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弟海 吴菲:持续性不平等产生和加剧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98 次 更新时间:2009-09-02 23:56

进入专题: 持续性不平等  

王弟海   吴菲  

内容提要: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我国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也不断加剧,甚至有继续恶化趋势。本文先在现有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能够导致持续性不平等产生和加剧的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现在阶段导致我国不平等持续恶化的可能原因。论文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导致目前我国不平等加剧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垄断以及由此导致的持续寻租和非法性收入、户籍制度引起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各种不完备制度的改革所造成的持续不公平再分配、自费教育制度的改革所引起的人力资本积累不平等。

关键词:收入分配;持续性不平等;经济发展

一、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取得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GDP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04年人均收入水平已超过1000美元。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按照市场汇率进行计算,200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1%,位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四位。然而,在这期间,我国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不平等指标都显示出我国贫富分化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社会地区间差距和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正日益突出。在20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农村和城市内部来看,还是从农村和城市之间来看,中国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都已经急剧扩大,甚至可以说几乎达到了恶化状态。以李实(2003)教授对国家Nit 局的资料的研究为例,我国农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从1978的0.21上升到2000年的0.35.我国城市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6上升到1995的0.28.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全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1981年为0.29,而2006年则已达到0.45,突破了国际警戒线。其他研究机构和学者估计的不平等甚至比这更高(李实,2003)。

关于中国不平等加剧的原因,很多学者都把它归结为国企产权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认为国有企业改制和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加剧和恶化,由此甚至出现了对市场经济改革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那么,市场经济改革是否一定会导致不平等加剧呢?如果是,那么市场机制导致不平等加剧的机制是什么?如果不是,那么又是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不平等加剧呢?

或者还是其他的机制如何同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一起,共同导致了我国不平等的持续加剧?本文将先在现有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导致不平等产生、持续和加剧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现阶段导致我国不平等持续加剧的可能原因。

二、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产生、持续和加剧的原因

这一部分我们先从理论上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什么原因能够导致持续性不平等存在;第二,什么原因能够使得初始的不平等对未来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具有影响作用;第三,不平等长期的变化趋势如何,即长期不平等是会不断加剧,还是会趋近于一个固定的不平等程度。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能够导致持续性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只要有五种:随机因素的冲击、个人偏好的差异、能力的差异和年龄的差异以及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存在(王弟海和龚六堂,2008a )。

但是,能够使得不平等持续存在而且可能加剧的中间机制却很多。下面对这些因素进行讨论。

1 持续性不平等产生的原因

在长期内能够产生持续性不平等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个人之间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差异是导致持续性不平等的主要原因。现有文献研究已经表明,当个人在能力和/或偏好上存在先天性差异时,即使初始时个人之间的财富水平完全平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收入和财富分配持续性不平等。这一结论的经济学直觉很容易理解:在承认按劳分配的基础上,能力的差异能够导致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存在是肯定的,而在承认私有产权和财富可以随时间积累的情况下,偏好(包括对闲暇和对时间的偏好)的差异也能产生持续性不平等。闲暇的偏好使得不同的人在闲暇和消费之间的替代不同,对闲暇更偏好的人总是趋向于用闲暇来代替劳动和由劳动收入所带来的消费,由此,他/她更少的劳动从而获得的收入也自然会更少些。对时间偏好则表现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替代,一个更看重现在的人总是趋向于现在多消费少储蓄,由此,他/她在下一期的财富水平以及由储蓄所带来的利息收入也就更少些。其实,个人之间无论是由于能力和偏好等个人先天特征上产生的差异,还是由于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所造成的身份、地位、户口和阶级等后天性的社会性特征的差异,。也无论这种差异是永久性的还是随机性的,只要这些差异在经济中长期存在,且它会影响个人的收入机会和储蓄行为,它就会导致持续性不平等的存在。

而且,这种差异所产生的持续性不平等还可能会同其他经济机制相互作用而得到扩大。

其次,社会中不同人群的年龄差异和个人生命周期内收入的不平等也是导致持续性不平等的重要原因。王弟海和龚六堂(2005)研究表明,在个人最大化其一生效用水平的假设下,个人会按照利率水平和个人效用的贴现率来平滑他一生的消费水平。因此,即使个人在每一时期都获得相同收入,如果单位投资在未来的收入通过个人主观贴现之后大于1,那么,每个人也会趋向于在未来多消费。

