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人民币和现实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16 次 更新时间:2010-03-29 13:43

进入专题: 人民币升值  

樊纲 (进入专栏)  

人民币汇率问题又一次成为美国国会的靶子,反华情绪,似乎又开始在美国流行起来。

但此次行动似乎比以往来的更为诡异。2004年至05年时,美国国会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当时的情形是,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正在快速增长。而由于美国金融泡沫崩盘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大前提下,中国的国际收支项目顺差正在显著减少。刨除香港之外,中国全年总顺差达到2000亿美元,这只相当于2008年时候约三分之一。如果用GDP来衡量,下降的还要厉害,因为2008年的GDP增长率是8.7%。

当时,由于人民币和美元挂钩,随着美元对欧元,英镑和日元等其他币种的贬值,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也随着下降。但如今,美元近几个月对其他主要币种有所升值,由于人民币和美元的挂钩,人民币实际汇率实际在走强。

当然,和5年前比较起来,其他一些因素也有所不同。目前的情况是,美国的内外债依旧庞大和不断攀升的高失业率。这就需要一些人来对此负责。美国政客们当然不会自责,最好的替罪羊就是中国的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美元已经保持18个月没有升值。

但是,人民币升值就真的能解决美国问题么?看来未必如此。在2005年7月到2008年9月之间,也就是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22%。而美国经常项目账户的逆差实际也增加了,在一个季度之内从1950亿美元增加到2050亿美元。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人民币汇率过低。不过,具体低估数值还有待争议。经济学家陈庚辛基于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显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40%,但如果考虑世行用购买力平价对中国GDP的调整,高估的40%几乎全部抹平;拉迪和戈德斯坦的结论是人民币被低估12%~16%(截至2008年底);北京大学姚洋的计算显示只有不到10%。

不过,假设中国大幅升值人民币,比方说40%,如此过猛的调整会促使中国企业突然失去市场竞争力而一蹶不振。中国所留下的市场真空就会迅速被像越南和印度此类的低成本国家占领。美国公司还是无法从中受益,这对于美国就业也没什么帮助,而通胀却会增加。

如果人民币缓慢升值,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利润却降低。这就会使得美国的通胀快速上升,迫使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从而影响到如今还不稳定的美国经济复苏。美中这两个最大经济体中产生新问题就会动摇全球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影响到美国的就业率。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美国失业率不会改善,贸易赤字也不是消失。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从1970和1980年代的历史经验来看,当时美国迫使日元升值。而如今,在人民币问题上,现在的美国政客会更加变本加厉。

汇率其实两国之间根据各自的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平衡性来设定,至少能衡量出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关系。如果出现失衡,双方都有问题。一旦美国国内经济不平衡而导致货币贬值,仅仅下调美元汇率不能解决问题。

当然,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也是问题,中方的问题包括巨额的国民储蓄(约占GDP的51%),以及能源等其他资源的价格错位。这些都是导致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中国应该着手解决。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美国也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过度杠杆和巨额赤字导致的过度消费。只有双方各自认真解决自身的国内问题,贸易的不平衡才能真正地稳步减少。短期的汇率调整不能解决长期的负面发展趋势。

中国应该继续实施“可浮动”的汇率体制,特别是在危机之后的不确定性逐渐减弱之际。在考量这么做的得失时,中国的决策者应该考虑中国自身在国际上应当承担的责任和潜在的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甚至是“贸易战”发生的可能。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决策者同样也面临着美国那样的国内压力。这就使保持就业率的增长。

中国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他们所获得的收入只有进城民工收入的一半(如果人民币升值10%,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将上升到770美元,当然这只是换算成美元的增长,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何使得更多的农民进入收入较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不仅意味着减少贫穷,也可以缩短贫富之间的差距。从任何道德的标准来看,中国的这项目标和美国自身问题同样重要。

进入 樊纲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人民币升值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61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Projet Syndicate,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