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钧:微博:传媒的革命

——基于和博客的比较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12 次 更新时间:2012-01-11 22:15

进入专题: 微博   博客   大众传媒   人际交际  

王鹏钧  

摘要:从2007年至今,一场由微博引起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在中国,对微博功能、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及影响的研究如雨后春笋。或许由于字面意义,许多研究者将微博看做“微型博客”,没有发现两者的根本差异,更没有注意到微博给传媒和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微博与博客的比较中,探讨微博的革命性意义。

关键词:微博;博客;大众传媒;人际交际

Micro-blog: the Revolution of Media

——Based on A Comparative Research Between Blog and Micro-blog

Abstract: a single spark caused by micro-blog has already become a potential since 2007. In China, the study on micro-blog's function, mode of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effect and the power of its influence has mushroomed. Perhaps because of literal meaning, many researchers did not make sense of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and micro-blog. More importantly, they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media and society it will bring.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micro-blog by the comparisons of blog and micro-blog.

Key words: micro-blog; blog; mass media;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2007年,一种叫Twitter的即时交流工具在美国横空出世,并因其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这种新出现的交际工具,具有低门槛、草根化和便捷性的特征,其最大特点是“微”——一条讯息只能在140个字符以内。

随后,中国也出现模仿Twitter的类似交际工具,如饭否、嘀咕等。2009年新浪微博开通,同时有较大影响的还有Follow5、腾讯滔滔和随心微博等。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不仅因为微博用户数量有了质的提升,更由于新浪微博在两会期间获得的集中关注,以及它在推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宜黄拆迁”等事件方面表现出的影响力。

微博正以其独具的传播优势,引发一场传媒的革命。

一、微博VS博客

顾名思义,不少研究者认为,微博就是微型博客。“‘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基于web3.0平台新进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1]或者微博“就是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是传统博客的一种变体”。[2]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工具,微博不是内容缩减为140个字符(或汉字)的博客,它的价值在于——微博是互联网时代独一无二的新媒介。换句话说,它无可替代。微博集中了电子媒介的一切优势,将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与私人博客的所有优点兼收并蓄,可以说只有微博才真正属于互联网。

1948年,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维尔提出了传播学研究的经典范式——5W模式,分别从传者、讯息、媒介、受众和效果等5个方面,开创了大众传播研究线性模式的先河。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仍然是大众传播研究的基本范式,也正好可以借用来分析微博与微博(Micro-blog VS Blog)的区别:

1.传者:精英VS草根

“如果说web1.0是精英文化,开创了聚众时代,那么web2.0是草根文化,开创了分众时代。”[3] web1.0时代的呈现方式是网页,书写方式带有理性和逻辑色彩。这个时期博客的实质是将纸张上的文字挪移到网页的页面上,仍然不脱离传统媒体的藩篱。从传者来说,博客的博主仍然采用传统媒体的方式,是一种精英式的写作。博主掌握讯息的发布权和解释权,好友和访客只有阅读权和有限的评论权,也就是说,传者与受众地位的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互动很少。

微博的传者却是草根和平民。“Twitter”的本义就是“叽叽喳喳”,其口号无论从最初的“what are you doing?”到后来的“Share and discover what's happening right now, anywhere in the world”,反映的都是普通人的声音。中国的几大微博网站的口号,如嘀咕网的“你正在干嘛?”、新浪的“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以及腾讯滔滔网的“唠唠叨叨,其乐陶陶”,也是如此。微博的传者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个人,每一条微博的书写就是生活中的言语。每条微博140个字符,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注册一个微博账号、甚至一个邮箱,就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感受、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是一种真正平等的媒介工具,它消弭了使用者身份、性别和地位的差异,消除了精英与草根之间的鸿沟。

