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聚兴中华,构建两岸大屋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6 次 更新时间:2013-01-07 11:19

进入专题: 国家统一  

常修泽 (进入专栏)  

2012年10月18日台湾《中国时报》系《旺报》以《构建聚兴中华两岸大屋顶》为题,转载了笔者的论文《包容性体制创新论——关于中国改革、两岸整合和新普世文明的理论探讨》的“前言”和有关“两岸整合”部分。中评社从台北作了报道,在海内外引起注意。

笔者的《包容性体制创新论》于2012年9月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9卷(2012第5期)发表。大陆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改革论坛网等先后转载。该文按照笔者的“包容性体制创新”的思想,提出了构建三个制度文明“大屋顶”的设想:其一,整合大陆各种改革力量,在“市场化和社会公平双线均衡”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改革的制度文明“大屋顶”;其二,包容两岸和平发展的力量,在理性务实的基础上,构建两岸共同“聚兴中华”的制度文明“大屋顶”;其三,吸收西方和东方文明的精华,在多元文明交融的基础上,构建当代“新普世文明”的制度文明“大屋顶”。《旺报》转摘的《构建聚兴中华两岸大屋顶》只是“大屋顶”的设想之一。一些读者阅后,来电和邮件表示感兴趣,希望与笔者交流。在此,笔者借《中国评论》平台,就这一战略性、前瞻性话题,作进一步探讨。

“聚兴中华”是整个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呼唤

据网友在互联网搜索告知,此前尚未发现有“聚兴中华”的文献记载,《包容性体制创新论》明确提出“聚兴中华”,引人注意。确实,以往人们都讲“振兴中华”,那笔者为什么提出“聚兴中华”这一概念?针对什么?

其实,“振兴中华”,我以往讲过,现在依然再讲,今后还将继续讲。这个口号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100多年前提出的,至今仍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但是,“振兴中华”,在特定历史阶段,有个“聚兴中华”,还是“各兴中华”的问题。在实践中,我感觉有个现象,两岸朋友讲的“中华”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其间不乏有从“大中华”角度着眼的,但也有不少从狭隘角度着眼的,有一种“各兴中华”的味道。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提出“聚兴中华”。“聚兴中华”的要害,是强调“聚”,而不是“分”,不是“各”。这不仅是个人的良苦用心,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呼唤。

为什么说是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呼唤?我在文章指出:“从世界发展史来看,任何一个世界强国都不可能是分离的。一个没有完全统一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一个没有完全统一的民族不可能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大陆在全世界可以说是第二大经济体,但难以称之为世界强国”。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中华民族要想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伟大复兴,除了扩大经济体量和提高人均水准,除了提高货币体系地位,除了增强科技实力、军事实力以及民族软实力以外,很重要的是实行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整合。

中华民族走到今天,应该提出这个命题了。所以,我在《包容性体制创新论》指出,“探讨‘包容性体制创新’,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局着眼,除了中国大陆自身的改革以外,还有如何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中的‘包容性体制创新’问题。”

在文章中,讲了两个“独特性”,读者对此十分重视。两个“独特性”,是我讨论这一问题的客观基础。

第一个“独特性”,是从转型国家的角度讲的。世界上的转型国家很多——不论是在社会主义轨道上转型的,如越南、古巴、老挝等,还是在非社会主义轨道转型上的,如东欧的,中亚的,等等,——哪个国家有“两岸”这样的问题?没有。所以,我说从全球角度看,中国在转轨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些是其他转轨国家所没有的,就是指我们有“两岸”这个问题。

另一个“独特性”,是从两岸关系的角度讲的。我关注两岸关系约20年,期间曾参加诸如国共论坛、两岸论坛等,还9次到台湾实地考察,并多次与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刘震涛教授等两岸专家讨论,受益非浅。虽然调查研究很难说深入,但同样深感到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文中我引了刘震涛教授的话。读者可以想一想,两岸这种关系跟当年南北越一样吗?跟当年东西德国一样吗?跟现在南北朝鲜一样吗?都不一样。从台湾角度看,台湾跟俄罗斯车臣一样吗?跟英国北爱尔兰一样吗?跟其他分离地区问题一样吗?也不一样。“甚至”,我写到,“也不完全等同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香港、澳门是当初“租借”、现在是“回归”的问题。

而且,从操作层面讲,“也不完全等同于香港、澳门”。

为什么说不完全等同于香港、澳门模式?这使我想起了一位老朋友的话。他说“香港是先挂旗,后聚心。而台湾是先聚心,后挂旗”。当然挂旗问题比较复杂,需专文论述,更需两岸官方谈判确定。总之,不完全等同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也是独特性。

两岸都应有构建两岸“大屋顶”的博大容量

在“构建聚兴中华两岸大屋顶”一文中,反复提到“容”的问题。为什么对“容”情有独锺?

