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炼利:中国要走自己的自由路——我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41 次 更新时间:2012-09-17 21:10

进入专题: 旧制度与大革命  

王炼利  

开头的话:笔者写这篇2.8万字的博文,是因为看了一些议论和评价《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文章。我看《旧制度与大革命》也多遍,积累起了一些想法。在360度的全视野中,我仅提供某个视角的观感。这篇观感有一条主线,大家很容易看出来这条主线是什么,一些事件在烘托这个主线。其中有些事件至今还很敏感,但我作为学者,是在研究问题,所以无法回避。希望经历了王立军事件薄熙来事件的中国能多点宽容,能不设禁区允许一个中国大陆的研究者、一个实名的博客作者直视中国发生的每一个事件。感谢了!

引子:不要把那两句话太当回事

满朝热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所说"旧制度",并没有贬义。因为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前朝","旧制度"是"前朝"的泛称。它包括整个波旁王朝统治时期甚至更早,时间跨度在240年以上;但主要指路易十四亲政的五十四年(1661~1715)、整个路易十五时代共五十九年(1715~1774)以及路易十六当政的十八年(1775~1793)。托克维尔定义的大革命时代从1789年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共六十余年。而约定俗成意义上的法国大革命,仅发生在1789~1799年。

对《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读的人各有各的感慨和见解。

在"位上"的,对托克维尔以下两句话尤其发生感慨:"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人们耐心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

须要注意,托克维尔在"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的前面,还有八个字:"而且经验告诉我们",所以,托克维尔既没有将大革命前的波旁王朝当成"坏政府",也没有将自1789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六十余年里的任何一个政权当成"坏政府"。整篇《旧制度与大革命》,只是在研究以摧毁旧制度为目的法国大革命发生没有几年,为什么旧制度会几乎全部显现?法国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是否可以避免? "一个比大革命所推翻的政府更加强大、更加专制的政府,如何重新夺得并集中全部权力,取消了以如此高昂代价换来的一切自由,只留下空洞无物的自由表象?"(注:如无特别注解,本文引号中话均为托克维尔所言,下同)至于大革命前是哪些人在"出主意想消除苦难", 托克维尔告诉我们,除了伏尔泰等法兰西启蒙学者,除了魁奈、杜尔阁(《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翻译成蒂尔戈)等他称为"经济学派或重农学派"者,"国民中有教养的那一部分人"--贵族、高等法院法官甚至国王路易十六都在"出主意想消除苦难"。但是否原先可以忍受的苦难就因为"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而变得无法忍受最后导出了一场革命,我认为托克维尔有点说得过了。

说到底,中国人感兴趣的这段"托克维尔语录",只不过是这本法文原版204页小册子中的并没有很重份量的两句话,托克维尔真正要表达的,远比这两句话博大深刻。中国人怎么就喜欢对这两句话"活学活用"?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核心观点:自由至上

不要将托克维尔误会成"改革不如不改"派,托克维尔要告诉我们的是:改革(包括革命)如果在社会普遍藐视自由时发动和进行,改革(包括革命)必将遭受灭顶之灾。在他看来,在法兰西社会的旧制度下,社会本来是有着自由的,这体现在一、领主贵族就是法兰西高举自由旗帜的擎旗人,贵族集团在同中央政权的抗衡中保障了个人自由。二、一直到十七世纪末,法国还有"自治城市"存在,这些城市组成一个个小型共和国,行政官由人民自行选举。但路易十四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普遍取消了城市自治制度,"他把城市自由权出售给所有能赎买的城市",这就把"人民福利和城市自由一起牺牲掉了"。

托克维尔认为,从路易十四亲政开始的中央集权统治(请注意:法国王政统治的中央集权与中国皇帝统治的中央集权有着极大的区别,前者的集权程度远远不如后者),使贵族渐渐地被王室"柔性"地剥夺了政治权力(主要指贵族领地内的统治权),贵族集团同中央政权的抗衡也就不存在了,剩下的免税特权和贵族荣耀不过是国王在剥夺其政治权力后给予的一点安慰。贵族的自由精神因此湮没。

托克维尔据此判定,法兰西的自由精神在大革命发生前就已经丧失。

托克维尔还认为,在大革命以前的法国,自由虽然因贵族的政治权力消失而丧失,但"自由所赖以存在的那些东西"即根基还存在,大革命则是将自由所赖以存在的根基都连根刨了。就因为这一点,托克维尔发出如下的著名感慨:"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

托克维尔发出这样的感慨自有他的理由,如下一段话不能不读,这涉及到"旧制度"在托克维尔心中的评价:"如果认为旧制度是个奴役与依附的时代,这是十分错误的。那时有着比我们今天多得多的自由:但这是一种非正规的、时断时续的自由,始终局限在阶级范围之内,始终与特殊和特权的思想连在一起,它几乎既准许人违抗法律,也准许人对抗专横行为,却从不能为所有公民提供最天然、最必需的各种保障。"所以,托克维尔评价这种自由为"不正规的、病态的自由",用中国人习惯的表述法,当时法国是"少数人的自由"。不过。 "这种自由,尽管范围狭小、形式改变,仍富有生命力。"法国大革命就是由这种自由熏陶过的人们发动的。"生机勃勃的精灵,骄傲勇敢的天才,都是自由培育的,他们使法国大革命成为千秋万代既敬仰又恐惧的对象。"反之,"要是在自由不复存在的土地上,能成长譬如此雄健的品德,这才是怪事。"

然而,因为这种自由毕竟是病态的自由,托克维尔总结了这种自由的后果:"如果说这种不正规的、病态的自由为法国人推翻专制制度准备了条件,那么,这种自由使法国人比其他任何民族也许更不适于在专制制度的遗址上,建立起和平与自由的法治国家。"--这句话,就是托克维尔对整个法国大革命时代六十余载中法国政制为什么会经历了两个轮回的回答(轮回指:王权专制→君主立宪→共和→王权专制)。

法国政制的两个轮回是这样走的:

第一个轮回:

1789年的革命结束了波旁王朝专制王权;1791年法国第一次君主立宪;1792年推翻君主立宪,成立共和政体;1805年,已经在法兰西共和国中担任了六年权力高度集中的"第一执政"的拿破仑·波拿巴终于称帝,这个帝国比原先的专制王权还要专制;到1814年,拿破仑兵败于反法同盟,取代拿破仑帝国的正是1789年被推翻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八登上了王位, 他是1793年被大革命处死的路易十六的弟弟。一年后拿破仑的百日政变被粉碎,路易十八也就坐稳了波旁朝国王宝座。

十六年后的1830年,第二个政制轮回开始。

1830年,七月革命导致波旁王朝寿终正寝,法国又一次"君主立宪","君主"是波旁王室的嫡裔路易·菲利普,再过十八年,法国又一次颠覆君主立宪同时也又一次实行"共和", 拿破仑·波拿巴之侄路易·波拿巴在全国普选中高票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四年以后,全国780万张公民投票拥护恢复帝制,反对和弃权票仅31万张,路易· 波拿巴的帝国由此诞生!这个"第二帝国"一直持续到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附带说一句,我们这代人在四十年前就从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知道了这位拿破仑之侄)。

法国大革命一开始类同于中国文革,"破字当头",凡是传统的都在扫荡之列,问题是前脚踢破了旧制度,后脚就把旧制度又给勾了回来。"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托克维尔认为,旧制度"突然消失",正是"病态的、不正规的自由"的必然结果,而几年后旧制度"重新出现",也是"病态的、不正规的自由"的必然结果。这种自由既是"为法国人推翻专制制度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使法国人比其他任何民族也许更不适于在专制制度的遗址上,建立起和平与自由的法治国家"。

生于1805年的托克维尔在占有充分史料的基础上,研究他出生前十六年发生的那场大革命。他觉得热情鼓吹和忘情投入大革命的法国人只看重平等和改革却忘却了自由,这导致离发动大革命才十个年头多点,法国人就甘当世界霸主拿破仑的"平等的仆役"。这种感觉并非没有道理: 1802年,"公民"拿破仑在第一执政的位上得到了拥护其终身执政的330万张公民投票,反对票仅八千张;这一年,拿破仑的生日定为全国节日;这一年,宪法规定拿破仑有权指定自己的继承人;1803年,拿破仑的头像第一次出现在法兰西共和国的钱币上。拿破仑的执政府以及很快变为"拿破仑帝国"的帝国政府就这样变成了"比大革命所推翻的政府更加强大、更加专制的政府",这个政府"取消了以如此高昂代价换来的一切自由,只留下空洞无物的自由表象"。 "它还取消了国民的自治权,取消了权利的种种主要保障,取消了思想、言论、写作自由--这些正是1789年取得的最珍贵、最崇高的成果"。

