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勇:听电视而寻味安静文化——影视上熟视无睹的语言暴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5 次 更新时间:2012-08-26 12:54

进入专题: 安静文化   语言暴力  

李伯勇 (进入专栏)  

基本不看电视,我形成这一习惯不觉已有几年了。互联网普及--我经常上网,能从网上得知最新的重要新闻,而且能获知多个角度的不同解读,让心里踏实,这应该是最大原因。对电视上的影视剧,我也不喜欢,认为不真实,这样的"不真实"当然包括人物和历史背景不真实,也包括其场景中某些为一般读者所粗忽的细节--这就涉及到导演和演员的专业素养了。我看过一些境外影视(DVD),对人家导演设置的场景,演员非常抽投入的表演,很高的专业水平,一丝不苟,而且对话简洁幽默,大事小声说简短说,有着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国内几个大牌导演,主题符合"主旋律",场景宏大而华丽,动辄上亿的资金投入,但在"历史事实"和"生活真实"的细节方面,是很容易让人看出破绽来的,而且把观众看作小孩童,人物对话充满说教。

住在单元房,即使不看电视,也不由自主地会听电视。因为电视是家属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有的电视连续剧对家属有不小的吸引力,她就一辑接一辑看下去。虽然她拧小声音,可影视中人物宏大而尖锐的对话还是不时冲击我的耳鼓。影视中人物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喜剧还是悲剧,权力者还是草根者,在公共场所或在三几人的私下场合,都在义正辞严地、居高临下地对人说话,或做演说式的自言自语。这就是国产影视剧的固有风格,千千万万的国人受着这精神氛围过了一天又一天。国人"嗓门大",一点小事就粗着脖子喊叫,这跟我们曾经长时间张扬的"斗争哲学"有关,一直延续到今天,影视则是积极的"推手"。

前一阵我在网上读了新加坡学者郑永年的《中国如何建设一种安静文化?》,心有所动。他说,无论是社会的和谐还是社会成员的幸福,创造一种安静型文化最为关键。任何一种文明中,都有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安静下来的安静文化。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都是如此。中国传统也如此。这位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85届研究生"对中国还算是熟悉,一些文章有的放矢,可以开拓人的视野。郑先生从大处着眼认为,中国数千年不变的阶层文化,具有每一个阶层都具自己边界、职业和专业认同、阶层可以流动等特征,安静文化由此而来。但是毛泽东的阶级革命颠覆传统秩序,他的"继续革命"(文化大革命)摧毁了中国数千年所形成的"阶层和谐",他又说阶级斗争造就的是一种"狼文化",在言语这一外观上,我的理解则是不分场合的"吼叫文化",当然说得好听一些就是"斗争文化"。

可见,国人不分环境场合时间地点大轰大嗡的习性不是"自古有之"。作为个别,古往今来,任何国家民族都有以大喊大叫行事的人,但成为一种国人习焉而不察的普遍现象,恐怕是最近六七十年的事。这里我不想重复郑先生的分析,我只是从某些社会现象--从干部到民众粗野凌厉的言谈举止感受到了中国安静文化的十分微薄。就说"说话",我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就领教过前辈"细声说大事"的提挈,但在实际生活中,官场也好,坊间也好,家人也好,家人对外面也好,尤其是争执和争吵场合,"大声说小事",谁也不示弱,谁都是"高八度"高分贝,以真理化身自居,以绝对正确自恃,先声夺人,以势压人,好像不大声自己就理亏,就成了落败者,就脸面无光,在家人在众人面前就抬不起头。最"典型"者,就是文革中的两派辩论,谁都想用近于吼叫的革命语言压倒对方,也以这样的吼叫得意,想象着对方在自己凌厉话语的攻势下狼藉不堪落荒而逃。其实,文革两派对阵开骂,文革之前一次次政治运动已经形具备了这样的精神氛围,就是说,诉苦、控诉、以牙还牙反击的语言成为暴力--语言暴力风行官场坊间已旷日持久。

