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为:改革决心比改革共识更重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12 次 更新时间:2012-02-07 12:42

进入专题: 南方谈话   改革  

付小为  

近日,温家宝总理到广东省走访企业期间表示,在经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继续下定决心、鼓足勇气,毫不动摇、永不停顿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改革开放的长期规划设计,继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早在去年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多达44处对“改革”的提及饱含深意,其中突出强调,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而此次适逢邓小平南巡讲话二十周年之际,温家宝重提坚持改革开放,表明了中央高层对于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一致肯定,以及坚持、深化改革的一致认同。

而各级各类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党务工作报告里,“改革”同样高频出现。从这个层面而言,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共识,对于改革,不存在话语表述上的异议。然而,具体到改革的方向、以什么方案实施改革,客观地说,共识仍未达成,也很难达成。在以寻求共识为改革“起点”的当下,未凝聚的“共识”使得“改革”停留于词语上的无争议,口号意义高于实质进展。

改革是不是一定要以共识为前提?历史并没有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

回顾改革开放初期,阻力绝不小于当前改革所面临的阻力,而目前公认为改革最大阻力的既得利益者在彼时同样存在。面对巨大的阻力和史无先例的“风险”,改革在强大的动员力和开弓不返的决心下势如破竹地前行,开创了当代中国的崭新局面。事实证明,未必只有“共识”才能推动改革。

退一步说,着眼于现实,有没有可能先凝聚共识继而深化改革?

必须看到,一方面,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社会已然呈现出多元结构状况,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不同于改革初期公平与效率的排序之争,下一步改革明确指向着社会公平,改革注定不会是全民式“分红”,而是发展重心的调整及资源配置的转移。也就是说,分化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的非共享性决定了共识的难以形成。追求共识反而会变成改革无法推进的理由,甚至借口。

事实上,即便就共识本身而言,判断共识的标准也是不明确的。寄望形成的共识是一种民意所向么?如果是的,以什么方式获取民意又能保证这样的民意不失偏颇;如果不是,那需要在什么层面、哪些人之间达成共识。这些无法给以确知回答的问题质问的其实是共识能不能成为标准。

判断改革从来不是也不能以“达成共识”作标准,应当说,以“三个有利于”为代表的衡量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早已概括了改革的动力来源以及改革期望实现的目标。既然改革是不可动摇的方向,“改革”二字即蕴含着无限的动员能力,改革的问题就从来不是思想存疑问题,而是决心问题。是要脱胎换骨地完成一次历史性的转变,还是一天天拖延回避改革,才是关系生死存亡的核心问题。

    进入专题: 南方谈话   改革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共和国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73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凤凰评论,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