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基于结构转型与技术创新的视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1 次 更新时间:2014-03-19 13:44

进入专题: 中等收入陷阱  

杨亚  


2010年我国已经成功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是不容忽视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的突破困境,本文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入手,总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失败教训,以中国当前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为立足点,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的压力,探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

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经济增长率显著放缓,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难突破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标准。几十年来,拉美和中东一些经济体相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它们力图通过大规模和低成本保持自身竞争力,但是在不断扩大的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中,至今不能提升价值链。世界银行采用市场汇率的三年移动平均值将一国本币价值转换成美元的方法,即“图谱法”计算人均GNI,并且将世界各类经济体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类,其中中等收入国家又分为低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国家,于每年7月1日根据上年人均GNI的估算修改对世界各经济体的分类。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在总结拉美等国家的发展经验所提出的概念,自世界银行提出拉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后,学术界对于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深入。我国用了近10年的时间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低中等收入国家,2010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4260美元,首次从低中等收入国家跨人上中等收入国家,鉴于拉美等发展叶l国家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我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结论莫衷一是。本文基于世界银行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结合已有文献剖析成功迈入高收入经济体的发展经验,总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教训之后,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转型压力,以及技术创新引领经济跨越发展的困境,从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的视角分析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

 

跨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我国面临的发展阻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公认的“东亚奇迹”,不容忽视,高速繁荣的经济确实掩盖了很多潜在问题,并且近年来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暴露的越来越明显。

1.结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1)第一产业仍未实现突破发展,比重偏高。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拥有规模庞大的农业人口,而且目前农业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仍然占到相当大的比重。2010年,当我国的人均GNI达到4260美元,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时,第一产业贡献率4.62%,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第一产业贡献率不降反增,农业现代化改革的步伐缓慢。其次,我国农村人口的比重仍然偏高,劳动力的非农化步伐非常缓慢,2011年,乡村人口的比重仍然为49010。虽然中央每年的政府“一号文件”都致力于改善农业发展现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但是国家财政支出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偏低。

(2)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降低,但是结构问题凸显。我国经济结构中的第二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60.8%下降到2011年的5l.64%,其中工业贡献率从2000年的57.630/0降低到2011年的44.7%,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是工业替代农业,服务业替代丁业。但是第二产业现在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制造业比重突出,我国一直实行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大多以低成本的竞争模式持续。随着劳动力工资成本的提高,低成本的劳动力竞争优势被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所替代,而且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又无法赶上发达经济体,造成我国的对外出口结构以及制造业发展方式出现严重的结构不均衡,价值链底端的“微笑曲线”竞争模式难以维持以往经济的增长速度,面对的必然是结构的转型和模式的创新。

(3)第三产业总体发展,但是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我国第三产业拉动经济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到2010年比重接近工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约43.74%。但是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现状没有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金融机制尚未完善,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以及证券市场的透明性不高,保险市场发展滞后,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业无法实现及时、迅速、有效的传递,淘宝、京东以及当当网的物流供应在节假日期间会出现大规模的货运延迟;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落后现象,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推动产品、服务的升级、改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2.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1)政府科技投入不足,R&D支出结构不合理。企业或者机构很难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以及技术支持从事长期的R&D活动,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每年以200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是科技活动的支出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约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左右。政府的科技支出费用中用于促进科学研究事业的科学支出比重较低。以2006年为例,我国用于用于科学支出费用不足科技三项费用的50%,占科技活动支出的28%。其次,作为科技活动中最关键部分的R&D活动的支出结构不合理。80%以上的R&D经费支出用于实验发展,基础研究费用的支出不到5%,2010年我国R&D活动中基础研究经费的比重仅为4.6%,基础研究投入偏低.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低。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集约型产业的转变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新。虽然我国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模式,推动转型升级,但是我国企业从事R&D活动的比重仍然偏低,2011年我国有R&D活动的企业比重为11.5%,从事研究与发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规模仍然不大。其次,我国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大部分仍然集中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为22.43%,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高达73%,工业制成品仍然是企业出口产品的主要部分,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约为工业制成品的三分之一,技术创新能力的落后阻碍了我国企业出口结构的改善。

(3)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R&D人员密度不强。2011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为193.91万人,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R&D人员从事基础研究的比重很少,大部分都科技人才都在进行试验发展的R&D活动,从事基础研究R&D人员的比重从2007年的7.96%下降到201 1年的6.7%,同时试验发展R&D人员占R&D人员全时当量的比重2007年为75.58070,到2011年该指标上升到81.07%。我国的R&D人员的分布不合理,从事试验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过高,进行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较少。此外,R&D人员的密度较低,2006年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的R&D人员为20人,到2010年上升到34人,仅相当于日本的25.56%。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导致我国的R&D活动很难进行,同时研究开发活动的质量与层次也无法赶上发达经济体,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

中国凭借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人均国民收入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历史跨越,但是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突破难以依赖以前的经济发展结构,必须通过结构的转型,以及技术的创新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新一轮的增长点。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8年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为39.6%,日本为4.20/0,美国仅有1.5%,高收入发达经济体第一产业的比重都比较低,但是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导致大量农民仍然停留于土地。因此,我国应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政府应该增加农业投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规模化运作,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到工业生产中去。其次,改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缓解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产品生产模式,实现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技术集约型产业的转移,延伸产品上下游的价值链,拓展第二产业的纵向发展。同时依托第一、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城镇化的发展机遇带来的规模效应,扩大服务业的发展,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实现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

2.增加R&D投入,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无法沿用原有的低成本竞争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推进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国前的科技创新程度仍然不高,大部分通过技术引进以及技术改造的方式带动产品的升级、更新,R&D活动的基础研究投入不足,R&D人员密度偏低。为此,一方面应该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支持力度,增加R&D经费的比重,从而有效提升R&D强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R&D经费投入到基础研究中,降低试验发展的比重,从而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加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的持续性;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通过国外人才的带回的高端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理念、经验带动国内企业的创新升级。可以构建产学研的战略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的合作开发模式,促进技术向生产力的高效率转化,以科技创新为契机,以市场为引导,驱动经济持续发展。

3.缩小收入差距,改善需求结构

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国际警戒线以上,严重的贫富差距使得城乡之间、地区,以及阶层之间的两极分化矛盾不断凸显,社会事件频频发生。首先应该从制度层面着手,减少农民的税收收入,完善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城乡居民的转移支付收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广度和深度,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要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东部地区可以和西部、中部地区共享人才、科技创新资源,以及管理经验,推动西部地区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转型升级,带动地区特色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时学,“中等收入陷阱”:被“扩容”的概念

[J]国际问题研究,2013(2).

[2]孔泾源,“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背景、成因举证与中国对策[J],改革,2011(3).

[3]李毅,日本制造业自主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研究:经济史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 2007(21).

[4]张斌、杨亚.“十一五”期间研究和发展活动的国际比较[J]学术交流,2013(5).


    进入专题: 中等收入陷阱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312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