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陶:兄弟情谊六十载——深切怀念黄枬森先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560 次 更新时间:2014-04-08 23:20

进入专题: 黄枬森  

杨祖陶 (进入专栏)  

 

黄枬森先生是我的亲密的学长和知交。我和枬森相识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了。1950年我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留校作助教。而由于我是作为实际上已名存实亡的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编译委员会的干事身份留校的,我就得以住进沙滩中老胡同编委会的宿舍,而与日后对我为人为学影响极大的黄枬森、汪子嵩、王太庆三学长朝夕相处。那是一个有三进平房的小院子。第一排有三个小间,我住在靠东的一间,与王太庆先生隔室相望。第二排是小院的正房,向南为一个长长的厅,厅的左侧临窗有一张很大的书桌,据太庆说这张书桌的来历非同小可,它是我国著名启蒙主义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所用的书案。厅的中央摆着三件套的沙发和小圆茶几。右侧临窗是一张汪子嵩先生用的较小的书桌。厅的左侧北边小门进去是共用的卫生间,右侧北边小门进去是汪子嵩和夫人喻九生的居室,那时他们已有一个女儿汪愉。他们的居室后门对着小院的第三排,它是比前两排都较为简陋和矮小的灰色平房,枬森和他的夫人刘苏就住在那里。刘苏柔弱美丽,我还记得有一次枬森把她抱回来的样子。由于我们是四川老乡,我就常到他们家去玩,那时他们的两个女儿黄丹和频频还很小,刘苏看见我来了,总爱开玩笑她逗她的女儿:"叫,快叫'杨大哥'"。

这时,枬森在哲学系内主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主要是请艾思奇和胡绳讲课;我坐系办公室,业务上是参与贺麟先生主译的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的翻译工作,彼此在业务上没有往来与接触。不过,我一旦碰到有关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总还是要向他请教。一天我在大图书馆里偶然发现一本马克思著《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德文版小册子,就借回想翻译出来,我征求枬森的意见。他考虑了一阵子说:你还是先译完贺先生交给你的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的有关部分再说吧,我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可以译,《论犹太人问题》就算了吧?!我感到他对我提的问题不是随便回答,而是经过了周密的考虑,就信服地接受了。从另外一件小事上我也深感枬森对我的特殊关怀。那时全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传言高校师生都要参加土改。一天早晨,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枬森来敲我的窗户,要我赶快起来到怀仁堂去听一个高级领导人关于土改的报告。这使我提早了解到土改的意义和政策,使自己的思想有所准备能及时跟上形势。

 

1952年北大从城内沙滩红楼迁往西郊海淀燕园--前燕京大学校址。同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史无前例的院系调整,形成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全国所有外地的大学哲学系都合并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也就是说,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全国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哲学系。不久,学校建立了直属校方的"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由郑昕先生任教研室主任,赵宝煦先生任秘书,实际上是副主任。由于北大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是最早成立的,又有苏联专家,它的任务不是立即向本科学生讲课,而是受教育部委托先办一个由全国各高校选派来的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本校选拔的一批学员组成的研究生班。我被"借调"到这个新建的教研室从而有机会与枬森亲密共事。由于枬森已在新建的中国人民大学进修过马列主义基础(实即联共党史),就被安排来主持研究生班的教学,我是他的助教,做学员的辅导工作。枬森对待教学极其严肃认真,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他的课都是按照充分准备好的讲稿进行的。他讲课的速度不紧不慢,语调平实,叙事清晰,说理透彻,有分析有综合,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绝少重复和强调,听者稍一走神就会跟不上,只好课后赶快补笔记。我主要是配合他的进度,辅导学员学习列宁的一些原著,如《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怎么办?》等等。我在作这些原著的辅导报告之前,总要就自己准备好的稿子征求他的意见。他也极其耐心悉心地翻阅和提出意见与建议,这使我增加了底气和信心。

后来马列主义基础确定为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熊伟、张世英、张寄谦等先生和我就在枬森领头下集体备课,分头向各班学生讲授。在枬森安排回哲学系协助苏联专家萨坡什尼科夫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课程的教学工作时,熊伟、张世英先生也都安排回系,张寄谦先生回到原来的历史系。我则继枬森之后协助苏联专家主持新一轮由来自全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生班。在这段共事的时间里,我对枬森的认识逐渐加深了。他是一个平易近人,人品高尚,严于律已,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一贯到底,而又勇挑重担,敢于创新和善于打开局面的真正的学者。在这段难忘的岁月里,枬森总是对我的认真态度和教学效果给予鼓励,他对我如兄长般的扶持和关爱,不仅限于业务上。记得有一次夜间辅导回来骑自行车跌倒在路边的沟里,枬森得知,十分关心,忙问我受伤没有,并十分同情而亲切地对我说:应该配一付眼镜了。我的确是在他的提醒后才戴上近视眼镜的。

