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樱桃园的凋零——读契诃夫(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52 次 更新时间:2011-12-01 11:59

进入专题: 契诃夫  

曹文轩 (进入专栏)  

一九〇四年七月十五日深夜,德国疗养地巴登韦勒。

与死亡之神已打了数次交道的契诃夫,躺在柔软舒适的病榻上,听着窗外潮湿的空气流过树林时发出的细弱声响。“德意志的寂静”浓厚地包围着这位异乡客。他终于听到了生命乐章的最后一个音符,正从黑暗的远方飘忽而来。他将脸侧过来,以极其平静而严肃的语调对他的德国医生说:我要死了。

医生让人打开了一瓶香槟酒。

契诃夫接过杯子,望着妻子——莫斯科艺术剧院最出色的演员克尼碧尔,微笑道:“我好久没有喝香槟酒了……”说罢,将杯中酒慢慢饮尽,然后侧身躺了下去……

天还未放亮,一只精灵似的黑蛾从窗外飞进屋里,然后在契诃夫遗体的周围,没有一丝声息地飞动着……

几天后,他的遗体运回俄国。

遗体运回时的情状,就像是一篇绝妙的“契诃夫式”的小说:到火车站去迎接他灵柩的亲朋好友,在一个军乐队的演奏声中,却竟然找不到他的灵柩——那个庄严肃穆的军乐队,原来是用来迎接同车到达的一个将军的灵柩的。一阵忙乱之后,人们才好不容易地找到了契诃夫的灵柩——他的灵柩居然混放在一节赫然写着“牡蛎”的车厢里。事后,高尔基愤怒地写道:“车厢上肮脏的绿色字迹,就像那些得意洋洋的凡夫俗子在精疲力竭的敌人面前放声狂笑。”

这最终一幕,再度印证了契诃夫的那些讽刺性作品所具有的极度真实性。

我们必须记住契诃夫是个医生。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契诃夫的医生,才会有这样一个叫契诃夫的作家。

许多作家都曾与医学有过关系。中国的鲁迅就是一例。“医学与文学”应当是一个有趣的题目,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一个题目——这也是可以作为一个题目的。契诃夫的文学肯定与医学有某些隐秘的关系。这倒不是因为他的不少作品写了与医生、医院、病人有关的故事,而是他在从事文学创作时,显示了他从医时养就的品质、习气以及如何看待、对付这个世界的方式。

契诃夫还是一个很有声誉的医生。那座设在巴勃金诺、挂有“契诃夫医师”招牌的诊所,曾在“至少十五俄里”的范围内,家喻户晓。他一生都似乎很热爱他的这份职业,他愿意聆听病人的连绵不断的呻吟,他闻惯了苦涩的药香,他对自己开出的别出心裁的药方,其洋洋得意的程度并不在他写出一篇不同凡响的小说之下。而一个病人痛苦的解除给他所带来的快意,也绝不在一篇作品发表后而广受赞誉所带来的快意之下。对于医学,他一生钟爱。

出于一个医生的职业眼光,契诃夫面对社会时,极容易将其看成是一个“病者”。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可以说,几乎都是揭露性与批判性的。他的手指似乎时刻扣在扳机上。今天的学者们在分析契诃夫作品时,都显出一番驾轻就熟的神气,毫不迟疑地将契诃夫作品的这些精神归结为他所处在的那个俄国社会是一个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社会。他们从不作假设:如果这个当医生的契诃夫生活在当下随便哪一个社会,还会不会是那样一个锐利的、刻薄的、无情的作家契诃夫?而我的回答是十分肯定的:契诃夫即使在当下,也还是那样一个契诃夫。

医生的职业,无形之中帮他完成了对“作家”这一概念最本质之含义的理解:作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批判性的。一部世界文学史,我们看得再明白不过了:那些被我们所推崇、所敬仰、被我们冠以“伟大”字眼的作家,都不是社会的颂者。他们所承当的角色是尴尬的、孤独的、充满了挑战意味的。他们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所不喜欢的时代,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所希望的时代,而这一个又一个的“希望的时代”,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时代,因为新的一代作家很快替代了他们而成为主流。事情意味深长:新一代作家,又宿命般地接受了先人的命运,又成了尴尬的、孤独的、充满了挑战意味的角色。他们依然又将社会看成了一个病者。社会在文学中总是一个病者。

我们可以将契诃夫的态度看成是对一个政治制度的态度,但,仅仅看到这一点,显然离契诃夫的境界还很遥远。他这样的人,其实无论生活在哪一种政治制度之下,也会是这样的一番态度的。他的病者,是社会,而并不是制度,或者说不仅仅是制度。就人类社会而言,它无论在何种形态的制度之下,都不可能是一个十足的健康者。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是一个病者的形象。契诃夫笔下的社会,是十九世纪的俄国社会。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之后,我们今天再来面对任何一个社会时,我们都将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契诃夫笔下的若干社会病态依然存在。而那个社会造成的种种畸形人物——如“变色龙”、如惶惶不安的小公务员、如将自己装在套中的别里科夫,依然就在我们身旁走动——我们又在哪一刻能不再听到他们的鼻息声?

