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美关系“恶化”接近拐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08 次 更新时间:2013-02-03 21:27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福布斯  

中美关系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两国政界在北京及华盛顿举行的政策会谈中,这已是多次被重申的陈词滥调。不过,这也是事实。不管怎样,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将在下一位美国总统宣誓就职之前牢固地确立下来。

如果根据1978年至2006年之间的任何一个6年趋势,对未来几十年里的中美双边关系的性质进行推断与预测,那么中美关系的前景将是非常积极的。(在这期间,)尽管双方偶尔有些摩擦,中美关系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种种好处,在很大程度上,中美两国政府在地缘政治观及哲学观上存在的更广泛的的观点分歧,并没有影响到两国的经济互惠关系。

而情况似乎已并非如此。虽然两国之间还存在大规模的经济关系——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5,000亿美元——而且经济上仍然是互惠互利的,但依据最近6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中美之间似乎会出现很多问题。两国政府在地缘政治观和哲学观上存在不同的主张放大了大部分双边经济摩擦,使得争议升级,解决起来也更为棘手。

在通常情况下,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一事实持欢迎的态度,直至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总统的第二个任期,情况才开始发生变化。当民主党于2007年1月重新控制国会之后,美国贸易政策的重点从强调“自由化”、“和解”转向了“强制执行”、“检举告发”。对贸易、贸易的好处、以及美国某些贸易伙伴(尤其是中国)的贸易动机持有怀疑态度在新国会的贸易议事日程上活跃了起来。

“经济大萧条”(Great Recession)以及奥巴马当选总统的事实,加速了重估中美关系的进程,结果很快得出了一种新的“结论”——“美国衰落”。2009年,美国以极低的增速从经济衰退中挣扎出来,并仍然经历着高企的失业、大规模的负债,承受着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舆论领袖们观察到,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接近两位数字的年均增长率。他们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哪儿走错了?中国怎么就走对了?最能引起共鸣的答案无非是:美国太“纵容”了中国崛起;该出台更严厉的对华政策了;中国的成功源自其五年规划制度和其他国家引导型的“资本主义”。

一方面,媒体对中国未来将势不可挡地在全球确立优势地位进行过分炒作。另一方面,美国政客们习惯于将自身的失败转嫁到中国。两大因素交织在一起,在美国催生了一种流行的看法:中国是美国零和游戏的对手。在这场游戏中,出口数据代表着“美国队”的得分,进口数据着代表“中国队”的得分,而贸易顺差或逆差就是记分牌。

因为记分牌上出现了赤字(贸易逆差),因此美国就被描绘成这场游戏中的输家,而美国输掉这场游戏的原因是中国无休止地搞小动作。汇率操纵、行业贴补、倾销、知识产权盗窃、进口设限、强制技术转移、自主创新政策、原材料的出口限制以及其他作弊行为,这些词汇逐渐演变成了美国指控中国贸易“猫腻”的高频词。当然,有些指??控并不是空穴来风。

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所发布的一份报告让上述指控词汇浮出了水面(肯定了这些词汇)。中国美国商会是由多家在华美国跨国公司所建立的组织。多年来,美国跨国公司劝告美国政府不要对华采取挑衅行动,因为这么做可能会伤害两国的经济关系。该报告指出了一些可疑的、甚至可能是非法的中国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助推中国在不同行业内确立竞争的优势地位。该报告甚至还出现这样的内容:中国2002年是如何放弃市场改革的,随后也是如何重新推崇国家规划、扶持国有企业的做法,2003开始官方也是如何对进口、在华经营的外国公司等实行歧视性政策的……

回到美国国内,美国政府似乎一直都在一边严厉批评中国,一边还在仿效中国。这可能会令一些人觉得吃惊,但那些密切关注贸易政策的人可能已经意识到:美国历史上不乏存在回避贸易规则的实例,但美国却经常诉诸贸易规则,用以惩罚中国(和其他贸易合作伙伴)。事实上,在世界贸易组织大家庭里,美国遭到的投诉是最多的(争端事件高达119件。欧盟、中国分别以73件、30件分列二三位)。最有可能不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后裁决结果的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不遵守裁决结果拖得时间最长的也是美国!事实上,截止目前为止,对于几年前(有些甚至是10多年前)所作出的裁定,美国仍然不去遵守。

在《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的政策支持以及其他渠道的推动下,行业贴补的做法于2009年在美国正式取得了进展。某些公司(如名声不太好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olyndra公司)的特殊交易也达成了,仿佛它们是国有企业一样。奥巴马总统并没有过多解释这么做的理由,但他极力呼吁出台绿色产业政策的迫切性,奥巴马政府2010年间一直对这项政策进行宣传,宣称绿色产业能产生接近1,000亿美元的规模。他当时是这样演讲的:

“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他们行动更快……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充当最重要的引擎这个问题上,我不甘心让美国处于老二或者老三、老四的位置。”

就像中国政府一样,对于那些他看好的、未来最为重要的公司与行业,奥巴马总统会一直利用政府的影响力,给予支持。而且他一直声称,美国和中国是零和游戏中的经济对手。

2011年,奥巴马政府不断向美国电信运营商建议:如果你们有抱负参与利润丰厚的美国政府采购市场的话,就不要购买由中资企业(华为、中兴)所生产的路由器或其他设备。奥巴马引用的理由是:这些设备可能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2012年,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发布了一份报告,达成了类似的结论,并建议所有美国公司不要与以上两家中资公司开展业务往来。

到底是华为、中兴对美国构成了独特的安全风险,还是华府设法给中国新兴的经济对手的崛起制造阴谋论,还真说不清楚。清楚的是,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提出了主张与建议,却无法提供证据。类似的是,奥巴马政府2011年向美国企业提出告诫的时候,也只是基于从未向公众发布的、机密的分析性文章。

还有一点是清楚的:2012年奥巴马政府在多个场合让中资公司参与投资美国绿色能源项目的愿望落空——尽管总统先生公开承诺,美国将放弃严重依赖石油发展经济的做法,转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费行为。除了美国政府对中资太阳能企业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塔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之外,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U.S.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还向奥巴马建议,美国政府应叫停一家中资公司收购位于俄勒冈州的美资风力发电场。奥巴马确实这么做了,由此重申了其“中国是美国的经济对手”的观点。

虽然华府的正式决定尚未出台,但华府的流言却日益甚嚣尘上:奥巴马政府正在考虑于2016年12月11日之前撤回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为的是多收一些反倾销惩罚性关税。一旦这么做,那将是一场后果无法预测的决裂。

中国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时,同意让世界贸易组织常任成员国在不超过15年的时间内,对中国公司适用相当于惩罚性反倾销税(即非市场经济)的计算方法。这种专横、任性的计算方法完全不能代表经济现实,更带来了下述不确定性的疑云:从本质上阻碍了美国进口商购买中国产品,而它们却可能是美国各行各业的潜在客户。中国政府迫切希望这种耻辱成为历史。在中国政府看来,撤回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承诺的做法,将是对中国所进行的最为恶劣的公然侮辱。

2012年,奥巴马政府就美国与10个亚太国家之间建立贸易自由区的协定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却故意遗漏了中国。《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首先受到了美国国务院的欢迎(因为它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外交政策工具),但是并没有受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U.S. Trade Representative)的欢迎(尽管它可以作为一种贸易倡议)。由于美国一直以来大张旗鼓地执行“亚洲:美国战略支点”(pivot to Asia)的外交政策,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谈判不断取得进展。期间,由于在中国东海、南海海域上的岛屿主权的主张不同,中国与几个邻国之间爆发的言语冲突不断升级。这些事态的发展,已经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执行情况的怀疑,美国或许在“对华融合政策”上开了历史的倒车,因为它致力于将更多资源分配给“对华遏制政策。”

这给中美经济关系的未来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霾。一个是双方会全力融合的未来,另一个是美国已将“遏制中国”设定为美对华政策中更重要目标的未来,这两个未来可是迥然不同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近向国会递交的一份报告中称,美国已向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发出了“最后通牒”:(中国必须)重新承诺践行过去所开展的市场改革、大力削弱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否则美国将集中力量阻止中国经济的进步。未来几年,奥巴马政府将扮演看门人角色,密切关注大量因中国在美所开展的直接投资所涌入的海量资产。这将成为上述“最后通牒”所带来的威胁的一个可信证据。

奥巴马政府未来公布的国家网络安全政策或许会精心针对中资公司在美发展的劣势。无论如何,奥巴马政府将会就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做出决策。而且,美国或许也将与多个亚太国家签署贸易协定,而且最终是否让中国加入进来也还不一定。

当然,如果中国将继续改革,那么我们一定想知道美国会不会削弱自己国家里蓬勃涌现的“国家主义”。毕竟,奥巴马政府已经将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当成自己推行慷慨的产业贴补政策的合情合理的工具。

随着美国政策的不断演变,它将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中美双边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美国单方面决定不了未来的走势!要想减少华府对中国不再承诺市场改革的所引发的日益增多的担心,新一届中国领导人能打的牌可不少。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于中国的持续增长会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观点,中国的改革能否宽慰美国政府越来越担心受怕的心呢?(译 李桂祥)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20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