学校迁到燕园后,我住在未名湖边的单身宿舍备斋,太庆住在才斋,枬森和子嵩住在中关园新建的两家一栋的平房里,依然是邻居。我经常到他们那里去玩。那时枬森和刘苏有了三女儿黄萱,刘苏的母亲和妹妹都来了,好大一家子啊,成天都是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的。1957年1月25日我与在汤用彤(也是汤一介、乐黛云)先生家"平生第一邂逅"的肖静宁、在乐黛云的操办下结为百年之好,枬森和刘苏真诚地为我们祝福,还送我们一对精美的枕套和一条漂亮的纱巾。以金岳霖先生为系主任的哲学系全体教师和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以及肖静宁的同学们都也赶来参加了我们的盛大、朴素、热烈的婚礼,那是何等美好的时光。

1957年的夏季,风云突变,执政党与知识分子的"蜜月期"过去了,高校形势急剧变化,人人自危,许多正直善良真正的学者、知识分子还有大学生被划为右派。反右后我随北大哲学系师生一锅端下放到贫瘠的门头沟山区。之后,我刚回北大不久,武汉大学匆忙来北京大学要人, 原来是武汉大学的陈修斋先生被"内定"为右派,剥夺了上讲台的权利,可我连一堂西方哲学史的课也没有上过,何况,我还有家庭的具体困难呢!刚考上研究生(那时不能自由报名,是组织上推荐的)的肖静宁又不能同行,我只有独自扶着年迈的老母和怀抱刚满周岁的女儿踏上新的征途。

 

1959年国庆后我受命从北京大学调到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我不得不告别了如兄长般关爱着我的枬森学长。但还在北医读研的肖静宁仍然经常到他们家去玩,建立了亲密的友情。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紧接着就是"四清"和文化大革命。时间和空间相隔都没有使我和枬森的友谊疏远。文革初期,我是靠边站的准黑帮分子。肖静宁随武汉医学院同事到北京大串联。她到北京曾去看望枬森和刘苏,回到武汉绘声绘色地告诉我,还没有走到北大中关园他们家,就远远地就看见长高了的小黄萱身着绿军装,手臂戴着红袖章,在门前路上来回迈步,飒爽英姿,十分逗人喜爱,当她认出是肖阿姨时很是惊讶。肖静宁问起她父亲时,她就向另一方向指着。肖静宁看见身着蓝色旧军干服的枬森与过去判若两人,正抱着许多颗大白菜走着,显然是在劳动,见到肖静宁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放下白菜回家,很不自然的样子。肖静宁在他们家里见到刘苏,她十分平静,只说房子已经没有那么大了,被别人占用了一半。肖静宁后来回想起这次见面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日益强烈。文革后期的1974年,想想次年女儿高中毕业就要上山下乡了,不知何时能够回来,我利用从襄阳分校回武汉探亲的机会一家4口到北京看天安门,当然也拜访了枬森。当时刘苏的海外亲戚回大陆探亲,有一双少男少女非常可爱,中文名字分别叫祖念和祖珍,令人难忘。他们住房的面积好像也恢复了。这次枬森一定要留我们吃饭,亲自下厨为我们做了麻辣豆腐等菜肴。可能是海外亲戚赠送的,1974年我的两个孩子在他们家第一次看彩电真是乐不可支,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听到德德玛的歌唱。

改革开放后,学术活动频繁了,人们的交往也增多了。我去北京参加学术会议,或他来武汉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我们都会见面。特别是我们两家的交往更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永远珍藏着。难忘的1990年夏,枬森带上刘苏去庐山开会,途经武汉,曾在我家逗留,这真是天外来客,我们何等地喜出望外!刘苏对肖静宁种植的、悬挂如一面墙似的矮牵牛绿篱很是赞赏,园中各种花草繁多,有一种开蓝色花朵的我们一直不知其名,刘苏说,它叫"蝴蝶蓝",过去他们住中关园平房的园子里也种过。由于武汉天气酷热,这里流行一句俗话"天热无君子",我们武汉人夏天都是圆领衫短裤头很不讲究,客人穿的当然整齐。我们招待吃饭的桌子简陋,菜肴也很简单,这样的家庭相聚却倍感真挚。留下的照片真实记录了那一时刻,现在看来倍觉珍贵了。多少年来,都是刘苏寄来精美的贺年片,而且她的字写的那么好,这次会面才知道刘苏擅长钢笔书法,还公开出版了书法作品,令人钦佩不已,她赠送的作品我们至今还珍藏着。

