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山:论我国宪法序言中的根本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4 次 更新时间:2012-07-03 18:11

进入专题: 宪法序言   根本法   国家根本任务  

陈玉山  

摘要: 关于宪法序言是否包含着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具有法律实证主义倾向的学者一般认为宪法序言只是政治性宣言,继而否定其中包含根本性规定;而政治宪法学则认为宪法序言中由政治权力的事实构成的政治决断具有根本性,其见解与立宪主义的精神相冲突。我国宪法学的传统学说虽认定宪法序言包含着根本性规定,但由于缺失体系化论证,其说服力有限。规范宪法学认为,在我国宪法中的公民基本权利规范、国家机构规范以及以国家根本任务为统领的公共利益规定中,作为宪法序言之核心内容的国家根本任务虽可被视为根本法,但其既非唯一,也非最高。

关键词: 宪法序言 根本法 国家根本任务

自近代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诞生以来,宪法学界一般并不将成文宪法的序言部分视为本学科的研究重心。然而,作为实在宪法有机组成部分的宪法序言是否重要,虽说可以从比较法中窥视其端倪,但更为要紧的是,只有对本国宪法序言进行具体分析,我们才能够确定性地把握其中是否包含着整部宪法的根本性规定,以及这种规定在宪法的规范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下关于宪法序言是否包含宪法之根本性规定的讨论,与国际宪法学界的相关学说之间也存在着颇为有趣的对应关系。

一、 宪法序言是否重要的比较法考察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关于宪法序言是否重要或是否包含着宪法的根本性规定,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既典型又相互对立。

纯粹法学的代表人物汉斯·凯尔森认为宪法序言所表达的无非就是一部宪法意图促进的政治的、道德的和宗教的各种观念而已。宪法序言一般情况下并不规定人们应该如何行为的规范,因而其所包含的各种表述缺乏有关法律规范的内容,它们“具有一种与其说法学上的性质倒不如说是意识形态的性质。如果将它去掉的话,宪法的真正意义通常也不会起丝毫变化”。1 很显然,在凯尔森看来,宪法序言之于整个宪法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部分,因此,他也就断然地否定了宪法序言包含了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当然,他也并不认为宪法序言的存在毫无用处。宪法序言可以“用来给宪法一种更大的庄严并因而也就给予一种加强了的实效。典型的序言就是对上帝的祈祷以及关于正义、自由、平等和公共福利应被保护的宣告。依照宪法还是具有比较民主或比较专制的性质,它就在宪法序言中作为人民的意志而出现,或者作为蒙上帝之恩而就任的一个统治者的意志而出现”。2 这种由宪法序言所宣示的人民主权原理,在现代宪法学看来,乃是构成一部宪法的根基,继而理所当然是宪法的根本性规定之一,在凯尔森看来只不过是宪法的点缀物或修饰品而已。凯尔森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虽然认为自己和法律实证主义之间是有区别的,3 但是在反对自然权思想以及在坚持一切权利都是实在法赋予的权利这一点上,他与法律实证主义是相同的。他认为,所谓人民(宪法声称它来源于人民)首先只有通过宪法的确认,他们才能够成为法律上的存在。“所以这只是在政治意义上,而不是在法学意义上,人民才是宪法的来源。更明显的是,实际上创造宪法的那些人只代表全体人民的一小部分,即使人们考虑到选出他们的人来说,这也是如此。”4