这就决定了个人会储蓄部分现在收入到未来消费,从而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具有不同的财富水平。整个社会中不同年龄的人就会具有不同的财富水平。从而个人年龄的差距必然会带来财富水平的不平等。如果财富水平能够通过利率获得收入,即使个人的劳动收入相同,个人总收入水平也会存在不平等。因此,生命周期所带来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是个人优化选择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生命周期所导致的不平等总是存在的。

第三,职业分化以及由此所导致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同也是产生持续性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弟海(2009,第七章)研究表明,如果经济中需要不同的职业同时存在,而且不同的职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或者教育时间不同,那么,不同职业间收入不平等是必然存在的。这一形式的不平等同生命周期形式的不平等一样,是经济主体最有选择和市场均衡的结果,它源自于生产的多样性和人类需要的多样性。这一形式的不平等也同样是不可能消除的,但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累积而加剧或者消失。

最后,在私有制产权和财产可以继承的情况下,由于历史“遗传”的原因,个人初始财富分配总是存在不平等的,而这一不平等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的不平等。不过,初始财富分配对后期不平等可能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趋于消失,也可能导致持续性不平等。在什么情况下初始财富不平等能够对收入分配不平等产生持续性影响,这是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一旦初始财富不平等会持续性存在,那么,再分配政策和一次性产权改革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2 导致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具有持续性影响的机制

在新古典模型下,如果个人生命是无限的,那么,初始财富不平等将具有持续性的影响。因为在无限期的新古典模型中,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均衡利率水平正好同个人的贴现率持平,因此,每个人将在任何时期内都会保持相同的消费水平,从而他们的财富水平也会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个人没有能力上的差异,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将永远持续下去。所以,初始财富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消失的(Rutheffo,1955;王弟海和龚六堂,2008a )。幸运的是,在个人生命有限的情况下,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它在长期内会趋于消失(Rutheffonl,1955;王弟海和龚六堂,2008b )。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最简单的情形,在个人不关心后代从而没有任何遗产联系机制的情况下,即便一个人的财富水平再多,它也会随着个人生命的结束而消失。因此,如果代际之间没有财富联系,一代人之间的财富分配不平等将会随着这一代人的结束而消失。不过,如果代际之间存在联系,那么初始财富不平等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代际间财富的联系越大,初始不平等对经济中持续性不平等的影响也就越长。由此,一切有助于消除财富代际联系的政策都有助于消除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影响。

现实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在完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古典模型中,初始财富的不平等并不会导致经济中持续性不平等的存在和加剧(Rutherford,1955;王弟海和龚六堂,2008b )。但在实际经济中,由于存在诸多其他机制的影响,这使得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具有持续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时候它还会随着时间而加剧。总结起来,能够导致初始财富具有持续性影响的机制主要有:

代际联系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在存在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中,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很多时候会通过代际联系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产生持续性影响。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通过代际联系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产生持续性不平等是不难理解的:在存在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下,下期的收入水平将直接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程度有关,高投资和高教育都会导致下期高的收入。如果个人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代际联系受到初始财富水平的影响,那么,下期的收人水平就会受到初始财富水平的影响。在一般新古典模型中,上期财富对下期收入的影响是通过利率水平而发生联系的。在存在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下,上期财富水平对下期总收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资本收入上,而且还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体现在劳动收入上。因此,这必定会加大上下期之间收入的相关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不会使得初始财富的不平等具有持续性的影响,它也会延长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时间。在教育存在外部性和教育社区分割的情况下,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必然会加剧初始财富的不平等(Benabou ,1996a ,1996b ;Duflauf ,1996)。当然,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还可能和其他机制(如不完备资本借贷市场等)一起,加剧初始财富所导致的持续性不平等。

资本借贷市场的结构及其完备程度

现有很多文献从不完备资本市场角度研究了初始财富分配对持续性不平等的影响。这些文献的研究已经证明,不完备资本市场在短期内可能会限制个人的职业的选择,也可能会限制个人人力资本和教育机会,还可能会限制个人投资机会。

这些限制都会使得个人每期的收入直接取决于他的财富水平,从而也取决于他上一期的收入水平。在存在稳定均衡的持续性不平等情况下,如果不完全资本市场使得相关的投资品(包括职业选择、工作能力、技术利用以及投资水平等)