1998年夏,我和肖静宁前往北京送外孙女上飞机到巴黎去看望正在攻读博士的她的母亲,女儿给她办的是机上专门有人照顾的"儿童托运"机票。临上飞机时才知道她超过了规定的12周岁的年龄,怎么办?只好让13岁的她独自闯天下了。起飞时大雨滂沱更增加了心中的不安。后来我们到朗润园枬森家作客,说起这次来北京的事,很不放心外孙女。枬森问,这孩子平时独立性强不强?我们说很行,刚上初中就是班长,而且是班上年龄最小的。枬森笑容可掬地说,放心,放心,没有问题。刘苏讲起他们的二女儿,下乡插队时任大队长,带队修堤时的精干的组织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晚上大家就睡在堤上。后来女儿到美国"洋插队"了,还认为这段经历是很有意思的。这更使我们的心得到宽慰。我们这次见面心情格外好,不仅品尝到了美味佳肴,而且留下了我们4人笑容满面的珍贵的照片,收在我的《回眸》一书中。

令人难忘的是,2006年11月初枬森以85岁高龄来武汉大学参加一个大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会议,在年轻学者陪同下他亲自来到我住在4楼(加上地下室算5层)的家中,他还是老样子,上楼还很轻松。我们见面真是份外惊喜,为他的健康高兴。他说这次大会还隆重地为他祝寿,很是感激。我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盛事啊!我们一道走到珞珈山庄他住的最好的一套房间,问长问短,彼此说不完的话。他对数码相机玩的自如,拍照在行。后来我与肖静宁在校内新开的有些档次的小观园餐厅再次为老朋友祝贺生日,并邀请马哲界著名学者我们共同的好朋友朱传启先生作陪,大家非常尽兴。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枬森是执意从山庄自己走下山,而且不走平缓的柏油路,还是从崎岖不平的石阶路下来,显示出他健康与精神的力量。我觉得他再精力充沛地工作10年或更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次武汉之行给他留下十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以后电话中他还提起过。谁能料到,这次会面竟成永别。这令我心中悲痛难忍,但一想到他已攀登上一座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山峰,我就似乎看到枬森在珞珈山上栩栩如生的身影,他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

 

改革开放迎来了高等教育的春天。1981年枬森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他作为正直的有真知灼见的学者,深知办好系最重要的就是不仅要有大批优秀的教师,更要有学术上的专家和大师。他当时采取的各种举措中最令我折服并认为十分重要的,就是请时任系总支书记的朱德生同志亲赴宁夏银川接回了可以说是流放到那里的我国古典哲学翻译界巨擘王太庆先生。

改革开放也迎来了学术的春天。枬森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现在有条件大展鸿图,施展才华,著书立说了。他密切地注视着我国的社会现实和哲学事业的发展进程,撰写和发表了大量哲学论著,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并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重大贡献。我的专业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西方哲学,不可能对枬森的成就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单就我个人的肤浅见解看来,枬森至少在以下四大领域内,笔耕不懈,建立起了四座雄伟的学术丰碑。

1)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的对象和构成问题。枬森认为,上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个科学体系,但这个体系不够完整严密,从而大大影响了它的科学性。他主张在坚持这个体系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科学与实践的水平,创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他从明确和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的性质入手来解决这个任务。他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对象是三个层次或三个重叠的世界:把世界作为整体来研究,它的一部分是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图景),一部分是辩证法(世界的一般辩证规律),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类历史当然应包含在作为整体的世界之内,但由于它对人类的至关重要性,可以抽取出来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社会论,它的组成部分为:实践论,人类社会结构论和人类社会规律论。而由于意识或精神的重要性,又可将它从历史观中分离出来与之并列。这就是意识论,它的组成部分为认识论(他认为认识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应像过去那样放在世界观部分内,而应放在从历史观、即社会论中分离出来的意识论部分内)、价值观和方法论。枬森曾经尝试按照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要求构建了一个包含36对范畴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但他并无以之代替现有体系的奢望。他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依然实事求是地认为,如何按照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从抽象出发、依据对立统一规律,将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诸组成部分的全部内容建构成与现代科学和实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矛盾运动过程,从而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和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的理念的创立及发展。上世纪70年代北大哲学系由枬森牵头的几位学者曾编写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初稿,并曾油印交流,作为大学教材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枬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的理念开始形成进来。改革开放后,枬森就从正面阐发了他的这个理念,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就和其它科学一样有它萌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必定有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相互交织和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是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是少数几个领袖人物的哲学著作所构成的真理加真理、没有什么功过是非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这样一个曲折复杂上升的历史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建立起来,其必然的后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基于这样的认识,枬森和其他学者们共同努力,于1981年推出了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枬森被公认为是起了第一位作用的主要撰写人和统稿人。此工作一发便不可收拾,相继于1987年枬森作为第一主编推出了三卷本、计120万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1996年枬森仍作为第一主编与50多位学者共同完成了八卷本、400万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巨著,从而把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推向了世界的前沿。

