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领:中国的崛起应从关注创造性开始:心灵的自由是创造的根本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15 次 更新时间:2012-06-25 10:37

进入专题: 教育改革  

柯领 (进入专栏)  

当下的中国正在由传统社会实现向现代性社会的转型,我们要进行“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教育文化创新、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内涵与外延创新”这五个方面的系统建设。大国的崛起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幸福度等这样几个方面,其核心是人性的解放与创造性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是一切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这构成了国家是否可持续性崛起的瓶颈。正因为有如此的重要性,培养创造性的问题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成为了中国教育界与产业界的热点问题。这里,我从我的生命体验出发给出了一个解答。

把孩子与学生们培养成有创造能力的人,首先要奠定孩子与学生们由内而外的精神基础——丰富的审美感受力与力的理性扩张力以及其持续不断的创造性冲动。创造是什么?创造就是独特的发明或发现或者是一种新的综合。创造就是把自我意识灌注到世界中去的一种情感冲动,是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创造就是直觉的顿悟、灵感的突发,就是人的审美观念及其身体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与意志的力量的外化;创造就是生命的再生,不论是精神方面的或肉体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日月争辉,与神明同寿。。。创造就是消灭死,就是永生,就是不朽。

我根据自己的创造经验总结出了一个透视创造性的公式:创造=心灵的自由+学科的规范+创造的灵感。由此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孩子与学生们的创造性:

1.要培养心灵的自由:关于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我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命题——“心灵的自由是创造的根本”。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通向心灵的自由主要有两大途径:第一大途径是“身体动作”的自由,由身体动作的自由内化为心灵的自由。所以,儿童要多自由玩耍、劳动、爬树、打泥巴战、游泳、野营,以及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等等。万物生长靠太阳,让儿童在自然中承受更多的阳光照射体格会更健壮,让儿童的躯体和四肢尽可能处于自由的、奔放的、尽性的、放松的状态中……;第二大途径是“艺术想象力”的自由,由艺术想象力的自由内化为心灵的自由。所以,儿童要多听多读富有幻想的童话与小说、学习音乐与掌握绘画和手工、参加诗歌朗诵与戏剧表演艺术,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无限想象力的世界与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世界。总之,在儿童自由玩耍、自由运动与艺术自由想象的过程中,创造的种子就不知不觉地播进了孩子与学生们的心田,内化为一种潜意识的自我心象,经过少年潜伏期的酝酿与发酵,到了青年时期,创造的种子就会以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破土而出,“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创造性的激情将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创造力。所以,幼儿与小学生主要以“玩耍、体育、艺术、科学、劳动”活动课程为主。

根据我的观察,历史上的天才们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神童,约占天才的20%;一类是顽童,约占天才的80%。神童是天成,是天地人最佳整合的结果。顽童则是精气神过分充盈的人,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他们普遍都有调皮捣蛋的倾向或孤独不合群的倾向或行为怪异的倾向。他们在身体动作的自由与艺术想象力的自由方面,有着比常人更高的内在需求,比常人有更强大的生命活力与生命冲动,常常表现出一种非规范的性格。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有可能要把这部分人首先淘汰掉,使他们过早失去健康成长与充分发展的机会。所以,我们的学校要尽可能地善待他们,父母与老师们也应真诚理解与欣赏他们,默默地为他们作一些铺路的工作,这是社会的财富,他们中可能会诞生出伟大的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等等……

