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儒学儒家的出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22 次 更新时间:2011-07-29 00:37

进入专题: 儒学   儒家  

周有光 (进入专栏)  

儒学的来源

二战之后,东亚国家和地区有四种文化背景:儒学文化、共产主义、佛教、伊斯兰教。经济起飞的国家和地区都以儒学为背影,“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之外,还有日本。(日本某大公司把《大学》作为培训职员的必修课)。国际传说,儒学有发展经济的潜力。1980年代,一些共产主义者开始研究儒学;1984年成立中国孔子基金会,1986年出版《孔子研究》杂志。199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周小平女士送我一部《中国儒学百科全书》,我也开始自修儒学,目的是想知道:什么是儒学,儒学在21世纪有点什么用处。我九十二岁开始学儒,难于达到一知半解,只能希望半知略解了。这里是我学儒笔记的部分摘录。山门外谈禅,不免尽说外行话。敬请读者指正。

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积累,留下六部古书《诗》《书》《周易》《礼》《乐》《春秋》,称六经。《乐》失传,成五经。先秦诸子都从六经吸取营养。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融汇古训,演绎新知,谓之儒。儒学的来源,原为治丧相礼的巫术,后来演变成为传布教化的职业。孔子以前就有儒,孔子开创系统的儒家学说。儒学开创于孔子,发扬于孟子,后世继承,历代有变化,但是,孔孟的仁义原理不变,所以儒学又称孔孟之学。

孔孟之学

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修己”和“安人”为基本内容。“仁”从人从二,二人共处就需要行为选择。孔子选择“爱”作为共处原则。“仁”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安人”是为社会服务,使人民安居乐业。“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春秋末,诸侯兼并,民不聊生,孔子希望重建西周的安定社会。理想未能实现,退而办教育。原来只有“官学”,入学限于“国子”(高干子弟),孔子首创私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实行教育民办,提倡学术自由。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三千人,来自十来个国家,学成的贤者七十二人。在春秋时代,这是大规模的教育事业。(“有教无类”,美国加州大学刻石立碑于校园,译曰:Teachingknowsnobounds.)

孔子只谈现世,不谈来生,“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很少谈“性”和“天道”。子贡说:“夫子之性与天道,不可得而知也”。孔子学说侧重社会实践,不作玄虚空谈,与其说是哲学,不如说是人文社会科学。

孟子比孔子晚一百多年,继承孔子而发扬孔子。孟子认为,向善要求和为善能力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人,生而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能做出道德行为的选择。关于修己,他提出“存心养性、寡欲养气”。关于安人,他从“仁政”引出“民贵君轻”的民本理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太祖朱元璋因孟子说民贵君轻而把孟子逐出孔庙!)

法家主张“耕战”,以暴力统一天下。孟子主张仁政和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身取义”,真理重于生命。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许多儒生以身殉学,私人办学的自由没有了。

儒外学术的冲击

汉初以来,儒学不断受到儒外学术的冲击,发生量变和质变。

(1)阴阳五行说的介入

汉初重黄老,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汉武帝积极建国,采取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秦多国相争,百家争鸣;汉代统一天下,统一官学。法家残暴,道家虚无,墨家偏激,儒家中庸。儒家是太平时期的选择。儒家也需要法律,儒家和法家的分别,不在要不要法律,而在儒家以法律辅助仁政,法家以法律施行暴政。

董仲舒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仁义礼智信),使儒学教义系统化和公式化。但是他认为“天人同类、相互感应”,提出“天人感应说”,把天看作人格天,并且引进阴阳五行说,万事分阴阳以合于五行(金木水火土),使儒学蒙上神秘化的面纱。

(2)老庄玄学的腐蚀

魏晋南北朝(共384年),外族入侵、南北分裂。佛教大盛,道教大起,玄学大行。儒学独尊变为“儒、佛、道、玄”四学并立。何晏作《道德论》、王弼注《老》《易》,以老庄道家思想糅合儒家理论,称为玄学。哲理尚“贵无”,政治重“无为”,教育倡“愚民”,跟儒学根本对立。以老庄解释孔孟,使儒学的本质受到严重腐蚀。南北朝开始,儒学宗教化,称为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立。

(3)佛教的渗透

隋唐时代,以儒学概念解释佛教,形成中国佛教。唐代文化成为东亚高峰,由于实行开放,多方吸收,“江河不择细流、所以成其大”,特别是西天取经,至今里巷传说《西游记》。日本来华的和尚留学生是来学中国佛教的。儒学在唐代只是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且有下沉的危险。韩愈决心复兴儒学,视佛教为邪说,提出儒家道统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划清儒佛界线,巩固儒家阵营。唐元和14年(820年)韩愈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皇帝,被贬广东潮阳,作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反佛失败,关系重大,从此儒学难于跟佛教抗衡。儒生个个学佛,儒冠而佛心。

宋元明清(共979年)是一个外族入侵、汉族受难的时代。汉族在蒙元是三等奴隶,在满清是二等奴才。满清皇帝用不断的文字狱镇压儒生,儒学只能躲避到故纸堆里去。外族同化于汉族,变成比较“仁慈”的统治者,需要经过至少三代人的逐步文明化。华夏文化于是长期停滞。