托克维尔是这样归结法兰西民族的"倒退"原委:

1.如果法国存在真正的自由(考察过美国的民主的托克维尔不但对民主更对自由有着深刻的体验),制衡力量就一定会存在,拿破仑政府就不可能比波旁王朝更加专制。那么,自由到底是什么?托克维尔给自由下定义,"这就是在上帝和法律的唯一统治下,能无拘无束地言论、行动、呼吸的快乐。"下这个定义,应该与托克维尔1831年在美国的游历有关。

2. 十八世纪法国的作家和经济学者(他们以伏尔泰、卢梭、魁奈、杜尔阁为代表),"他们对平等的热爱是那样明确,对自由的爱好是那样不明朗", "在他们的理想社会中……只有一个唯一的、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由它领导国家,保护个人。他们既想自由,又丝毫不愿抛开这个最基本的概念;他们仅仅试图将它与自由的概念调和起来。"怎么样来"调和"呢?"法国特色"的调和法是:一个选民政府与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行政制度组合在一起,选民服从自己选出来的集权政府最高首脑,无论这个首脑是"总统"、是"第一执政",还是"皇帝"。

托克维尔分析:法国人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因为"60年来产生了多少次自由政府的徒然尝试,随后导致了危害极大的革命,直至最后许多法国人对这些徒劳无功的努力感到心灰意懒","于是他们归结到这样的思想:不管怎么说,在一个主子下面平等地生活毕竟还能尝到一点甜头。"虽然在 "一个主子下面平等地生活"要以放弃自由为代价,但法国人认了。为了能平静稳定地"尝甜头"。

3.表面上酷爱自由的法国人最终将自由丢弃,说明他们在高喊自由时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然而法国人毕竟还是需要主子,原因是他们已经在高度集权的路易十四时代和仍摆着"绝对主权"架势的路易十五时代这一百多年中生活习惯了,他们不适应没有主子的生活,他们最多要求换个主子,最好是能源源不断带来甜头的主子,这种"热爱自由"其实是热爱自由可能带来的物质利益,托克维尔因此痛斥"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

所以,在整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反复强调的就是自由至上。自由极其宝贵,唯自由才是反专制的有力武器;"政治自由"则需体现在对专制的监督制衡上。托克维尔痛心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刨掉了社会中最后仅剩的自由根基,导致政权反复变更,却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让法兰西成为"和平和自由的法制国家"。他的思考在今天的意义,也许在于此:在缺乏自由特别是心灵自由状态下发生的改革(包括革命),无论花了多大的代价,改革(包括革命)的目的都不可能轻易达到,改革(包括革命)的成果即使得到了也很容易丧失。法兰西人在大革命时代的六十年中二度将皇帝召唤回来--都是通过选举高票召回来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并不自由。因此,谁都不要指望"可以毫无震撼地对如此复杂、如此陈旧的社会进行一场全面而突然的改革","谁要求过大的独立自由,谁就是在寻求过大的奴役"。

这是我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后,认为托克维尔最想要表达的观点。

强健与病态--

托克维尔笔下英国式自由与法国式自由的区别

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很自然会将英国人与法国人进行对比:同为西欧人,为什么英国人像需要空气一样需要自由?独立战争时的苏格兰裔美国人为什么会喊出"不自由毋宁死"?

公元五、六世纪时,随着日耳曼部落进入不列颠,"王在法下"这个古日耳曼法融进了英国早期习惯法,这是英国自由传统的源头。到了中世纪封建社会,君与臣各有各的义务,习惯法决定了君臣义务是契约关系。这时的"王在法下"主要起到约束君主的作用,不让王权胡来。君主不能随便破坏契约约定,不能该承担的义务不承担,也不能给封臣另加义务。对"王在法下"持坚持态度的是英国贵族,英国贵族因门第高贵(绝大多数是王室成员和近亲近支),人数少(爵位实行长子继承制,绝不滥封,也不准卖爵位),与君主不但关系密切并且有着利益关联,故而有很高的权威性(比法国贵族有权威多了),这才保证了"王在法下"的可行。贵族固然是少数,但正是他们的自由主张在社团、族群乃至国家中形成示范;同时,英国的国王也在示范,示范"王在法下":王都在"法下"了,其他任何人当然必须尊法。通过一代代的贵族和国王共同向不列颠人示范"如何自由",自由就成了传统,自由就成了英国特色。英国式自由尊重习惯,尊重秩序,这也是有地位的英国贵族自尊自重的表现,这种自由与无法无天随心所欲的行为有着天壤之别,后者不配称为自由。

英国式的公民自由意味着一切要按照议会认为是正当的去做(法律是议会制订的),或者说,英国式的公民自由意味着要遵守当局所解释的法律(对法律的执行是由地方当局掌管的),这两点决定了英国自由在议政上是受到约束的--可以自由地批评政府,但要小心别触及诽谤罪和煽动罪。

"大宪章"是英国贵族如何向国王争自由的摹本。

本来,12世纪初的英国国王收入仅13%来自税收,85%来自诺曼征服时就定下的王室的"习惯性收入"。但自13世纪初约翰王失去了在法国的大部分土地后,为了夺回土地就开始征收多种明目的税款,"封臣"当然不满"封君"的违反契约作为,他们理直气壮抗税,要求恢复"古代习惯的自由",继而抗税发展成一场大贵族反叛,其他社会成份纷纷响应的运动。最后大贵族获胜。不过大贵族并没有趁势把约翰王赶下台,守着君臣契约既定的秩序规则,大贵族只是向约翰王重申契约精神,重申习惯法对王权的约束,接下来是要约翰王认契约的账和认习惯法的账,《自由大宪章》正是约翰王的"认账书"。 《自由大宪章》制订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限不再是不成文法,而是"成文法"了。自由人的权利也在《自由大宪章》中第一次得到伸张:"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者加以任何其他伤害"。并且还第一次在"纸面上"将国王的权力置于贵族监督之下(《自由大宪章》规定,选出25个贵族监督大宪章实施)。四十三年后,在实施平衡国王与贵族权力的《牛津条例》期间,"贵族监督国王权力施行"一度得以实现。

与英国人隔海相望的法国人没有"王在法下"的传统。在"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的法国式君臣契约规定下(英国是"我的封臣的封臣,也是我的封臣"),法国国王被法国式的封建制度架空,国王拥有权力但缺少权威,地方权力属于领主贵族,国王不过是高一级的领主。这发生在法国封建制度早期,贵族集团就这样在同中央政权的抗衡中保障了个人自由。从路易六世(1108~1137年在位)开始,法国王权逐渐加强,贵族逐渐弱势,这时法国贵族的自由已经"时断时续";到了路易十四时,"时断时续" 的自由干脆中断半个世纪。这个时期倒是制订了不少法律,不过路易十四本人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等到整个欧洲听到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呼啸,自由一度成了"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的恐怖名词!

托克维尔这样总结"法国式的自由":"始终局限在阶级范围之内,始终与特殊和特权的思想连在一起, 它几乎既准许人违抗法律,也准许人对抗专横行为,却从不能为所有公民提供最天然、最必需的各种保障"。看一看法国大革命全过程,托克维尔说的难道不对吗?

