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智:从康德的肩上望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47 次 更新时间:2014-10-03 23:37

进入专题: 康德   情感思维   体验哲学  

王生智  

 

摘要:本文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接受康德知性范畴、道德律与反思性判断力的先天普遍性原则的基础上,从隐性思维、惯性思维到情感思维层层深入,逐渐拓展康德对于知性、理性与感性的分析理清了三者的相互关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论述了情感思维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知性、理性、感性、认识、情感思维、体验哲学

 

一、康德的哲学

自古希腊开始,哲学就在讨论形而上学的真理存在问题,也就是人类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问题。争论到康德(1724-1804)的时代,休谟(1711-1776)证明形而上学本身不成立,因果性、必然性都不足为凭。休谟的挑战对当时的形而上学是摧毁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康德推出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他提出先天的知性范畴,并依此构建了先验的现象认识结构;他从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自在之物出发,凭借真正的自由意志必然符合逻辑的一贯性,构建了道德律。重建了自然和道德这两个形而上学后,他又推出了《判断力批判》区分了“规定性判断力”和“反思性判断力”,并用反思性判断力弥补了前两个批判在人类情感能力论述方面的缺失。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认为:人先天有一套认识能力,他叫做先天的直观形式,包括时间、空间和知性范畴,他把知性范畴分为量、质、关系和模态四组共十二个,范畴来自先验的自我意识统觉。他的客体是主观的,现象是由主体依照先天的直观形式建立起来的,它的内容就是那些知觉和印象。他指出人为自然界立法,不是我们的观念符合于对象,而是对象符合于我们的观念。他认为既然有现象,那必然有显现者,有自在之物。但是,知性的认识能力不能超越经验的范围之外,去规定后面的自在之物。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把握自在之物的本质。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认为:人是自在之物,是自由的,所以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由意志的逻辑的一贯可行才是真正自由的,才是道德的。他判断是否道德的标准是实践理性。在他看来,人要为自己立法。但是,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的本体完全是一个黑盒子,人是不能被认识的。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认为:审美的先天原则建立在判断力之上。他把判断力分为两种,一种判断力把现有的知性范畴运用到那些经验材料上去,另一种判断力是从现有的经验材料里面去寻求某种普遍的东西。前者是从普遍到特殊,是逻辑的,称为“规定性判断力”;后者从特殊到普遍,是情感的,称为“反思性判断力”。他指出规定性判断力的原则是知性范畴和道德律,反思性判断力的原则是其先天的普遍性。这一普遍性不是对象固有的,而是人们自己主观的普遍性。[1]

 

二、知性

康德的范畴与现象在今天仍可以用来解释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认识不完全一致,总存在着一些差别,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差别。康德的矛盾在于,既然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却又如何知道有自在之物存在呢?既然人是自在之物,是不可被认知的,那末,知性范畴又是如何被认知的呢?既然每个人的认知范畴是同样的并被同样使用,为什么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认识不完全一致?

自在之物其实是可以被逐渐深入认识的,知性范畴并非先天形成的,而是在人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代的科学发展正在越来越多地证明,自在之物是在被逐渐深入认识的,无论是物还是人,也无论是生物还是无生命的其它一切自在之物。

自古所讲的先天可分为三个等级:出生之前,成年之前,今天之前。出生之前就形成了的东西是遗传所致,成年之前和今天之前形成的东西没有太严格的差别,严格地讲都是后天形成的具有实践性,不过,一般来说成年之前形成的东西更难以改变,今天之前越近期形成的东西越有更大的被改变的可能。

康德之所以说知性范畴是先天形成的,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范畴的存在,而意识不到它们的形成过程,也是因为他没有把先天区分为出生之前,成年之前,今天之前。范畴的形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范畴是这一过程的结果,结果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知性范畴不会就有严格的十二个,且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和同样多的范畴。康德认为有十二个范畴,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里面就有几十个范畴。知性范畴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岁而异,幼儿刚生下来时可以感知的事物非常少,更谈不上具有知性范畴,知性范畴不该是出生之前形成的。每个人所具有的范畴是他从小到大逐渐建立起来的。人的成长过程是知性范畴的一个形成个过程,同时又是使用范畴规范认识的过程,范畴的使用深化了认识,又促进了新范畴的形成。