宋明理学又称道学,是儒学受佛教影响之后的变体。汉儒注重名物训诂,宋儒注重义理性命,故称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等提出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认为“理”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万物由“理”派生。南宋陆九渊、明代王守仁等提出主观唯心主义的理学,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观意识的心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北宋张载提出“气”的一元论,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气”根据一定规则(理)而千变万化。各人各说,玄虚无标准。不许排佛,只能学佛,于是抛弃孔孟的积极精神,在说理上学习思辨精微,在内容上学习虚无缥渺,以禅补儒,以儒包禅。宋明理学被誉为体系完整的新儒学。

(4)启蒙运动的影响

在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下,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从封建改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康有为效法日本,1898年辅助光绪皇帝实行维新,只一百天就失败了。他提出,《春秋》“微言大义”是孔子的“托古改制”,满清维新有儒学依据。这是儒学为维新服务的古为今用。他反对宋儒“义理之性”说,批判“存天理、灭人欲”,严厉谴责“三纲”。他解释的“仁”中包含“博爱、平等、自由”。

胡适在191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用西方科学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的传统学术。他提倡“整理国故”(不是“保存国粹”),改革旧文化、树立新思想。他批判封建专制,揭露伦理纲常,打破正统,反对“言必称孔孟”,提倡以科学的和平等的眼光评价孔孟和儒学。

(5)阶级斗争的警钟

北大哲学系《论语批注》(中华书局,1974)说:

“孔丘创立的儒家学派,不仅是一个反动的思想流派,主要还是一个反动的政治集团”;

“孔丘开坛设教,广招弟子,大肆宣扬他那套反动说教,拼凑反革命队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叫他的门徒把自己训练成复辟奴隶制的帮凶”。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说:

法家革命,儒家反革命,“孔丘是反动教育家”,

“《论语》集中表现孔丘顽固复古的反动立场,成为一切反动阶级用以压迫和欺骗人民的精神武器”。

这是一声阶级斗争的警钟,惊醒了休克状态的儒学。大风暴过后,儒学悄然翻身了,张眼一看,世界大变!

儒家的三大斗争

(1)反暴力斗争

从春秋到战国,兼并战争越来越频繁,所以《孟子》中反暴力的言论比《论语》中多得多。例如:“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猝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这一段对话,多么生动、多么尖锐!

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儒家反暴力的正确性对治天下己经得到证明。二次大战补充了历史。希特勒的纳粹武力未能统一西欧,各国民主协商的文功组成了欧盟,这是“不噬杀人者”能统一天下的证明。历史正在摆脱暴力轮回,实现儒家反暴力原理。

(2)反愚昧斗争

儒家重视知识,努力教育,为华夏文化培植根基。道家和法家否定知识、提倡愚民,限制教育、以吏为师。请看反儒家的愚民哲学:

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智慧出,有大伪”;“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韩非子说:“举士而求贤智,为政而期适民,皆乱之端”;“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知识越多越反动,原来古已有之!

(3)反神秘斗争

儒学没有天堂,没有彼岸,接近无神论。“子不语怪力乱神”。从商殷时代遇到大事必须占卜,到孔子不谈怪力乱神,儒家的反神秘斗争跨过了极大的一步。儒学不是宗教,这是不必多说的。但是受佛教影响,孔夫子居然遭受拉郎配,跟佛祖和道祖并坐一堂,接受香火膜拜,叫人啼笑皆非!学术必须非神秘化,真理最怕不许怀疑。

儒家的三大斗争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儒学的现代化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包含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主要是国际共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传统文化主要是本民族的文史哲和宗教。我国的大学课程大部分是现代文化,小部分是传统文化,这反映我国进入全球化的程度和保持民族特色的现状。每一传统文化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进行现代化。

儒学的历史任务是维护帝王政权,建设稳定而繁荣的封建社会。在二千年中做出了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成绩。儒学不是为后封建时代服务的,责备它不能为民主和科学服务,不符合历史观点。五四时期打孔家店,好比责备孔夫子不懂英语,那时英语还没有产生呢。叫儒学为后封建时代服务,责任不在孔夫子,而在今天的一代:如何使儒学现代化。

儒学现代化的原则应当包含:1、除去封建性、建立现代性:例如“君为臣纲”要改为“官为民仆”。2、除去保守性、建立创造性:例如“述而不作”要改为“述而又作”。3、除去玄虚性、建立实用性:例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这个说法难于为现代青年所接受,形式和内容都要改革。古人不懂什么是天,不妨把天和人配对。今人对天至少有了初步的科学理解,天和人配不成对了。印度有一个五岁的小诗人,他的诗集叫做《让我摸摸天》,他会欢迎把天和人排排坐。旧瓶可以装新酒,可是如果旧瓶上贴着使人恶心的广告,就不会有人来尝这美味。帝王思想已经成为骂人话,谁还愿意自己称王?自称圣人别人也要嗤之以鼻!难于为现代青年所理解,就难于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

儒学内容要逐项研究,分为三部分:1、对现代有指导意义的,从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原理对、具体不对,改之。如“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要改为“天下有不是之父母”,父母有错,好言劝说。3、不合现代要求的,弃之。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有人说:文盲群众需要儒学宗教化,书斋学者需要儒学玄虚化,现代青年需要儒学常识化,三者并行不悖,不妨各行其是。这是过渡时期的必然现象吗?

汉代以来,儒家大都钻研章句训诂之学,给五经和孔孟做注解,很少有实质性的发展和创新,但是留下许多至理名言,有普遍和久远的意义。今后发展,应当发挥“孔子圣之时者也”的精神,使为封建服务的古代儒学变成为“后”封建服务的现代儒学。

进入 周有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儒学   儒家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256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