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文明的法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04 次 更新时间:2014-09-23 11:19

进入专题: 文明   法理  

陈强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文明西来说风靡一世,信从者翕然以巴比伦为华夏民族之故土原乡。两河流域最古之法典每在序言中颂赞天神安与地神恩利尔,视其为法所从出之神圣源泉——而华夏先民亦将皇天后土奉作是非曲直的终极裁判。夏后氏赏于祖戮于社[1],或以跻身上帝之先祖可代天行赏而刑杀之权非地母后土莫属。至周人则二柄悉出于天——赏以春夏刑以秋冬[2],与四时之阴阳消长厘然相应。在文明之初未臻自觉的“我”尚眠于群体之中,原始的国家公权常与血缘宗族发生法律交涉。上古大刑用甲兵,盖以犯罪主体或为拥兵自重之强宗豪族。《尚书·尧典》谓“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其中“鲧”乃个体,“三苗”则为氏族——“共工”、“驩兜”在两可之间偏向于后者。三苗类今之法人——其时左洞庭右彭蠡割据一方[3],强行执法何异刀兵相见之战争?华夏民族宅于中国而以四裔为经略东亚之殖民区划,“蛮夷猾夏”[4]凸显其时种族矛盾之尖锐。四裔之中当以东夷最为冲要。东夷九黎及其别派三苗相比中国之人有如殖民时代印度英裔之于英伦居民:前者暴戾恣睢而后者谦恭温雅,所谓同出异德者也。在殖民者的眼里土著无非反犬旁虫字底之异类。蚩尤即与五虐之刑渊源甚深,其人亦克莱武之流亚。源出东夷的殷人秦人皆以严刑峻法为尚,而认同中夏的周人鲁人则以繁文缛礼自矜。刑将人拟于潜在之罪犯,威加天下若秋风之肃杀;礼则期以自律之君子,依止人性如春阳之煦暖。一赖外力之威慑一赖内心之自觉——二者之于中华法系有似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律令法度可随人文发育涵泳礼意,油然流露其彬彬之貌。通情达礼则肥,刚戾失礼则痩。刑则法律之筋骨,将主权者内心深处的忧惧嫌憎不加掩饰地公之于众。当承平之时,国家法宽刑缓如温雅之人心广体胖;凌夷以至乱世,高度紧张的丛林环境使人际间虚文客套变得过于奢侈,而法律亦随之瘦身至嶙峋露骨的初始状态。