知性范畴的因人而异,实质上是因人所遇之情景而异,每个人拥有的范畴会随着他认识事物的增加逐渐增多,接触和认识事物多的人可能拥有更多的范畴,接触事物不同的人们可能拥有不完全相同的范畴。范畴增加的过程是意识不到的,但范畴的存在和增加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只不过很少有人主动去意识范畴的增加罢了。这足以说明范畴不是出生之前形成的,而是今天之前形成的。

对比两人A和B所拥有的范畴,有各种可能性。A可能拥有与B同样多的但不同样的范畴;A也可能拥有B的全部范畴,此外还拥有B所不拥有的范畴;A还可能拥有除了B所具有的范畴中的一部分范畴之外,A还拥有B所不具有的另外一些范畴;等等。

即使两个人有同样多的同样范畴,每个人对于不同的范畴的使用也不一定是一样的。A可能重视或常用组X的范畴,B可能重视或常用组Y的范畴,这是人的一种思维惯性,这种惯性思维是由个人对各种范畴的重视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在面对同一件事物时,A使用了组R的范畴,B使用了组S的范畴,由此就会导致,他们各自形成的现象也不同了。

知性范畴可以被理解为人的无意识的思维(隐性思维)留下的可以被意识到的思维印记,这些思维印记是在无意识的思维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工具。就像是人在劳动中制造的劳动工具一样,工具一旦形成就会被投入到新的劳动中去帮助劳动。范畴一旦形成就会被投入到新的认识过程中去规范认识,这种规范小部分是可以被意识到的思维(显性思维),大部分还是意识不到的思维(隐性思维)。引导范畴的形成与使用的是人的隐性思维,总结出这些范畴的是显性思维和语言。

当今的体验哲学(心智哲学)认为,心智本质上是体验的(The mind is inherently embodied.);抽象概念多数是隐喻的(Abstract concepts are largely metaphorical.);思维主要是无意识的(Thought is mostly unconscious.)。他们的理论引用了当今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科学的大量科学结论,可以很好地支撑上面所谈到的关于隐性思维的观点。[2]、[3]、[4]

知性范畴的建立源于生命对于外界各类不同刺激信息所进行的关联、对比及归纳。生命是效率极高的整体,对于效率的追求使得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认知能力。就如同动物在不断重复地同时接受某些信息之后逐渐形成条件反射一样,人对于经历过的事物进行关联、对比及归纳之后,逐渐形成了知性范畴。

人们在面对事物时,使用的是与此事物最相关的,他最重视、最熟练的范畴。人对某个范畴的重视来自于这个范畴形成时或被加强时人所得到的感受,感受越强越重视。正是这些感受在引导着范畴的形成与使用,感受记忆的积累形成思维的惯性。

在今天,康德的知性范畴应该被更广泛地理解为每个人都不完全相同的、在今天之前逐渐形成的、思考问题与认识问题的角度与模式。每个人在出生之前就已经遗传了人类的诸如感觉、关联、对比、归纳、记忆等一些思考能力,在成年之前这些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初步具备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的角度与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惯性。

对于任何人来说,思维惯性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经验因素,是从出生一直到现在为止的一个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他所有的实践结果都会对他的大脑形成感受冲击,越强的感受冲击对于他思维惯性的影响力越深刻,越早期的感受冲击影响力越深刻。在这里应该注意,同样的事物对于具有不同思维惯性的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的事物对于有些人可能形成强大感受冲击,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根本没有引起注意。

