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自由派何以对莫言获奖愤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93 次 更新时间:2012-10-29 16:34

进入专题: 莫言  

宋鲁郑  

如果从诺贝尔委员会的角度看世界,最看不懂的大概是中国。

这二十多年来,频频有中国人或者华人获奖,但每次都遇到中国或者中国人的猛烈抨击。而且不管哪一方,攻击的手法也几乎完全相同:不仅攻击诺贝尔委员会,也攻击获奖者。而且使用的理由也是同一思路:或者是干涉中国内政、出于别有用心的政治动机,或者是讨好中国共产党。

都说中国有自由派和保守派之分,但在诺贝尔委员会眼里,竟完全一样!或者正如本人所常常讲的,中国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派,而不过是骨子里专制的伪自由派罢了。当然更令诺贝尔委员会糊涂的是,2010年的获得者竟然被海外自由派和中国政府一起反对,而且反对最激烈的还是这些自由派们。

今年再次引发风波的是中共党员、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以第一位中国籍身份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于是一向认为诺贝尔奖代表人类文明、公正客观、具有道理勇气的海内外自由派便一瞬间站在了对立面,而且立即拾起昔日中共使用的手段,对获奖人和诺贝尔奖委员会发起猛烈的攻击。

不过令人好奇甚至好笑的是,没有人认为莫言的文学创作质量和水平是否应该得奖,而矛头全指向他的身份以及和文化创作无关的事情。比如他的官方身份、中共党员、曾是人民解放军一员,甚至还居住在一套发给军队退役军人的居所内(莫言自己的解释是:是中国军队救了他,是军队教他学会了写作,也是在军队的文艺团里他逐渐学会了欣赏艺术)。

当然莫言的许多行为更是他们无法容忍的:2009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莫言因抗议德国邀请中国异见作家与会而退出书展;2012年他参与抄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莫言2012年4月接受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访问时曾说,言论审查有利于创作以及赞颂唱红打黑。

令人倍感不解的是,自由派一向指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搞文艺为政治服务,请问今天自由派的表现不也正是在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大旗吗?不也都是毛泽东的好学生吗?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个别的自由派人士竟然不惜以语言暴力相向,攻击莫言是“一身屎的人做的菜再好,也没人想吃”,那么诺贝尔委员会吃的又是什么?著名的政治艺术家艾未未更有惊人之语:将诺奖颁发给莫言是对人性文学的侮辱。原来长久以来被认为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诺贝尔奖及委员会在他们心中竟然是这样一幅形象!

还是莫言一语道破天机:他在记者会上回应说:“我相信许多批评我的人都并没有阅读我的作品”(戴晴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第一句话就不打自招:说莫言文学成就高,我没有读过他的一篇作品,如果要是真是非常好的话,我觉得像我们这样关注的话就会读的。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得出这样的结论:更何况中国有那么多好作家,他们有那么多好的作品<言下之意是为什么颁给莫言>,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不过这些自由派可能忘了,从历史上看,相对于和平奖,文学奖相对还是比较超脱,比较注重文学本身。以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君特格拉斯曾经加入过党卫军,马尔克斯也拥护过西方反对的社会主义,帕斯捷尔纳克在有机会和斯大林接触时,没有试图救援曼德尔施塔姆,而教育人类诗意的栖居的伟大的海德格尔,和意象派鼻祖庞德竟然崇拜过希特勒。

客观而言,自由派的这种表现并不令人意外,除了上文提到过的他们骨子里不过是伪自由派以外,还有更重要的现实原因。

诺贝尔委员会颁奖给体制内作家莫言,自然会大大提高中共的合法性和凝聚力,成为当今执政党辉煌的政绩工程。这也可以说是中共十八大之前最好也是最意外的、难以估量其意义的重礼。一向对中共横竖不顺眼的自由派自然是心中沟壑难平。

莫言得奖,也给了中共强大的话语权。中国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傲视世界。然而相对于中国的硬实力,其软实力则明显滞后。特别是长期缺席被认为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诺贝尔奖,总令崛起后的中国尴尬不已。而自由派也常常借此发难,鼓吹什么没有创作自由自然不会有大师出现,也自然远离诺贝尔奖。可是今天莫言的出现,则令自由派再也无法从这个角度批评现政府。而中国则自然把莫言的成功归功于硬实力的增长和所执行的文艺政策。

最后令自由派忧虑的一点是,诺贝尔委员会改弦易辙,向中国妥协,如果不及时加以阻止,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奖项花落中国。到那时,将是自由派们的梦魇。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一个纯文学的奖项便被自由派演绎成一个政治事件——而这一切竟然是向他们一直以来的反对对象中所抄袭来的。

莫言以第一位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作家获得诺贝尔奖,无论持什么立场,都应该视为中国人的骄傲,视为中国文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正如莫言所说,比他优秀的作家有很多,但时代选择了他。尽管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大师辈出,但一个在世界上毫无地位的国家(除非是西方的殖民地,如印度的泰戈尔)自然不会被诺贝尔委员会正眼看上一眼。要知道自1901年至今获奖的109人中,非欧、美国家(或其殖民地)只有14人!基本被国力强大的西方英、法、美、德等所垄断。

以我本人来看,这一次西方以及媒体难得的客观一回,大概是因为“肇事者”就是西方本身吧。瑞典评审团说,莫言“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瑞典学院还将莫言的作品与美国小说家福克纳及哥伦比亚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比较,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纽约时报》对莫言获奖予以肯定,指出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礴,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独具个人魅力(注:另一中国作家余杰的评价是从文学本身来看,莫言的作品尚不能和很多当代中国作家相比,仅从对汉语创性的贡献来看,莫言作品中有很多对暴力、色情的渲染,其语言冗长欠缺美感——大概是文人相轻吧)。他在中国一流作家的位置上保持了二十多年,他的创作成就已经获得过国内外诸多文学奖项的肯定。

法国“八九大街”网站创始人之一、法国解放报前驻京记者哈斯基哈斯基评论是客观的。他认为莫言是一个自由人,是一个头脑自由,下笔自由的作家,他的作品是如此的丰富独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莫言是一个自由人(第二次强调),同时也十分忠于这个将他救出贫困,并培养成大作家的国家,尽管他在作品中也不断地对这一国家的政治体制给予尖锐的批评。

显然,什么是自由派真正的问题?这才是中国自由派真正的问题。

    进入专题: 莫言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15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