礼不下庶人,乃雍容端雅之上流贵族所以自别于社会下层无忌惮之小人者。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在在抑情性以表对人之尊重——所制仪轨依宗法伦理规范政治运作,粹然集华夏礼俗之大成。有生之初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随理性之发育心智渐开,当其豁悟男女构精瓜瓞绵绵始有父系宗法之财产继承。正常之君位继承实为有国者传基业于后人的特殊的财产继承——多依父系宗法之理则而有善不善者。像查理曼奋先人之余烈以创帝业,惨淡经营始克有成,而孙辈汲汲然由蛮族惯习缔约析产、三分其土——欧陆遂绝一统之望。百年之功因法之不善毁于旦夕,可胜唏嘘!周礼即无此病:嫡长承统则江山分定无所争,支庶封建则王业根深有所托。为人父者何尝愿将家产悉付一子,而令他子远适蛮荒危殆之地另起炉灶?礼之规度或为人情所不堪,然所以经纶天下弭世乱于未形。古人敬畏冥冥上天,理之必然尊重天意所定长幼之序——立长有如排队之先来后到,循之则顺违之则乱。立嫡则意在隆崇正妻之遇,进而巩固夫妻所自出之两大宗族的政治联盟。贵族间的秦晋之好每乏感情基础,惟其如此,需由礼法确保百年大计不为一时私情所误。周人原为西方诸侯之盟主,赖与土著旧族之联姻才使势力深植略无根基之东土。“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5]按同姓不婚之原则,姬姓诸侯必随宗族之繁衍流为几百年前是一家的疏远宗人——其与齐宋之君则每有翁婿郎舅之亲、舅甥姑表之谊。像葵丘之会对齐侯宋公而言何异乐也融融之外亲联谊?其时之国际关系既有利益之扞格也有戚谊之相通,后者每以幽微难言之情感影响战争与和平——近世欧洲之婚床政治亦有类于此。比如,维多利亚女王在世时英国与威廉二世之德国可谓祖孙之国——至爱德华七世一变而为舅甥之国,至乔治五世再变而为姑表之国。两国关系的走向似与此人伦之变迁不无相干。君主之交谊仅是英德关系之分枝,而对东周列国而言则为关系之主干。周朝好比几大家族以世代联姻的方式合资参股之公司——章程规定股权恒久不变而姬姓永为控股之一方。迨至礼崩乐坏之东周,公司股权结构终随章程之屡违渐有白云苍狗之变。即便如此仍循一定之规——君位或为异姓所篡,却不至如英国王室因传女而改姓。周礼在六师张皇之际等同强制实施之制定法,而春秋诸侯亦每由礼之僭越自彰为完全意义的主权者。也只有当外在威权荫庇不再时,礼才开始作为自觉的文化惯习落地生根、相沿成俗——此盖儒家运动之缘起。周公制礼多出于光阐王业之政治谋虑,孔子复礼则稍济以赓续传统之人文意识。以周孔之道为揭橥的礼教淋漓尽致地体现华夏民族严谨自律而又持重内敛的人种气质。作为礼制中相礼司仪之人,儒者谨守故常以为孤悬四裔之殖民城邦与本部间的文化纽带。孔子曾不远千里问礼东周——其为人也每好庄重典雅的先王之乐,而对轻佻媚俗的夷狄之乐则深恶而痛绝之。列国之中宋与鲁分别为商周两朝文化荟萃之所——积水成渊则蛟龙生焉。庄子适己而忘礼,孔子克己以复礼,其间差别又何尝非宋鲁地域文化之歧异?宗周严于华夷之辨,仅以和治诸夏[6]为施政之职志——殷商则有亿兆夷人[7],权力之触角深入土著社会。从文化形态上看,前者秉承中原华胄严谨的历史记忆,后者杂以东夷土人浪漫的童稚想象。庄子步武殷人以会通华夷,与印度出生的英国作家吉卜林颇有几分相像——后者之著述出入欧梵而饶异域风韵,每予本土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南华》一书非毁礼法而以神农以上原住民时代为至治之极。实则苟无周礼存亡继绝之义又何能有此汪洋恣肆之文章?何能有此恢诡谲怪之意境?齐湣王称帝灭宋而三代贵族之礼相随澌灭,象征华夏传统的九鼎遂如约柜悄然匿迹、再无所闻[8]。当人性之理则终为丛林之法则所取代,优雅孱弱的耄耋旧邦率由天演而沦亡——野蛮孔武的青春战国以之为养渐次崛起,其兴也勃其亡也忽。长生不死之千年古国渐成遥远的记忆。

