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喜平: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价值追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09 次 更新时间:2011-06-11 10:56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优越性  

韩喜平  

核心提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社会形态,其优越性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异化,决定了必然要求建立扬弃私人占有制的新社会。发展、平等和人的解放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表明,共同富裕与以人为本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社会形态,其优越性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对此,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作了精辟而完整的阐述。当然由于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自身需要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完善,其优越性也自然是在不断发展中从不同方面得到体现的。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才有必要成为重新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还是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来看,都可以表明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体现。

前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与劳动异化

社会主义是在批判旧世界中认识发现的,马克思指出:“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①确切地说,社会主义产生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反思。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给予极高评价的同时,也对这种非人道的社会形态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活动中,人是没有自由的,因而人是异化的。人的这一不自由状态首先体现在生产劳动领域。

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人身虽然获得了自由,但是由于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谋求生存,他们只拥有自由选择其受雇于某个资本家的权利,却逃脱不了始终受整个资产阶级剥削的残酷命运。因此,这种出卖劳动力的行为并非是真正的自由,而只是被迫。然而,这种剥削关系被所谓的平等关系掩盖起来:“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②似乎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换。然而,一方面,工人不出卖劳动力就无法生存,因此出卖劳动力是没有选择的谋生之路,而非自由交换;另一方面,当劳动力在市场上出卖的时候,实质是把人异化成了作为商品的“物”,这显然是人的异化的极端表现。所以,“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工人在把自己出卖给资本家以前就已经属于资本了”。③他一出生就由社会分配指定专门从事雇佣劳动,而有资本的人一出生就被指定是将来的资本家。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已经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而是作为资本家的“活的资本”或创造利润的“工具”,而且同时也是工人自己谋生的“工具”。因此,人是没有自由的异化的存在,即马克思所说的“非人”的存在。

“工人仅仅为增值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④在这样的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是相互分离的,生产的目的从实质上看是为资产者获得更多的利润,占有更多的财富,工人只是生产和获取利润的工具,工人的劳动则是异化的劳动。一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方法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并且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⑤。

以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充分表明,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个制度是以扬弃私有制为前提的,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体现为消除人的异化,把人的本质还给人,即“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⑥。由此可以判定: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建立新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制度追求: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为发展、平等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不是对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简单义愤,而是科学地考察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运行机制,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为了给自己开辟道路,必然要冲破资本主义关系的外壳,社会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如同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所代替一样,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规律。

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制度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了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毫无疑问,这些优越性的核心归结起来就是“以人为本”。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境中,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消除人的异化,使人按照人的本质即自由的方式而存在。而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传统哲学的“抽象的人道主义”具有本质的差别。这一差别体现在,马克思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在了具体的社会制度当中。因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制度构想中,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首先,生产力发展上的优越性。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制度作了科学的构想。这种设想是针对旧制度弊端的,而这一弊端的总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马克思把“私有制的扬弃”看作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首先要求恢复生产资料的社会性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阶段,要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⑦生产者“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⑧新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资本主义社会有极大的提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它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真正平等。马克思所构想的平等不同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宣扬的抽象的平等,而是事实上的平等,即社会各个成员在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经没有差别,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得社会民众平等地占有社会财富,任何人不能因为其占有的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消费资料按劳动量用劳动券来直接分配。生产者“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⑨进一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述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为人们政治关系上的平等奠定了基础。

最后,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表现在劳动异化的最终消灭。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⑩在这样的社会,劳动的异化性质消失,劳动成了人的本质的展现,成了人的第一需要。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极大提高,人的体力、智力和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为保卫自己做人的权利而消灭“本身的生活条件”,也就瓦解了迫使人异化的私有制,从而“创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共产主义联合体)。在那里,人类的解放表现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1}。

中国经验:共同富裕与以人为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证明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是科学的“原理”,而且也可以说是一种理念的指引,这就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如何发挥优越性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回顾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曾经创造过辉煌,但教条的理解和僵化的模式最终使得前苏联社会主义社会走向解体,西方学者甚至得出了“社会主义历史终结”的结论。与此不同,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尽管有过探索的曲折与艰辛,但终于在当代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就,特别是在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在世界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社会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西方学者首先提出从“华盛顿共识”向“北京共识”的转变。总结中国的成功经验,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了作用,具体地说,中国成功正是遵循而非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坚持了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2},“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13},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做到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14}。仔细分析邓小平这几段话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思想:

其一,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只有富裕才能满足人的感性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是全方位的,因此包括各种感性需要的满足。而满足人的感性需求就需要创造充足的物质财富。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首要目标。因此,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15}为了推动发展,开始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略,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了每一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同时,社会主义把国家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有优势,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强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整体利益超越了“原子式”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从而形成了强大力量。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其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共同富裕。这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表现为,个人的财富不因为财产私有和个人的天赋差别以及社会分工的差别而有所差别。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尚不能完全实现,在一定阶段甚至还会有扩大的可能。但从总体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上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因此,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寻找科学的发展道路,要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把公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如果出现两极分化,那就走到斜路上去了。政府要承担起更多的保障职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保障人民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

其三,实现共同富裕,本身就是落实“以人为本”。资本主义制度是“以物为本”,一切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衡量。早期的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并没有落实在现实的社会制度当中。与此不同,社会主义则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作出社会制度的安排,因此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相对于资本主义“以物为本”的优越性。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以物为本”甚至与此相关的“异化劳动”,但这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所带来的,而只是当前市场经济所导致的现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劳动”和“以物为本”必然会消逝,从而实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发展规划,努力建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和推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以社会和谐的理念,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这体现了马克思追求的社会发展将为人类的真正自由解放创造条件的基本理念。不断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使得人们生活平等、幸福、自由、和谐,也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最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表现为它承诺了超越物质利益的精神理想。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为人类社会提出的一种理想,人类的解放不能仅仅依靠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更主要的要依靠人类精神和文明的进步。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因此,人总是要以高尚的精神生活作为生命的最高原则。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的生命理想,从而建立一个超越物质财富限制的无限的精神自由世界。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这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16页。

②③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99、629、708页。

④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8、141页。

⑥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4页。

⑦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4页。

{12}{1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225页。

{13}{1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2、167页。

(作者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优越性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132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学术前沿,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