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记忆,遗忘也是有选择性的遗忘,人正是利用记忆和遗忘来修正自己的思维惯性的,人们对于越重视的事物记忆越深刻,人们越早期形成的记忆越深刻。遗传和早期受到的影响决定了他早期的思维惯性,早期的思维惯性对于他后期的思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除非在后期受到非常强烈的反向感受冲击,早期形成的思维惯性一般来说很难改变。正是由于每个人先天遗传因素不同,在思维惯性的形成过程中,能够影响到思维惯性改变的因素太多,所以造成了人们思维与认识的多样性。

同一种族或同一环境下,人们之间就会有很多思维与认识的共性,某个民族或某个环境内的人们的共性有别于其他不同种族或不同环境下人们之间的共性。我们经常会听到,德国人很严谨,法国人很浪漫等等这类的言语。但是,人们毕竟都属于人类,有着相似的环境和相似的实践,这就决定了所有的人们总会具有很多的思维与认识的共性,并且共性多于个性。这正是世界各地、各民族、各行业、各层次的人们可以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的基础。

现代人利用科学体系中的各类范式[5],暂时缓解了休谟所说的人们认识的变化、差别与普遍性所带来的如何确定“真理”的问题。今天的科学就是在某一领域内通过可被反复验证的实验结果来统一这一领域内的专家们的思想认识,再通过大众对专家的信任,统一大众的认识,从而达到确定“真理”的目的。然而,现在科学的“真理”并不一定严格的就是古希腊人所讲的终极真理,牛顿定理不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也不一定是。牛顿的定理曾是“真理”,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牛顿的定理就需要加上限定条件才是“真理”。但是,没有“牛顿”就不会有“爱因斯坦”了,这一点十分关键。

可以说“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与“人是无法认识自在之物的”之间,并没有十分精确的界限;“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与“人是可以认识自在之物的”之间,也没有十分精确的界限。或者说,逐渐深入是介于无法认识与可以认识之间的。但是,可以认识、无法认识与逐渐深入这三个词在人们心中的现象是有着巨大差别的。这个介于无法认识和可以认识的夹缝中的“逐渐深入”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个夹缝正是人类存在的空间,这个夹缝是巨大的,现代科学正是在这个“逐渐深入”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

 

三、理性

康德认识到自由意志的一贯性才是真正自由的,才是道德的。这是他依据理性得到的自由意志在实践中的现象的规律,也是他对于自由的较之其他人更深刻的认识。人的真正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人只有避开必然不可行的领域,仅在必然可行的范围之内才是自由的,康德讲人为自己立法说的就是这个,他的法就是可行的范围。

康德认为自由意志的本体是不能被认识的,所以才是自由的,而不是必然的。实际上,自由意志的本体也是可以被人逐渐深入认识的。正是因为今天的人还没有认识自由意志本体,还需要道德的指引。随着人们对自身认识的增加,道德将会越来越多的演变成人的意志,环保、野生动物保护、绿色和平组织都是最好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人逐渐认识到自己,从而摆正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康德的时代,人们认为显性的理性思维就是人类思维的全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除了显性思维之外还存在着隐性思维。隐性思维早先一直被笼罩在神秘的色彩之中,它类似于但不等同于康德的自我意识统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或者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或本我,等等。这正是因为那时的人也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受到,除了可以被意识到的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其它什么形式的思维存在。

理性源于人们的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显然是人可意识到的显性思维。显性思维是承载于语言读音之上的。只要每个人留意反省自身可被意识到的显性思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的显性思维完全是在语言读音之上进行的。人类的显性思维是由语言的读音组成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显性思维。人类有了语言,才能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显性的推理和判断。

概念是含意的载体,一个的概念可以用任何种类的语言来表达。汉语中“狗”的概念,可以表达为英语的dog,德语的Hund,法语的chien,西班牙语的perro 。概念在独立于某种语言的同时必须依赖于另一种语言,人的概念依赖语言而存在,不是寄寓这种语言,就是寄寓那种语言,语言是概念形成的助手。由于概念是对具体事物抽象的结果,概念在人脑中适合以语言的形式存在。狗有很多种,在人有了语言后,人脑中狗的概念已不是某个或某些具体的黑狗或是白狗,而是“狗”这个词的读音和这个读音所代表的狗的一些共性。在日常人们往往将一个概念与一个词同等对待。虽然体验哲学认为,抽象概念多数是隐喻的,但这并不妨碍人的概念与词语的同一性,相反,正是语言使概念更加明确。词语为显性思维提供了思维的落脚点,这个伟大的落脚点奠定了人类显性思维的基础,从此出发才逐渐形成了人类的显性逻辑思维。