法国没有"王在法下"传统。虽然高等法院有一些"初期继承下来的反王室的传统,甚至连路易十四也不能把它消灭"(见《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但是当"专制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同上),当专制君主"单独拥有颁布和废除法律的权力,而且可以将不同的法律应用于特殊的集团和个人" (同上),旧制度下反王室的传统即使没有被消灭,也不起作用了--国王采取了"我们不理睬它"的态度(见《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508页)。

没有了"王在法下"对君对臣两方面的约束,君主制社会中的"自由"不会很阳光。

中世纪的法国不少城市争得了城市自治权,大批庄园里的农奴逃到了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自由人。但是史料告诉我们,就为着农奴有着免缴商品通行税的权利,已经是自由人的商人甘愿冒充农奴--真正被托克维尔说着,一部分人"热爱自由"是热爱自由带来的物质利益--托克维尔认为这些人只配受奴役(如此说的参照物大概还是指美国)。

从路易六世到路易十四,贵族的领地自治权不断削弱,在王室的恩威并举下(路易十四将贵族召到王宫过极其奢华的生活,为的是让贵族离开他们的统治地),法国贵族的自由精神逐渐消融。而法国资产阶级刚从农奴地位中挣脱出来,还不把自由当回事,"只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他们才寻求人身的自由"(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等到他们为了争得与贵族平起平坐的社会地位而投身法国大革命时,他们只顾激进,将旧制度下所有规范秩序都冲垮了,而且,在冲垮旧制度的队伍中还不乏贵族的身影!结果,由于贵族和资产阶级都不能为法兰西民族示范健全的自由,自由就只能"病态地"、"不正规"地存在,畸形地发展。托克维尔说法国革命是"任意进行"的(见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绪论)》),就是这个意思。自由既然不受约束又无视秩序,就只能"任凭民主由其狂野的本能去支配,使民主就象失去父母照顾、流浪于街头、只知社会的弊端和悲惨、靠自力成长起来的孩子"(同上),法国大革命的结果就可想而知。

这是法兰西的无奈。

不过法国最终在1804年即拿破仑称帝前一年贡献出一部《拿破仑法典》,也就是《法国民法典》,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人的行为除了受自己"意思"的支配,不受其他支配,从而用民法保证每个人的平等地位、保证每个人享有同等的自由。这是在法国经济步入世界市场并占有了相当地位后(17、18世纪法国在工业产量、国内外贸易量方面占世界领先地位,见《剑桥经济史》诸卷), "上层建筑"作出的积极反应。与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相比,《拿破仑法典》把人权宣言落到了实处。

人权,只有真正的自由人,才能持有!

踉跄着朝前走的中国

"习惯于不自由"的中国人不习惯走自由路

除了辛亥革命后短暂的二十年外,中国人没有见识过托克维尔主张的自由,连"不正规的、病态的自由"都没有见识过--中国没有可以与皇帝叫劲的贵族,自然也不会有这"差一等"的自由。的确,在三千多年时间里,在多重的"一个主子下面"的生活习惯,很难有可能产生出托克维尔所言的自由。只消看法国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的中央集权专政仅一百年出头点,法国就连"不正规的、病态的自由"都维持不下去;中国人三千年"认定主子不放松",自然将"不自由"当成了常态,也就习惯了"不自由"。既然老百姓已经习惯于不自由,1949年后新增再多限制自由的制度,老百姓的体验就也是与前政权相比更不自由的区别,而不是原先很自由如今不自由的区别。孙中山要用三民主义"去统一全国人民的心理",何尝自由了?蒋介石1936年在南京陆军大学如此训导:"我自己教的学生,……我要他们左就左,右就右,要他们死就死,活就活"--何尝自由了?那种 "在上帝和法律的唯一统治下,能无拘无束地言论、行动、呼吸的快乐",中国人是何等地陌生呵!当然,在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英国乃至美国,的确只有部分人(但决不是极少数人)才享有这种自由,但在中国,在辛亥革命前 ,是除了皇帝,任何人都没有这样的自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决定了天下人只能匍匐于皇帝脚下求生存,谈何自由?辛亥革命后,上海等通商口岸建立起来的以商贸活动为基础的同乡会开始具备了市民自治团体的功能,这在中国是破天荒的,这些同乡会成员是中国第一批享受自由的人。可惜因日本入侵,这份因 "自治"得来的自由也就结束。1949年以后,光是城乡户口两元制度和档案定终身的制度,就决定了"人民"终将远离自由!"体制中人"更甚!

文革只能在国民"习惯于不自由"的国家中发动。"习惯于不自由"的国民对不屈服任何权贵但又自觉受法约束的那种自由,是全然陌生的。文革中国家的高层领导全都被最高领袖一人玩弄于股掌之上,遭受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羞辱,竟没有一人与最高领袖抗争!说明整个国家高层对自由的认识都不及十二世纪时在国王面前桀骜不羁的英国贵族。整个国家高层一直到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也许还"至今"?)还在骨子里认可大臣在朝堂上被剥下裤子打屁股的传统,否则都没法解释:在大庭广众下受侮辱戴高帽"被飞机式" 还要高喊万岁的,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之身!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还都是热血青年时,他们都曾真诚要为中国的自由民主平等而奋斗,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献亲人毁小家在所不辞,只可惜,对于真正的自由,他们还知之甚少,他们不能区分法国式自由和英国式自由的差别,甚至把所有的自由都当成革命的桎梏决绝抛弃。刘少奇到最后时刻拿起宪法讨要自由,就想不起自由就是被他们自己丢弃并踩在脚下的!他们同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学者、经济学者以及热情鼓吹并忘我投入法国大革命的人们一样,"在他们的理想社会中,……只有一个唯一的、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由它领导国家,保护个人。"只是当这样一个政府终于成立,逻辑的必然决定政府"领导国家"肯定能实现,"保护个人"只是一厢情愿。因为 "唯一的、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一旦运作,个人只不过是这架国家机器上的零件、甚至是零件中最不起眼的螺丝钉,螺丝钉有什么值得保护的?锈了就扔了换一个,不锈就任其自由磨损,谁听说过要保养螺丝钉的!保障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转才是唯一大道理!"唯一的、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更与个人自由势不两立,因为政府权力能达到"无限",必定要有一大批活生生的人牺牲自身自由来给予成全,否则权力怎么可能"无限"?怎么体现"无限"? 自由既然是"无限权力"的天敌,当权力能达到"无限",自由必退,自由必败。

照道理,是国家机器为人服务,但"螺丝钉理论"是要让"人为国家机器服务"。中国从二十一世纪开始,也开始正面地谈论人权了,这是一个进步。不过,如果国人对"自由"还缺乏感受体验,谈"人权"就未免空洞。事实上,公私合营运动、公社化运动、上山下乡运动、计划生育运动一直到当前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全国规模大拆迁运动,都是对公民自由权的侵犯--通过了这一系列运动,公民没有了保卫财产权利的自由,没有了处置财产的自由,没有了选择活法的自由,没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没有了迁徙的自由,没有了选择居住点的自由。甚至还没有了生养的自由,生养几个何时生养都被国家强制着,……这些自由都没有了,人权不就空空如也?

说到底,中国人在"一个主子"的专制皇权下生活得太久--皇帝离开就一百年,"能说了算的主子" 始终没有离开过。"听主子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习惯,就像"王在法下"是英国一千多年来的习惯,公私合营运动、公社化运动、上山下乡运动、计划生育运动能在中国畅行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就如这些运动绝无可能在英国推行一天半载是同样一个道理--一中国人习惯于不自由,英国人习惯于自由。

现在,中国人开始"维权"了。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进步,虽然这是"习惯于不自由"的人在维权,带有显著的中国式维权的特点--1948年生于上海的美国政治学教授裴宜理认为,中国人维权只是要求制订规则的政府自己不要破坏规则,而不是自己来重订规则,这就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崩溃的关键。她因此提醒中国的官员生在福中要知福--裴宜理发现这点很重要,说明中国人维权是很聪明地按照中国特色在维权。他们不要求由自己来重新制订规则,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可能;他们退而求之,只要求当政者要遵守自己制订的规则。这就是"习惯于不自由"的国家中人们的维权特色,但迈出这一步意义重大--中国历朝历代除了造反,什么时候有"维权"的说法?现在中国人要维权了!维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是有权利的,意识到权利要靠自己争取而不是任何人"给"的,意识到争取权利是有进有退的,有时妥协是必须的。最后,维权也意味着在"习惯于不自由"的中国,人民在争取第一代人权的权利。

必须指出,从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中国人的自由意识从民国年间已经达到的高度大大倒退--去看看《老上海的同乡团体》这本82万字书吧!看看八、九十年前从全国各地到上海谋生的中国人是怎样将他们刚从西方学来的自由精神法制观念,在他们制订的同乡会章程中体现出来!

