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梓:留存在字里行间里的温暖

——怀念邓正来先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75 次 更新时间:2013-01-30 23:42

进入专题: 邓正来  

文叶梓  

邓正来先生走了。1月24日以来他一直占据着我的心。这些天里,我想到了生与死,想到了“生”里的热烈和挚爱,想到了我的两位在远方的朋友,想起我中学时代的好友和恩师。想来想去,四十年的人生,其实住在心里的朋友并不多。我与邓先生素昧平生(因此,我只能用怀念,我是没有悼念的资格的),甚至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够有机会见到他。但他的离去,却让我感觉好像失去了一位朋友,让人感到这个寂寥时代里更加深沉的寂寞。

我第一次接触邓正来先生的学术与思想是在2009年初,他的博客让人耳目一新,先是被他的传奇人生所吸引,再是为他独特的治学方法而感动,最为敬佩的是他的教学方法:回归经典、个别阅读、小南湖读书会、大师思想Seminar。对于教育学专业出身的我来说,这些教学组织形式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太多的人是这样说了,但并不这样做,邓先生是这样做了,然后才这样说。于是,我从他的博客中整理出三个文件《邓正来的课堂与教学》《邓正来的人生与学术》《学生评邓正来的教学》,作为我的教学参考,而且引导自己的研究生去阅读邓正来先生的博客,希望使他们在治学方法和人生志向上获得到一些启迪。由邓正来先生开始,我还收集和整理了何怀宏、汪丁丁、林来梵等教授发表于网络上的教学心得,阅读了他们出版的著作尤其是带有讲义性质的著作。我想弄明白:他们是如何讲课的,从他们的讲课中探索他们是如何研究的,从他们的研究中学习他们是如何读书和思考的。当我这样一路追究下去的时候,我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教学方法只是浮于一个人智识中的表层现象,其背后巨大的支撑是一个人的研究和思考。Seminar作为一种研究性教学,重要的不是其教学形式,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研究和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深入阅读。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差距不在于教学方式而在于双方学者研究水平的差异。带着这种认识,我全面地投入到自己的专业问学之中。

可是,就是在这不经意之间,当我还沉浸在庸常的生活之中,还以为路很遥远的时候,一个突然的打击从天而降。邓正来先生去了。这个噩耗刺痛了我多少有些麻木的神经,驱走了一个学期的疲惫,把一个遥远的人拉得很近,那些曾经在一个人心里开得如此灿烂的花朵,在这个冬天沉重却温暖地烘烤着我:

我之所以喜欢读书,把读书思考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样一种状态。形象地说,当我在秋天的黄昏坐在一个鱼塘的边上,注视着这一汪水的时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这是一种“一水一人一世界”的状态。这个鱼塘多小,这个人多小,但是你们要知道这世界却很大,这世界是无限的,我曾经告诉朋友们,我不喜欢玩,不是我不喜欢自然,不是我不喜欢大海、大江、大山,当人们把它作为对象欣赏的时候,我却告诉我的朋友们,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在我的心里。我的心足够大。同样,对知识也是如此,就是因为我爱知识,爱读书。你要是真的爱知识,爱读书,对知识的一种纯粹的爱,读书能给我以生命的意义,在读书中,接受智性的挑战,享受阅读带来的欢愉,尽管这种欢愉是一种寂寞的欢愉。(邓正来《从容并幸福地读书和做人》,载《小路上的思与语》第20-21页。)

    进入专题: 邓正来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131.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