礼重分殊,每为贵族社会之纲维;法尚整齐,常奠庶民国家之基础。两河有石柱法,罗马有铜表法,春秋晋国则有鉄鼎法——皆主权者作为要约一方与其属民订立并强制实施之社会契约。在前者而言参差不齐之政令从兹规范划一,对后者来说作奸犯科之后果由此确然可期。法之公示标志利维坦的诞生:主权者乃其出令之首脑,芸芸属民则共组受令之躯体。差异悬殊的自然人随契约之订立规整为身份无别的法律人——行为举止不得逾越巨灵之矩度。法严则民肃,法宽则民慢,法平则民附,法倾则民怨。主权者造为宪令,身正法行,身不正法徒具文而已。华夏文明向以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造法以刑为主意在禁暴止乱,不像石柱铜表尚有余裕旁及家长里短之民事琐细。明主贤君悬法度以为仪表程式,虽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皆不可巧以诈伪。法与术犹如其左右两手——一正一奇,一显一隐,一拙一巧,一刚一柔,一方一圆,一死一活,一静一动,一张一弛——阴阳摩荡则威势生生如循环之无端。战国七雄之中,贵族传统相对薄弱的秦国社会构成最为均质,而缔建绝对君主制下公正严明之法制的改革尝试亦最为成功。法制乃摒绝个人情感之程式化政治,一以贯之而不计时势之殊异、地域之差别。近世西洋法制滥觞于贵族佩剑决斗之日,直至机枪扬威战场的十九世纪始臻完善——秦制同样告成于连弩流行的战国末叶。立法必革故以鼎新,或如传说中祭红烧造需付生命之代价。吕库古舍身以成斯巴达之维新,商鞅亦杀身以殉秦之变法——而成功之烈睥睨千古。后来者难望其项背盖以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儒墨黄老或效周道,或法夏政,或倾心于小国寡民——皆回首后顾之保守主义学说,其意常在培元葆初以延缓利维坦的自然衰老。法家则不然,治国理念如少年人一往无前——梦寐以求者其惟生命力之巅峰状态。商君立法“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9]于不旋踵间强制完成常态下需时数百年之社会演化——和后世儒家热中大家族几代同堂恰异其趣。强秦崛起如同稚弱少儿由激素暴长而为茁壮之青年。从始皇帝陵兵俑痴迷木讷的神情隐约可见古往今来循规蹈矩之“法治民族”的影像——斯巴达人彷佛似之,古罗马人彷佛似之,普鲁士人亦彷佛似之。此等开化肤浅蛮性犹存之种族机械刻板而无灵性,故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严法刻深众所不堪,其人安之若素、习以为常——稍教以兵事即为军容壮盛的熊罴之师。荀子入秦见其百姓淳朴如古之民也,俗尚亦与文化老成的山东六国迥不相侔。秦人志虑忠纯无所用心,行事往往墨守成规而不知酌情变通——至连燮理阴阳之丞相也多从山东“进口。”规范标准乃其灵魂深处不可禁遏之欲求,冠绝列国的法治亦无非标准化管理之异名而已。周人满足参差不齐之大一统,秦人则追求整齐划一之大一统——灭六国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设官分职强齐其不齐。从里耶秦简看,帝国的标准化管理已然延及两千年后仍在试行“改土归流”的蛮荒之域。国祚短暂的秦朝在兼并中诞生,在扩张中灭亡。帝国覆亡前夕,强大的军团仍在南方丛林浴血鏖战——深陷类似越战的泥沼之中。丝毫不见历朝历代气数将尽时吏治废弛、腐败肆虐一类的老年病症状。利维坦精力绝人,故可由繁密之律法管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一旦处置失当便极易成为怨府祸梯。罗马法有市民法与万民法之别,内诸夏而外夷狄——秦朝律法则无分远近一视同仁。始皇欲在有生之年一举肇创罗马元老院铢积寸进、累世以成之伟业——兼并过急遂致消化之不良。是以当山东乱起天下土崩瓦解,秦人有崤函之固而不能保其宗庙之祀。秦称西帝之时所欲不过莅中国而朝诸侯,迨至远交近攻始以剪灭六国为职志。秦王政二十六年改君号为皇帝,以示超迈讬始五帝之政统。五帝乃华夏诸侯之盟主,三皇则土著蛮夷之首领——“始皇帝”之名号标帜华夏文化圈内无远弗届之基层直辖的开端,与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印度女皇以行直接管理差相彷佛。自秦始皇变法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代秦而兴的项羽号为霸王,颇有步武楚庄以执诸侯牛耳之意——五霸相比三王不过临时之盟主,取法乎下宜其宰制群雄之韶光迅如昙花之一现。自兹以降逐鹿中原者皆欲做唯我独尊之皇帝,而不愿为领袖群伦之霸王——文明的潜规则已为千古一帝所改写。