你会很困惑:八、九十年前的中国人不是距离皇帝时代更近吗?怎么这代人的自由意识比他们的儿辈孙辈要强烈得多?很干脆地回答,这里有三个原因。1. 制定这些章程的人都活跃在中国新闻业虽刚起步、但起步就呈现一派繁荣的沿海和通商口岸,这些地区的人普遍受到西方自由意识的启蒙。民国初年,仅上海一地出版的报刊杂志就达近一百种,申报馆门口的的山东路汉口路,是上海市民议政的自由三角地!2. 民国以后上海的各同乡会组织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一个个的市民自治组织。自治就是照规矩治理,规矩就是同乡会自行制定并共同遵守的各种章程和行事规则,它们有着成文法的严肃性和不可抗拒性。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有趣现象:政府行政机关从上到下是"人治",不讲法治,民间组织同乡会却时时处处搬出法律条文和同乡会规程进行"法治",他们的法律知识比当时的政府官员掌握得多得多。3.同乡会的基础骨干都是从事工商业之人,自由的环境是商品经济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所以他们视经商自由和从业自由是"本该如此"。上海的同乡团体应该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早的具有自由精神的自治群体,这一点甚至有着空前绝后的意义。可惜后人对他们研究得太少--研究太少是因为后人不需要自由。

事实上,文明社会中无论哪个国家,自由精神若要得到实质性的呼应,总是在有产者群体中发生。书斋中的学者热衷的是聚在一起谈论自由,而不是如何实现自由,而有产者在"自由"话题下聚合起来,是要实现自由、保障自由。对于有产者,失去自由的环境就意味着失去产业。失去商品经济社会对财产的保障。

失去自由的环境就意味着失去产业,人的自由权自保卫财产始,这是商品经济社会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文明社会的自由必与财产相关。起码,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萌生不了自由意识--他要自由有何用?他有什么需要保卫?有什么值得保卫?但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可以没有任何顾忌去造反!造反精神是与自由精神水火不容的。本质上的区分在于,造反是不负责任的,对任何人不负责任,包括不对自己负责任;而自由,是要负责任的,对人、对己、对家庭、对社会,都要负责任。人类有了保护财产权利的意识,是人类负责任的表现,最近一百多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折腾史已经告诉我们,保卫财产权利,这是人类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任行为,一个人人都有财产值得保卫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文明自由的社会!

八十年代初农村推广包产到户,占总人口80%以上的中国农民在"被集体"二十多年后,第一次心情舒畅地为自己干活,按自己意愿种地,这是冲破了集体化桎梏的最大多数中国人开始享受自由。1979年人均储蓄存款还不到十元的农民在1989年达到人均储蓄存款253.5元,十年增幅达25倍,这就是自由的力量! 1985年起,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第一次将农民的主要收入部分冠以"家庭经营收入"列入统计范畴,给了农民"个体经营者"的名份,这个名份意味着农民成了"自由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农民的日子又过得艰难了,这不是自由给多了,而是权势者有了为所欲为的自由,将人民从自由中得益的空间挤窄了、挤没了!不过农民已经还原成"自由人",他们不必再像他们的祖辈父辈,要在土地上困到死,他们外出打工了。虽然极其辛苦,虽然要遭受屈辱,但冲着那份能自己支配自己行为的自由,他们有理由盼望明天!

在城市,从上世纪末开始的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以及大下岗运动,是对改革有操纵权的那部分人在持续地侵犯着普通人的财产权利和普通人的自由。经济学者引用了一下科斯定律:The delineation of right is an essential prelude to market transactions(清楚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国企开卖--"管理层收购"就开始了!其实此间的逻辑是相当混乱的:经济学者说"管理层收购"是因为"国企产权不明",通过"管理层收购",产权属于管理层,"产权明晰"的目的就达到了。那么请问,"管理层收购"是不是市场交易行为?如果是,科斯定理恰恰不允许这种交易行为的产生--可敬的学者没有再想一想﹕只要是借科斯定理说事,已被定论为"产权不清"的国企不是还没交易就已经失去交易资格了吗?还怎么交易?

自从国家提出从1997年起,用三年的时间使8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国企改制), 结果只用一年时间, 13.9万亿元属于地方国有企业名下的资产总计减少到9.1万亿,一共减少了4.8万亿,或者说"改制"掉了4.8万亿。那时的居民储蓄是多少呢?1995年中国全部居民储蓄是2.97万亿,1997年是4.6万亿,1998年是5.3万亿。这说明中国居民并没有将国资"私有化" 的财力,但国资硬被私有化了--这是借着国家权力侵犯了全体人民的财产权利--国有资产法律上属于全体人民,这些财产权利被转移到了另一些掌有权力的个人手中。

不把普通人的利益当回事,大革命前的法国政府也是这么干的。托克维尔告诉我们,"路易十四以后的朝代中,政府每年都现身说法,告诉人民对私有财产应持轻视态度。"

"18世纪下半叶,当公共工程尤其是筑路蔚然成风时,政府毫不犹豫地占有了筑路所需的所有土地,夷平了妨碍筑路的房屋……;现存线路若有一点弯曲,他们宁肯穿过无数不动产,也不愿绕一个小弯。在这种情况下被破坏或毁掉的财产总是迟迟得不到赔偿,赔偿费由政府随意规定,而且经常是分文不赔。"

"下诺曼底省议会从总督手中接管政府时,发现20年来政府为修路而没收的所有土地的价钱尚未偿还……"

"每个所有者都从切身经历中学会,当公共利益要求人们破坏个人权利时,个人权利是微不足道的。他们(指政府)牢记这一理论,并把它应用于他人,为自己谋利。"

仿佛时空倒转了。这到底是十八世纪的法国,还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既是十八世纪的法国,也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法国的自由不健全,政府对私有财产的态度既是其成因,也是其结果。在中国走的自由路上,也会有部分与法国走过的重叠,这不奇怪。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府是实现公民自由权的最大阻力

实现和保卫公民的自由权利,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中国有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府。到今天为止,国家还是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当成中国政府的优势,要不断发扬光大。其实,真把《旧制度与大革命》看进去了,就会发现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最坏的结果是丧失未来。

欧洲近代史告诉我们,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是中央集权顶峰时代,路易十四不断削弱贵族对领地的管辖权,就是为了达到王权的高度集中。王权高度集中了,就可以没有顾忌地干他最想干的事。他最想干的事是发动战争。路易十四自然明白战争是要化大钱的,所以工业和贸易成为当时法国的"政府工程"。然而,路易十四的强权并没有给法兰西带来"可持续发展"的远景,仅靠着集中财力和当时法国有着欧洲最多的人口,图到了个"强大"的名声。在路易十四死后,他的曾孙路易十五和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其治国能力远不如路易十四,他们承继不了路易十四的"集权新政"。路易十六上断头台,也是他的"太阳王"祖爷爷在他出生前就给安排下的宿命。

为了让两百年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法国能给今天的中国作面镜子,读一读煌煌多卷本的《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和《剑桥欧洲经济史》不无裨益。看一看当时法国政府是如何集中力量办国家工业办国家贸易的?结果又是如何?专制集权的法国经济与自由化的英国经济相比,高下如何?读后,会对一门心思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今天中国有所启迪!

"法国在18世纪初提供了一种被广泛仿效的政府模式。这种政府模式虽然威望很大,但是这种新专制主义中却存在非常严重的缺点。(《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七卷)