2.讯息:有意义 VS碎片化

博客的写作是一种有意义的写作,所传达的讯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通过理性与逻辑的思考而带有文本意义。博客要赢得受众,必须以质取胜;要吸引大批访客关注,必须经常发表有真知灼见、吸引人的意见;要获得超高人气,必须写紧贴现实、与时代相关的东西。一句话,博客发表的讯息要“有意义”。如果博客经常发表“流水账”式的日记或个人的私语,相信不会有人长久地关注。当初韩寒就是凭借经常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文,而长期占据新浪博客总人气排行榜榜首。

相比之下,微博传递的讯息则是去“深沉化”、去“意义化”的,是一种“碎片化”的讯息。现代社会中,生产和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也被切割成了碎片。没有谁会经常关注发生在遥远国度的事情,去阅读长篇累牍的博文,而更愿意关注发生在身旁的小事。事虽小,但与己相关。在等车排队的间隙、在闲暇无聊的片刻,随时都可以拿出手机,描写所听、所见,抒发所想、所感。加上140个字符的限制,没有谁会精心设计如何表达,更多的是一种率性而写,率性而发,不必考虑思想的“深刻”与意义的“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让人们真正接触信息,掌握信息。作为一种颠覆性话语,微博客们“表达着被强势媒体忽视的草根人群的喜怒哀乐,表达着被主流意见不屑的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表达着在正统媒体无法出现的对公众人物的戏谑。”[4]

3.媒介:电脑VS手机

从传播介质来看,博客主要借助于电脑。博客传播是以网页的形式出现在电脑桌面上。这就意味着,如果访客或好友要进行访问、阅读或转载博文,必须依靠电脑登陆网站,才可以实现,这大大提高了博客的准入门槛。相比之下,微博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传播介质可以依靠电脑上网,也可以使用手机。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可以登陆微博,查看和发表评论。微博就是这样一种几乎没有门槛的工具,它的传播特点真正做到了理想的4A(Anytime, Anywhere, Anyone, Anything)状态。

2007年,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模仿Twitter的饭否网和叽咕网,但影响不大。革命性的意义出现在2009年,随着3G拍照的发放,使得手机与电脑连为一体,真正迎来了“移动化”的互联网时代。苹果和蓝莓让手机上网更为方便快捷,为微博的发展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微博迅猛发展的今天,用户不必坐在电脑桌前。利用手机上网,可以登陆微博账号,更新微博,查看留言和评论,与好友进行互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微博时代也被称为“自媒体”(we media)时代。

4. 受众:网状VS核裂变

在媒介发展史上,传统媒体如书籍、报纸和杂志都是典型的线型传播模式,其特征是“点对点”式(one to one)传播;电子媒介时代传播方式变成网状传播模式,其特征是“一对多”(one to N),早期的广播、电视的传播形态莫不如此,都是由一个信源出发,辐射周边。博客是电子版的报纸和书籍,结合了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的优势,但其传播方式还是没有脱离网状传播模式的范畴,这就导致受众极其有限。博主是讯息源,从博主出发,辐射好友与访客,虽然可以通过评论进行互动,但是博客与出版的书籍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微博的传播既不同于线型模式也不同于网状模式,它是一种网核状、裂变式的传播(one to N to N),利用微博,每个人都是传播的中心,既是起点也是终点,连绵不绝,这就使得微博的受众在理论上是无限的。

微博可以有一个点(信源),但这个点绝对不是孤立的,它随时处在众多点的包围之中,并且与其中任何一个点可以达成即时的互动。如果说博客是一个讲台,有限的空间里大众聆听一个人的布道;那微博就如同广场,每个博主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的一员。他可能因为发现有很多人在围观,就凑了上去,感觉没意思就悄悄离开;或者因为他的一鸣惊人,引得众人围观他。可以说,微博消融了伟大,而真正使人类的平等在互联网上得以实现。

5.效果:手榴弹VS核按钮

由于博客自身对好友人数的限制、访客的随机性以及网状传播模式,使得受众有限,其影响力也有限。微博的传播是一种核裂变式传播,再加上准入门槛低和草根性、平民化的立场,使得它的影响力巨大。如果说博客是手榴弹,其传播效果是对某一个区域的集中轰炸,微博就是质子和中子的对撞,其传播效果如同一次核裂变。