秦始皇盖汉谟拉比、拿破仑之流亚——权欲膨胀而以法制为超逾形体之忠实替身。当其恍惚之时,手订之法度依然全神贯注;在其休眠之际,亲拟之律令仍旧目不转睛——慎到所谓“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10]举国上下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而不合矩度之“刑徒”比比皆是。石破天惊的法治帝国正因规范愈恒旋生旋灭,直至科技昌明之近代始见其朋。人类天赋的灵性每与齐一之规范犯冲相克。是故德国哲学的澎湃浪涌由民法之颁行渐趋于晏静,而诸子百家的喧嚣争鸣也因秦律之推广戛然而中止。就国家能力而言秦以后的历史不仅百尺杠头难再进,且随利维坦体质之渐衰节节倒退不知伊于胡底——汉初之封建似往战国却步,汉末之割据更向春秋靠拢,“四夷交侵、中国危矣”[11]则复睹于两晋十六国。文景以黄老清静之术治天下,乃因威信未孚的新生政权无力履行过于繁复的社会契约——与其逞强露短不如韬晦藏拙。炎汉一代当武帝之世最为雄盛,蓄锐既久终于此际重拾秦人开疆拓宇之威势。利维坦神旺之时才对潜在的威胁虎视眈眈。克里斯提尼创陶片流放法,将影响城邦稳定之名士巨公投票逐出雅典;汉武帝则置十三刺史部,令孕育地方割据之强宗豪右论赀徙居长安。防患未然,此先汉所以兴隆;放任自流,此后汉所以倾颓。由秦入汉随山东文化之回潮,社会心理从青春期的勇往直前变而为中年人的老成持重——思想上的复古更化便是保守心态之表征。头脑实际的秦人遵国法而不知有天理——可于诸侯会盟之时扣押来访之嘉宾,会在两国交兵之际坑杀拘囚之降卒。汉人则以信仰立国,做事规圆矩方不越雷池一步——从隶书波挑方折的笔画可见其肃重矜持之个性。儒学思想对秦律变生之汉律的濡染可比希腊自然法观念对罗马法的浸润——后者因之具有超越实用层面的精神内涵。早在黜百家立五经博士之前,汉家就将礼的精神潜移默化融于法律之中。古者黥劓之罪不及大夫,文帝则除肉刑以使庶民皆如贵族享有做人之尊严——有汉一代气节为尚可谓不为无因。孔子说过“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2]法治对人要求极低,庶免乎怙恶之罪徒;礼治对人期许颇高,必冀以从善之君子——胸怀理想的国家才以教化为己任,引导人民向上看齐。博厚高明的经学传统曾哺育人文璀璨之稷下学宫——承其风旨的汉儒每由形而上层面把握为政之准则、立法之依据。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在公羊家的眼里人世间的庆赏刑罚须副神圣之天意,而非仅君主功利之二柄。汉代盛极一时的《春秋》公羊学似与《非十二子》大力抵排之思孟一派渊源颇深——其根坻全在秘而不宣的孔子口说,相比昭昭在目之古文经学犹如佛家密宗之于显教。尼采以哲学家为未来立法者,孔氏之谓也。宋儒有见于哲学家之孔子,汉儒则有见于立法者之孔子。秦汉帝国法制的形成始终贯穿始皇与孔子权力意志之较量——前者乃肇建国家之世俗立法者,后者为纲维文明之精神立法者。随着引经决狱渐成司法惯习,寄寓“素王改制”之《春秋》岿然凌于典章律令而为根本大法。汉人深知放诸四海皆准之法条只适用于情形雷同之简单案件。武帝一朝设遇疑难要案每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就教“明于《春秋》”[13]的董仲舒——儒者折狱多从情理出发,可矫法家一断于法之偏颇。“经义决狱”于成文法外另行判例之制,思理略似伊斯兰教法之“类比”——而“引经注律”更使经义浑然融于国法,法条因之柔韧而有弹性。“为汉制法”的公羊《春秋》在大功告成之后便酣然入眠,直至中华帝国之架构遭遇空前危机的晚清才从漫漫长梦中矍然惊醒。当《说文解字》问世时,呵护大一统国家之经学已因殚精竭虑止息其思想——泛滥的秘密宗教则在社会下层不时勾起朦胧的睡意。与文化生命倦极欲眠相对应,以国家为己任的大人渐成濒危而逃避徭役兵役的小人与日俱增。王莽刘秀的废奴诏令可释法律意义之奴婢,却无奈精神层面之僮仆——此辈如未成年人难以自立,非寄身豪强势家之庄园则必托庇秘密宗教之团契。君子道消小人道长,社会契约维系之秦汉帝国也就无可挽回地走向穷途末路。