我油然联想,在某种程度上,当下的影视剧也程度不等地延续着这样的语言暴力。

正是我时而"听"电视而更加感觉到了影视剧里的语言暴力。我终于明白,由于充斥"语言暴力",也是我离开电视的一个原因。

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我们电视中的影视剧可分为译制片和国产片。先说译制片,我看过DVD上打着翻译的中文字幕,人物对话用中文标出,可片中的人物说话是原声,就是说能让观众体会片中原有的对话方式和对话氛围。DVD包括战争片、谍战片、生活片、爱情片,剧情中充满矛盾冲突,以前两类片子为例,敌我两条对立的线索贯彻始终,除了很少数场合上级对下级、我方对敌方大声喝斥几句,或敌方大声挑衅,我注意到,在更多的场合,人物讲话声调并不高扬,完全是生活化寻常化的。有这样一个场景:德国纳粹特务逮捕一个组织反抗的犹太人(敌人),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式清洗,德国社会充满了对犹太人的仇恨,场面严峻却是安静的,前者并没显示"我代表德国"的浩然正气而提高声调,可剧情的紧张不减。至于生活片爱情片中的因为婚外情导致婚姻危机,夫妇双方对立,他们的争执并不高声,而且没有你来我往的长篇大论式、愤怒得无可复加的打压和辩护。当然,这样的艺术场景或艺术效果来自导演的风格,导演在剧中做足了相关铺垫,相信观众能明白,但更重要的,恐怕跟所在国安静文化的长期浸染,导演无意中采取了这样的对话方式,如此艺术场景既符合生活的真实人物的真实,也符合该国民族文化的特质,影片并不会因此而降低质量。

再说我们国内的影视剧,其主题的"正确"、富有教育意义--寓教以乐,要由正面人物来体现,由正面人物主导的矛盾冲突来体现,比如古代帝王宫廷戏就要显现和体现皇权的威风至高无上,正统力量虽败犹荣,不但有刻意为之的华丽恢宏场景,人物表情和对话每当宣示主题时就极为夸张,话语也提高了很多,这其实是说给观众听,要观众领会其"深刻意义",放在故事发生的那个古代那个宫帏那个高处不胜寒的密室,主与臣、官与婢会这样发宣言式的说话么?又比如表现现代都市爱情生活的影视剧(有一块叫"爱情有点蓝"什么的),外面的街景、建筑、轿车和楼台馆所无不光鲜亮丽、气派,人居和人物也是时髦现代,这就是当今"不差钱"中国的缩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烦恼,现代中国人当然也会烦恼,个人在职场、情场、事业场充满了喜怒哀乐,类似情形在日本、韩国等现代肥皂剧里屡见不鲜,但在我们的影视剧里,其人物在说话上就很夸张,即使人数寥寥的场合,也充斥大声的正告式的嗓门。我想,如此高分贝对话并不是来自拍摄现场,而是事后配音的结果,可见是出于导演的良苦用心。

再谈一下影视里译片的对话,其实原本不是一般观众所看到的像国产片那样剑拔弩张,而是译制者自觉或不自觉沿用"国情"惯性,把原片中带幽默讽刺仍不失人物文化气质的平声说的话增加了"火药味",有些观众会夸奖说"过瘾",所以在一译制片里"小声说大事"的场景译制成不但"大事大声说",连"小事也大声说"。所以,影视中的语言暴力依然十分普遍。

对农村题材的影视剧我再说几句。不管是反映历史还是反映现实生活,它比城市题材的影视剧在人物对话上更充满火药味,充斥弱势者的抗争,对立的双方都以真理化身--正气正派正直自居发出大声的斥责,如"我告诉你","我警告你","我不怕你","你给我滚出去"。就是两夫妇在居室里争执,声气也是高八度,以真理持有者发话,以受害者姿态发出控诉,以弱势者身份发出决绝的喊叫。我想,这里有导演有意为之的一面,突出主题,突出人物,把情节冲突推向高潮,增强艺术效果,吸引眼球,扩大收视率,冲突的内在逻辑不够就用"声调"凑,更有导演、演员和观众无意中为之的一面,就是来源于生活--我们就是在大声批别人、大声嚷嚷中走过了数十年,静气平和被视为无能和窝囊,不但得理无须让人,无理也不要退让。好像我们国人的生活从来就是这样的,农村题材的影视剧的风格应该如此。把"流"当作"源",影视里的语言暴力也就有了正当性。

表现时代情绪,表现人物焦虑,表现正反交锋,就必定要用"语言暴力"才能显现"深刻的主题"、"鲜明的立场"、"精湛的艺术"?事实上,从古到今,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同样处于矛盾冲突的漩涡,都有一种叫人安静平衡的方式在,而且发挥作用,它属于"将心比心,小声说大事"(不是和稀泥)--安静文化,只不过它一向被视为无能,更不能成为影视的主导风格罢了。

古人说"有理不在言高","和平静气言大事",这就是安静文化的表与里,但演变成了"有理言高,无理更言高,言高等于有理",以影视剧制作为例,精英们乐此不疲的"语言暴力"真是到了被棒喝的时候了。此文以《不妨"小声"言"大事"--谈影视中的语言暴力》为篇名载于《文学报》(上海),2012/8/3,此是原文

进入 李伯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安静文化   语言暴力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影视与戏剧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79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