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耀桐: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36 次 更新时间:2014-08-17 21:26

进入专题: 邓小平   改革开放  

许耀桐 (进入专栏)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是邓小平以巨大的革命勇气和严谨的求实精神,从思想和理论上进行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从旧的传统体制束缚下解放出来所进行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宝贵财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一、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充满鲜明的时代性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充满鲜明的时代性。为什么邓小平要实行改革,这可以追溯到十年"文革"时期。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会上,周恩来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此时再次复出后的邓小平,着眼于世界大势,紧紧抓住这一关键问题,坚定地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落后面貌、追赶时代的伟大革命。但问题是怎么搞"四化"?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认为必须着手进行全面的整顿。"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工厂的问题,解决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整顿触及到中国的体制本身,整顿的目的也是为了改变一些管理体制,这与此后的改革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此,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了改革的初步尝试。

在粉碎"四人帮"后的拨乱反正期间,邓小平开始明确地把改革表述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 邓小平将改革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赋予改革的时代特点。他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由此可见,改革为现代化发展所决定,是一项与当代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伟大事业。

"文革"使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痛心疾首之后是深沉的反思,是按照旧有的传统模式继续延续下去,还是果断地走出一条新时代的发展之路,这是中国人民必须作出的选择。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人仍然迷恋过去的传统模式,许多人在传统模式面前也一筹莫展。因此,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认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 邓小平断然否定了走老路的想法,社会主义必须大踏步地走向新的时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着重点转移的决定,开始了新的长征。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构建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一切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进行,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从这个时候开始改革,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找到了解决的途径,得到了解决。

改革离不开开放。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开放使它能够利用国际资源、利用各方面有力的发展条件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而封闭则使它陷入停滞和倒退的困境。正如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所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便是很好的例子。邓小平说:"中国在历史上对世界有过贡献,但是长期停滞,发展很慢。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做'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

邓小平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回顾人类历史,在社会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各个地区和民族一直处于闭关自守状态,彼此间很少经济上的往来。在封建社会,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与之相伴随就是社会的封闭。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世界市场,过去那种民族自给自足、地区封闭状态为广泛交往、相互依赖所取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通过世界市场发生经济联系。当代世界经济的法则和科技的进步以一种全新的速度改变着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化技术等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变着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各个要素,推动社会生产力高速向前发展,而且还引起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和协作化的进一步发展。新科技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地球上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以及横向联合,也为各国扩大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合作模式。国际间经济、科技、文化的联系、交流和合作越来越紧密,已大大超过商品交换的范围,渗透到金融、工商、信息产业等众多领域。现代国家的社会经济要取得较快的发展,就必须善于利用这种国际关系,在不断加强的国际联系中发展自己。邓小平指出,"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六十年代我们有了同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现在我们算是学会利用这个国际条件了。"

可以说,邓小平创立的改革开放思想,最直接地、也最简捷地使中国接纳了世界、与世界接轨,使中国融入了时代、与时代同步。

 