血缘宗族的瓦解造就基于守法之个人的利维坦——及至纲纪废而国家乱,芸芸属民渐由规范的法律人还原为感性的自然人,重又回归宗族之怀抱。《公羊》尚法,由帝国之崩解渐趋阒寂;《左氏》重礼,随宗法之回潮日益流行。汉末魏晋之政局一路向春秋下坠,人物亦骎骎有彼时贵族之韵致。华元子反之推诚再见于荆襄之军垒[14],仲尼季札之赏音复睹于洛阳之东市[15]。法度弛则性灵彰,秦汉盛世何能有此率真超逸之风流?像“王与马共天下”殆与上古之贵族政治泯然无别——与时俱进的经术遂舍素王之法以就周公之礼,流为高门士族自矜身份之家学。当彼之时唯有法家者流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帝国于已倾——曹操、诸葛亮、王猛、刘裕皆其类也。然而文化的疲敝每使英雄之奋发染上悲剧的色彩。稍晚于秦汉帝国,法度森严之罗马也在内忧外患纷然相乘的困境中土崩瓦解。即使在黑暗时代的迷离梦境中,欧罗巴念兹在兹者仍是以来世公道偿今生不平之末日审判——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作为西方之法家,查士丁尼孜孜裒汇罗马宪章律令、法理论说以寄其匡复之志——《国法大全》一日不绝天壤则帝国之魂魄宛然犹存。在简略的铜表前面站立着乳虎初啸的法治民族,而当详瞻之法典问世时早已是琴在人亡。与查士丁尼修律相先后,昭明太子主持编纂情辞并茂之《文选》——贬经世之责实以骛翰藻之流美,文明的分歧于兹了然可见。自玄风广被,中国之君子率皆崇尚性灵而以刑名为秕糠。读书万卷不读律,再无董仲舒一流的鸿学硕儒致力探究法理之渊奥。文化生命健忘失忆与人彷佛,除介意挂怀者外多如春梦了无痕。罗马法学家的谠言嘉论赖查士丁尼法典传之久远——汉儒引经注律之章句洋洋七百余万言[16],唯余鸿爪历沧桑。当北朝隋唐之世,两汉经学的流风余韵仍藉家门之传习绵延而不绝。其时阶级固化,由经学世家对等内婚形成之阀阅颇类印度之婆罗门种姓。崔浩齐整人伦、分明姓族,欲以略似《摩奴法典》之矩度规范方兴未艾的门阀制度。凌夷至于晚唐,文宗仍在慨叹“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17]六经之权威有加于王法,而经学世家亦以其光环辉映之门第傲视当世之官品皇位——在山东士族的种姓谱牒中,李唐帝室并其自出之关陇集团皆不过军功起家之“刹帝利”。出身北朝第一盛门的崔浩必欲灭佛而后快,殆有见微知著之远识。佛法初传中国就幸遇驾轻就熟之社会环境,而其众生平等的革命吁求亦轻易得获旋转乾坤之抓手。早期经教激情洋溢颇异后来之禅宗——本生所树人格典范如须达拏太子即为恣意布施以证平等正觉的“共产”主义者。佛氏泯灭分别之平等周遍一切有情众生,非仅局限人际之间——是以经中譬喻常见人怀豺狼之心,而兽行仁义之举。人兽尚且等量齐观,况于种族阶级之分际?儒家以《三字经》发蒙,老成之思维颇与童心相凿枘——佛门则不然,俗讲经变皆深入浅出如慈母之诱赤子。今之髫童阅动漫以成长,当日蛮族则览佛画而发育——懵懂的心田从此种下平等之意识。有朝一日当其茁壮成年,士庶天隔的门阀制度便如榱崩栋折之旧宇轰然而坍塌。耶教之人人平等终移罗马文化之运祚,佛法之众生平等亦革秦汉政教之基因。其为变盖渐,讫于赵宋始臻圆满——内藤湖南以西史为参照而有“宋入近世”之高论。鼓励公平竞争的科举制度正是在泯灭虚妄分别的平等心上奠其千年不拔之基。秦汉帝国因铨选之失范坠往世卿世禄之上古,隋唐帝国则由科举之确立迈向选贤与能之近世。《西厢记》一剧即托跌宕起伏的崔张爱情演绎新旧文化互争雄长之较量——有情人终成眷属乃缘科举之津梁已然跨越门第之天堑。甚至女权意识也由众生平等之弘阐水涨而船高,李唐一朝从武后太平公主到薛涛鱼玄机皆高自标树、巾帼不让须眉。随着大一统国家浴火重生,作为帝国之骨骼的纲纪法度亦因旧贯以开新宇,浸浸比肩秦汉之盛。唐律相较秦汉律法礼貌愈恭而刚戾之气大为收敛——主权者内心的祥和似与佛教胜残去杀之阴功不无相关。存世之《永徽律疏》恢恢然融南北学风于一炉——科条精审扼要,有得于南人之简约;疏议博综淹贯,无免乎北人之深芜。蛮族气习根深蒂固的北中国才是《唐律》孕生成长之母土。观唐人之书,法度严整皆蹈矩而发意;读唐人之诗,格律规范必按部以抒情——微斯人,孰可为此金科玉条之一代良法?