关于该论题,政治宪法学的始作俑者卡尔·施密特与凯尔森的观点截然相反。一方面,他断言,德国 1871年的帝国宪法和1919年的魏玛宪法序言并不像有些德国宪法学家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纯粹的声明”和“历史叙述”或“单纯宣示性的”且不需要贯彻执行的陈述;另一方面,他认为虽然有些宪法学家认识到宪法序言的重要性,将宪法序言视为“宪法的精神”,但是却没有说明它们在何种意义上是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只是从形式上论证它们是需要贯彻执行的规定。施密特将这种理解斥责为“无可奈何的形式主义与对宪法序言的实质意义的少许直觉性把握的有趣结合”。施密特以其宪法与宪法律二分法的理论为基础,强调宪法序言之所以是重要的,是因为它十分清晰、有力地表达了民主制与人民主权的政治决断——这种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因此,“具有决定意义的是,魏玛宪法包含着德国人民的正式宣言:德国人民要以立法权主体的身份、凭着充分的政治意识做出决断。宪法特有的民主性在于,行使立宪权的不是君主,而是人民。立宪权与其他衍生的权力和权限有着决定性的差异。但是,战前的法学根本不讨论这一差异,魏玛国民议会的大多数法学家只说出了一些君主主义国家法的语汇”。5

施密特上述见解看上去似乎与现代规范主义者的观点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不要忘记,施密特是规范主义的坚决反对者。他的论证理路(即由实然推导出应然)如下:人民应当成为主权者的规范性要求取决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人民在现实性上掌握了国家权力。也就是说,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谁在事实上真正掌握着国家权力,谁在规范层面上就应该是主权者。施密特虽然认为宪法序言极为重要,但是不认为它包含了所有的宪法的根本性规定,他将当时魏玛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归结为五项根本政治决断:1、关于民主制的决断。2、关于共和政体的决断。3、关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决断。4、关于议会代表制的决断。5、关于国民法治国的决断,该法治国实行基本权利保障的原则和权力分立的原则。总之,德意志民国是一个立宪民主制国家,即它是一个采取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形式的国民法治国。6 由以上所列五项根本政治决断可以看出,只有第一项在宪法序言得以表述。这里涉及到的重要问题是:作为根本政治决断的这五项内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和根本性吗?依施密特之见,它们之间亦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他认为,前四项是关于一个民族的存在形式的根本政治决断,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临时中断或临时实效,而恰恰为了维护它们的存在,可以宣布基本权利规范临时中断或临时失效。因为在施密特看来,基本权利规范并非是真正产生于政治存在形式的原则,它们仅仅构成了政治活动的界限。在战争或叛乱时期,当政治存在形式受到挑战时,它们就会成为国家自我防卫的障碍,往往就会被临时中断。7 施密特的宪法观总是指向非常状态(战争、叛乱或重大的政治选择时期),而不是常规政治。其理论与历史上的政治运行实态确实有吻合之处。但是其宪法观与立宪主义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关于宪法序言是否包含着一部宪法的根本性规定,日本学者一般不泛泛而谈,他们只习惯于围绕本国宪法序言而展开讨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国宪法学具有浓厚的法教义学特征。日本国宪法前言提到,人权与国民主权乃是“人类普遍的原理,本宪法即以此原理为根据。凡与此相反的一切宪法、法律、法令和诏敕,我们均将排除之。”芦部信喜认为,以上宪法前言的这种宣示并非只是表达了某种政治性希冀,而是明示了日本国宪法的“根本规范”,“有对宪法修正具有法意义界限的理论加以确认,促使慎重对待修宪权的意味”。8 江桥崇认为,日本国宪法前言所颂扬的国民主权原理、代表制民主主义、和平主义、从恐怖及匮乏中解放、和平生存权的保障、国际协调主义均是作为主权者国民作出的决定,它们构成宪法规范的一部分,与它们相矛盾的法规范被排除。9 佐藤功亦明确地指出,宪法序言里规定何种内容,完全取决于制宪者。就日本国宪法而言,非常明确的是,宪法序言是宪法法典组成部分之一,与日本宪法正文具有同样的法律性质。宪法序言的修改必须按照宪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的修宪程进行,但他同时又强调,在宪法序言所宣示的国民主权、基本人权、和平主义等本宪法的基本原理乃是可称作“宪法之宪法”的根本性规范,因此,它们构成了宪法修改的界限。10