博客的博主发表博文,其好友受人数限制,且其访客是随机的。除了少量的固定好友,其余的访客都不固定,这大大影响了博客的影响力;新浪博客排行榜榜首的徐小明的博客,一天之内最多有10多万人访问。而微博则不然,假设一个微博博主有5万粉丝(不算僵粉和刷粉者),每位粉丝各自有100个粉丝。博主发表一条微博,理论上5分钟之内会被5万粉丝看到,如果这5万粉丝都进行转发,在5分钟之内,该微博可以被转发5万次。假设这些粉丝的粉丝再次转发,不到半个小时,这条微博可以被转发500万次!这还是在静止的状态中,即排除博主继续发微博和好友及粉丝之间的互动,这就是微博的影响力!它几乎就是一个核按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微博女王姚晨的影响力堪比一家成熟的大都市报纸或者一家电视台,“每每发布的消息竟然可以达到一份报纸的传阅范围,而且速度还要快N倍”。[5]

二、微博:传媒的革命

夏雨禾博士通过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微博所反映的“话头”分布情况看,“新闻、个性化信息及‘段子’、冷笑话是当前微博信息的主流”,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微博既不同于传播公共信息大众媒介,又与一般私人性质的交流工具有所差异的特征”。[6]这正是微博的特异功能,它整合了传统媒介的优势,消弭了它们的弱点。传统的大众媒介缺乏与民众的直接互动与沟通,很难真正反映现实,而只能提供关于社会的“拟态环境”。对于广大受众而言,又苦于没有表达意见的渠道,对于媒体设置的议程,他们往往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互联网时代,微博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说:“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7]微博的颠覆性意义在于:它既是一种传播媒介,又是一种人际交际工具,微博的出现,标志着信息社会的真正到来。

只有微博才真正属于互联网,它集中了互联网一切优点,是互联网不可替代的东西,预示着信息社会的真正来临。所谓的信息社会,不仅是信息大爆炸、信息在社会中起主要作用的社会,更是个人成为信息主体的时代。在这里,有必要理解信息与讯息这两个不同概念。信息是 信息论 中的一个 术语 。1948年, 美国 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 香农 在《通讯中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传播学中的讯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即信息是可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而讯息只是表达了一定意义的符号。这两者的模糊性就在于,对每个受众来说,他的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常出现这样的事情:某人看了报纸之后说没什么新闻[8],因为在他眼中,没有他需要的可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即没有信息。

前互联网时代,讯息的掌控和发布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经过层层把关,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无法做出自己的选择。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人手里都有了一个扩音器,都可以自己发出的声音,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讯息,而不是别人认为的“信息”。可以说,互联网给了受众自由选择权,推翻了传统时代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即媒体虽不可让受众怎么想,但是可以让他们想什么。在微博时代,是草根媒介的时代,也是we media 时代,美国学者丹·吉摩尔认为“新闻权威的本质正在转移”,他说:“谁都有做新闻的能力,可以让沉默的大众发出新声,他们说的话正是我们需要聆听的。”[9]在微博时代,没有谁是中心,因为中心在随时变化,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微博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格局,使每个人都可能是讯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

当然,任何一种技术的发展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正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根源。微博也不例外,在具有强大传播功能的同时,它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海量的垃圾讯息,使得获得信息的成本增大;利用微博进行传播的谣言,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应该加强政府部门对微博的管制。他们的前提假设是可以让微博发挥尽优势而去除负面影响,其动机不错,但实践中无法实现。正如电视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欢乐,但同时也对儿童的发展有严重的危险,不仅会产生“童年的消逝”这样的后果,也会使人类在盲目地追逐娱乐的道路上“娱乐至死”。“谣言止于公开”,在意见的自由市场,真理和谬论一起展开争论,真相和假相一起露面,事实和谣言也共同出现。在一个完全公开、透明的社会中,谣言和假相会在阳光下无处遁形。西谚云:硬币有两面。海德格尔说,敞开就是遮蔽。微博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设置了不少障碍。不能因为有障碍就停止前进的脚步。微博自身是中立的,“我们很容易把技术工具作为那些使用者所犯罪孽的替罪羊。现代科学的产品本身无所谓好坏,决定他们价值的是他们的使用方法”,[10] 重要的是如何用和怎样用好微博。

