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中美关系的试金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12 次 更新时间:2013-04-30 23:00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张云  

从习李新体制正式开始以来,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会见最多的外国政要估计是美国人,外交话语中提及频率最多的可能是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虽然对于这个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内容似乎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这个中美关系新的定位有效性的第一次大考却已经到来了,这就是朝鲜核问题。

亚太安全机制真空导致朝鲜核武化

朝鲜一意孤行发展核武器的做法受到各方谴责的当下,我们似乎需要思考朝鲜为什么会走向核武装?为什么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没有能够阻止朝鲜选择核武化?

冷战时期,朝鲜和韩国分别属于苏联和美国阵营,双方尽管都曾经考虑过单独核武装,但都没有真正付诸实行,原因是两个超级大国某种意义上向他们提供了安全保障。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朝鲜事实上失去了苏联的核保护伞和安全保障,遗憾的是同东南亚有东盟(亚细安)来包容失去外部安全提供的旧苏联阵营国家不同,东北亚并没有这样的地区机制,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大国之间也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刚刚经历了“天安门事件”的中国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国内的经济建设和改善周边环境上,对朝鲜的安全担忧可能不仅是无暇顾及,也是力不从心,而1992年中国同韩国正式建交则更加让朝鲜感到中国在安全上的不可依靠。

另一个大国——日本由于冷战中生活在日美同盟的保护膜中,战略思维训练不足和对安全产生的“钝感”,阻碍了日本从战略高度思考朝鲜的安全担忧。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更没有能力和意愿去关注远东事务。美国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处于冷战后的“单极世界”的顶峰时代,在外交上致力于建立一个以美国模式的“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以及海湾战争中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打击能力,都让朝鲜这个冷战孤儿感到极度的安全恐惧,对于朝鲜这样的贫穷小国发展庞大的常规武器费用昂贵,而且也无法同美国抗衡,这让朝鲜认为唯一能够保障自己安全的办法就是发展核武器。

可以说美国早在20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了朝鲜核问题的严重性了,美国前总统卡特访朝,美朝会谈也进行过多次,但是由于双方在实力上的巨大悬殊,美国并没有真正把朝鲜作为一个谈判的对手。冷战后最重要的亚太国家中美之间则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波折和磨合,没有为双方协调处理朝鲜问题提供可能。另一方面,美国加强日美同盟等做法进一步加深了朝鲜方面的恐惧,“安全困境”在本地区不断升级。朝鲜自身对于冷战后的国际安全局势的过度恶性判断,美国的安全威胁以及主要大国对于朝鲜的不关注造成朝鲜最终在核问题上越走越远。(当然还有金日成突然辞世等各种其他因素)

中国在朝鲜问题上需勇于承担责任

当韩国仍然处于军人独裁政权下的时候,美国人更担心的是韩国可能会首先决定拥有核武器,结果是在冷战中韩朝双方都没有发展核武器。冷战后,经济上更加发达的韩国完全有条件和能力率先发展核武器,但是韩国并没有这样做,事实证明了美韩同盟有效地制止了韩国走向核武器的道路,韩国也走上了民主化和经济繁荣的道路,同样也阻止了日本走向核武装的可能性。

然而,作为中国的条约盟友的朝鲜情况正好相反,这至少说明了中国没有能够有效地阻止朝鲜走向核武化,当然也没有能促成朝鲜在经济上像中国那样改革开放。当然中朝之间可能并不是什么同盟关系,但公平地讲中国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直到2003年中国才开始积极主导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试想如果在上个世纪90年代能够建立起相应的协调和对话机制的话,那么朝鲜核武装可能也就不会发生了。

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以及朝鲜半岛的近邻,中国需要在朝鲜问题上展现更多的勇气、智慧和创造性。

朝鲜问题的核心是朝鲜对于自身的安全极度的恐惧,特别是领导层对于美国可能发动类似于伊拉克战争那样的极端做法的恐惧,这个问题不解决朝鲜就不会放弃核武装。对于中国来说,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的办法就需要回应朝鲜的上述安全需求。