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导致老成之南方文化与稚拙之北方文化肝胆楚越之隔阂。远来兹土的菩提达摩不惬萧梁之浮华,毅然渡江北上栖止于嵩山少林——其经年面壁之禅风甚合北人朴讷诚笃之个性,炽然大盛固理之所当然。刻板如斯之人民方与虑周藻密之良法相得而益彰。随着中国社会南朝化的趋势,曾几何时碑榜废坏帖学兴——取巧图便之顿门亦代规圆矩方之渐教而为禅家不祧之正统。《宋刑统》殆可视作《唐律》翻版,却由众习苟且失其肃重之威——玉律金科原无异,世道人心渐已非。《水浒传》中恒见身居要津者深文周纳玩法于股掌之间,斯固文明老年期之时俗常态也。嫉恶如仇乃法律之天禀——而当文化生命渐丧青春之血气,所生之法亦遂迷失自性从而沦为冠冕堂皇之摆设。风痹不仁的法制非但漠视人间之不平,且将扶危济困的热血之人逼上啸聚萑苻之一途。人法损不足以奉有余,滋彰愈甚则去道弥远——是以水泊梁山杏黄旗上大书“替天行道”四字以为山寨之政纲。梁山好汉对越上苍,必以犯法之举强制代行法律已然遗忘的神圣职责。社会上人欲横流,江湖中天理昭彰。沛然莫之能御的“江湖道义”最是贴近欧人所谓自然法——“自然”云者不假思索知其然之谓也,一涉利害之念便有矫揉造作之意态。水浒中人盖以浩气凛然的江湖规矩凌轹谋功计利的朝廷法度,狂野之暴力与自然之正义珠联而璧合。“梁山泊”不过宋元明清时代愈演愈烈之秘密社会的文学缩影。作为内含于衰老文明的年轻包裹体,此类组织以大家庭之温暖将文明内部与世不谐的蛮人聚拢于利维坦目光不及的阴暗角落。徒众谨守帮规会约而不知有王法——一旦变生不测或从疏离社会进而反叛朝廷,由此引发兵戈扰攘之动乱。较之閫内蛮人的间歇性躁狂,塞外蛮族入主中原之震荡更为强烈而持久。逐水草而居的北方游牧民族自由散漫一如无所绳检之幼童——随伟大立法者之横空出世始获与其齿岁不称的自制力,从而步入青春勃发之年华。一盘散沙的蒙古各部即由成吉思汗之《大扎撒》抟成横扫欧亚大陆的“上帝之鞭。”扎撒简率朴拙略无雕饰,比诸唐律衍生之宋金律法有如日耳曼法之于罗马法。蒙元以北法治北人,以汉法治汉人。详瞻缜密的成文法典颇与原始民族之感性思维圆凿而方枘。有元一代法制虽亦参照前朝律典,决狱断讼每以判例为渊源——盖因主权者一如盎格鲁撒克逊人擅长具象之类比而不娴抽象之演绎。蒙古人每征服一地必引降人为羽翼进而征服他地,先进凌于后进遂生层级井然之四等人制——被征服者由此分享征服者之荣耀。若东征日本不为神风所阻或许在南人之下还有第五等人。对信马由缰的蛮族而言,自由之感觉最是刻骨铭心。英伦人的自由意识因基督教之禁欲蕴藉以内敛,蒙古人的自由意识则随喇嘛教之纵欲放逸而外弛。在《十六天魔舞》的曼妙旋律中,世界征服者陶陶然失丧一代天骄赋予之成人自制力——终由故态复萌踏上返乡之旅程。作为讨元之官文,宋濂《谕中原檄》非惟驱逐胡虏之民族主义宣言,抑亦恢复中华之保守主义公告。明之于元犹如宋之于唐。随着自由纵逸之北风徐徐消散,孔武外向的胡化王朝终为文弱内向的汉化王朝所嬗代——从疆域的大幅收缩可见生命活力之衰退。同样是贪赃枉法,元人有似儿童缺乏自制,明人则如老翁不堪衰朽。崛起于元末会社民变的明太祖颇带几分江湖习气,其法外施刑以惩贪官的雷厉作风殆与替天行道之梁山好汉灵犀相通。老人之体质非怵惕寡欲不足延年益寿,故洪武内修峻法外绝互市以垂范于子孙。及至末叶一改故辙,门户洞开纲纪驰——随自由化之泛滥不旋踵间明社已屋。代明而兴的清朝肇基于关外之后金——从沈阳故宫十王亭依稀可见立国之初贵族民主之精神。方其时也政局板荡又无类似英伦的避风港,八旗共和由是流为大君独裁以应对羽檄交驰之军情。威加天下的八旗劲旅讬始于女真集体狩猎之牛录——当猎获对象由兽及人便摇身而为全民皆兵之军事组织。习于行伍之人最是遵纪守法。明清两朝祖制皆禁太监干政,前者形同虚设而后者却雷池难越——满人之矜严不苟于此可见一斑。入关后此武夫之民族沉湎汉文化之无边风景乐而忘返,逐渐变化气质以跻于文人之民族——虽木兰秋狝之猎猎腥风也难永葆彪悍之野性。纲维帝国的八旗制度随满人之汉化浸以陵夷——方其昌隆国家开疆廓土仿佛李唐之盛日,及其倾颓朝廷割地赔款宛若赵宋之衰时。