微博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既是一种传播媒介又是一种人际交际工具。作为传播媒介,它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让每个人都有了一个扩音器;作为人际交通工具,兼备了博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方式的功能。微博正是利用其“微”,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胡泳副教授提及,“Twitter扇动翅膀,无意也必然地引发了传播方式进而生活方式的革命。一双手虽然小,但无数双小手彼此关注、评论和转发,真正链接起社会的神经末梢;社会呈现真正的网状组织,信息开始核聚变,个体的付出能即时看到实效和业绩,自我的吁求能即时听到共鸣和回响,微博变成了温暖的围脖。”[11]

微博的“蝴蝶效应”已经开始展现: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Twitter用户最先披露这条消息,到关于“宜黄拆迁”始末的微博报道;从2010年新浪微博对中国“两会”的直播到“小悦悦”事件引发全国人民对道德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反思;从伊朗德黑兰革命中微博的作用到“阿拉伯之春”和2011年“伦敦骚乱”。比传媒革命更重要的是微博可能带来的社会革命,尤其在当下的中国,由于公权力的滥用和舆论监督的缺失,微博更是成为一把悬在执政者头顶的利剑。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及自由、民主和法制观念的诉求与讨论,微博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结语:关于未来

半个世纪前,早在电子媒介的巨大威力尚未充分展现时,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就先知般地预言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他认为,人类经过了蒙昧时期的部落文明阶段和印刷术时期的非部落文明之后,在电子媒介的影响下,人类将重新进入部落文明时代。这个时期不是对前部落时代的简单回归,而是在经历了讯息的极度匮乏—讯息极度丰富这样一个循环之后对信息和自我的再认识,体现了一种进步。正如佛家所谓“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至高境界,是经历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懵懂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迷惑后抵达真正的彻悟与澄净。或许正如《新闻的未来:重返咖啡馆时代》一文所指出的那样:互联网正让新闻业重返大众媒体出现之前的对话文化时代。[12]

“媒介即讯息”,媒介带给人类讯息的同时,也以其强大的传播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书籍和杂志培养了阅读和思考的习惯,电视和广播拓展了人类的视觉和听觉能力,而微博又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改变?微博的明天在哪里?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的话或许会带来一些启发:“尽管作为互联网web2.0的新生儿,微博还出于亟待完善的成长期,但其凭借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必将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产品。[13]

———————————————————

注释:

[1] 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当代传播》,第2期。

[2] 张力;唐虹:“微博信息传播机制及其发展困境”,《新闻世界》,2011年第1期。

[3] 李林荣;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

[4] 黄少华:“闪客:另类娱乐文化的涂鸦与解构”,《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7日。

[5] 周旋:“论微博客的新媒体特征”,《新闻传播》2010年3月。

[6] 夏雨禾:“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

[7] 【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 信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认为,新闻学中的信息就是至信息的狭义概念,即可以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东西。参见《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40页。

[9] 【美】丹·吉摩尔著,陈建勋译:《草根媒体》。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10]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7页。

[11] 胡泳:“微革命:从推特到新浪微博”,《新周刊》,2010,1.15。

[12] The future of news: back to the coffee house.《The Economist》.http://www.economist.com/node/18928416

[13] 喻国明:“微博:影响力的产生机制与作用空间”,《中关村》2010年4总83期。

作者简介:王鹏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新闻、传媒与文化;

联系方式:(地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17幢613室,(邮编)610065;

    进入专题: 微博   博客   大众传媒   人际交际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媒体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151.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