人类可以意识到的逻辑思维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显性的逻辑思维。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仅在于语言和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显性思维。在生物存在的数亿年中,人的显性思维伴随着语言而生仅仅存在了4万多年,人在成为人之前作为动物已经存在了数亿年,动物有感受、有记忆、有判断但没有语言,动物的思维只能是隐性思维,是用来指挥行为的。人的语言和显性思维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语言和显性思维开始发展的初期,语言和显性思维仅可能作为隐性思维的一个辅助部分存在,显性思维的这一辅助地位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发生过反转变化,根据当代体验哲学的理论,显性思维仅是人的思维整体的冰山一角。显性思维只能是隐性思维的助手。康德的知性范畴就是显性思维帮助隐性思维整理出来的结果。

显性思维的结果会对隐性思维产生影响,因而改变人的思维惯性。一个人经过学习和显性思维后,可能会使得自己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一种实践的结果,在价值观发生转变的前后,他的内心感受有可能会完全相反,在以前他会感到喜欢或高兴的事物,现在他可能会感觉厌恶或愤怒。例如,一些人原本认为鱼翅很好吃,当他明白了吃鱼翅就意味着滥捕鲨鱼并将导致鲨鱼灭绝之后,他就可能变得很痛恨吃鱼翅了。正是这种影响的日积月累,使得人类的思维能力远远超过了其它动物。

人对于显性思维和隐形思维的认识,正是对于作为自在之物的人的自身认识的深化。

 

四、感性

康德认为人类有知性、理性和感性三种能力。到了晚年他发现的前两个批判包含了对知识能力和意志能力的论述,缺失了对情感能力的论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着手研究人的情感和审美能力,他把审美能力归于判断力,并为反思性判断力找到了先天的普遍性原则。在他晚年的研究中,他好像已经意识到了人类三种能力的内在联系,限于时代的原因,他最终还是只在它们间建立了很牵强的联系。在他的那个年代人们对于知性和理性的讨论已经很深入了,但是对于感性或情感却知之甚少,这应该就是他的时代局限性。

康德没说知性范畴来自何方,也没说人类具有的普遍性原则来自何方,只说是这些都是先天的。如果康德生活在今天这么多知识的时代,他会发现在人类的三个能力中,感性是主导,理性是感性的助手,知性是人与环境(包括人类)互动(实践)的沉淀。

季羡林(1911-2009)先生曾讲过:“‘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6] 人本就是自然界的众生相之一,西方哲学过度的抬高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他们认为人类超越自然的最主要理由就是人类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与科学一直认为理智是人类思维的主体。今天,体验哲学的研究结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思维的主体是可以意识到的理智过程。那么,人类思维的主体又是什么呢?实际上人类思维的主体只能是包括大脑的人类全部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人类的大脑及全部神经系统与动物相同是来源于生物进化,人类思维的主体也与动物没有很大的区别。生物界的最根本的真理就是进化,目前人类对关于自身的这一点认识还不够深刻。

大量动物实验和动物训练表明动物依据快感和痛感形成它们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动物的行为的结果如果是快感,这一行为就会在类似的情况下重复出现,动物的行为的结果如果是痛感或多次带来痛感,这一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快感与行为重复往往相伴而生。动物的思维原本就是产生于对行为的指挥,动物利用对感觉的记忆判定采取什么行为,对信息的不断感觉、记忆和运用终将形成思维。这造成了动物生存对于成功行为和快感的依赖,从而导致了生物进化,也逐渐形成了各种其它更多的动物本能。快感代表了愿望(意志),更是愿望得到成功的反应,所以快感比愿望更能反映生命发展的方向,因而是快感而不是愿望支配了重复使用和生物进化,也造成了思维对于情感的依赖。