因为我感到现在容量不够博大。中华民族本是一个具有博大容量的民族啊。老子《道德经》有一句名言:“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道德经》第十六章)。他说的“王”指什么?就是指“统治”。怎样才能统治得好呢?老子说必须要“公”;怎样才能做到“公”呢?必须要胸怀宽广,“容”量宏大;怎样才能做到“容”量大呢?必须要知道“常”。“常”是什么?“常”是常规、规律,包括社会发展规律。构建两岸“大屋顶”,为“两岸一体”建立持久可靠的制度保障,这是客观规律之使然。两岸政治家都需要把握“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这一大智慧。

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大智慧方面,我很感佩基辛格博士与周恩来先生。1972年在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时,遇到大陆和台湾这一症结,著名谋略家基辛格博士与时任中国总理的周恩来连袂创造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这组概念。“海峡两岸”这个概念本身就显示了一种博大容量的大智慧。

11年后,1983年,邓小平提出:“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这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也是一种大智慧。虽然,由于两岸问题的复杂性,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他也促使我们从更高的高度和更大的视野来思考问题。

这不禁使我想到哲学界主张“合二而一”论的先祖方以智的一句名言:“尽天地古今皆二也,两间无不交。”(方以智:《东西均》)这种“两间无不交”的状态,不是恰好构成一个“大屋顶”吗?提出聚兴中华两岸“大屋顶”的想法,正是由此而来。两岸应该研究“两间无不交”的结构、主体、功能问题。

两岸“大屋顶”应从结构、主体、功能三个方面设计

那么,两岸大屋顶,如何从结构、主体、功能方面设计?

笔者不是设计师。只能从现实出发来考虑问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起,两岸就应有从结构层面、主体层面、功能层面进行探讨、进行接触的意愿,不断进行沟通、交流,累积善意,累积共识。至于未来两岸大屋顶的结构、主体、功能如何界定?我的初步想法是:

其一,在结构层面,“跨越两岸”。未来大屋顶是“跨越两岸之间”的,就是方以智在《东西均》说的“两间无不交”。通过“大屋顶”把两岸包容为一体。

其二,在主体层面,“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创始主体,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这个国家的文化主体,是与世界先进文明交融的中华文明;这个国家的地理主体,是涵盖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全部疆土;这个国家的政治法律主体,是两岸认同的中国。在“一个国家”的“大屋顶”下,实行各自适宜的社会制度。

其三,在功能层面,“合赢天下”。提出“构建两岸大屋顶”的基本功能,是聚兴中华、“合赢天下”。具体功能围绕基本功能展开。

“起承转合一线牵” 两岸大屋顶的实施步骤

要真正实现两岸民众共同认可的“大屋顶”构想,如何实施?《旺报》的《构建聚兴中华两岸大屋顶》提出,从长期的探索过程看,大体要经过五个里程碑,文章已经讲明,不再重复。这里只补充一点:这五个里程碑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浑然一体的。

构建两岸大屋顶好比是作一篇宏大的文章,要讲“起、承、转、合”。“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或深化;“合”是解决问题、结束全文,而且要有一根红线贯穿其间。

先说“起”。“构建聚兴中华两岸大屋顶”这篇大文章从哪里“起”?首先是从经济方面签订ECFA起,旨在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2010年6月,两岸签订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ECFA),为建立两岸共同家园奠定了经济基础。有了这个好的起步,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就可以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加强两岸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正是基于这种想法,2010年9月,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际,笔者曾建议:“作为ECFA生效之后的大陆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该纳入ECFA,将两岸经济的合作与发展融合到大陆的‘十二五’规划”。这一建议在台湾《旺报》(2010-10-08)、台海网(2010-10-08)和中国改革论坛网(2010-10-09)上都有过报道。应该说,签订ECFA,起得不错。

再说“承”。“承”这一部分的核心是签订两岸和平框架协议。这涉及军事问题,尽快结束不正常状态。文章能否作好?关键看能否“承”得上去。

“转”。如果说,签订两岸和平框架协定是了结过去,那么,“转”,就要开拓未来。应在社会管理领域形成共同的治理框架,也可以在少数毗邻的海岛或其他合适地区,搞几个“试验区”,尝试实行两岸共同治理,摸索经验。

最后一部分是“合”:实现两岸“整体架构的整合”。这涉及政治领域的问题,属于“封顶”之笔。“大屋顶”能否建成,关键在此一举。

需要强调指出,在“起承转合”的整个过程中,贯穿一条红线,这就是建立中华文化认同纽带,形成并完善两岸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做到两岸心连心,这在每个部分都应贯穿其中。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整篇文章之“魂”。

以上“起承转合一线牵”蓝图,涉及经济、军事、文化价值、社会、政治等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现在,宏大文章已经“起”好,下一步应在现有基础上承接、转深和整合,为两岸一体建立持久可靠的制度保障。

进入 常修泽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家统一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48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评论》月刊12月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