综上所述可见,对宪法序言是否重要或是否包含着根本性规定这个论题,事实论与规范论在理论上有根本的分野。以施密特为代表的事实论认为宪法序言包含着主权者的根本政治决断,它们构成了宪法的根本法的重要内容;而规范论并非铁板一块,其中以凯尔森为代表的法律实证主义则否认宪法序言具有根本法地位,而坚持立宪主义路线的学者则认为宪法序言表述了宪法上的部分基本价值原理。日本宪法学界主流见解即是如此。日本学者在研究该问题时不仅观点比较明确,而且都擅长于从体系化的角度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虽然他们没有论及中国宪法序言,但是其论证方法与研究进路对我国宪法学颇有借鉴意义。

二、我国学界的传统观念及其局限

我国老一辈资深宪法学家在讨论宪法序言时,一般均认肯其中蕴含着宪法的根本性规定。肖蔚云教授认为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82年宪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同时亦是该部宪法的核心内容,它们是“我国近代历史基本经验的总结,是经过实践经验的真理,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另外,宪法序言中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根本任务的规定对于整部宪法来说同样具有根本性,因为它们是“我国立国的基础,我们的国家就是建立在这些根本制度的基础上,动摇了这些制度,就动摇了国家的基础,所以它是关系我国人民最大的、长远的利益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所要达到的目标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符合我国人民的愿望”。 11许崇德教授也认为,82年宪法将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从(1978年宪法)条文移入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使之作为根本原则和总的指导思想,比作为一个具体条文更富有权威性”。 12“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是宪法序言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宪法的核心”。 13王叔文的观点与上述两位学者基本相同。针对学界将宪法序言视为“哥德式”的政治宣言,没有体现“民主政治”,而是“专制主义”的说法,他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宪法序言规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重要性,明确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宪法根本原则的不可动摇性和不可修改性以及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违宪性。 14

我国官方关于宪法序言的表述与以上学者的观点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001年12月3日,李鹏在全国法制宣传日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宪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是党的主张的制度化、法律化。现行宪法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写入宪法。特别是宪法序言,最集中地体现了党的基本主张和人民的根本意志,是宪法的灵魂,同宪法条文一样,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违反宪法序言,就是在最重要的问题上违反了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确定的重大方针政策,党中央都及时向全国人大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按照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写入宪法序言,具体内容写入宪法条文”。 15

也有学者从功能论的角度论证宪法序言涉及到根本法。就我国宪法序言而言,除了政府组织结构由宪法正文予以规定,关于国家目标、国家政权的正当性均由宪法序言通过叙述性的语言予以确认。论者以宪法序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宪法效力发挥的政治与法律前提为依据,基本上维持了宪法序言乃是“宪法的宪法”论断。 16

从以上各学者的见解可以看出,我国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所确认的国家根本任务乃是我国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其中不仅有四项基本原则的完整表述,也有国家发展目标的明确规定。然而,我国宪法序言是否穷尽了整个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呢?如果没有穷尽,那么宪法正文中的根本性规定还有哪些?它们与国家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由于缺少对整部宪法的体系化思考,上述观点尚不能被认为是在智识上已经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宪法学暴露其作为一门学科的不成熟性。然而,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新近又有学者对宪法序言予以高度关注,关于宪法序言中的根本性规定这个论题又有了新颖的观点与性格迥异的论证理路。

三、政治宪法学的新锐学说及其问题

陈端洪教授所著《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引起宪法学界的关注。此文被视为是我国政治宪法学的代表性论著。 17陈文之所以成为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因为:1、该文的研究兴趣点正是笔者所力图解答的问题,即“宪法包括哪些‘根本法’?如何排序?为什么?”;2、该文将宪法的根本性规定与宪法序言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如陈所言:“中国宪法内涵哪些根本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一条可靠的捷径就是解读宪法序言。”这与本文讨论的主题相契合。3、该文探讨的主题并不新颖,但是其在研究方法上有可能是典型反映了政治宪法学研究范式的一篇文章。政治宪法学的研究在中国虽不乏其例。但是这些研究尚并不具有典型性,甚至比较幼稚,尚处于蒙昧的状态,也没有明确的、独立的法学方法论意识。迄今为止,陈文是许多研究当中最能典型反映政治宪法学研究方法和进路的一篇文章。为我们打开了宪法学当中的实证研究的视野。

