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要充分估计欧元解体的可能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6 次 更新时间:2012-10-28 09:45

进入专题: 欧元解体  

任泽平  

欧元体制设计存在根本缺陷,导致欧债危机不断反复恶化。仅进行货币联盟而又缺乏必要的协调措施,造成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一体化进程为自身埋下了分裂的种子。按现在的趋势,近期欧债危机将持续恶化,在中期,欧洲货币同盟恐难避免解体的命运,未来可能退回到十多年前欧洲共同市场和窄幅汇率波动机制的状态。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自2009年底引爆以来,愈演愈烈,规模不断升级,与最初经济学家的预测和政治家的承诺渐行渐远,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欧元体制设计中存在根本缺陷,导致欧债危机不断反复恶化,并危及欧元的存续。当前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而是缺乏必需的环境。希腊无论是主动退出还是被动离开,都将引起连锁反应,恶化欧洲形势,最终开启欧元解体的序幕。我国对此应有所预见,早作准备。

欧元体制根本缺陷导致欧债危机不断反复恶化

欧元体制存在根本缺陷,导致欧债危机不断反复恶化。作为主权国家的区域货币联盟,欧元仅进行货币联盟而又缺乏必要的协调措施,造成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一体化进程为自身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欧元作为上一轮全球化最激进的区域货币一体化实验,是上一轮全球化使之成为可能。但欧元体制设计存在根本缺陷,导致欧债危机不断反复恶化。当前在全球化调整、世界创新周期处于漫长低谷的大背景下,欧元区财政脆弱国的竞争力恢复存在制度性障碍

——欧元是上一轮全球化最激进的区域货币一体化实验

二战后,欧洲数代政治家为了长期的和平与繁荣,避免“邻国崛起的噩梦”,决定携手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从1950年建立欧洲支付联盟,1967年组建欧共体,1986年推动欧洲共同市场,到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再到1999年欧元诞生。60年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虽然历经波折,但总体朝着加强联盟的方向发展,欧元区货币联盟就是这一进程的巅峰之作。可以说,欧元是上一轮全球化最激进的区域货币一体化实验,也是上一轮全球化使之成为可能。

欧洲货币联盟得以成功,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够加速推进,得益于政治和经济两大因素:

一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两德统一进程加快,法国等国为了制衡德国的需要,德国为了赢得欧洲国家对德国统一的支持,决定加快启动货币联盟进程;

二是1993年以后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1995年以后美元升值和欧洲国家货币贬值,欧洲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欧洲经济缓慢复苏,到1999年前后欧洲大多数国家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下降到3%以下,能够满足加入货币联盟的条件。

但自2009年底欧债危机引爆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出现了实质性转变,危机愈演愈烈,超出了市场和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这期间,市场和主流观点出现了两次方向性误判:

第一次方向性误判是危机爆发之初,有观点认为希腊GDP只占欧元区的2%,国债规模有限,因此希腊债务危机是可控的,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但事实上,自2010年以来,虽然救助规模不断升级,但欧债危机却不断恶化。希腊债务危机不是孤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财政脆弱国都存在主权债务风险,并且具有相互传染和波及效应。

第二次方向性误判是去年底、今年初,有观点认为今年3-5月份是欧洲五国还债高峰期,只要能够平稳渡过,欧债危机有望缓解。更为乐观的观点甚至认为,由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势头较好,去年四季度的环比折年率达到4.1%,世界经济有望走向筑底复苏的轨道。

但事实上,自2月份欧央行实施第二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2)以来,虽然暂时渡过了还债高峰期,但主权债务的风险却更加恶化,并爆出了西班牙银行业危机、数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等。当前欧债危机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风险,欧洲经济持续恶化,并出现向美国、新兴经济体等地扩散迹象。受此影响,我国出口近期大幅回落,7月份出口增速只有1%,其中对欧盟出口大降至-16.2%。

——欧元体制造成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在成立之初就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必须看到,欧元体制存在根本缺陷,导致欧债危机不断反复恶化。作为主权国家的区域货币联盟,欧元仅进行货币联盟而又缺乏必要的协调措施,造成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一体化进程为自身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从理论上说,一个地区的各主权国家要进行货币联盟,采用统一货币,需要满足“最优货币区”的必要条件: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性,以及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流动的充分性。只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均衡,才能采用统一的汇率和利率水平。只有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才能使得各地区的生产率趋于平均一致。

问题是欧元区各国并不具备 “最优货币区”的必要条件。北欧和南欧发展差距巨大,而且虽然资本能够在欧盟内部自由流动,但劳动力由于社保、语言等障碍,流动性较差。这种情况导致了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发展水平越拉越大。资本流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国家和地区,而劳动力难以跟随流动。同时,生产率低的国家同生产率高的国家由于都处在欧元区内部,存在工资和福利水平攀比,难以有效削减。最终的结果是,汇率和利率对于竞争力强的国家存在低估,对竞争力弱的国家则高估,从而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建立货币同盟的利弊是很明显的。基于统一货币基础上的区域一体化,能够获得货币效率收益、统一市场和贸易便利,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壁垒,减少汇率浮动带来的结算和贸易成本。但是,作为货币同盟也同样面临经济稳定损失,由于成员国加入货币同盟必然要放弃汇率和利率手段,从而不能有效应对就业和产出的波动,以及竞争力的下降。

尽管从整体上而言,进行货币同盟对欧洲在宏观上是有利的,但是这种收益不是平均地在各成员国之间进行分配的。从欧元过去十多年的历史来看,货币同盟天然地有利于像德国这样的制造业强国。因为相对于服务业和农业而言,制造业的贸易程度更高,更能享受到市场一体化、币值低估和货币效率收益。相应地,经济欠发达的南欧国家则承担了更多的经济稳定损失,加入货币同盟后,这些国家失去了运用汇率政策恢复竞争力、运用货币政策稳定就业和产出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德国的奇迹是欧元的代价。

——仅进行货币联盟而又缺乏必要的协调措施

显然,如果不能满足最优货币区的必要条件,则需要有必要的协调手段,除了货币政策,还有财政政策、转移支付、产业政策、区域平衡发展政策等。问题是,欧元区在成立之初,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异较大,加之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财政转移政策、区域平衡发展政策等协调手段缺乏或力度过小,使得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进一步拉大。可见,本着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宗旨的欧洲货币联盟,在成立之初就埋下了分裂的因子。

实际上,在欧元诞生的过程中,欧洲各国内部存在长期的激烈争论。以德国、荷兰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派认为,在采用统一货币、永久固定成员国汇率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经济政策的整合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货币联盟则是漫长经济政策整合和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的结果。以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等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派认为,经济政策整合需首先对货币事务采取一致政策,统一的货币是实现预算、增长和收入政策整合的重要工具。两派分歧的关键在于:货币究竟是经济整合的工具还是目标。显然在欧洲货币同盟的组建过程中,货币主义派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并最终成为现实,主导了一体化进程。

    进入专题: 欧元解体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45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