"法国和中欧都认为君主所解释的那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认为无限度的政府干预是合理的,这两个地方都受到要让国家的经济超过同时代最先进的国家这种意识的刺激。"(《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18世纪的法国没有什么行业不具有发财致富的可能。危险来自于科尔贝尔集权体制的衰落所造成的官僚暴政和腐败,这种暴政和腐败对创业精神产生了打击。18世纪的法国充满了发明创新,尽管发明创新转为工业应用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英国。。。。。。许多法国的发明都是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开发和应用的,因为其发明者因法国官方阻扰和迫害而却步。"(《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法国提供了这样的重要例子:试图强迫私人投资者投资根本看不到任何获利的可能性的那种企业。"(《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在科尔贝尔时代,工业因为能够吸收就业,就被当作一种"社会稳定因素"而不是"社会的刺激因素"来强调其好处,"禁止外国纺织品进口成为支持本国工业的政策"。(见《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虽然法国在工业和贸易业上作了大量投入,然而,"在后科尔贝尔时期,法国资产阶级中最富有和最具影响的部分不是工业家和一般商人……人才、企业和资本不断地被从生产业和贸易中转移开,而投入到令人生疑的公共财力支持的事务活动中。而这种事务活动在实际特点上又是很私有化的。"(《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在法国真正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公司并不是起源于私人商业的刺激……这些由政府发起并直接处于政府严密监管之下的企业形式,被证明更多的是大量化费了皇室的金钱,而不是为皇室带来财富。东印度公司800万里弗资本中,有一半是由国王和公共基金所捐助,诺德公司的比例也差不多。这些捐助的大部分是政府对商业金融家施加压力的结果。这种国家导向的人为公司是对商业效率的一种嘲笑,但是--由于缺乏真正的经济需要和有效的管理--又是不可避免的。(《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和英国相比,甚至法国的贸易组织都可以说是政府的事情,在法国公司一般是在政府资助下由商人组建的。印度公司是由国王和科尔贝尔与商人合作创立的……政策本身似乎往往对商人造成遏制而给工人带来了折磨,而不是有利于他们,受益者是在王室办公室里被人格化了的国家。"(《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估计在旧制度末期,法国私人手中的财富大约只有20%是工业和商业财富,剩下的80%称之为'所有者财富'(proprietary wealth)。"这种财富"在职能上是非资本主义的,由土地投资、城市资产、年金以及所谓'贪污的'(venal)公职收入,或者在世袭的基础上购买的公职收入构成。"这种收入"不是靠企业家的努力实现的,而且被视为一种退化,它只是所有权和时间间隔所带来的收益。"(《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贵族式资产者包括收税官、财政官和律师,这些人享受着官僚化社会的丰厚的额外收入……"(《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法国就这样几乎一下子拥有了一批现代科学机构(注:指路易十四时期成立的法兰西科学院),其教育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质量,使法国成为欧洲科学之首。或许正是这种过份的集中,即高等科学研究建立在一个城市而不是全国的基础上,使法国最终失去了四分之三世纪里无可争辩地领导科学的地位。因为法国的做法是造就一批尖子,而不是训练整个民族。"(《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第九卷)

"结果是财富被大量地消耗。路易十四统治的最后几年也是经济灾难的几年,科尔贝尔的帝国构想破灭了,他的海军也被消灭了。多数对外贸易都已停止,农业也已枯竭。"(《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英国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都是自发的,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则带有人为的色彩,是专制君主追求大量消费和采取经济民族主义的结果,例如在法国,由于不同程度上由国家所有或国家资助,就形成了制造业的等级制度,英国有享有特权的公司,但是一般说来,决定工业企业的收益的,即决定他们存亡的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第九卷)

"在英国……它在18世纪的成功以及工业革命的成功,都要归结到它的政府控制较少的、相对自由的经济。无数的管制和持续的政府干预,这些大陆重商主义的特征在英国似乎是被排斥的。在重商主义政策盛行的时期,……在法国也只建立了一小部分新工业。"(《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

"18世纪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逐渐崩溃的时候,英国的君主政体却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稳步前进,走向繁荣和强大。在1713年,英国与法国相比,人口只有法国的三分之一,国内的交通状况非常恶劣。但是有些方面英国要比法国强些……与法国地方长官相比,英国非职业的、志愿的治安官似乎工作效率不高,但是实际上英国的郡就像法国的财政区一样管理得井井有条,英国的关税制度比法国的有效得多。"(《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第七卷)

"法国在十八世纪是人口最多和最富有的国家,但在1780年以后却被英国超过了。甚至在此以前,更多的资本积累、更多的工业投资和更完善的金融机构已经使英国遥遥领先。在法国,行会的势力、沉重的课税、以及限制性的商业和航运制度,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真正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两国经济上的差距。米什莱在观察1800年的欧洲时,注意到法国的群众在涌向兵营,而英国的群众则涌向工厂。"(《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第九卷)

"法国的经济在辉煌的外表下面并非一切都很顺利。有证据表明法国无力提供出口货物和船只或必要的信贷系统,而这些正是法国和其他殖民地之间顺利地、毫不间断地开展贸易的必要条件。。。由于法国无力提供足够的信贷,殖民地进口法国产品的能力便愈来愈衰弱了。"(《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第七卷)

"地方行政长官的治理受到一张由特权和豁免权组成的网的阻碍,中央政府的权力又受到地方行政长官的独立自主的限制。地方行政长官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只要对发来的指示不喜欢,就可以干脆不予理会。"(《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第七卷)

"国王在一切意义上仍然就是国家。君主制是绝对的、神授的、也是家长式的。国王是他的百姓的父亲,永远生活在他可爱的臣民眼前。法国的社会生活集中地体现在国王个人身上和他的宫廷之中,路易十四有意地把这种生活组织得可供公众观赏。如果说,这种生活耗费很大,但至少他让百姓们花了钱看到不少好东西。"(《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第七卷)

"……国王的意愿一经正式颁发,就是国家的法律……毫不夸张说,法国的整个法律和宪法,都在国王一人胸中,这是一种人治,而不是一种行政官吏制度。国王作为个人掌握大权,并把这些权力指派给某些个人。每个下属官吏都受国王的恩典,因而他就有一定程度的个人独立性。专制主义实际是伴有无纪律状态的,国王或代表他名义的大臣,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但他们却无法保证这些命令会得到服从。"(《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第七卷)

"实际法国还远远不是一个现代的国家。尽管有路易十四制订的法典,法制还是十分混乱。地方行政长官治理受到特权网束缚。经济生活的形式结构,依旧是中世纪的。一切工作都得靠金钱或关系才能进行,政府从上到下徇私舞弊,不负责任,腐败透顶。"(《新编剑桥欧洲近代史》第七卷)

本文作者引用了权威史书中对两百年前法国"旧制度"的描述和评价,共两千五百字,这两千五百字中有多少内容我们"似曾相识"?尤其是在"集中力量"上相识?

只要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府,公民的自由就休谈免谈。"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谁在"集中力量"?当然是政府,而我们的政府是一个无法监督的政府!此类例子多得再举例已经是在重复陈词滥调!不过我还是要举个"新鲜"例子,这个例子揭露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既非生产性又非经营性的行当,其在2009年和2010年的投资额已经相当于当年全国地方税收总额的一半以上,而全国人大对此沉默(也许是不知道)!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国一共有96个行业大类(比如制造业门类下含31个大类,493个小类),其中有个"公共设施管理业"大类,该行业的投资额在1998年后激增,1998年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本年投资额仅1097亿元,到2010年,这年的投资额高达1.8万亿元。相当于2010年我国地方税收收入的55%,,在按行业大类分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排列第二(第一位是房地产业)。那么,公共设施管理业到底管理些什么?公共设施管理业大类含有五个中类,其中市政设施管理业中类的投资占85%。根据国民经济行业标准(GB/T 4754-2011)规定,市政设施管理包括污水排放、雨水排放、路灯、道路、桥梁、隧道、广场、涵洞、防空等城乡公共设施的抢险、紧急处理、管理等活动,但不包括对市政工程的施工、城市水、电、煤气的抢修管理和城市生活污水管理。

就这样一个市政设施管理业投资占85%的公共设施管理业,1998年至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已经高达7.6万亿,十三年中7.6万亿投资,这是怎样的资金概念?告诉大家,投资大户电力热力生产业同时段一共投资了7.4万亿,还及不上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制造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和宇航设备(包括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的中国全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从2004年到2010年七年一共投资2.3万亿,以钢铁制造业为主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该时段的投资是1.9万亿!

对公共设施管理业如此的高投资,除了说明各级地方政府在"集中力量"大搞"城市形象工程",还得深究在这个行业上投资的大漏洞。这个大漏洞应该是无底洞。笔者曾分析过,在这个行业的投资中,国家投资占到86%比重,国有控股占90%以上的股份制企业投资占了12%,这等于公共设施管理业98%是国家在投资,接受投资的主体又是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在现有的国情下,中国有谁能去监督"国家投资"?

一个对市政设施管理业投资占85%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额竟然在全国各行业大类中排名第二、投资额竟然相当于地方税收的55%、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在现代文明社会,没有一个国家的纳税人会对此无动于衷--这样巨额的国家投资投到一个并不重要的行当、这个并不重要的行当还全部要靠国家投资养着!在现代国家,这样的事情由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管着,而中国,是个没有预算管理制度的国家!

不建国家预算管理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天敌!国家预算管理制度不给执政者乱花纳税人钱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在明目张胆侵犯公民自由权和财产权利!

两百年前的英国人早就剥夺了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权利,所以才有工业革命的成功,三百年前的法国人任着王权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成了让社会动荡了六十年还不止的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诱因!中国人更不要忘记文革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产物!光是为印制"红宝书"、"红宝像"而集中的力量可让今天的中国人瞠目结舌!