陈文将我国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归结为具有优先秩序分别的“五大根本法”:即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现代化建设、基本权利保障。在这五大根本法中,除了民主集中制由宪法总纲予以规定,基本权利保障由宪法第二章予以规定,其余三大根本法则由宪法序言作出明确的表述。仅仅从陈文对这些根本法的排序便可以看出,宪法序言是何等的重要,它包含着我国整部宪法的最为根本性的规定。 18以下分别透析“五大根本法”论断及其论证结构。

第一根本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一根本法涉及到的是国家主权问题。世界各国宪法学的各种流派均认同,国家主权问题是宪法的核心问题,国家主权的规定是宪法的根本性规定之一,这没有什么新颖之处。问题在于,国家主权的所有者是谁?近代宪法以来,各国(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学的主流见解一致认为,国家主权的归属者是人民。陈文特别之处在于:首先,中国的国家主权的归属者具有复合结构。从宪法文本上看,我国的主权者是中国人民。这是再清楚不过的。宪法序言第五自然段中“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事实性陈述,以及正文第二条第一款, 19第二十九条第一款, 20第七十六条第二款, 21均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人民乃是中国唯一的主权者。陈文标新立异地提出“复合结构”主权说的理由是什么呢?在陈看来,谁是主权者取决于权力的事实。他非常露骨地指出:“宪法是权力的派生物,而权力是一种事实,因此,宪法乃是权力事实的附属品和工具。” 22以此为前提,他主张不仅要在“做成”的意义上来理解宪法,而且要在“生成”的意义上来理解宪法。我国宪法是如何生成的呢?它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的。从立宪时刻一直到当下,中国共产党都是政治权力的掌握者。正是这样一个权力的事实,以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历史事实,使得陈端洪认为有必要将宪法规范意义上的单一的主权者改造成一个复合结构。其次,陈文认为以这种复合结构为根基,才能形成内部融贯且真实的宪法理论。他认为建构这种关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法权结构的理论乃是中国宪法与政治理论的当务之急,“政治法权结构必须体现为一种具体的宪法结构,而不能停留在现在的绝对宪法和宪法律相分离的水平上……绝对宪法和宪法律分离,就是指共产党的领导权和国家权力的组织没有在宪法律上形成一种具体的结构。宪法学上介绍的权力组织和流程仅仅限于‘国家机关’,无法将权力的分配原则和权力的组织原则衔接、协调起来。这样的宪法学既不具有真实性,也不具有规范理论的逻辑完整性、一致性”。 23不管是基于方法论上的从实然的权力事实推导出应然规范的立场,还是为了建立所谓的真实性的宪法理论的目的,陈端洪都已经走得太远了。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承当了中华民族整合的政治组织,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得以成为主权者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作为主权者的内在构成要素……共产党的领导是第一根本法的核心”。在他所营构的复合性的主权结构里,人民只不过是附属性的存在,或者是一个修饰语。 24这种论调不仅与时代潮流不合拍,同时也与以《中国共产党党章》为核心的党的规范性文件严重背离。

宪法与权力(包括与实际上的权力事实)之间的关系是宪法学必须直面的重点问题,陈文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本身是值得赞赏的。惠尔教授曾强调:“为某共同体起草一部构建最优良政府的宪法的过程,必须以在该共同体中起作用的社会力量为基础”。 25认真考量现实的力量(权力事实或者社会事实),是任何规范制定者(包括立宪者)应尽的义务。但是这不意味着权力的事实可以直接决定着规范的内涵与效力。就此而言,必须支持凯尔森的如下观点:“规范效力的理由……不是规范符合于现实。规范并非因为它是有实效所以才有效力。关于为什么某件事应当发生的问题绝不能用断言发生某事来加以回答,而只能用断言某件事应当发生来加以回答”。 26另外,陈文混淆了主权与治权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宪法予以确认的。其确切含义是中国共产党拥有治理国家的权力。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并需要某种政治权力来表现政治统一体的政治意志,但是这种权力在本质上不是主权,而是从属于主权的治权。 27其实,不仅治权在规范意义上从属于主权,即便是主权也不是绝对的,现代宪法学与政治学均已不再坚持主权不受限制的观念,曾如约翰·洛克所言:“一切权力,均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被托付给某主体的,自须受该目的的限制”。 28