中国不应被过去各种外交旧框框限制思维,除了武力解决以外任何可能选项都不应当排除。例如中国向朝鲜提供间接安全保障,中国同美国达成协议只要朝鲜真正弃核,那么美国就不利用军事手段打击朝鲜的承诺。相应的是朝鲜方面需要保证提出开放改革的路线图,中国向朝鲜最高领导层承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考验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体现在什么方面?我想从实力对比上来讲类似于当年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但是之所以“新”,一个方面体现于两者之间不再是对抗互相孤立的关系,这一点已经体现在中美之间高度相互交融的经济利益方面;第二方面则体现在重大的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处理。冷战时期美苏争霸使很多问题被“冷冻”,但仅仅是保守治疗,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美的新型大国关系在保持两个世界大国合作关系稳定发展的同时,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或者缓解重大热点问题很关键,在这方面中国的责任更加重大。

美国国务卿克里到访北京就是因为美国在朝鲜问题上的作用有限,美国有求于中国。这说明在一些问题上,已经出现了全球权利的让渡。尽管一方面美国不愿意让渡例如在亚太开展“再平衡”,另一方面现实则要求美国必须让渡权利来实现可控的全球治理,前者更多是感情上的,后者则是基于理性。虽然中国批评美国紧握地区主导权不放而开展“回归亚洲”等策略针对中国,但是是否愿意积极地从美国手里接过球主动地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情呢?如果中国的态度仍然暧昧的话,就变成了一方面讨厌美国恋权,而一方面又是不愿接权的相互矛盾的状况。

从美国来看,中国愿不愿意和有没有能力在朝鲜问题上发挥积极主导作用,是显示中国对于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诚意和能力的表现。很显然,在朝鲜问题上美国的主要战略意义是防止核扩散,而中国则更多地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但是如果中国也把自己放在一个世界大国的位置上去考量的话,那么中美共同维护核不扩散的共同点就出现了。

如果中国在朝鲜问题上不能够显示出应有的决心、勇气和智慧,那么世界都会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责任以及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产生怀疑。在对美关系上,中国特别强调“相互尊重”,尊重来自于实力,中国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积极主导作用产生良性结果,美国的尊重就自然而来。

近期,中国领导人在朝鲜问题上的表态有了不少不同以往的表述,例如“在半岛惹事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允许在中国的家门口惹事”。尽管朝鲜问题极其敏感,这样的公开表态实属不易,但仍然没有显示出新型大国关系中的一方应有的积极姿态。

当然这种外交姿态并不需要大肆宣传,但需要低姿态高效率的外交结果。全世界都在关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成果,如果仅仅重复外交辞令就失去了实质意义。

从长远来看,朝鲜问题的解决在于在东北亚建立一个可靠的安全机制,而不是继续依赖美国的驻军。从短期来看美国的军事存在维护了安全,但这是“人造的维稳”(artificial stability)结果而不是“内生的稳定”(indigenous stability)。中国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门口有那么强大的美国军事部署,希望减少在东面的安全压力,这也要求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有积极作为。

朝鲜对于地区安全的威胁减少了,美国继续保持强大存在的理由也会相应减弱(当然中国的崛起让周边国家感到保持适量的美国军事存在也有必要),美国也可能由于财政原因会减少在亚洲的军事存在,这时候中国就需要考虑通过一种新的形式向周边国家提供安全保障的承诺。(当然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建立同盟海外驻军,对中国来说不现实,周边国家也不会接受。)中国的责任是同美国一道在本地区逐渐“去美国化”的过程中(不是说美国的影响力消失,而是过去几十年美国的影响力过于强大,同过去相比今后会减弱)建立为双方以及本地区其他国家提供一道安全的心理保障,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是否能够在同美国的周旋中为本地区的“内生的稳定”做出贡献,也关乎中国未来的大国地位。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352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联合早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