1966年至1970年,中国印刷业成了为最高领袖一人服务的行业。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著作出版了42.06亿册(包括《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毛主席语录》和各种汇编本、单篇本),毛泽东画像和摄影像出版了41.55亿张,单张毛泽东语录20.72亿张。而1970年,中国的总人口是8.3亿。为了保证 "红宝书"的印刷能力和纸张供应,文化部和国家科委通知各科技出版社,初版科技新书"可出可不出的""坚决不出";再版图书"一律不印";刊物能并则并,不能并的,要么减少篇幅延长刊期,要么干脆停办。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正因为对这种传统的祸害至今没有认识,正因为众多身为现代人的中国人还认可这种权利的合理性,中国人的心灵就远远谈不上自由,因此,公民社会离中国还远……

但我们不气馁。公民社会都要经过利益博弈的历炼。从英国到法国、到美国……最后,必到中国!

中国的几拨精英都习惯于不自由

有人读了《旧制度与大革命》,担心中国的公知将会"控制了国家的舆论导向,摇身一变成了政治领袖"。这是太看高了中国的公知。不过这类人是有,那是薄熙来们。

当"李庄二季"逼得本不对李庄案感兴趣的人都在为李庄案理头绪,当《薄熙来之歌》准备作为21世纪的《东方红》唱到全国去,经历过文革对文革还存记忆的一代,已经有着灾难将临的预感--那是明目张胆要让中国人回到无思维状态。

有可能吗?

真因为有此可能才会感觉到灾难将临!

2008年秋,"将军后代合唱团""唱响中国"。为什么是"将军后代合唱团"呢?五十年代与共和国将军同样风光的,还有劳动模范们,劳动模范的后代们有可能组成"劳动模范后代合唱团"吗?绝无可能。五十年代劳动模范的"可利用资源"已经用尽,他们的后代再没有能力开掘"劳动模范"的资源,而到了21世纪,"将军的后代"有能力开掘"将军"的资源。"将军后代合唱团"轻松成立,一开唱就声震京城。当他们模仿父辈戎装登台,天外似乎有一个声音响起:"还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将军后代合唱团"的现身带给中国平民阶层的强烈刺激,所有的媒体都缄默了。

"将军后代合唱团"以"红歌"唱响中国。薄熙来带头在重庆唱红歌。他是共和国元老的孩子。在重庆唱红歌的,也以"唱响中国"为目标。

但红歌要将中国唱到哪里去?红歌大多与自由绝缘!包括那首极其著名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并没有体现自由精神。真正体现自由精神的,还是《国际歌》:"没有至高无上的救世主,没有神仙皇帝和保护官,生产者们 ,我们要自己救自己,要把公共福利实现。"

在此地,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民大会堂里天安门广场上"他是人民大救星"唱开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唱结尾,都没有人敢指出其荒诞!后来,"他是人民大救星"不唱了,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开始了!现在翻出当时反自由化的"领导指示",就会发现,领导们领导革命几十年,却并不懂什么是自由,哪怕他们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发源地吃过几年羊角面包--当然不因此否认他们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上起的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终究也是属于这块"习惯于不自由"的土地上并不习惯走自由路的中国人!

所以,不唱《东方红》是暂时的,因为不习惯走自由路的中国人还需要大救星:或者自己成为大救星、或者为别人成为大救星保驾护航、或者为能在大救星脚下顶礼膜拜而欣喜若狂……

所以薄熙来带领队伍"唱红"是必然的,所以《薄熙来之歌》"闪亮登场"是必然的,所以薄熙来下台不过是"孤立事件",所以薄熙来的能量还会弥漫在这块不习惯自由的土地上--只要有一部分中国人还感觉不到自己能救自己,就必然需要"救星"!

"习惯于不自由"不是针对社会底层而言,但"习惯于不自由"的人群中,的确是社会底层人占多数,那是因为他们获得资讯有限,而不是思考能力有限,他们中不少人的思想至今仍然停滞在几十年前,说明我国宣传部门几十年来的"思想灌输"是卓有成效的。而唱红打黑的大动静,先是从"习惯于不自由"的人群中闹出来的,更被薄熙来们放大了声音。

"习惯于不自由"的人不是中国人的全部。中国有一部分人正"不习惯地走着自由路"。他们至今还沉默着,"左"和"右"都忽略了他们的存在。等他们在自由路上渐渐走习惯了,他们将不再沉默。他们是谁?是基层社会中的小有产业者,是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中高级技术人员,是农村中成功的承包经营者。等他们不再沉默,他们不需要代言人,左的右的都不需要,他们有能力代表自己。

他们会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心骨。总有一天,他们会像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影响并左右当局的政策。而今天,他们还只是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虽然有钱,但无政治地位。

他们若能强健到像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文革再来一次"就没有可能了。若光是薄熙来"下了","文革再来一次"仍有很大可能。

但是中国还有自由知识分子啊!有人会说是。但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决无可能成为政治领袖,成为哈维尔第二。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曾经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年代辛勤普及自由民主知识,有些还深陷囹圄。但是,这已经是过去。不是吗?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自由知识分子曾经辛勤普及的自由民主知识,现在是信手拈来的信息,并很快湮没在以天文数字计数的信息群中。只有需要者才去从信息中找"自由"。

但真正的需要者,早不需要"自由"的概念启蒙,不过中国自由派还只能普及些概念。有的概念像"一人一票"还纯粹是在误导,"三权分立"这个概念也有误导成份。他们也参与一些吸引眼球的活动。吸引眼球并非没有一点风险,但也没有大风险,最多短暂失去自由或者受点皮肉之苦。生命之忧绝对没有--越出名越没有生命危险。而在有的时候,"失去自由"和"皮肉之苦"还能为民主自由人士的"资历"增分。

不过,在21世纪的中国,其实有很多争民主自由的实事可做。为什么要争着往监狱跑呢?不是说"博客改变中国吗?"博客既然能改变中国,争着下监狱的意义就不大、甚至没有意义。学点英国式的自由,学点中国基层维权人士的维权智慧,不触动当局的敏感底线(在这点上"广大人民群众"是与当局想到一起的,人民更怕动乱!不要忘记,法国大革命后才十年功夫,选民就高票赞成拿破仑称帝,原因就是法国人厌倦了政权的频繁更迭,觉得还是在皇帝这一个主子下省心!)与宪法赋予权利的人民代表联手,合起来做一些踏踏实实的事情,帮助中国人包括帮助中国政府从不习惯走自由路到习惯走自由路,如果能做到这样,何必争着下狱?每个生活在真实世界的人都明白,这世上每个政府都有自己的敏感底线,自由世界的鼻祖英国还没有取消诽谤罪和煽动罪呢!如果明白这点还故意踩线,那就是"自由人士"自身并不懂自由真谛。

的确,中国的自由人士毕竟也是在这块不习惯于自由的土地上在最不自由的时候成长起来的一至两代人!--恕我直言,我读零八宪章,读出的是"毛泽东的气势,教科书的内容"。 何谓"毛泽东的气势"?"宇宙间可尊者惟我也,可畏者惟我也,可服从者惟我也。我以外无可尊,有之亦有我推之,我以外无可畏,有之亦有我推之,我以外无可服从,有之亦有我推之。"(毛泽东:《伦理学原理》笔记)何谓"教科书的内容"?最近不幸因病故去的青年英才路英杰在《两首优美乐章的对比反思》中写道: "零八宪章谈到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他的核心和宗旨是什么?我们可以说重申普适价值,希望把中国'建成一个自由、民主、宪政的国家,实现国人百余年来锲而不舍的追求与梦想。'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仁人志士的追求和梦想。我也可以这么说,从上小学起,同样的话语伴随我一直到大学毕业。那有什么理由让人们相信零八宪章唱得更动听?零八宪章罗列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这些梦想都很美。但政治纲领实现的土壤是公民意识,'没有公民,毫无政治可言。'(哈维尔语)。人是需要理想的,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但如果一次性梦想太多了,就是空想,中国知识分子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有如何到达星空的智慧。"

零八宪章在"如何到达星空"上,没有能给人启示和启迪。

但《七七宪章》能给零八宪章以启示和启迪!