多细胞生物意味着细胞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否则,就仍然仅会是单细胞分裂,不会有多细胞生物产生。细胞的分工使得生物必然分化出专司感觉、记忆和指挥的协调细胞,由协调细胞收集和记忆来自其他细胞的信息,并协调其它细胞的行为,只有这样多细胞生物才能是一个生命整体。生物进化到鸟类和哺乳动物出现时,单一的快感逐渐发展成了更多的情感,简单的协调细胞逐渐发展成了复杂的包括大脑在内的神经系统。情感自然成了判断的直接标准,情感引导的感觉、记忆和指挥形成了思维,情感的印象(记忆)成为了思维的惯性。动物的思维来自从快感到情感的进化,可以叫做情感思维。

其实,人类亦是如此,人类早在还不是人的时代就已经具备了动物的思维与行为,这些思维及行为的习惯类似于康德所讲的自我意识统觉。人类在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帮助下,动物的原始愿望逐渐扩展成为人类复杂的意志,中国人认为人有六欲,求生、求知、表达、表现、舒适、性欲,人类的情感也变得更加复杂,中国人讲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恨、怜。意志反映了人的愿望,情感反映了人的感受。情感以意志为判断标准,受到意志的支配,情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对于意志的反馈,也对意志产生反作用,不断修正意志。一个得到情感正向激励的意志将会得到加强,一个得到情感反向刺激的意志将被削弱以致消失。情感反映意志也调整意志,不仅如此情感还会产生新的意志。相对于意志而言,在从动物到人类的过渡中,情感的变化小得很多。情感不仅反映了意志也反映了意志的成败,思维以情感为出发点比以意志为出发点更加可靠,思维依赖情感更符合进化的选择机理。[7]

每一个人从小的时候起,就是依据他自身的日常行为所获得的“快感与痛感”来建立起自己的思维体系的(包括隐性的情感思维和显性的理性思维),当某一行为获得成功就会得到快感,现实与行为的关联记忆受到加强,反之亦反,这也是体验哲学强调“心智本质上是体验的”所蕴含的道理。其实,利用情感引导思维或者建立思维习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幼儿教育乃至成人教育,鼓励与惩罚都是在利用感受来引导人们建立思维习惯。

情感至今单独掌管着人的思维,由快感发展而来的人类的复杂的情感仍然是人“用与不用”的“判官”。一个人的情感思维来源于遗传和此前他所经历的实践带给他的感受在他身上形成的情感积淀,情感积淀简单说就是对于各种事物好恶的印象(记忆),这些情感积淀形成了前面提到过的思维惯性,这个惯性思维支配着一个人的所有思维(包括情感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角度和出发点,或称立场,再或称第一反应。每当遇到一个事物,思维(包括情感思维和抽象思维)只能从情感积淀出发,沿着惯性的方向进行接下来的思考(包括选择使用知性范畴)。从高度抽象的意义上来说,人就是一个惯性体,一个思维与行为的惯性体。与早期生物受快感支配相同,每个人的情感思维和借助语言在情感思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抽象思维都是受情感支配的,人们常说的心态决定意识正是这个原因。

人们思维的个性,并不影响人类思维的共性反倒是共性的支撑。人去看麻雀,感觉麻雀都是一样的,个性差异很小。人类也是同样,从人类内部去看个体差异很大,但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人的个体差异远小于人类的共性。和所有动物相比,人类中的每一个人面临着相似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这些相似的环境的互动(实践过程)带给人类相似的喜怒哀乐。人类审美的普遍性来自于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即来自于当代也来自于祖先甚至来自于远古的祖先。人们都喜欢绿水青山,是因为那里曾是我们的远古祖先当年最好的生存之所,那里曾长期给予我们的祖先无尽的快感。正是人类实践的共同性造成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与审美的普遍性,这就是人们可以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底层基础。