2.要掌握学科的规范:如果说幼儿、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教育主要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来展开,因为这是教育的浪漫化阶段,那么,到了高中,就进入了教育的精确化阶段,则应集中精力以 “课堂教学”为中心来展开,要强化对学生们进行各门学科的准确的基本慨念与各门学科的体系的知识传授以及综合能力训练。显然,对于培养创造性来说,仅仅有儿童时期的心灵的自由还不够,还需要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再到大学,接受基础学科的规范训练与专业技术的规范训练。接受基础学科的规范训练,也就是要学好“体育、音乐、文学、美术、舞蹈、艺术史、科技发展史、公民与社会、中西人生哲学、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道与生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计算机”等课程,要继承人类已经拥有的精神文化遗产。接受专业技术的规范训练,也就是要选择理、工、农、医,文、史、哲、教,法、财、经、管,音、美、体、舞等专业中的一门或几门来让自己有技术专长,掌握一门或几门求生存与求发展的专业本领。另外,掌握学科的规范还需要我们建立在塑造全面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完整与深刻。人类的知识从功能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塑造我们灵魂的知识(价值形态的知识),如艺术、哲学、美学、道德伦理、宗教、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等;第二类是放大我们手脚的知识(工具形态的知识),如科学、技术、工艺技能、语言技巧、法律条款等;第三类是扩展我们视野的知识(事实形态的知识),如一般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知识、风土民俗等。这种三维一体的知识结构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棵树,那么,价值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根、工具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干与枝、事实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叶,根深、干粗、叶茂才是健康成长的象征。这就是完整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是我们进行教育设计、教育实施与教育测评的理论根据与判断标准。

教育的实施要建立在“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要以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为中心,围绕完整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来逐渐地展开:婴儿时期主要着重进行感美的教育,即侧重用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形式来培养小孩感受美的能力,并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美的观念;幼儿与小学时期要以培养审美的人为中心,着重进行立美的教育,即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使儿童已萌发的对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审美趣味和美的观念得到确立,并积极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创造美的活动【课程主要有玩耍、体育、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生态世界观、公民与社会、科学、数学、朗诵、写作、手工、游戏、劳动、野外体验学习等】;进入中学后要以培养具有审美精神与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为中心,着重用世界文化的精品来进一步提高感美与立美的水平并重点进行创美的教育【课程主要有人文学科的课程: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摄影、戏剧表演、艺术史、公民与社会、中西人生哲学、道与生活、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宗教、科技发展史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外语、历史、地理、社会学与生活、人类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市场营销学、投资理财等;活动课程:体育、劳育、实验、社会调查、专题研究、兴趣活动小组、野外体验学习、各类型的专题讲座、参与寒暑假的各种训练营等】,即逐步使学生们的审美意识的冲动在对世界文化精品的欣赏、模仿与创造性的表现中,在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与哲学美的综合理解中,得到较复杂和较高级的实现,这就是中学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3.要激发创造的灵感:心灵的自由与学科的规范相结合,要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才能显现出创造力。所以,好的老师、要善于把学生们的学习引向到思考各种不同的问题之中,要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灵感。所谓灵感,就是对问题持续不懈努力后的直觉把握。

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就成了我们激发学生们创造性的重要突破口。

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或者说,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产生于主体与被认知对象的相互接触的过程中,科学研究要善于从现有知识与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研究领域中未解决的问题。了解这些问题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自学来了解,二是通过老师来了解。老师是掌握知识的先行者,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们介绍本学科或相关性学科的疑难问题、有争论的问题、前沿问题或为解决相关学科的问题而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鼓励学生们思考问题与提出问题,提倡把老师问倒。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十分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新知识,去实验,去观察”。提出问题,才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吸引学生们进入研究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

所以,在我们研究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时,我们就应该要求老师、怎样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产生一些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们思考。这是鉴定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记得徐迟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里写到这样一个情景:陈景润上初中时,他的数学老师是沈元教授,在一堂数学课上,当沈元饶有兴趣地讲到哥德巴赫猜想时是这样说的: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可到现在还没有能证明它。说到这里全班同学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老师又说,昨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位同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班的学生轰地一声笑了,但是陈景润没有笑。他被老师的话震动了。试想,假如没有这位数学老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会不会有之后的陈景润呢?所以,我们在改变课堂评价的尺子上,应把越讲问题越多作为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要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更多地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情境。总之,要通过问题来激活学生们的创造灵感,这是开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

2012年6月12日于美国旧金山

进入 柯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教育改革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473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