《七七宪章》开头就指出,捷克斯洛伐克签署的保障人权国际公约在几个月前已经生效。但在国内,这些人权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宪章举了政府侵犯人权的一系列例子,这些例子有的刚发生,如对捷克青年音乐家的审判。宪章要求政府能施行国际保障人权公约,督促政府"理应首先负有在我国维持公民权利的责任",同时 ,认为"这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 "对现存状况,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因此每一个人也都有责任监督遵守对全体公民和政府均有效的神圣的法律规定。"正是基于这种对"共同责任"的认识,诞生了《七七宪章》。制订宪章者没有将政府当成被审判者,一句"这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体现了制订宪章者的理性和宽容,《七七宪章》更因强调维持公民权利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点破了极权政治下的政治危机实质是道德危机,从而把"恢复公民意识"当成政治的前提而不是政治的副产品,这是从极权社会中萌生的自由精神,极其珍贵,也向许多宣布"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示范:什么是公民道德?什么是公民责任?

其实,零八宪章就是在《七七宪章》影响下诞生的,但零八宪章的摹本不是七七宪章,而是教科书。

因此零八宪章与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是脱节的--哪一天翻开看哪一页都不过时,但不会产生有效影响。

"人民已经唤起他们同情,但仍旧是他们轻视的对象。"这是托克维尔批评法国大革命时代启蒙者和大革命前夜路易王朝的改革派大臣们的。

零八宪章之所以得不到像《七七宪章》那样的共鸣,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呢?

稍微早一点,在2006年的新西山会议纪要中,也能读到托克维尔的感受。参加新西山会议的有些人关心改革,是因为改革历程留下过自己的印迹,他们关心这点超过关心其他。他们无视在既得利益者主导下的改革已经给中国基层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将凡对具体改革项的质疑统统打包到"极左",统统都是反对改革,剩下事情就好办,既然是"极左",既然是反对改革,就"请胡总书记出来讲话",不要让极左声音发出来,理性的质疑改革的声音因为被打包进了"极左",也就发不出来了。看到吧?有些自由派官员也挺霸道的。而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句"什么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就是生产力落后的人群,没有掌握先进生产技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嘛",这话连对"被改革成弱势群体"的人们的一丝同情都丢到爪哇国去了!

自由、民主呼吁了几十年,中国的"不自由"只有了一丁点的进步,除了政府原因,也与呼吁的"空对空"有关。

真心让中国走自由民主路,得学习哈维尔政治智慧

习惯于不自由的人群+没有是非的国家=?

2006年春天,一个名叫李文娟的女人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播出。故事从2002年5月李文娟给国家税务总局的一封信开始:"我是辽宁鞍山市国税局的一名普通干部,目睹国税流失,心痛焦灼,我怀着无限的赤诚与信赖,向您反映鞍山国税局中直分局违反税收法规的几件大事。。。"信的结尾是"我是捧着一颗心向你们反映问题的,为了避免意外请你们保密。"在以后的六年中,举报人李文娟历经两次辞退,一年的劳教之灾。最后由国家税务总局出面让她离开鞍山"隐身"到别的城市的国税系统工作。面对全国人民,她在中央电视台这样表态:"我再也不举报了"。她的同事则告诉记者 "李文娟应该是个好同志,但是她触动了一个谁也不愿意说破的规则,国税局全体干部都不想她这样。"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无法相信这样的事实。国家竟然没有力量保护一个赤诚保卫国家利益的公务员,社会竟会排斥恪守职业道德的诚实人!无论是皇帝时代还是共和时代,李文娟都应该是受到国家表彰的人,她是税收这个国家命脉的保护人啊!导致法国大革命的一大"内囊",就是税收的不合理和对税收的胡乱改革。而21世纪的中国是国家税务总局出卖了税务工作者李文娟!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纳税人缴的税被国家税务系统属下各部门吞噬是"谁也不愿意说破的规则",所以"国税局全体干部"都不能接受李文娟的举报行为?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当今中国问题的总根源就清楚了:这是个不明是非的国家。

这是从何时开始的?应该不会太久,因为不明是非的国家是长久不了的。

1989年5月,我走过上海海关门口。从海关走出来一支游行队伍,为首的拉开一条横幅:"海关走私,铁证如山"。这八个字就嵌进了我的心里。官方无论对6.4怎么定调,就因为这八个字,我从心底觉得,1989年春夏之交的每个日子都与我有关。

1989年6月6日到6月9日,上海开埠以来从未有过的中断了三天市内交通,我和同事们步行一两个小时去上班,此去不是为了干活,是为了"关心国家大事"。我们从1966年就开始关心国家大事,那时是为了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到1989年,我就为了"海关走私,铁证如山"八个字--我关心"铁证"是什么。

当1989年春夏之交的每个日子都遭到清算后,人们沉默了,但心灵没有沉寂。CCTV的现场镜头给了全国人民这样的感官直觉:学生是在说理,而政府高官说不过他们。光这一点,就让不少市民从旁观到赞同这场运动,进而支持这场运动。

"四·二六"社论给支持学生运动的市民带来沉重的冲击,也带来了茫然。因为多数人都没有发现"动乱"!世界上没有这样守秩序的动乱。亲历过动乱年代的人们自然能分辨什么是动乱!

即使这场学生运动是有着"极少数人"操纵、即使"极少数人"要借着运动推翻共产党,然而事实是,参与这场运动的人都高度警惕着,不肯让有丝毫"推翻"、"颠覆"的迹象出现,正因为不让这些迹象出现,老百姓乃至各企业机关才放心大胆支持学生运动,这场运动才能持续那么长时间!为什么就不可以把这种现象解读成"极少数人"已经操纵不了这场运动了呢?有这种自信,才不愧是共产党呀!

可惜自信没有了。没有了自信,要么什么都不敢干,要么什么都干得出来。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后者。

今天再翻出"四·二六"社论,我们能读出"讽刺":

"如果对这场动乱姑息纵容,听之任之,将会出现严重的混乱局面,全国人民,包括广大青年学生所希望的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建设发展,控制物价,改善生活,反对腐败现象,建设民主与法制,都将化为泡影;甚至十年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果都可能丧失殆尽,全民族振兴中华的宏伟愿望也难以实现。一个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中国,将变为一个动乱不安的没有前途的中国。"

这段社论给我们描绘的是:如果"极少数人"得逞了,出现的是动乱不安的中国,没有前途的中国。

"极少数人"没有得逞,但是大家极其不幸地看到了"动乱不安的中国"(否则高代价"维稳"岂不无的放矢?),"没有前途的中国"话是很难听,但这些年来中国有钱有势有影响的几乎全成了"外籍华人"。被"四·二六"社论说中的是"结果",这个结果不是"四·二六"社论的假设导出的--"四·二六"社论的假设是" 如果对这场动乱姑息纵容,听之任之……"

思想的自由从来是这块土地上所有执政者的大忌。八十年代的思想自由已经带有对文革、对专制制度的反思,是这种思想自由直接导致了八九学运,6.4以后,执政者消极吸取教训,以提供给整个精英阶层多种发财的机会,赎买了精英们的思想自由权,就像路易十四给了贵族免税特权,就柔性地剥夺了整个贵族阶层的地方统治权。

于是精英群体明的暗的都"跳海"了,去发合法的和不合法的财了,那些因6.4得到发财机会的精英,从此只需要一种自由,即发财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不需要了。打那以后,中国的工商企业也在"什么都干得出来"的路上竞跑!中国的商海因此浊浪滚滚,恶臭熏天!

十年动乱,都没能把一个千年民族的血性、尊严、正义、良知吞噬尽,到了二十一世纪,血性、尊严、正义、良知只能苟延残喘!

