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明勇: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7 次 更新时间:2017-09-19 17:08

进入专题: 老龄化   可持续发展  

赖明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由1978年的55.1%上升到2010年的68.2%,至2011年,我国所具有的“人口红利”已经达到顶峰状态,正面临着“人口红利”越过拐点的特殊时期。

“人口红利”对我国影响深刻,一方面,多年的“人口红利”带来了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提供了高储蓄高投资的局面,为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作出了显著贡献;另一方面,当前的“人口红利”往往对应着未来的“人口负债”,存在着一系列对未来的隐性负债,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以日本为例,其“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在1991年,伴随劳动力成本的增速加快和经济增长的明显放缓,在结构上表现为消费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我国而言,在当前的“人口红利”方面还面临着很多具体问题。

首先,劳动力供求平衡被打破,劳动力比重下降,经济增长潜力下降。一方面,劳动力绝对数量由逐年递增到开始减少,改变了原有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状况。劳动力成本因此加速上涨,对国内市场而言,给物价水平的稳定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对于国际市场而言,由于我国比较优势中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弱化,我国的来料加工出口贸易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下降,直观来看消费的人口不变而进行社会生产的人口减少了,从而在GDP的支出方,投资和净出口作为产出减去消费的溢出也将会有相应的下降。原本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的主导地位将被一直处于落后的消费所取代,如何应对经济增长驱动力量的这种转换,也将是我国经济即将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此外,就经济增长的潜力来看,劳动力要素的潜在供给减少的同时,由于投资的下降带来了资本存量的减少,社会生产两大要素的减少将削弱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其次,可供儿童和老年人消费的社会剩余产品减少。我国儿童抚养比在未来大致稳定,但老人抚养比快速上升,将从目前约五个劳动力供养一个老人变为至2050年约两个劳动力供养一个老人,如何分配好社会资源以及保障老年人生活将是未来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具体而言,目前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依赖于子女转移和自身财产性和劳动收入,但在今后城市里可能出现家庭单位内一个成年人赡养两个甚至更多老年人的情况,原本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将难以为继,养老金将成为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养老金存在支付水平较低(2010年平均替代率仅为48%,低于国际水平的60%)、覆盖率不足(2010年职工覆盖率61%,城镇居民全体覆盖率40%)等问题,替代率和覆盖率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人口老龄化后缴纳养老金的人口趋于减少而领取养老金的人口趋于增加,最终导致无论是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模式还是基金累进制的养老金模式,都将面临巨大的缺口,成为社会沉重的隐性负债。

最后,城镇化的速度赶不上“人口红利”关闭速度。回顾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各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发现,这些国家“人口红利”的关闭要滞后于其城镇化进程的完成时段,从而较好地适应了投资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向消费主导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而在“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的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仅为51.27%,还远未到达成熟的阶段。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将降低投资供给与城镇化进程对投资提出更多需求的矛盾,也是今后我国将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口红利”的消失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老年人口的增加,给我国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供了契机,老年人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医疗保健等需求将快速增加,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更深的含义是将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由第二三产业共同占主导地位的情况进一步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偏移。我国持续多年的高额贸易顺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经济失衡,也因为巨额的外汇储备给我国国内经济带来了货币超发和控制流动性的压力。“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出口增速放缓,预期净出口占GDP比重将会下降,将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老年人虽然难以从事体力劳动,但相对于年轻人也有自身的优势,特别在艺术、人文等文化产业方面,他们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一个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其文化沉淀以及社会文明程度也会相应较高。

针对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窗口关闭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机遇,政府在政策层面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建议如下:

1.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主要包括加大对各级学校的投入、扶持和完善社会教育机构、奖励企业对员工的再培训,等等。通过人力资本质的提高来替代其量的减少。技术、劳动力和资本三大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增长,如果劳动力数量下降,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通过提高资本的积累,推动技术进步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来弥补。如上所述,老龄化对储蓄有着负面的影响,进而减缓投资以及资本积累的速度。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受到各方面制约难以有跨越式的增长,而我国目前人力资本水平尚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培训等多种途径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2.政策配合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过去多年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模式,依托于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以及资本的高速积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先后高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人口红利的结束,既对以往的发展模型提出了挑战,也给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在今后的政策导向中,应给予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多的配套扶持政策,从以往的“做大”转变为“做强”,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增长的速度得到了有效抑制,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约1.5,远低于支持人口结构稳定的总和生育率2.1的水平,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之下,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已是形势所趋。当然,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存在两个较大的争议,一是担心人口规模得不到控制,但多项调查表明,即使放开二胎政策,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也仅能提高0.2,而且综观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总和生育率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趋于降低,所以这一点担忧可以排除;二是担心中国人口结构出现“老少两头大”的情况,这一点通过人口迭代模型可以得到印证,即如果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在未来三四十年间我国的人口总抚养率因为儿童的增加会有所上升,但最终至约2060年开始下降,所以如果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也应该开始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4.积极推动社会养老金体制改革和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目前我国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体制虽然还略有盈余,但采用基金累进制的模式计算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已经存在巨大空账,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将来,养老金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结合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主要采取的形式有:划拨国有资产进入社保账户,加大养老金的收缴率,推迟退休年龄等。通过以上政策的配合,在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养老金的替代率和推动养老金在城乡各级达到全覆盖。另一方面,可抓住“银发经济”提供的契机,大力发展我国的医疗保健、旅游度假、文化艺术等产业,达到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民建湖南省主委、湖南大学副校长)

    进入专题: 老龄化   可持续发展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18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