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俊人:从文化角度看世界性城市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72 次 更新时间:2011-02-11 13:06

进入专题: 城市建设  

万俊人 (进入专栏)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那么,城市在文化发展中承担着怎样的功能和责任?现代城市在文化发展问题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着力点有哪些?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不无现实意义。

深刻认识城市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三代”(夏、商、周)以前,“都邑”便在中原地区形成;古埃及的开罗、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德里、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等城市,也都形成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600年期间。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跨越简朴的社群生活,进入文明发展的较高级阶段。高度集中的居住格局、日渐发达的商业贸易、日趋增多的社会交往以及不断繁荣的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都是城市所催生的文明成果。可以说,城市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

进入近现代,城市更成为文化发展的前沿和高地。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既是现代化的先行者,也是都市化的发动者。像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等城市,都伴随着近代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而蓬勃发展,成为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工业、商业、贸易、金融中心,而且是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可以说,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动力源。高楼大厦、通衢大道、大学、博物馆、图书馆以及不断变化的生活时尚、文化风气和观念思潮大都产生于城市,并以城市为中心向整个社会扩展和辐射。直至当代,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仍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核心区和思想观念的引领者。

准确把握当代城市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以文化成天下”,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理想,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在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社会发展模式下,城市在“以文化成天下”的进程中担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我们应当建立怎样的文化标准、以怎样的文化理念来引领现代城市发展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刻把握当代城市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从现实情况看,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商业化和世俗化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既发挥其促进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功能,又警惕和规避过度商业化和世俗化对城市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等的损害。

加拿大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查尔斯·泰勒在《世俗的时代》一书中详细分析了一些欧洲中心城市在西方现代社会世俗化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也深刻剖析了近代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对传统宗教文化和伦理精神的解构作用。事实上,商业化和世俗化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的“双刃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商业化和世俗化催生了一大批现代文化形态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它们也对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冲击。只要认真考察一下商业广告、都市电影、流行音乐、服饰饮食等现代城市文化元素,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点。在商业化和世俗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保持高雅文化与世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创造与文化消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适度均衡和良性互动,是我们应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应当清醒地看到,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层面上,而应当同时发展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造、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世界性城市的过程中,应对现代城市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和世俗化保持一定的警惕,自觉强化城市在知识教育和传播、知识创新、文化创造和文明提升中的独特作用。

积极借鉴一些世界文化名城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有益经验

  

我国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也需要积极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一些世界文化名城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波士顿等的实践,可以为我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巴黎是世界时尚之都和先锋文化集散地,同时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在巴黎,人们既可以看到埃菲尔铁塔等独具风格的现代建筑、红磨坊等炫目刺激的现代娱乐中心,年年翻新甚至以季节、月度为周期的时尚服装展示和先锋音乐表演,以及五花八门的后现代行为艺术;也可以看到星罗棋布的各种博物馆、艺术馆和纪念性建筑群,众多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国际性权威文化机构等。更重要的是,巴黎还拥有各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哲学思想、学术流派,众多享誉全球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同各种高层次的大学、研究院一起,构成了巴黎的精神文化标志。正是这些因素的结合,使巴黎既成为西方古典人文主义精神传统的坚固堡垒,又成为形形色色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乃至“超后现代主义”的前沿阵地。

伦敦也较好地实现了古典和现代文化元素的结合与统一。在伦敦,人们可以从纵横交错、古老狭长的街道中感受到其作为17—19世纪纺织工业、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往日辉煌,也可以从诸多世界顶级大学如牛津、剑桥、伦敦经济学院等以及享誉世界的博物馆、古典建筑中感受到其深厚的历史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文化韵味,还可以从依然保留的皇家宫殿和古老仪式中感受到这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所特有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精英主义的气质。然而,这一切却并不排斥爵士乐、先锋艺术等现代文化元素。

波士顿则一直坚持和突出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城市定位和城市特色。在波士顿,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作为城市标志的书形玻璃大厦。波士顿之所以用“书”这一文化符号作为城市象征图案,是因为它拥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以及围绕在它周围的耶鲁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哈佛大学创造了实用主义等“美国哲学”,丰富了西方的思想体系,并为美国社会不断输送各种高端人才;麻省理工学院既设计了“爱国者导弹”,也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被称为美国总统的两大摇篮。从这个角度说,世界一流大学是波士顿的重要文化元素。

坚持把人文精神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内核

从上述三个城市发展的历史中,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真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城,决不仅仅是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中心,也不仅仅拥有时尚流行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景观,而应具有丰厚的精神文化底蕴,在坚守人文传统的同时对现代社会新文化乃至商业文化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态度,努力成为文化创造和知识创新的中心地带,成为引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先进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前沿地带。世界文化名城之“文”在于其“质”(文化传统和精神文化)而非其“市”(文化市场);而文化名城之“化”则主要在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示范。“质”是文化之本,“市”是文化之用。简而言之,“市”应是“质”的外在表现,而“质”是“市”的精神内核。因此,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应坚持立“质”而开“市”,以健全发达的“市”反哺和滋养“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类的知识文化体系在不断发生新的分化和演变,城市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无论怎样变化,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都不会改变。与不断改变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相比,人文精神更加恒久、更加深厚、更加稳定。文化的根本在于人文精神,然后才是经世致用。我们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尤需保持这种清醒的观念。

(作者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

进入 万俊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城市建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875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