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莲:中国不仅保钓更要夺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34 次 更新时间:2012-07-16 17:14

进入专题: 钓鱼岛  

陆莲  

【多维新闻】继中国渔政船深入钓鱼岛海域12海里巡航,日本15日召回驻华大使丹羽一郎,双方显然谁都不会从自己的立场上后退,面对面怒斥对方的两张脸越贴越近,看上去快要相互“推搡”,中日围绕钓鱼岛上演激烈过招。有分析认为,中日不可能就此闹僵甚至开战,因此双方都应该克制不至于关系进一步恶化。不过香港《大公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保钓不应就事论事、被动应付,而应斧底抽薪。中国不只是保护钓鱼岛,而是要取回钓鱼岛,完完整整的拥有她。

如果说大陆单方面的行动已令日本感受压力,那么两岸联手行动,则定会给予日本以震撼。同时,两岸应适时进行以救援、打捞为主题的联合演习,进一步提高巡查执法和护渔能力。不管日本出于何种目的,日本中央政府和东京都正在上演争相购买钓鱼岛的闹剧,以及此前围绕钓岛的种种小动作,都使得东海海域风高浪急,为这一地区的和平蒙上了一层阴霾,也对两岸共同捍卫包括钓岛在内的固有疆域提出新的要求。

国共应有新共识

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近期国共两党异口同声,表现出罕见的一致。大陆针对日方有关动向提出严正交涉,表明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坚定立场,强调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马英九在出席由台北市政府主办的“七七事变75周年特展”开幕式时表示:基于民族大义和国家主权必须坚持,一寸都不能让步。

马英九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表现出捍卫固有疆域的坚定立场,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表态上,口惠而实不至,显然不够。当前,国共应在包括钓鱼岛在内攸关中国主权与领土问题上,协调共同的解决方案。

本月底,第八届“国共论坛”将在哈尔滨市举行。据报道,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深化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议题包括“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深化经贸合作”、“扩大文教交流与合作”等三项。如果说以往历届“国共论坛”,总是行礼如仪的围绕一些软性议题,设置一些前瞻性、愿景式的合作框架,那么,此次“国共论坛”则应该针对“主权”与“祖权”的国族大义问题,正式凝聚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识。同时,应该借“国共论坛”之平台实现两岸领导人会晤,向世界宣示国共合作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

保钓要有新思维

保钓不应就事论事、被动应付,而应斧底抽薪。中国不只是保护钓鱼岛,而是要取回钓鱼岛,完完整整的拥有她。在此之前,先要正本清源:

声明琉球并非日本领土。应为冲绳恢复其“琉球”的本来称谓。历史上的琉球国一直受中国皇帝的册封,成为藩属国。日本派兵占领琉球后,企图让清政府转让琉球主权,但当时的中国朝廷态度强硬,在动用各种手段谴责日本,逼日退出琉球的同时,拒绝与日签署任何形式的琉球主权转让协议,对琉球问题采取了留待日后处置的拖延做法。这样,琉球群岛主权归属问题,在1879 年之后就被无限期搁置下来。

《开罗宣言》亦认为琉球群岛乃“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后美国从私利考虑,与日本单独签订了《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定》,私相授受琉球群岛,但无任何法理可言。

既然琉球都不是日本的,又何谈钓鱼岛?

护岛须有新举措

日本的反覆挑衅,是在测试中国的忍耐极限。两岸惟有果断出手,给日本以当头一击,方能彰显两岸保钓决心。

设立中国主权标志。近年来,日本先后在钓鱼岛设立了“膏药旗”、“尖阁神社”、“灯塔”等标志,客观上加强了“实际控制”,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世人。因此,应鼓励保钓人士登岛拆除日本擅建设施和有关标志,设立中国标志,并设法重建中国渔民早年所建、后被日本毁去的码头。

两岸共同护渔。钓鱼岛是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所属,中国渔民到钓鱼岛海域捕鱼天经地义,但日本屡次在钓鱼岛动作频频,两岸渔民深受其害。两岸合作护卫渔民到钓鱼岛作业,既维护了两岸渔民的利益,亦能借此打破日本的“实际控制”。

联合巡查执法。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7月11日,中国3艘渔政船同时在钓鱼岛黄尾屿西北部约30公里处钓鱼岛毗邻水域进行巡航,并一度驶入“日本领海”。期间,针对日海保厅巡逻船通过无线电向中国渔政船发出,要求驶离的警告,中国渔政船回应「我们正在进行正常巡航”。如果说大陆单方面的行动已给日本感受压力,那么,两岸联手行动,则定会给予日本以震撼。同时,两岸应适时进行以救援、打捞为主题的联合演习,进一步提高巡查执法和护渔能力。

(陆莲 编辑)

    进入专题: 钓鱼岛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4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