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我的兴趣是搞清西方学问的本来面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71 次 更新时间:2013-07-18 10:25

进入专题: 刘小枫  

刘小枫 (进入专栏)   叶红梅  

日前,年满三十周岁的深圳大学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小枫应邀来深参加校庆活动,主持深大文学院硕士生答辩,并作了一场学术报告。借此机会,记者采访了刘小枫教授,听他谈对深圳的感情,他的学术转向,以及对网络评论的态度等等。

对深大文学院和深圳特区报有怀旧情感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注意到,您似乎极少接受媒体的访谈。

刘小枫:如果经常接受访谈,即便每年接受一次访谈,我就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个正经的学人。我如果接受访谈,一定是有某种特别的原因。

记者:这次是什么特别的原因?

刘小枫:对深大文学院乃至深圳特区报的怀旧情感。1985年元月,我到深大中文系报到,中文系才仅仅两岁。那时的“深南大道”连如今的县级公路都不如。我在这里做了四年多教书匠,这次回来讲学,特地去校园寻访当年的旧楼……南头镇已经消失了……

记者:在深大四年,有些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刘小枫:很多哦,比如说罗征启校长,他是深大早期建校的功臣,我是在他的治下茁壮成长的。硕士毕业后教书才仅仅三年,罗校长就非要破格提拔我当副教授。我坚持不要,因为按当时的国家规定,副教授以上职称不能出国留学读学位。罗校长说,这很好办啊,你要出国留学给你开证明时写讲师不就行啦。果然,1989年3月我申请赴欧留学时,人事处长给我开的证明是“讲师”职称。

记者:那对深圳特区报又有什么特别感情呢?

刘小枫:1988年我被破格晋升副教授后,深圳特区报有过一篇报道(编按,即1989年1月22日深圳特区报头版人物通讯《勇气?信念?情怀——访著名青年学者、深圳大学副教授刘小枫》,由本报记者陈寅采写)。我第一次尝到自己的名字见报的滋味,可用“惶恐不已、无地自容”八个字来形容……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感激深圳特区报对深大一个普通青年教师的关注。

记者:您先后在深圳、香港、(德国)波恩、广州、北京等地的大学任教,从事学术研究,您觉得深圳的大学教育与学术环境与其他地方相比有什么特点?有没有优势或劣势?

刘小枫:一所大学的优势或劣势从来与地方环境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是否有一个好的大学校长有关,与这个大学是否有好的文科有关,与文科是否有好的课程设置和好的教师有关。就大学建设来说,没有正经的文科,大学就没有主心骨甚至没有灵魂。要办好文科,就得以传统学问为基础。这次我回深大得知,深圳大学文学院有了国学班,这就是像样的举措。如果认为深圳的大学不需要正经的文科,那才是要命的想法……

“我早就不吵啦,狂热的争吵毁掉了一切常识德性,不分好坏对错”

记者:此前我采访过几位当年您在深圳大学任教时的学生,他们说,那时您讲课很受欢迎,晚上7点钟在阶梯大课室上的公共选修课,下午5点就得去占座儿了。

刘小枫:因为那时我是“青年新锐知识分子”嘛!当时的学生,对新思想有特别浓厚的兴趣。

记者:有学生说,对您近年“摇身一变”,趋向“保守”,不太理解,不过,每次您来深圳,学生们还是奔走相告,抢着请您吃饭。

刘小枫:可见,师生情谊还是可以超逾“政见”分歧嘛……不过这也未必,连夫妻感情都没法超逾“政见”分歧。我十岁那年遇到“文革”,记得我家大院里住了一对新婚夫妇,结婚才半年,感情好得不行。“文革”开始后,这小两口就因“造反”还是“保皇”吵得一塌糊涂,家里的东西全砸啦,小两口相互砸。中国人自清末就开始争吵“造反”还是“保皇”,现在学术圈还有很多争吵。不过,我早就不吵啦。这种狂热的争吵毁掉了一切常识德性,不分好坏对错,高尚还是低俗,只问是否忠于某种绝对的价值判断。

“背离”十多年前的自己?

“就摆脱了启蒙狂热而言的确如此”

记者:一些阅读您多年的读者认为您近年已经“背离”十多年前的自己,是不是这样?