可以大体上认为人的隐性思维、惯性思维、情感思维、或感性思维是同一的,显性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或理性思维是同一的,前者是先天的(今天之前的)动物性思维,后者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人类独有的思维,两者有主有次、相互帮助、相互影响,推挽发展。情感思维决定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对理性思维的反作用也是巨大的,也正是这一点形成了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

情感思维建立了人的知性,人运用知性人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己),人在认识和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维,理性思维使人意识到知性的存在,并有意识地运用知性和认识形成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反过来影响情感思维。感性带来了知性,知性形成了理性,理性加强了感性。人的三种认识能力正是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中不断提高,形成螺旋式上升。

在康德的时代,人们对于情感思维一无所知,他们仅把显性的逻辑思维当作是全部思维,但又无法回避情感及审美对于认识的作用,他只能把情感思维劈成先天范畴的和感性的一致性两部分,这就是康德在三个批判中知性、理性与感性无法统一的矛盾所在。与康德相比,在这里感性对于认识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也正像康德所料到的,他的判断力批判的地位有一天是可能改变的。这也是因为随着科学的进步人对于自身认识的深化。

 

五、认识过程

关于什么是认识,人们的认识有所不同。

有人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在人脑中形成的反映。如:某人在某处人看到了一张桌子,他就会认知到那里存在一张桌子,这就是他对于该桌子的认识。实际上这并非是那个人对于那张桌子的完整认识。

在看到同一张桌子后,有些人会很喜欢它的造型,有些人会很喜欢它的材质,有些人会很喜欢它的颜色,有些人会很喜欢它的某种特殊用途,更有些人会喜欢它的各种特性的不同组合,还有些人不喜欢它的任何特性。人们对于一张桌子的认识其实还不止这些。如:有些人会认为这张桌子对于自己很重要,有些人会认为这张桌子对于某人很重要,有些人会认为这张桌子无关紧要。同是这张桌子摆在不同的地方,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联想,摆在某人的家中,人们看后会联想到主人的审美能力,摆在商店里,人们看后会联想到它对于自己或别人的作用。还有,看到桌子时的心情也会影响到他内心的感受,当他处于很悠闲的心态,会有很多的联想,当他处于很匆忙的心态,他很可能忽略它的存在。同样的外界事物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会形成不同的认识或形不成认识,这恰恰是另外一些人认为“心外无物”或“我思故我在”的理由所在。他们的问题在于,吃了东西,硬说没吃,“没吃过东西”但却活着。若真的没吃过东西,能活着吗?

在上面这两段里,前一段讲的是人的眼睛(感官)看到(听到、闻到、吃到、触到)的内容,后一段讲的是人的内心感受到的内容,其实,两者结合到一起才形成了人们对于桌子的完整认识。认识应该是对于事物的完整的认识。

人在记忆当中记忆的是完整认识,包括了看到(听到、闻到、吃到、触到)的和内心感受到的,而对于感受的记忆甚至更深刻。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忘记了他所遇到的某一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元,却记得那个商品很贵(或是很便宜)。在这里价格是感官对客观的反映,贵或贱是内心的感受。必须强调的是,记忆在认识中起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只有记住了的事物及其特性或意义,才会对这个人今后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作用,没有形成记忆或是被遗忘了的内容不会对人产生任何影响。既然人是惯性体,记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记忆几乎是人的一切。应该以记忆(暂时记忆)作为单一认识过程的结束。

按照康德的观点,人们在遇到一个事物后,会用先天的知性范畴去规范该事物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自在之物是无法认识的。实际上人的认识过程要比康德的认识更加复杂。人在遇到事物时,首先是通过眼睛(耳、鼻、舌、身)看到(听到、闻到、吃到、触到)事物,然后是内心感受到事物。看到(听到、闻到、吃到、触到)是人体的一种共同感觉机能,而感受到却是每个人个体的独特认识机能,前者仅与人类的进化相关,后者不仅仅与人类的进化相关,还与每个人的个人经验(经验不等于经历)相关。