第二根本法:社会主义。关于为什么社会主义是第二根本法,陈文提出两条理由:一是历史经验证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宪法序言第六自然段所陈述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即是证明;二是社会主义是主权者的政治决断。因为它是主权者的决断,所以它是根本法。陈文对第二根本法的论证是比较单薄,其说服力非常有限。这是必然的。因为何谓社会主义,目前尚未形成确切与统一的内涵。我们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与原旨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它“强调中国国情,强调实践,强调中国人民的创造性”。笔者认为,倘若维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地位,可将其理解为一个包含“四项基本原则”其他三项内容的概念。这样社会主义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内涵,又具有了制度的内涵。其中,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是比较稳定的因素,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等则在改革开放中处于主权者人民不断界定的过程中。即便是如此理解,如果与第四根本法相比,也很难说社会主义具有第二根本法的地位。

第三根本法:民主集中制。对于民主集中制为什么是第三根本法,陈文的论述不仅更为薄弱,而且自相矛盾。传统宪法学认为,宪法主要由人权规范与统治机构规范两大部分构成。统治机构规范是宪法的根本性规定,这是一个完全可以成立的命题。所谓民主集中制,无非就是政权组织形式,与资本主义宪法中的权力分立制形成对应关系。在陈看来,由于民主集中制不像西方国家的权力分立原则侧重于各权力部门的独立性与相互制衡,而是强调各权力机构之间合作与统一,因而“没能在国家机关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确立一种稳定的法权关系,是无休止的权限争议的制度渊源……中国反反复复进行机构改革,永远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有效的权力结构,这和没有确立分权原则不无关联。”。 29很明显,陈文认为民主集中制是存在诸多弊端的制度,并不是一种很成功的制度,那它又如何成为宪法的根本性规定的呢?

第四根本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陈文认为,只有将宪法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联系起来,才能理解——以国家根本任务作为宪法之根本法——这一中国宪法的特色。对这一见解笔者是赞同的。众所周知,我国宪法对国家任务怀有强烈偏好,这是任何一个后发起国家为了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况而在宪法上表达民族振兴意愿的自然表现。我国建国后制定的四部宪法均一以贯之地显现了这种倾向。宪法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巩固新政权、维持新秩序方面,在改革开放时期,为了振兴国族,它还通过确定国家根本任务的方式,为国家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在中国宪法学的视界里,宪法主要是民族振兴之法,宪法浸透着治国者致力于国家发达与民族崛起的强烈情怀。从规范主义的角度看,与国家根本任务确定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目标相比,陈文所提到前三大根本法均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而言,因而,在根本法地位上应位于国家根本任务之下。

但是,笔者不赞同,国家根本任务只是“一个民族、一个执政党的抱负、策略,不是规范”的观点。国家根本任务尽管具有纲领性,但并不缺乏规范性。它是约束公权力的根本法之一。由于宪法总纲的各个条款均是对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因此,可将国家根本任务视为我国宪法规范体系内抽象层次最高的“公共利益”或“公共福祉”条款。 30自此,我们可以认定,宪法序言的根本性规定就是国家根本任务条款。

