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泽民:中国南海政策改变了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25 次 更新时间:2014-05-15 21:25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郑泽民  


起因于菲律宾抓扣我国渔民和越南船只冲撞我国在西沙海域进行钻探作业的船只,5月初以来南海争端又急剧升温。

越南、菲律宾的行为都在于企图加强对主张岛礁和水域的权利主张。

西沙及其海域一直在中国控制之下,行使有效管辖,中国也一直对越南渔民越境捕鱼进行管理,越南虽然多进行所谓外交“抗议”,但也未有更大反应。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对越南渔民越境捕鱼进行管理和在西沙海域进行钻探作业,都是中国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体现。此番中国在西沙海域进行钻探作业,不但派船冲撞中国作业船只,在国内外进行游行示威,国内社会各界发表声明“抗议”,进行舆论鼓动等等,反应升级。

菲律宾则是时隔2年后又非法抓扣我国在南海作业的渔船渔民,上一次是在黄岩岛海域企图抓扣我国渔民,由于我国南海执法力量迅速作出反应,没有成功,但引发了几个月的海上对峙。根据有关报道,菲律宾已有超过三年未抓扣到中国渔民渔船了。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渔民防范意识的加强,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南海维权力度的加大,还有可能是菲律宾对于中国维权行动的忌惮与急切推动所谓仲裁和“南海行为准则”有关。此次抓扣中国渔民渔船,还宣布启动新一轮的油气招标合同,是近年来菲律宾南海动作的又一次升级。

按照往常南海争端升温逻辑,菲律宾、越南升级南海争端的举动一点也不意外,它们往往选择在一些节点升温争端,如与域外大国合作加强之时,或东盟系列会议召开之际,以收获域外大国支持和扩大舆论宣传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舆论关注的是,在此番南海争端升温过程中,中国南海政策是否有变化?例如,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詹姆斯.霍姆斯一直津津乐道于其所谓的中国在南海争端中采取“小棒外交”,即只部署执法船只对有争议的水域进行巡逻,“仿佛这就是自己的正当权利”,而使用海军,则是所谓添加“大棒”,放弃“小棒外交”,并且时而认为中国采取“小棒外交”,时而又认为中国放弃“小棒外交”,最近又在研究中国是否放弃“小棒外交”。这种所谓中国实施“小棒外交”完全是误解或不瞭解中国的南海政策,或是有意解读,不值得费口舌。

中国南海政策一直是坚决维护南海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冷战时期,面对东南亚有关国家持续占岛行为和对海洋权益的不断侵犯,中国被迫采取军事行动收复西沙群岛和部分南沙岛礁。为避免冲突,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还提出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设想,并在冷战结束后正式将其作为中国南海政策的重要内容大力加以推动。

但东南亚争端国家在巨大的既得利益诱惑下,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支持下,顽固地坚持强硬立场,拒绝共同开发。而且,坚持单边开发、巩固占领、加强实际控制,正如上述詹姆斯.霍姆斯所言“仿佛这就是自己的正当权利”,再配合花样不断翻新的争夺南海策略,步步进逼,一副要将南海岛礁主权和相关海洋权益的实际所有者中国挤出南海的态势。这些企图一直体现在菲、越不断升温南海争端的动作中,包括此次争端升级。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未改变“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中国领导人持续重申这一政策,2012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杨洁篪指出,考虑到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时隔一年后,习近平主席又强调,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推动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利益契合点。

可见,中国的南海政策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中国海洋维权能力的提高,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增强,力争海洋维权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相匹配,以致于东南亚有关争端国家及其域外支持者、部分别有用心的媒体舆论感到不适。菲律宾、越南等国及其域外支持者看不到这点,不考虑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也不想和中国一起探求和扩大共同利益,迟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76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