康德认为,人运用知性范畴感知事物的现象,就完成了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实际上,人能否真正“看到”已经是存在选择问题了,然后是看到,再后是感受。感受又可以被分解为用范畴去感知现象和由现象产生的联想,最后是对于现象和联想的综合记忆,这里可以认为运用知性范畴的感知仅仅是感受中的一部分。

人无论在什么地方睁开眼睛时,映入眼内的是很多的事物,真正被注意到的事物很少。人们到商店去可以看到的是成千上万的商品,真正被每个人注意到的只有可数的几件,并且,每个人所注意的商品几乎完全不同。当人们走进森林、走进办公室、拿起报纸或进入互联网也会发生同样的注意差异。这本身就是人们在根据事物对于自己的重要性进行的筛选,再无目的的情况下,这种筛选几乎是无意识的。当人们抱有同样的目的(有意识的目的)时,差异减少注意趋同。筛选是人依据事物对于人自身的重要性进行的,有目的时重要性是显性可意识到的,更多的更深层次的重要性的依据是人的情感(包括审美)决定的,是无意识的。只有注意到才会开始认识,引起注意对于认识来说至关重要,注意是单一认识过程的起点。

在人注意到某一事物时,他会不自觉地用知性的范畴去感知这个事物从而形成现象,人对于知性范畴的选用是无意识的,是受到情感思维支配的。这里还应注意到,每个人的知性范畴本身的存在就有如前所述的形成渐进、重视与否、常用与否等变数,而这些变化也都受到情感思维的影响与制约。这就是康德所说的范畴的先天性,但又不全是,康德的先天不存在渐进、重视、常用等问题。

认识过程中的联想是把感知到的事物的现象与原有记忆的内容进行关联、对比和归纳的过程,以及受到此事的启发所产生的原有记忆内容之间的关联、对比和归纳过程。前面提到的关于价格的感受(贵或贱)就是将此处感知到的现象(价格)与记忆中其它各个相关内容(其它相关商品价格)进行关联、对比和归纳的结果。联想的方向都受情感的支配,是情感思维的过程,情感思维的过程是隐性的,关联的内容及对比、归纳的过程和形成的结果有些是隐性的(如:形成新的范畴),有些是显性的(如:记忆中的相关价格,和对比的结果)。

人的一个认识过程结束时会把全部的认识记忆下来,这其中包括了事物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联想的结果,并且可能会包括由此建立新的知性范畴,新的记忆还会对未来的认识产生影响。

前人对于认识的问题在于不明确认识是一个过程,没有对认识过程进行细分,考察单一的一次认识过程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认识到注意作为单一认识过程的起点和记忆作为单一的认识过程的终点的重要意义。

今天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认为,认识是思维的结果(认识包含了思维),思维是认识的继续(思维包含了认识),人类只有在感知与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认识,也只有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维。对于任何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处于不断的认识、思维与形成新认识的过程之中。情感思维的提出很好地揭示了本次认识即受以前认识的影响也影响以后认识的深层原因。

 

六、结束语

从早期简单生物进化着手,才能够拨开今天人类复杂的认识和思想的迷雾,看清快感及情感对进化和思维的影响。情感思维打破了康德的先天与后天之间的界限,也打破了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知与可知之间的界限,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继承康德的知性和现象学说,理清了感性、知性、理性三者的关系,很好地解释了人们认识的普遍性和不一致性,找到了人类在认识领域的生存空间,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中的突出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6.

[2] Lakoff &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Basic Books,Newyork,1999.

[3] 刘正光,《体验哲学》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3卷2001第6期,北京

[4] 王寅,Lakoff 和 Johnson的体验哲学,当代语言学,第4卷2002年第2期,北京

[5]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

[6]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季羡林说国学,中国书店,北京,2007.

[7] 王生智,我看认识与思维的生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网.思考与争鸣,2012.

http://www.cssn.cn/30/3005/300507/201209/t20120924_63287.shtml

 

王生智,北京邮电大学 高级工程师


    进入专题: 康德   情感思维   体验哲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外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61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