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理泰:马航事件影响中国外交形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29 次 更新时间:2014-07-27 23:02

进入专题: 马航事件  

薛理泰  


本月17日马航MH17客机在乌克兰东部被击落坠毁以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的情报机构纷纷活跃起来,竞相对外界透露依赖情报手段获得的资讯,以求取信於国际社会,究竟哪一方才是MH17被击落坠毁的元凶。

最近美国传媒摘引美国高级情报官员披露的资讯,在新闻报导中指称,根据迄今为止最详细的证据,MH17客机是在由亲俄武装控制的乌克兰东部地区被一枚SA-11型导弹击落的。据称,照片、社交网络、声纹分析和环境证据均支持这一判断。美国情报机构还提供了一张图片,显示该枚导弹是在斯尼日内区域发射及其击中马航客机前的飞行轨迹。美国情报官指出,“最合理的解释是,一支缺乏训练的队伍发射了该枚导弹”。

前述资讯仍属於间接证据,仅是“最合理的解释”罢了,情况尚未明朗。与此相反,俄罗斯以及占据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武装力量也推出许多资讯,以图证明MH17客机是被乌克兰军方击落的。

如今各方为了推诿己方的责任,正在致力於把这宗骇人听闻的空难事件归因於另一方的不当甚至罪恶的行动所致。然而,此案毕竟与多月前另一架马航MH370客机失踪的无头案截然不同。在这宗空难事件中,MH17客机被击中的地点和坠毁的地点均在乌克兰东部,客机的残骸早就被发现,两个黑盒子也已经在检验,随着时间的推延,连击中客机的兵器如地空导弹或空空导弹的残骸也会被发现。可以说,有朝一日,真相终究会大白於天下。

至於追究罪责,倘若说某一方处心积虑地谋划了这一宗空难,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若是如此,则是骇人听闻了。如果阴谋论不足以支撑这次事件的背景情况,则按照常理而言,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蓄意击落一架满载的客机。说到底,也是操纵致命武器而又训练不足的一组人员,出於错误的判断而采取了错误的行动所致。

时至今日,推究哪一方才是MH17被击落坠毁的元凶,并没有非常大的意义。“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更重要的是,即使各方业已陷入冲突,也应该认真汲取教训,采取措施,以避免类似惨案重演。

更有意义的是,不妨想深一层,这宗空难将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向哪个方向变化和发展?按照逆推的规则,在这宗空难事件触发的国际对峙中,究竟何方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当前以俄罗斯及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势力爲一方,以乌克兰新政权及美国、欧盟爲另一方,围绕着这宗空难事件逐渐形成了互相对峙的局面,彼此正紧盯着对方的双眼,争斗方兴未艾。笔者以为,这一局面很可能在下列诸方面不同程度地改善中国的战略态势。

首先,北京和莫斯科同时遭受以美国为主导的外部世界的强力挤压,源头同一。然而,是否沦为世界矛盾的焦点,压力是否聚焦於本国身上,感受全然不同。概言之,中俄美战略博弈的精萃,亦即美欧压力究竟聚焦於亚太还是东欧。

直白说,从长远观点看,中、俄两国欲求崛起成功,关键也在於本国不致於成为世界矛盾的焦点,亦即能否引导美欧压力聚焦於别处。况且,战略空间有限,时势也不允许中、俄两国在短期内同时崛起,即令同时处於崛起的势头,则最终意味着两国均无从崛起。这意味着,未来五至七年究竟成为中俄哪一国的战略机遇期。当前情势朝着有利於北京的方向慢慢移动。

其次,乌克兰内乱必然吸引俄罗斯和美欧的注意力,一旦对峙的局面形成,自然会持续一段期间。为此,俄罗斯和美欧势必要向该地域源源不断地倾注各项资源。今日不同往时矣。美国再也不能同时从事一场半战争遑论两场半战争。何况,备多则力分乎?

从短期效应着眼,对中国而言,美欧与俄罗斯围绕着俄乌争端而处於紧张对峙的局面,无疑不仅能够舒缓美日同盟对中国安全的威胁,而且可以减轻整个外部世界来自西太平洋方向对中国的强力挤压。换言之,美国执行亚太再平衡的政策必然在势头和力度上有所减煞。

再次,乌克兰局势日趋尖锐化,美欧同俄罗斯矛盾凸显。欧盟对俄罗斯提供的天然气的依赖度之大,在寻觅反制手段以应对危机的阶段,投鼠忌器,势必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有监於此,今後欧盟必然要分散天然气的供应源,减轻对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的依赖度,区别仅在於迟早的问题。日後俄罗斯为了寻找天然气的买家,回头东顾,则难免会增加销往中国的天然气的数量,并且在销售天然气时给予中国更优惠的条件。

再次,既然在国家安全、外交、经济等层面,俄罗斯会有求於中国,则对中国提出的要求也会给予更多的考虑。譬如,在中、越两国在南中国海若干岛礁和海域的主权争端中,或许会对中方的立场给予更多的考虑,对其以往一贯偏袒越南的立场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具体而言,早先俄罗斯与越南签约,出售六艘新锐的基洛级常规潜艇,即将成为越南创建的南沙舰队的主力战具。这对反潜能力不足的中国南海舰队自然是一大隐患。目前两艘基洛级潜艇已经交付越南。一旦莫斯科认为需要,未必不会应北京之请求,暂缓向越南交付在建的其他四艘基洛级潜艇。倘若如此,则不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利於中、越两国改变剑拔弩张的对峙情势,平心静气地讨论和平解决争端的双赢方案。

最後,乌克兰内乱涉及种族冲突,非短期内所能缓解遑论彻底解决。美欧难免给予相当大的注意力,一时间不遑旁骛。若是如此,则在未来期间,中国周边压力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趋於缓和。

原文发表于2014年7月26日信报

    进入专题: 马航事件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662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