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集刊第二卷目录及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66 次 更新时间:2013-02-02 10:56

进入专题: 儒生   儒学  

任重  

《儒生》第二卷

任重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I S B N :9787516120057

【学术指导】

蒋 庆(阳明精舍山长)

陈 明(《原道》辑刊暨文丛主编)

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余樟法(民间儒者)

秋 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图书介绍】

《儒生》集刊主要刊载中国内地儒家的学术研究论文、思想文化评论以及社会活动方面的信息。

《儒生》集刊秉持公益性、独立性、民间性,既是儒门同道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各界认识当代儒生的窗口。儒家立场,儒学理念,儒教事业,是《儒生》集刊的宗旨。

凡关切中国及人类命运的思想探索者、社会实践者、儒学服膺者,通过阅读本刊应该会有所启发并有所益助。

【主编简介】

任重,笔名“杜吹剑”、“耿硎”,网名“读书吹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公元2004年至2007年,协助陈明创办“儒学联合论坛”网站并任总版主,同时任《原道》辑刊编委。公元2006年,协助王达三创办“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网站并任总版主。公元2006年,创办电子刊物《儒家邮报》并任执行主编。公元2008年,创办“儒家中国”网站并任主编。公元2011年,创办《儒生》集刊并主编“儒生文从”。

【目录】

■本卷作者简介

■甲编:思想

儒家宪政论纲(康晓光)

儒家宪政民生主义(秋风)

儒家思想与宪政主义试说(陈明)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论儒家宪政原则的历史维度(盛洪)

王道与人民共和——从经学依据谈中国的宪政建设(柯小刚)

期待开放的宪制对话:国族崛起下的儒学与自由主义(任锋)

■乙编:回应

虚心的人与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蒋庆先生答北京诸道友问(任重)

中国文化为什么要打“阵地战”(康晓光)

网民反对立孔子像的深层剖析及危机预警(刘明)

■丙编:读书

心性与王道的诉求——评蒋庆先生近著《儒学的时代价值》(刘伟)

评康晓光《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齐义虎)

■丁编:评论

中国版“和平奖”不能纠缠孔子(慕朵生)

村各有庙,镇各有塔(苏冀)

全盘皆错的“判决性实验”——驳邓晓芒先生(胡治洪)

少闹些情绪,多做点学术——驳黎鸣先生(张晚林)

■戊编:孔庙

拆了孔庙,斯文何在——惊闻“海南第一庙”被拆(齐义虎)

应该让孔庙回归本位(刘伟)

走出孔庙之厄(陈彦军)

国家应扶持孔庙免费开放(慕朵生)

■己编:知行

蒋庆先生传(米湾)

让中国回“家”——记东海儒者余樟法(格筠)

被淡忘的“功在不舍”——记汉代儒林诸生(薛超)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学规暨《条规》(张新民)

国学推广基层模式介绍(邸继文)

以儒家的方式走进宪政视野——“儒教宪政与中国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评(杭之)

穿深衣,祭尼父——记河北正定文庙祭孔(周应之)

那些读书吹剑的日子(耿硎)

木铎之行于四方——《儒家邮报》五年记(杜吹剑)

附录一:议定皮介行“忠毅先生”之谥公告

附录二:道里书院无竟寓古典研修班招生简章

■跋

儒学自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总全的概念,绝非只关涉某一学科某一领域。儒学既非仅仅是哲学、伦理学、史学,也绝非仅仅是狭义上的“宗教”(信仰)。在学科日益分化的今天,尤其要避免把儒学学科化。儒学在今天既要为一切或左或右的思想理论提供最基本的原则,也要为社会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设计,同时也要为现实生活提供具体的指导原则。也就是说,儒学既关注思想创造,同时也要致力于制度建设和心灵信仰。

既然我们不能对儒学进行学科化理解,那么信奉儒学的所谓“儒生”,也要尽量避免学究化。虽然我们的主旨是“儒学”,但学术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社会和生活。学术绝非呆板且了无生趣的,而是活泼泼气昂昂的。凡是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一切重要问题以儒家的立场和观点进行研究和解答的,就是学术探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宗教、教育、军事等等,都应该是儒生的视野。

实际上,孔子早就为我们提供了榜样。《论语》中孔子与门人弟子关心、讨论的那些问题,也就是儒生所应该关注的范围。夫子曰:“人道,政为大。”那么,对儒家(儒教)宪政的思考及其推进乃是当代儒生的首要之义。故本卷首选了当代儒生对宪政问题及政治哲学探索成果,希望能为中国的前途能够提供另一种思路。

任重

孔子2563年暨西历2012年,于北京

    进入专题: 儒生   儒学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活动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17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