一个没有了是非的国家,执政者是有责任的。6.4以后,执政者为了眼前的政治需要,丢企了对中华民族长远负责的责任。

这二十年来,中国社会与《七七宪章》时代的捷克斯洛伐克没有二致:"大多数人放弃了自己的努力,不再关心国家大事,逃避现实,钻入自我的圈子。人们不再相信公民的意见或公开的对抗有什么作用。法庭对那些持不同政见、提出异议的人进行严厉的制裁。社会涣散成一盘散沙。自由的思想和创作陷入了自我的圈子,从中寻找隐蔽所……一切向钱看的生活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觉得在政治上受了欺骗,被玩弄了,因此对政治避而远之。对一切政治思想都感到厌倦。他们每天都能亲身体验到在冠冕堂皇的词句下掩盖着多么苍白的事实……人们变得自私起来,到处都笼罩着恐惧。人们被迫对生活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表面上顺从,内心里却什么也不相信。"(哈维尔语)

哈维尔告诉我们:"这不仅仅是政治危机,这是一种道德危机。"而一个国家最深重的道德危机就是整个国家没有了是非。中国就如是。

"那就靠天鹅绒革命拯救啊,哈维尔时代的捷克就如是。"

好!既然学捷克,哈维尔的话一定得听。哈维尔在《七七宪章》公布十年后,谈到它的意义时这样说: "对于处在道德危机社会中的公民来说,唯一的、合乎逻辑的、有效的出路,就是从道德方面着手,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而不是掀起一场革命!哪怕是从头至尾没有过激行为的天鹅绒革命。因为,虽然"以政治手段解决危机不失为良策",但这只适合在"民主的国家,或在政治或多或少有些开明的社会里",如果《七七宪章》也用政治手段解决上世纪七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危机,哈维尔毫不犹豫告诉你:"只能说明它脱离实际,自不量力。"所以,等到捷克发生天鹅绒革命,已经在《七七宪章》发表十二年后了!

这段时间捷克在干什么?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干着让全民族提高公民意识的事情,干着为让捷克人成为真正公民打基础的事情,一句话,在干让全体捷克人道德重建的事情!

如果捷克人没有这十二年的"公民历练"和道德重建,1989年的革命能 "天鹅绒"吗?

中国今天的道德危机远比当年的捷克深重,今天中国即使主观想搞"天鹅绒",结果也一定是吃天鹅肉!直到摆开人肉宴席!

真心要让中国走上自由民主路的人们,一起来学习哈维尔的政治智慧吧!

我们不妨也重温一下法国在1789~1805短短十六年内经历了绝对君主制、君主立宪制(1791)、共和制(1792)、民主专政制(1795)、督政府制(1797)、执政府制(1799)、帝国制(1805)七种政制的历史,重温一下1805年的拿破仑称帝和1848年的拿破仑之侄称帝,都是选民投票投出来的史实,就可知道一个不自由或自由不健全的民族,公民意识不会成熟,此时如果要硬采用政治手段,政制必然成为试验品,人民必然要为试验政制而反复付出代价。当人民厌烦了这种试验,他们宁愿回到没有自由没有选举但能维持温饱的"旧制度",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六十年证实了这一点,眼下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动乱,也在证实这一点。

在当今中国,有些争民主争自由的功利心太重。既然他们中大多数都喜欢哈维尔,以下这段哈维尔语录希望能听进去:"他们不去追求象如下这种荣耀:显示一下自己有众多的追随者,将他们召集起来,持众逞强,然后把他们'领向美好的明天',他们不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不将'提高未觉悟大众的思想觉悟'当做自己的使命。他们仅仅因为人的本性和道德方面的原因团结在一起,而不是由于政治观点的一致聚到一起来。"

这就是现代公民意识。现在中国最需要公民意识。这又有待于全民的道德重建。全民的道德重建是中国政改的前提。

全民道德重建的意义:从"顺从"到"自主"

全民道德重建,牵涉的是十三亿人口。震撼的是十三亿人心。因为道德重建不是重建"顺民"道德,而是要从头建设起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是我们不熟悉的东西。这与六十年代学雷锋做好事、八十年代"五讲四美"的"讲道德"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以前的中国社会也有道德,以往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两个字:"顺从", 顺从父母,顺从皇帝,顺从领袖,顺从领导,顺从所有等级比自己高的人。螺丝钉精神的内核就是"顺从"。"党叫干啥就干啥"就是顺从,无条件地响应号召就是顺从,提倡学雷锋,是希望大家学他的顺从, "做好事"不过是学雷锋的副产品。

公民道德就大不一样了。公民道德的核心也是两个字:"自主"。自己就是自已的主人,自己做自己的主。"自主"与"顺从"是对立的。自主的本原是自由,没有了自由就没法自主。而自由,又要受到法的约束,所以自主也并不是随心所欲。

顺从,必导向奴性。自主,既能改变自身也能改变世界。雷达、喷气式飞机、计算机、因特网等这些突破人类常规思维模式、提供人类全新生活状态的革命性的发明创造,只能出于因自由而"自主"的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只说明中国人经过"经验累积"可以有突出成果出现,而雷达、喷气式飞机、计算机、因特网的发明是"无中生有",与经验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发明都是"胡思乱想"的产物(见注)!

雷达、喷气式飞机、计算机的发明者,都是20世纪的英国人,因特网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这说明,"无中生有"的创造性发明,与"自由"相伴相随,并丝毫离不开自由。

中国因为习惯于不自由,这些"无中生有"的创造性发明就与中国无关。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与中国无关。而具备创造型人才气质的,只有把与"创造型"有关的特质都抠掉,才能在习惯于不自由的中国作为一个没有特点的人活下去。

六十年来中国的治理术,用两个字概括,叫"管制"。城乡户口两元制度、农村的公社制度、城市的档案管理制度,都是中国最基本的管制制度--其他制度都是从这三个制度派生出来的。管制就是管死 ,就是不给自由,管制没有技巧,与喜欢"管制"的别谈"以人为本",原本就没把被管制的当人看。"尊重人格"对他们而言是外星人的语言。现在满大街的探头,说是为了加强治安,骨子里为了更加方便管制。这样的管制下能出"创造性发明"、"创造性人才",那比天方夜谭更不可信。

回到重建道德的话题。

中国的各级执政者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常常将传统道德观与公民道德混淆。以为公民道德也就是做好事、人帮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一提"道德",他就来个"学雷锋"。其实雷锋绝然不可能是公民社会道德楷模,"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就绝对不是公民的语言公民的意识。在这样的国情下,要在中国建立起公民道德真比七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要困难得多。但是,只要你觉得在这块土地上还有属于你名下的财物,只要你觉得这些财物值得你去保卫保护,中国建立起公民道德就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

公民道德意味着要承担公民义务和公民责任,你要承担,别人也要承担,公民社会里,"领导"地位与你平等,"领导"也要承担公民义务和公民责任。他们就不能再来"管制"你和其他公民--"管制"与"不平等"同义,公民社会不允许不平等。公民社会的治理也是用两个字概括:"管理"。管理,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对人格的尊重之上的,是一个或一群自由人对其他自由人的治理;管理讲究秩序,讲究规则,破坏秩序规则胡乱行事是不能容忍的。归根结底,"管理"是公民社会的治理方式,中国人对此也还陌生。

无疑,至今中国治理术仍然是"管制",国家法令的颁布要为"管制"服务。新闻法为什么三十年出不了台?因为新闻法极大地不利于"管制"。劳教条例为什么至今废除不了?因为劳教条例极大地有利于"管制"。哪个条例难废除,都是"管制"在需要它。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预算管理制度在我国诞生不了,就因为这个制度不利于对国民的管制。《民法》也迟迟诞生不了,能对每个公民的民事利益作出清楚权利界定的,是民法。像《拿破仑法典》这样的民法如果能在中国推行,大动迁就会因"违反"而受指控,中国的计划生育制度、劳教制度均无法推行下去。

李文娟的不幸在于,她把此地当成了公民社会。她是按照公民社会的规则在行事,她到北京举报顶头上司,在公民社会是在履行公民义务和承担公民责任。她不知道此举的大忌在于她在冲击了"管制"之网。此地不是公民社会,也不是皇权社会,在皇权社会她为皇帝把住税收大关她就是大功臣,皇恩浩荡,不会像今天这样里外不是人。她说她自己幼稚,也对。这是她一把年纪还相信教科书的结果。于是"劳教管制"等着她,一直管制到她求饶:"我再也不举报了。"管制获得全胜。管制是一定要获得全胜的--李文娟以劳教换取教训并不冤。

但李文娟的路就是公民社会要走的路,今天她虽然不得不"隐身",但到中国成为公民社会的一天,人们会记得她。她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先行者,她付出的代价是中国在实践公民社会进程中付出的代价。她生活在必须顺从的社会里,但她没有当顺民,她要做一回自主的人。她做到了--准确地说,她已经做过这些了,其他就不重要了,包括她的炼狱,都不重要--向李文娟致敬。

本文从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开始,也将结束于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我读托克维尔读出的是"自由",这应该符合托克维尔的本意。托克维尔在回忆录中这样说"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但由于本能,我却是一个贵族--这就是说,我蔑视和惧怕群众。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看到这一段,就不会误读托克维尔。

2012.9.7

    进入专题: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43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