3)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奠基与创立。上世纪80年代初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对文化革命中惨无人道的罪行的控诉和清算,人的理论问题受到文艺界、学术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见"物"不见"人"的议论。枬森虽然拒斥了这种议论,但作为一个正直的学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实事求是地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空白"虽然不是笼统的"人"的问题,但的的确确是作为"个人"的人的问题,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要补充的正是关于个人的理论,即"人学"。 枬森在1983年3月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全国学术研究会上的学术讲演《关于人的理论的若干问题》中阐发了他的思想。在这以后的几年里他逐渐地形成了这样一种学术追求,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创一门新的"人学",以便对人做综合性、整体性的跨学科研究。为此,经过三年的努力,以枬森为第一主编的包括近1500个词条、近100万字的《人学辞典》终于在1990年问世,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初创立。在尔后的10年里,他敢为人先,发表了多篇讨论人学问题的论文,内容涉及人学的方方面面,这些创新的成果集中起来就是他的专著--《人学的足迹》。在这本系统阐述当代人学问题的书中,他把人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定义为:"它是从各门有关人的科学相互联系和统一中,研究完整的个人及其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的学科"。在讨论人学理论的基本构架时,枬森明确提出,"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人学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它要回答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人学的第二个根本问题则是包括"人权"在内的"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问题。21世纪初枬森在他主编的《人学原理》的导论中系统地论述了他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各个基本问题的观点,总结和概括了他20年来人学研究的成果。2005年枬森在与人合著的《人学原理》中又以整整一章论述了人的发展的七条基本规律: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人的实践活动和其它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人的社会存在和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人的个体发展的有限性和类的发展的无限性相互蕴涵的规律:人的实践的自发性递减和自觉性递增的规律;特殊个人的作用递减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递增的规律;人的发展的不自由性、片面性递减和自由性、全面性递增的规律。这些闪耀着真理光芒和科学智慧的观点,标明枬森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的大厦已经耸立起来了。

4)对列宁《哲学笔记》与辩证法的研究。枬森对列宁的《哲学笔记》研究的贡献是独特的。这一方面基于他深厚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学养,也要"感谢"那一段不让他上课只能作资料的工作的经历,使他从1960年起就开始静心钻研《哲学笔记》,在长达20年的时光里坚持不懈,终于开花结果。1981年枬森与北大学者一起推出了50万字的列宁的《﹤哲学笔记﹥注释》,做出了苏联哲学界始终没有做出的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他又系统地总结了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于1984年推出了学术专著《﹤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开中国学者对《哲学笔记》做出研究性成果之先河。与此同时,他还指导博士生完成了一些很有水平和价值、得到学界肯定和和嘉奖的有关《哲学笔记》的著作。对此苏联哲学界对此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认定中国出现了一个以黄枬森为代表的、以完整研究列宁《哲学笔记》与辩证法为主旨的独特学派。

除《哲学笔记》外,枬森对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也作了精深的研究,认为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这主要集中表现在它把辩证法和实践观点引入唯物主义反映论,从而把它发展成了一个颇为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但它作为历史的产物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缺点或不足,如从认识的辩证法看,没有讲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问题。为了如实地认识和评价列宁的理论和实践,枬森与曾盛林合著了《列宁传》,这部著作的导言的标题就是"列宁是人不是神"。

枬森上述四个方面的成就,实实在在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他的勋业将彪炳史册,永不褪色。

 

枬森对于我在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做出的那怕是极其微小的进展,都十分关心,并给予鼓励和大力推荐,表现出了他对我极其真挚的兄长般的关爱。

1993年,枬森得到我的《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一书后,于10月14日来信表示"感到十分欣慰",并衷心地评论说:"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著作,而是一个学者生命与智慧的结晶,无数次探索追求、殚精竭虑的成果,又为我国的哲学宝库增添了一大笔财富,这是值得大大庆贺的。"

