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一:日本或不敢对中国“破釜沉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14 次 更新时间:2012-07-25 14:07

进入专题: 钓鱼岛   中日关系  

师一  

日本驻华大使馆23日表示,日媒报道的有关日本政府计划9月撤换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的消息并不属实。分析人士称,丹羽是日本现任内阁里对华仅剩不多的“良知”,被喻为中日间最后的窗口,日本那种既想挑战中国又不敢彻底激怒中国的心理决定了日本或不敢 “破釜沉舟”。

日媒欲泯灭最后的“良知”

今年6月,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Uichiro Niwa)在接受英国媒体的专访时,曾批评东京都政府的钓鱼岛“购买”计划,因此在首相野田佳彦表明将对钓鱼岛收归国有计划后,丹羽的言论与日中央政府的立场完全矛盾,招致日本国内的强烈批评。

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kouyitirou gennba)7月15日下午在外务省会见了丹羽,丹羽汇报了野田政府拟将钓鱼岛国有化招致中国抗议的背景情况,并就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计划在中国举办的纪念活动交换了意见。日本外务省称,让丹羽“临时回国”是为了“汇报情况”,并非带有抗议意味的召回大使之举。日媒对此分析称,日本临时召回驻华大使是为了“直接”获得丹羽关于现如今中日关系的信息,进而共商今后应对中国的策略。

但是,也有分析人士称,此次日本暂召驻华大使回国,并非“兴师问罪”,也不会更换大使,主要还是想从他那里了解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的第一手消息。日本此举可能意味着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种新动向,即从此前的盲目、一意孤行到开始重视中方动态和反应。日本在此时召大使回国,说明了日本对华政策敏感的一面。日本政府察觉到了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出现强烈反应的苗头,不得不开始更加重视中国的反应。

有分析人士把丹羽比作成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仅剩不多的“良知”,所谓的“良知”不是指道德品质很高尚,而是指重视对华外交的日本政界和经济界人物,丹羽就是其中一个。丹羽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丹羽认为如果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不仅将影响中日关系,还将破坏中日的经济交往,会给日本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丹羽既考虑了中日关系,也考虑到了日本的经济的发展,丹羽的想法是比较客观的。

丹羽曾公然反对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计划,这引来了日本政界对丹羽的批评。因为反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丹羽得罪了很多人,他的日子并不好过。近日,日本国内还传出风声,野田政府可能利用夏季人事定期变动的机会,撤换曾公开批评石原“购岛”的丹羽。日本《产经新闻》分析认为,丹羽关于钓鱼岛的发言与日本政府方针相互矛盾,因此,让丹羽继续留任驻北京大使难度较大,撤换丹羽有利于日本政府更好的推进钓鱼岛“国有化”。

不敢关闭中日“最后窗口”

日本政府处理驻华大使的手法很微妙。在日本,要求撤换丹羽的声音很大。但是,关于丹羽反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一事,日本外相玄叶仅称,已经对丹羽做了警告,但不会做处分,最终“不了了之”了。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驻华大使的处理是很微妙的,野田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表面上批评丹羽,野田其实也明白中日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所以丹羽才能够“安然过关”,才能继续回北京当他的驻华大使。

政治原因使日本不会撤换丹羽。有日本舆论曾指出,由于丹羽曾被时任外相的冈田克也作为政权交替的象征任命为驻华大使,冈田现任日本副首相。如果日本政府决定撤换丹羽,则意味着日本承认对华外交政策的失败;此外,丹羽历任日本伊藤忠商事社长、董事会会长,是日本财界和商界具有影响力和威望的人物,他曾被誉为日本首位民间大使。因此,如果撤换丹羽,将引起日本财界、商界对日本中央政府的不满。

经济原因让日本不敢轻举妄动。日本经济低迷不前,与中国经济互惠才是个大趋势,只有这个大趋势,才能拯救日本的经济。如今的日本,正在经济泥潭中苦苦挣扎,渴望借助中国的崛起实现自身的复兴,就连日本温泉、商场、景区、餐厅都在渴望着中国游客能够拉自己一把。在这种情况下,丹羽就更不必说了,就连日本首相野田佳彦(Yoshihiko Noda)的内心深处也想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一趟列车。有分析称,正因为这些丹羽宇一郎才能够“继续”当他的驻华大使。

日本人对中国的恐惧令其不敢“把事做绝”。这与日本主流媒体、日本政客和舆论领袖对舆论的影响直接相关。事实上,任何来中国的负面消息都能被日本国内媒体无限地放大。既然经济上比不上中国,索性就用诋毁中国的手段满足日本民众在其他领域的优越感。在某种程度上,日本无非是通过对抗中国,在寻找一点大国、强国的信心和自豪感。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Osamu fujimura)在23日的记者中表示,防卫大臣森本敏多次向媒体表示“应该准许东京都登陆钓鱼岛申请”的发言,仅仅是他个人的意见,并不代表日本政府。日本驻华大使馆23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媒体报道的有关日本政府计划9月份撤换丹羽的消息并不属实。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是源于内对深处的对华恐惧才“虚张声势”的,而且越是害怕中国,其行为表现的就越疯狂。这种扯着嗓子满世界叫嚣的样子正是在掩藏内心的恐惧。日本选择占据优势的钓鱼岛问题而非东海油气田问题向中国发难,更表明出日本内心的不自信。日本这种既想挑战中国但又不敢彻底激怒中国的心理决定着它或不会关闭丹羽这一中日间“最后的窗口”。

    进入专题: 钓鱼岛   中日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77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