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体现深刻的创新性

纵观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无一不闪耀着从中国国情出发,突破前人局限,大胆探索,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例如,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社会主义具体制度"、"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是一个试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些关于改革开放的至理名言,都体现了对改革深刻认识的创新性。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改革性质的创新认识。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把改革看成是一种革命,这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创新观点。为什么说改革也是革命?邓小平作出了深刻的分析。首先,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85年8月,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进一步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其次,改革的广泛性以及由它引起的各方面深刻变化,是一场更为宏大的革命。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不断向城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相互促进,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育、卫生体制的改革全面展开,使整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进入了全面改革的阶段,这是改革的广泛性。改革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人民大众众的心理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普遍对改革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不断推出的改革新举措有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改革的深刻性。"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一系列深刻变化。" 改革在我国社会物质关系和精神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影响,促进了社会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全面变革。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改革内涵的创新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重要贡献是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联系和区别,阐明了"体制"的范畴。他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优越的,但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着不少弊端。这里说的具体制度,就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一系列体制。这些体制上的弊端和缺陷与生产力不相适应,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我们的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克服体制上存在的弊端和缺陷,从而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日益巩固和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一系列体制日益健全和成熟,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改革针对的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对根本制度当然也可以进行改革,但我们的任务不是完全否定它,而是进一步完善它、巩固它;改革针对的是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即体制,可以推倒旧的体制,进行创新发展。"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 因此,不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完善。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确立,都要经过从不健全、不完善、不巩固到比较健全、比较完善、比较巩固的发展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期间还常常有重大的起伏。社会主义制度是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而建立起来的没有人剥削人的崭新制度,这个新制度虽然是好的,但是还很不完善,改革是为了解决矛盾和克服弊端,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形式。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全面改革的创新认识。当代中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做细枝未节的修补,而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体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从而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首先需要进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其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在内的僵化的管理体制。只有使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协调进行,形成一种全面、系统的改革态势,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也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邓小平认为,全面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对中国来说,就是要有利于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做到这些……:第一,党和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体制要增强活力,就是说不要僵化,要用新脑筋来对待新事物;第二,要真正提高效率;第三,要充分调动人民和各行各业基层的积极性。" 这三条和"三个有利于",是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改革的大方向,必须在这个根本要求和大方向下,进行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改革。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改革策略的创新认识。中国的改革策略必须是渐进改革,邓小平提出,"改革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他更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我们要摸索前进。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 改革既要稳步前进,既是一个试验,就难免会犯这样的或者那样的错误。因此在改革中不能盲目地争论姓"社"姓"资"的问题,也不能期待所有的设计和理论成果都完备以后再去推进改革。实践是第一性的,要在改革的试验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要怕犯错误,也不要回避错误,要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将改革不断向前推进。邓小平说:"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有了这样的信心,才能有恰当的决策。我总是鼓励我们的同志更大胆一些。" "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对外开放的创新认识。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从经济上看,对外开放,就是把一国经济融进世界经济体系,把一国国内市场融进国际市场体系。对外开放也是一种改革。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客观要求上,对外开放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邓小平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也是全面的开放,是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全面的开放。社会主义制度是开放的制度,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崭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为此,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济运行形式、管理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因此,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三、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蕴涵强烈的现实性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包含着强烈的现实性,这不但在于当时,而且直到今天也仍然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一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才能获得前进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使人们在思想上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在社会实践中破除旧模式、创立新模式,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的历程,首先就是思想和观念的改革历程。改革使中国社会的观念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是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新的观念层出不穷。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创新实践的过程,走一步、看一步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模式,贯穿改革的全过程,成为我国改革的主要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之后,社会主义依靠什么动力推动前进?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明确了中国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思路,确立了新的社会发展战略思想和原则,确立了中国"三步走"的战略,即实现从温饱、小康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一系列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获得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二是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要摆脱贫穷,找出一条比较好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然而,反思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过去由于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基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教训的反思,更基于社会主义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向全党提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应当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只有通过改革,破除旧体制,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邓小平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改革的伟大任务,而且根据中国的实际,科学地确定了改革的切入点、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目标。首先,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当时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次,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转向城市。城市改革比农村更复杂,而且风险大,改革每走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但是有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作借鉴,加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有风险,可以避免犯大的错误。城市改革最主要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其中最根本的是政企分开,实行民主管理,建立责任制。再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的改革绝不是搞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三是必须不断改革开放,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要实现我国的全面现代化,改变中国社会落后的面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走老路是不可能的,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当既定的体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时,就必须大胆的对原有体制、模式进行改革。在谈到改革问题的历史教训时,邓小平认为在涉及到体制问题时,过去我们往往不敢打攻坚战,总是打外围,从而失去了深化改革的机会。只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改革是我们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改革的目的,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四是必须立足改革开放,才能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邓小平认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辩证关系,一定要正确看待、妥善处理。首先,只有改革,才有发展和稳定。"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人和社会获得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生产力需要突破旧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这就必须依靠改革。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深层次矛盾越来越突出,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扫除发展和稳定的障碍。改革,在中国社会转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和稳定。其次,只有改革,才能达到发展和稳定的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是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社会秩序、生态环境有序、健康的发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各项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的需要决定着改革的内容,发展的程度决定着改革的进程发展的目的达到了,稳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第三,只有改革推动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但是必须在改革和发展中才能实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稳定并不是单纯的、片面的求稳,必须紧紧抓住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改革和发展,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稳定。稳定不是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而是积极发现矛盾,通过改革推动发展去解决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4年第第4期


进入 许耀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邓小平   改革开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70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