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允浩:酒醒何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67 次 更新时间:2013-01-30 00:00

进入专题: 食品安全  

臧允浩  

自去年5月台湾地区检测出某些食品含塑化剂后,这股不详的海风终于于近日登陆,酒鬼酒首当其冲。媒体、消费者、行业协会纷纷“捉鬼”,茅台、五粮液、汾酒等酒业名企无一幸免,皆被卷入这场风波之中,甚至有人称“塑化剂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行业内的又一次大地震,商业的信誉之厦将轰然倒塌,随之企业的良心之债将高高筑起。

也许,这样的判断为时尚早亦有失公允,但警钟不可不鸣,事实不可不查。这起事件从今年11月份开始,至今仍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各种说法让人一头雾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也逐渐从塑化剂向事件中各种言论的制造者身上转移。道貌岸然又语多必失的专家教授、义正辞严又出尔反尔的行业协会、效率低下又姗姗来迟的权威检验机构都推动了事件焦点的转移。“讨个说法”的声音开始弥散在紧张的空气里,然而即便是“讨个说法”这样的“低诉求”却也难以得到“高满足”,向谁讨说法?酒企的急功近利,官方的遮遮掩掩,媒体的捕风捉影,最终为民众酿造了一坛劣酒,饮下他,却变得更受伤,可怜的民众到底该相信谁?茫然四顾,本该在民意涣散,万念无主之际,为公众答疑释惑、主持公正、热情鼓呼的行业组织、检测机构、教授、专家却已然面目难辨、是非难断。

酒协先醉

据媒体披露的消息显示,中国酒业协会自去年6月份就已经检测出白酒中含有塑化剂,除了在广大民众并不知晓的情况下先后两次提醒酒企不准使用塑化剂外,均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这个事实被前前后后被隐瞒了16个月之久。这么长的时间不禁令人疑窦丛生,塑化剂的危害性行业协会和酒企不能不知,那么这16个月他们在做什么呢?难道是想让这个铁定的事实在内部消化掉?而如今事实曝光也已有一段时间了,酒业内的各种说法仍然相互掐架,甚至连塑化剂对人的危害性都难下定论。而不远的台湾,却在早先的塑化剂事件中,检测出涉事食品种类809项,涉事厂商242家。

在某媒体发布白酒塑化剂超标的报道后,中国酒业协会却发表声明称中国酒业协会从未授权任何媒体、单位以及个人发表针对有关白酒塑化剂事件的回应。这一举动颇有内涵,久经世故的酒协没有急于辩白事实黑白,而是颇有官方底气的否认了消息发布方的“资格”,其言外之意便是:这是由一个不权威、未获授权的媒体发出的新闻,是小道消息而非权威消息。然而酒协随后发布的“权威结论”却与该消息“殊途同归”,他们声称中国白酒中普遍含有塑化剂,而酒越高档则塑化剂含量越高。这条关于“高档酒塑化剂含量越高”的言论旋即引起了更大的反响,酒协看事态不妙,忙改口说:“塑化剂含量跟塑料管道和容器里停留时间的多少和频次有关系,跟高档酒和低档酒毫无关系”。酒业流通协会也帮腔称“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塑化剂”,却越帮越乱,舆论一片哗然,即便酒协与企业联袂大打民族企业的悲情牌、爱国牌也无济于事。塑化剂事件俨然陷入了越说越乱,越解释越苍白的境地。

在公众最清醒的时候,酒协却与民众玩起了语言游戏,反复改口、含糊搪塞,即便面对被人揭发的行业丑闻,也要装出先知先觉的样子。面对民众的不满,只能左支右绌、手忙脚乱,难道酒协茅台喝多了,早就醉了?

教授也喝高了

股市大跌,满城风雨。风波中的企业早已坐立不安,茅台、五粮液等酒企面对质疑纷纷将自己出产的白酒送检相关机构,以证清白,结果一切正常,可民间一些机构检测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民众对于酒企的送检酒品、检测方式、透明度都表示深深的怀疑,企业与某些组织的公信力已是强弩之末。

12月12日,茅台集团召开媒体见面会,回应公众对其产品含塑化剂的质疑。不得不说这是一次事前做了精心布置的“辟谣”,这次会议除了有茅台的主要负责人到会外,还网络了一批专家、教授、行业协会负责人等一批“第三方”势力。你方唱罢,我又登台,茅台负责人首先誓天指日的说:“只有疯子才会在酒里加塑化剂”,而所谓的第三方代表则扯破了嗓子声援之,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北大教授李可基,这位教授可是一朵奇葩,有钱能使磨推鬼,但语多必失,他竟然大谈特谈塑化剂无害,甚至口若悬河连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也要一并洗白。在“毒物无害”的李氏逻辑里,人具有强大的自我解毒能力,人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什么都能应付,所以塑化剂对人危害可忽视,此外塑化剂也是没有危害的。这种言论明显悖于事实,李可基居心何在?这种冒天下大不韪的言论,是出于学术勇气,还是喝了人家茅台嘴短?

李教授不会是喝高了吧?

公信力的醉驾

从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瘦肉精、毒胶囊到如今的塑化剂风波,沉重的事件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更为沉重的却是公众心中那许多悬而未决的疑惑和被人愚弄的事实。从日本地震中CCTV说“核电站不会爆炸”、三聚氰胺旧痛未消时乳协说“中国奶历史最好”,到塑化剂风波里酒协轻描淡写“白酒含塑化剂是行业现象”,每一次新闻事件背后,“狼来了”的随口骗局令民众无所适从,各种疑惑无法得释。这些疑惑日积月累,终于成为民众内心里难以解开的情结,他们闪现于轻佻而新异的网络语言下,深藏在失望而无辜的眼神里,信息爆炸的时代下,本该为公众解惑的第三方组织、官方机构却澄而不清,哗众而不取宠,一场场戏说事实式的闹剧,无异于一次次贱卖公信力的败举。

在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高速路上,公信力就像一辆身处醉驾状态的车子,他不仅会撞伤别人,也会毁了自己。

    进入专题: 食品安全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人格底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09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