刘小枫:就摆脱了启蒙狂热而言的确如此,所以有人说我“叛变”啦……其实,“背离十多年前的自己”岂止我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好些青年知识人在九十年代末以来都有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三年前,我在复旦大学作了一场“龙战于野:朝鲜半岛战争甲子祭”的演讲,网上就有人说我“变了”。这些人的思维明显还停留在他们自己都讨厌的年代:你不是咱“造反派”就一定是个“保皇派”。他们从未去想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变了?因为中国崛起啦?因为某些大国行不义太过分啦?还是因为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原因,只知道我不是因为这些原因。我的原因来自个人感觉:九十年代以来,我们的生活伦理变得越来越“自由”,也变得越来越“那个”……于是我写了“国家伦理资源的亏空”和《沉重的肉身》……这种感觉得自一个常识:自由伦理不仅不能让人懂得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高尚与低俗的区分,反而抹去这些区分。让我惊讶的是,为什么我以前竟然连这个常识都忘了?回头一想,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中了激进启蒙意识的毒,就像我在那个年代只知道“造反有理”……

“把施米特说成‘纳粹法学家’,是学术上的无知”

记者:您去年的新书《共和与经纶》再一次让人感受到您研究兴趣的跳跃性,您这30多年间的学术研究跨度之大,令人瞠目,有学界中人评价您“驳杂难精”。您怎样评价自己的学术兴趣变换?其内在驱动是什么 ?

刘小枫:我的学术研究的确做得不“精”,但也说不上“驳杂”。我的学术兴趣从来没变,因为我的兴趣是搞清西方学问的本来面目。首先是搞清楚现代西方学问的本来面目,所以得逐个搞清各派现代哲学、比较文学、社会理论、现代神学、政治学……等等,然后是搞清西方古典学问的本来面目。自从中国遭遇西方学问以来,我们从未认真了解西方的古典学问。通过深入了解西方的古典学问,我才认识到我们百年来的思考在哪里出了问题。

记者:所以您组织翻译了好些西方的学术经典,引介了好些西方思想。但也有学者批评您近年引介施米特和施特劳斯……

刘小枫:是的。我感到蹊跷的是,为何偏偏引介这两位具有古典情怀的思想家会招致批评,别人引介要么激进要么保守的西方思想家却安然无恙。不过,我还没有见到学术批评。有人说我引介施特劳斯是“扰乱思想界,误导青年”,听起来就像当年说人搞“精神污染”……这显然算不上学术批评。尤其滑稽的是,有人说我因引介施米特而变成了“法西斯”。

上世纪二十年代,为了挽救因纳粹的威胁而处于危难中的魏玛民主共和国,作为宪法学家的施米特发表了一系列论著,揭示自由主义法学给魏玛民主宪法带来的根本危害。按照议会民主制原则,所有政党都应该有平等的政治机会,施米特针对这一原则问了一个简单的政治常识问题:如果纳粹党的目的就是要推翻现有的民主政体,你会给它平等的机会吗?1932年,魏玛共和国危机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施米特发表小册子《合法性与正当性》明确警告,如果给纳粹党以议会民主的平等机会,等于魏玛共和国自杀。可是,施米特的警告不仅无人理睬,反而遭到口诛笔伐。因此,西方学界有不少学者认为,为纳粹上台铺平道路的恰恰是自由主义的纯粹法学。施米特对宪法学的重大贡献之一是,他提出,倘若人民主权(制宪权)原则衍生出来的修宪权不受限制,声称代表“人民”的政党就可能合宪地执政后推翻既有宪法。战后的波恩宪法采纳了施米特在魏玛时期提出的这一限制修宪权的建议,连《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中译本)这样的普通工具书都有专门词条记载这事,可以说是专业常识。纳粹当局利用施米特的法学声望仅仅三年,就有人出来揭发,施米特曾在1932年公开主张取缔纳粹党,党卫军随即解除施米特在法学界的社会职务,还差点儿把他送进集中营。

有个教授在一篇谈晚近十年学术思潮的文章中说,“自从刘小枫将希特勒的桂冠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的思想引进中国思想界……”,这种说法如果不是学术上的无知,就是别有用心。施米特在政治学上的突出贡献是,他凭靠自由主义政治学鼻祖霍布斯的国家学说,挑明了现代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困难。20世纪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大家莫不重视施米特的宪法学说,比如雷蒙?阿隆、哈耶克、阿伦特。哈耶克赞扬施米特的论著“最具学识且最富洞见力”,阿伦特断言,施米特乃“德国在宪法和公法领域最重要的人”。所谓引介施米特就等于是“法西斯”的说法,出自一位前武汉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之口,他的专业是教启蒙哲学。美国学界迄今仍在引介施米特,前年还翻译出版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施米特写的关于现代战争与国际大空间的书,按那位哲学教授的逻辑,美国学界也有“法西斯”在活动……德国学界每年都有研究施米特的专著问世,“法西斯”更多。

有人对我引介施特劳斯恼火得很,很可能是因为施特劳斯提醒我们区分“古典自由主义”与低俗的自由主义。由于施特劳斯没有政治把柄可抓,这些人就挖空心思攻击和贬低施特劳斯倡导的古典教育,这恰好证明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不深入了解西方的古典学问,就没可能搞清楚西方现代启蒙观念的底细”

记者:古典学问与现代性是您常提及的关键词,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有人说,您提倡做古典学问,意不在“古”,而是在“今”,这种说法对吗?

