墓前一拜,并且,以我的这册小书作为一瓣心香,敬献于她的墓前。

我会说--

时光一天天流逝。林昭,假如今天你还活着,就已经是75岁了!然而,你依旧是那个美丽的北大女生,你永远年轻!因为,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因此,你永不衰老!

林昭,历史一定会给你立碑,国人也一定会世代传诵你的故事。

林昭,你是爱的圣女,你--终将复活。

……

累了,打住。就以上面的这些话,纪念我的新著出版吧。

写于2008年岁末的澳门--林昭逝世40周年的日子里



进入 潘知常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林昭   生命美学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971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