第五根本法:基本权利。陈文认为前四大根本法均不能涵盖基本权利,但是“宪法专设一章专门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既然宪法整体上是根本法,那我们就没有理由说基本权利不是根本法。” 31按照这种逻辑,宪法内的任何规定都具有根本法地位了。以这种方式证成基本权利的根本法特性恰恰说明在我国宪法中,基本权利不具有宪法的核心价值地位。在陈看来,“社会主义宪法的权利观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反对自然法和自然权利学说……宪法把一些权利作为基本权利列举出来,同时规定一切权利都受制于法律,在政体上奉行人民代表机关至上……换言之,基本权利成了立法行为的道德原则,具有道德的优先性,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32“在仍然宣扬危机意识,强调整体生存目的,追求富强的时代,我们一方面不能漠视基本权利,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以个体的基本权利作为压倒一切的价值。另外四个根本法具有更高的地位,” 33陈文虽然也认同一些基本权利应该被尊重,还有一些政治自由应该得到保障,否则政治体制就缺乏根基。也就是说,在陈的视野里,基本权利的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政治体制存在的条件或手段。这与近代以来立宪主义的旨趣是背道而驰的。

综上分析可见,陈文的“五个根本法”论断在分析框架上借用的是施密特的政治宪法学。他在阐释宪法序言当中的文本时是为了证明政治现实的合法性。而解释政治现实的合法性或者说必然性的时候又用其来佐证宪法文本。那么在这里对文本解释和对现实政权的解释之间是互相映证的。在这个论证过程中,其秉承乃是从实然当中直接推断出应然的研究进路。巧合的是,如上文所述,施密特也曾论述过魏玛宪法中的“五个根本法”。关于这五个根本法是如何来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也许施密特的论述更为严谨和明晰。 34不管怎样,陈端洪的尝试对于推动中国宪法学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增进学术讨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但如果说“陈老师的方向,应该是中国宪法学未来的方向”(翟小波博士如是说),那恐怕有些盲目乐观了。

四、规范宪法学的立场与观点

虽然中西方在文化与历史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从实定法上看,现代各国法秩序以人为最终的关怀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我国,拒斥西方以人权保障与权力分立为基本原理的宪政模式而主张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宪政之路的声音从未断绝。 35于此,需要深思的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宪法与西方资本主义宪法的根本分歧究竟在哪里?中西方宪法以及整个法秩序在价值诉求上的分歧其实不在于——以人为最终的关怀——这个目的,而在于如何实现这个目的的方式或手段。 36判断何谓一部宪法内的根本性规定,不仅要有比较宪法以及宪法发展史的宏观视角,认肯人类宪政文明的共同成果,同时也必须认真对待本国国情以及制度事实。

近代以来,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主要由两种性质的规范组成,即统治机构规范与基本权利规范。对于这些国家的宪法而言,这两种规范都是必要的。然而这两者在价值序位上存在着高低之分。芦部信喜认为,统治机构规范虽然是宪法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但其并不构成宪法的核心,而基本权利规范才是宪法的基础规范,统治机构规范的存在从根本上是为基本权利规范服务的。 37芦部的这种观点代表了近代以来立宪主义宪法学说的主流见解,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制度事实与宪政实践。社会主义宪法不能以社会制度与社会理想的差异而抛弃资本主义宪法中的合理因素。我国宪法在内容构成上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除了统治机构规范与基本权利规范之外,还规定了数量可观的关于国家发展目标的具有公共利益性质的条款,形成了宪法的第三大结构。这些条款集中在宪法总纲之中,而它们的一般性(抽象性)表达形式就是我国宪法序言中明确表述的国家根本任务。我国宪法如此架构,反映了制宪者对如何实现保障人权的方式与路径寄予高度的期望,同时亦体现了宪法认同积极国家与能动政府的旨趣。由此可见,在我国宪法的框架内,国家机关在宪法价值的实现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国家机关与作为个体的公民处于二元对立的宪法结构中,即公民拥有要求国家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而国家负有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义务;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又承担者以积极作为的方式贯彻与落实国家根本任务的宪法义务。我国的宪政实践表明,国家根本任务的具体化与活性化已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成果,为基本权利的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国家机关在实现国家根本任务(公共利益)的过程中亦频繁地出现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情形。如何在切实地保障作为个体的公民基本权利与有效地实现以整体性利益为诉求的国家根本任务之间寻求一个适当的均衡点,则是一个考验我国公权力机关、包括每一个宪法学者智慧的宪政难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宪法的根本性规定包括三项内容,即基本权利保障、统治机构的架构以及国家根本任务的实现。在这三者中,基本权利保障是核心价值诉求,统治机构的架构以及国家根本任务的实现都是为公民基本权利的落实与保障服务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宪法序言中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视为我国宪法的根本法之一,但它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高的。