刘小枫:完全正确……我对纯粹的“好古”没有兴趣。我相信,当年王国维研究殷周制度也不是为了纯粹的“好古”,而是为了现代中国面临的改制问题而“好古”。如今好些研究中国古代政制史的学人其实也是为了“今”而“好古”,与王国维不同的是,他们用现代西方的启蒙观念来重写中国古代史,以便符合一个结论:凡没有自由民主的古代政制都是坏的。可是,当他们面对古希腊的雅典民主政制时,就非常尴尬,因为,雅典民主政制晚期的经典作家几乎无不尖锐批判自由民主……读读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读读《公民大会妇女》、《鸟》、《和平》就知道了,现在都有了中译本,读读就知道……百年来我们面临的是西方现代启蒙的制度挑战,我相信,如果不深入了解西方的古典学问,就没可能搞清楚西方现代启蒙观念的底细。我们的困境在于,还没有搞清楚启蒙观念的底细就用这种观念来臧否一切,不知道启蒙观念的对错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完全丧失对启蒙观念的反省能力。

记者:能谈谈您最近的研究重点吗?

刘小枫:近年来我在用心研究生于三百多年前的卢梭,重新翻译了《论科学和文艺》。你一定会问,为什么研究卢梭。因为卢梭是现代民主理论奠立时期的最后一位思想大家,但他与其说是民主理论的完成者,不如说是民主理论的致命难题的揭示者。卢梭的一些极为重要的政法著作迄今没有中译本,比如《关于波兰政体的思考》、《科西嘉宪制规划》……中国学界虽然谈论民主理论已经一百年,但迄今为止,我们对西方现代民主理论的基本难题仍旧懵然无知。卢梭让我感到最困惑不解的是:在历史上他以启蒙思想大家闻名于世,但他的第一篇论说文《论科学和文艺》却是对启蒙的尖锐批判……他以自由思想家闻名于世,在《论科学和文艺》中却斥责当时的自由派智识人是“狂热分子”,“用炽热情感和善良信念代替审慎”。

“我从来不看网上的东西,网上的‘訾议’对我没有丝毫影响”

记者:您今年出版的新书《设计共和》中有这样一句话:“追究学理难免与时代意见保持距离,而非让自己成为时代意见本身。”但近年您的著作、讲演却频频引发学界甚至网上热议,这又是为什么?

刘小枫:我的书从未引发学界更不用说网上热议和争论,因为关注学理的学人不会“热议”什么,更不用说在网上“热议”。喜欢在网上“热议”的人不会关注探究学理的书,因为他们不是学人。我的学术讲演在网上遭到訾议,不过是因为我谈的学理问题被人挪到了网上。比如三年前在复旦大学做的关于朝鲜战争的讲演,还有今年4月在中国政法大学一个读书会上的发言。毕竟,微博界不是学术界。其实,我今年4月受邀参加的并非凤凰网的读书会,而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读书会。邀请我的广西师大出版社政法图书编辑室主任对我说,这是一个专业界的读书会,他向我保证不会把发言弄到网上。我走进读书会现场时看到凤凰网读书会的招牌时感到奇怪,这位编辑室主任对我说,这是承办的学生们搞错了。显然,我太书呆子,被骗了……凤凰网刊登的发言记录不仅未经我许可,也未经我审阅,甚至没有通知我。如果是我自己整理的讲稿,而且发表在学刊上,肯定不会引起“热议和争议”。

记者:网上的“訾议”是否会对您产生压力?

刘小枫:我从来不看网上的东西,因此对我没有丝毫影响,遑论压力。网上发生的事情都是朋友转告我的,听说有几个老熟人也骂我,我完全不介意,我知道他们天性如此,不骂反倒让我觉得奇怪。

记者:有人觉得您很聪明,聪明的意思是“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刘小枫:也有人说我“很狡猾”哦……无论别人怎么说,我知道我在尽力学习慎思明辨,这就难免不断改变自己。

进入 刘小枫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刘小枫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87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