执政者都喜欢与之共在的作家是那个社会的颂者,而当一些作家不愿成为颂者时,就又很容易地将他们简单地看做是制度的不合作者。一种紧张关系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而这种紧张关系的解除,要么寄托于执政者的开明、对作家之职能的深度理解,要么就是放弃作家的立场、牺牲文学的本性。生活于中国的又一位医生鲁迅,今天已被反复解释为他是他那个社会的投枪与匕首。但我们想过没有:如果这位医生没有英年早逝,情况又将如何?他面对的社会——那个病者,就会在他眼中于一天早晨霍然一跃而有了绝对无恙的强健体魄了吗?鲁迅的早逝,对一个民族来讲,无疑是一大哀事,但对于他个人而言,却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契诃夫是非要将社会看成病者不可的,因为他是个医生。医生眼里只有病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学与文学的职能是一致的。鲁迅当年弃医从文,但在实质性的一点上,二者却有着相同的本意:疗治。

契诃夫还看出了这个社会具有反讽意味的一点:病者将非病者看成为病者。他在他的《第六病室》中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点。那个有良心的医生拉庚,看出了被关在第六病室中的“疯子”恰恰是一个具有理想的人,而与他开始了一种越来越亲密的关系。结局却是:他也被当成疯子送进了第六病室。当一个社会已分不清谁是真正的病者时,那么,这个社会也就确实病得不轻了。

我们在阅读契诃夫的作品时,总要不时地想到一个单词:耐心。

像契诃夫这样有耐心的作家,我以为是不多的。他在面对世界时,总要比我们多获得若干信息。我们与他相比,一个个都显得粗枝大叶。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总是显得有点不耐烦,只满足于一个大概的印象,世界在我们的视野中一滑而过,我们总是说不出太多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细节。契诃夫的耐心是无限度的,因此契诃夫的世界,是一个被得到充分阅读的世界。而这份耐心的生成,同样与他的医生职业有关。

作为医生,他必须拥有两大品质:胆大、心细。若胆大,不心细,则会出大差错,而人命关天的事是不可出一点差错的。心细,胆不大,则又不会在医术上有大手笔。作为医生的契诃夫,似乎一生都在为这两大品质而修炼自己。

耐心,成了他职业的习惯。

他的这一习惯,很自然地流注到了文学对存在的观察与描写上。他的马车行走在草原上,远远地见到了一架风车。那风车越来越大,他看到了两个翼片。他居然注意到了,一个翼片旧了,打了补丁,而另一个是前不久用新木料做成的,在太阳底下亮闪闪的。他注视着一个女人,发现这个女人脸上的皮肤竟然不够用,睁眼的时候必须把嘴闭上,而张嘴的时候必须将眼睛闭上。他一旁打量着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学生,发现他为了炫耀自己,很可笑地跛着一只脚走路。……契诃夫的作品给后世的作家留下一个宝贵的观察方式:凝视。

凝视之后,再凝思,这就有了契诃夫,就有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华采一章。

中医讲“望、闻、问、切”,“望”为首,凝视就是“望”。

文学界的高手,高就高在他比一般人有耐心。文学中的那些好看的字面,好看也就好看在由那份耐心而获得的细微描写上。在鲁迅写阿Q与王胡比赛捉虱子时,我们见到了这份耐心:“他很想寻一两个大的,然而竟没有,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的塞在厚嘴唇里,狠命一咬,劈的一声,又不及王胡响。”在加缪去写一只苍蝇时,我们又见到了这份耐心:“长途汽车的窗户关着,一只瘦小的苍蝇在里面飞来飞去,已经有一会工夫了。……每当有一阵风挟着沙子打得窗子沙沙响时,那只苍蝇就打一个哆嗦。”……

契诃夫绝对是一个高手。

“冷酷无情”,这是我们在阅读契诃夫作品时会经常有的感觉。伟大的医生,必定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必定有着一番博大的悲悯情怀。然而,这种职业又造就了一种不动声色、不感情用事的“冷漠”态度。后来的人谈到契诃夫的叙事态度,十有八九都会提到契诃夫的冷峻,殊不知,这份冷峻绝对是一种医生式的冷峻——这种文学态度,与从医养就的心性有关。他让高尔基少用一些感情色彩浓厚的形容词,而对与他关系有点暧昧的一位女作家,他说得更为具体:“当你描写不幸的、倒霉的人们,并想打动读者,你应当表现得冷静一些:这样才能勾画出不幸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突出这种不幸。而你却在主人公们流泪的时候,跟着他们一起叹息。是的,应该冷静些。”

契诃夫也曾对他的医生职业有过疑惑。他对一位羡慕他一身二任的作家说:“相反,医学妨碍了我醉心于自由艺术……”

然而,从现在看,这种妨碍却是成全了作家契诃夫。冷静、节制、犀利、入木三分的透视……所有这一切,反而比冲动、散漫、无边无际的自由,更容易成为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条件。

最终,契诃夫说,医学是他的“发妻”,而文学则是他的“情妇”。

进入 曹文轩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契诃夫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45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作者博客,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