曾经虎视鹰扬的八旗劲旅由百年之养尊雄威不再,当洪杨乱起面对文明边缘新兴之蛮族有似槁叶之遇秋风。戡平大难的湘军则与举兵称乱之“粤匪”同样血气方刚、好勇斗狠。二者一遵理学一奉耶教——各抱坚毅之信念殊死相搏,龙战于野血玄黄。李鸿章淮军勉强对付江左新募之太平军,何足抗衡蛮性犹存之日本军?处于生命力爆发之中的湖南人最适于接替垂垂老矣的满洲人,却与帝国的大柄失之交臂。湘人每自比于普鲁士人,所遵程朱理学也像黑格尔哲学摄心于客观之本体——自律如此方能谨守外在之法度。从民初的蔡锷宋教仁到晚近的彭德怀刘少奇皆蹈矩循彟规范是崇,不像他省之人老成圆滑无所执持。逍遥法外的毛泽东似与典型的湖南人迥不相侔,实则其孜孜所为殆欲从根本上将腐败涣散的老大民族改造成严谨认真的法治民族——虽毁法乱纪亦在所不惜。延续至今的邓小平改革或可视作“废井田开阡陌”之商鞅变法的现代翻版,所以成就空前乃因一般散沙的民族已由毛泽东时代之整饬变为规圆矩方略如秦陵兵俑之人。清帝国的权力交接一传不佳至于北洋系,二传不佳至于国民党——皆老气横秋无以承绍满洲人在鼎盛之年积攒之家业。三传至于中国共产党始克踵其事而增华。仿佛上古墨家穿越重生,革命年代的共产党人以青春之血性使古老的帝国从面貌到体质皆焕然一新。墨者之法严于国家律令——党纪亦应如此,非加厉于常法无以锻造大一统之脊梁。中国民族由共产主义革命之洗礼一时返老还童,而其老人之体征终随改革开放之进程由隐而彰发露呈显。永延国祚端赖执政党之青春活力。若与生俱来之血性泯没于中华文化平和而苍老的眼神中,将恐重蹈满洲人和国民党的前车之覆——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18]严明而健全的法制必与主权者旺盛之生命力相副。其人凛然威重则法律随以威重,其人颓然苟偷则法律随以苟偷。唯有天下健者方能立纲陈纪,奋力撑起悠悠历史沉淀的光荣与梦想。

 

注释:

[1] 见《尚书·甘誓》

[2] 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3]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

[4] 见《尚书·尧典》

[5] 见《诗·陈风·衡门》

[6] 《穆天子传》卷三载:“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7] 《尚书·泰誓中》载:“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8] 《史记?封禅书》载:“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9] 见《史记·商君列传》

[10] 见《慎子·君人》

[11] 见《诗·小雅·六月序》

[12] 见《论语·为政》

[13]《史记·儒林列传》载:“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闲,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14] 指羊祜陆抗惺惺相惜。

[15] 嵇康将刑东市,从容弹奏《广陵散》。

[16] 《晋书·刑法志》载:“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罪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言数益繁,览者益难。天子于是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

[17] 见《新唐书·杜兼传》

[18] 见《诗经·大雅·荡》

 

陈强,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进入专题: 文明   法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理论法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16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