2001年,我的书稿《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拟交武汉大学出版社继《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之后,再次作为"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出版,请枬森审阅。当时他正在深圳讲学,当通过手机联系上了后,他一听欣然同意。他看过书稿后在我的出版申请书的专家评审栏中写道:"杨祖陶教授一生研究西方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尤其精深。此书的显著特点是真正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从原始材料出发,以康德黑格尔为重点,对德国古典哲学作出了客观深入的挖掘和公允的评价,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我相信它的出版不仅对进一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将发挥引导作用,对哲学、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发展也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年,我的学术生涯回忆录《回眸--从西南联大起来的六十年》成稿后请枬森作序,他高兴地接受了我的请求。他的这篇序文影响很大,对我一生的学术追求、学术精神和学术成就作出了高度的概括和实事求是的评价。他说:"《回眸》不仅是祖陶一生求学为学的生动写照,而且是我国大学教育中学术传统形成、传承、发扬的一面镜子。"而序文中谈得较多的是有关我主导合作新译的康德三大批判著作问题。

枬森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作研究生时,曾在郑昕先生门下攻读过康德哲学,"啃过"康德三大批判著作的原文和英译本。因此,当2002年春,他得到我寄去的2001年底出版的《康德三大批判精粹》时,就以极其喜悦的心情翻阅过,并且推测,既然《精粹》译出了三大批判近一半,全译本的出现就不会太远了。不出枬森所料,继《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问世后,2004年2月《纯粹理性批判》也出版了。2004年4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十分隆重的三大批判新译的首发式,我托赵敦华教授代我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批判力批判》三个译本送到枬森家里,他看到后非常高兴,我回汉后就接到他热情祝贺的电话,他说北大和中国社科院曾对三大批判多次立项都没有搞出来,你们悄悄地搞出来了,真不简单!令人惊讶的是,他当时就发现《精粹》的译文与三大批判全译本相关部分的译文完全一致、可是《精粹》与三个单行本的署名方式却不一致的问题。我当时只是很钦佩枬森是一个多么严肃认真的在行的专家学者,因为再没有第二个人注意到这件事,但对此我并没有特别在意,更没有想到这样做日后所引起的众所周知的严重后果。他在仔细看了我的译事回眸的有关文章、详细了解到合作翻译的过程后,他不无遗憾地说:"你那哪能叫"校"啊!"对我在三大批判全译本上署名校者而非译者颇有些不以为然。后来在《回眸》的序言中,他就明确地批评我说,《精粹》和三大批判全译本"两种书的翻译过程既然完全一样,为什么署名截然不同呢?"前书是两人合作"编译",后书却毫无理由地变成了一个是校者,一个是译者,更何况从翻译过程、工作份量和作用大小来看,"校者"显然起了主要的作用呢!枬森着重地批评我说:"因此,我认为'三大批判'的署名未能反映翻译的真实过程。我还认为署名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责任,是不能马虎从事的。"我从内心完全接受和深深感激唯有枬森才能作出的这样中肯的批评。回想当年在安排三大批判的署名时,我一心只想以自己甘居校者而让合作者署名译者的方式来扶持后学,却忘记了自己应负的责任。为此,面对世事难料、居心叵测的现实,我不得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见,枬森对我不仅在做出成绩时有鼓励和赞扬,而且对我实际存在的缺陷、盲目和失误也有严格的要求和中肯的批评。这一正一反体现出他对我的真正兄长般的关爱,这是我终生难忘的。

2012年12月下旬枬森得到人民出版社特地先期送上的黑格尔《耶拿逻辑》中文首译本。这时他大约已是重病缠身,可仍然在电话中激动地、深情地说:"向祖陶祝贺,他在首译黑格尔《精神哲学》后,又把难啃的黑格尔《耶拿逻辑》首次翻译出来了,真是厉害,了不起!" 后来得知正是在2012-12-28日《耶拿逻辑》首发式那天枬森住院了,我还期待着他出院后再向他谈谈对这一不寻常的首发式的感受。听刘苏说入院后有一段时间还平稳,以后就急转直下,一直在重症监护室,不断地下病危通知,牵动着学术界的心。2013年元月24日,噩耗传来,枬森走了!这对我和肖静宁来说真如同晴天霹雳,难以置信。你看,他不是活生生地在那里吗?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就是他和蔼清癯的面容吗?他不是和往常一样正在条理清晰、不紧不慢地为我们排忧解难、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吗?

安息吧!枬森!你的离开带给我的是无法安抚的永久的悲痛,但你对我兄长般的关爱将长久地温暖和激励着我的心灵,直到永远!

 

杨祖陶于珞珈山麓 2013年3月20

 

附注:此文已收入:王东 徐春主编:《哲学创新的一面旗帜--黄枬森先生追思录》,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1月第1版,第13-24页。

杨祖陶 :430072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进入 杨祖陶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黄枬森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375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