英文摘要

On The Fundamental Law In Preamble To China’s Constitution

Chen Yu-shan

(Law Schoo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 About if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contains the constitutional fundamental provisions, scholars inclined to legal positivism deem that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is only political declaration, then deny it contains fundamental provisions. Political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thinks that political decision determined by political power in the preamble constitute the fundamental provis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which conflicts with the basic spirit of constitutionalism. Though the traditional doctrine in China admits the preamble contains fundamental provisions of our constitution, but it is less convincing because of lacking system demonstration. Normative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holds that China’s constitution consists of three types of norms, that is the basic rights, state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in which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the stat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fundamental provision of the constitution, but it is neither exclusive nor superlative.

Key words: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fundamental law;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the state

注释:

1 [奥]汉斯·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

2 同上注,第289-290页。

3 See Hans Kelsoen, What is just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266.

4 同前注1凯尔森书,第290页。

5 [德]施密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0页。

6 同上注,第28页。

7 同上注,第123页。

8 [日]芦部信喜著:《宪法》,林来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348页。

9 [日]阿部照哉等编著:《宪法》(上册),周宗宪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该书第六章由江桥崇教授撰写。江桥崇乃日本法政大学法学部教授。

10 [日]佐藤功:《日本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法学译丛》,1983年第1期。

11 肖蔚云:《论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9页.

12 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770页.

13 许崇德:《现行宪法<序言>是旷世之作》, http://www.law863.com/n143c16.aspx。2009年2月20日访问。

14 王叔文:《王叔文文选》,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134页。

15 李鹏:《李鹏在全国法制宣传日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12月4日。

16 殷啸虎、李莉:《宪法序言的功能和效力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7 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中外法学》,2008年第4期。

18 从结论上看,陈的观点与上述传统观念之间没有什么不同。陈文的重要性在于,为了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其提供了能够激发人们思考的论证。法学上的观点与结论固然重要,然而法学的魅力在于它永远是一门以理性论辩的方式增进智识的的学科。我国宪法学之所以进步比较缓慢,在某种程度上可归因于学者们的观点太多,论证太少。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2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22 同前注17陈端洪文。

23 同前注17陈端洪文。

24 同前注17陈端洪文。

25 See K.C. Wheare, Modern constitutions, Oxford [Oxfordsh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p96.

26 同前注1凯尔森书,第124-125页。

27 这一点在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文件,尤其在《中国共产党党章》里有明确的表述。另外,孙中山把国家权力区分为政权与治权,政权即相当于主权。参见张知本:《宪法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8 同前注25K.C. Wheare, p94.

29 同前注17陈端洪文。

30 笔者曾对国家根本任务在我国宪法体系中的地位和性质进行过详细的论述。参见陈玉山:《论国家根本任务的宪法地位》(未刊稿)。

31 同前注17陈端洪文。

32 同前注17陈端洪文。

33 同前注17陈端洪文。

34 参见[德]施密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35 我国学界素有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的提法。这主要是受毛泽东的影响,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宪政》中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90页。此外,比较激越的观点则否定宪政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选择。参见陈红太:《关于宪政问题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36 凯尔森认为,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争论,大部分并不真正是关于社会目标的争论,而只是对于达到人们基本上都同意的目的正确途径的争论,而这一争论是不能科学地决定的。[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37 参见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7-69页。

作者简介:陈玉山,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现为扬州大学法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

    进入专题: 宪法序言   根本法   国家根本任务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03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宪政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