存在非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可分割性,那么,即使长期内不平等可能会缩小,但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仍会对未来分配不平等产生持续性影响(Mookhe6ee andRay,2003)。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否会使得收入和财富分配持续性不平等对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产生依赖性,取决于财富积累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王弟海和龚六堂(2007b,2008b)的分析表明,在完备资本市场经济中,如果财富积累率大于经济增长率,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对持续性不平等不具有长期影响;反之则相反。不过,在边际生产率递减的情况下,如果是利率内生的经济,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财富积累会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财富积累率,经济的内在作用最终会使得财富积累率小于经济增长率,因此,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对持续性不平等的影响总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消失,而且经济增长率越快,初始不平等对未来不平等的影响消失得越快。但是,即使是在利率内生经济中,我们也不能排除,在存在初始财富不平等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短期内可能会使得不平等继续加剧。

不过,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也会弱化上期收入不平等对下期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利率外生的经济中,由于利率和储蓄率(取决于个人偏好)都是外生的,因此,财富积累率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经济增长率,这时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可能会对经济具有持续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就个人而言,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能够产生持续性影响的原因在于初始财富通过其他机制导致了个人机会的持续性不平等。如果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仅仅是暂时性的不平等,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增长,增长能使得所有个人都获益,那么,个人初始财富的影响最终会趋于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经济是解决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的最好方法。由此,我们可以说它是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让~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人带动和帮助后富的人,最后走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构想。但是,如果其他经济机制使得财富分配所导致个人机会的不平等是永久性的,那么,初始财富的不平等总是对个人未来收入和财富不平等存在持续性影响。因此,初始财富的限制对个人乃至家族的限制是永久性的。这时,即便经济发展再快再久,总有一部分人由于初始财富的原因而处于低收入水平。这就有可能使得“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成为不可能。因此,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消除初始财富对个人机会的限制,至少是消除持续性限制,是走“共同富裕”的关键。

3 导致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的机制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什么情况下不平等会越来越加剧?在什么情况下不平等会趋于收敛,即即便起初不平等可能加剧,但在一定时间之后,不平等总会趋近于一个固定水平,也就是说不平等不可能永远加剧。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导致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不断加剧的社会必然会滋生大众的不满,从而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或动荡,而且经济的发展最终也会落空。从这一意义上说,消除导致不平等加剧的原因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现有文献的研究来看,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持续性扩大的情形。首先考虑一种比较简单的情形,即假设个人偏好、能力都相同,没有任何随机冲击影响,但存在初始财富不平等,这时不平等未来的变化趋势如何呢?现有研究表明,在没有随机性冲击和个人差异情况下,除了在利率外生且具有增长的经济中(王弟海和龚六堂,2007b )、或者在规模报酬非递减(王弟海,2009)的情况之外,一般情况下不平等都是收敛的(stiglitz,1969;Chatterjee,1994;Caselli &Venture ,2000;王弟海和龚六堂,2006)。

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随机因素和个人之间持续性的差异存在,即便是在不完备资本市场经济中,不平等也不可能永远加剧的。从这一意义上讲,可以说市场经济本身不会加剧不平等,因为完全的市场经济本身不存在加剧不平等的内在机制。不过,王弟海和龚六堂(2007b )的研究也表明,在利率外生的增长经济中或者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规模报酬非递减的情况下,即使经济中没有随机因素的影响,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

在利率外生的增长经济中,导致不平等加剧的原因在于过高的利率水平和个人对后代过高的遗产率,这时如果政府可以调控利率水平或者遗产率,则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可以消除不平等的持续性恶化。王弟海(2009,第九章)的分析进一步指出,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规模报酬非递减的情况下,其实无论是在完备资本市场经济中还是在没有资本市场的经济中,不平等都会加剧。这一不平等持续性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报酬非递减导致个人财富水平的持续性增长,而且财富水平越高的人,其财富增长率也越快。因此,不平等的持续性扩大根源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冲突。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完备市场经济中不平等持续扩大的可能性比没有资本市场经济更小。另外,现有文献也已经指出,一些社会制度,如地区分割、歧视性理念、教育制度等也都可能会使得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持续存在,并可能不断扩大。

另一种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持续性扩大的情形是存在随机冲击影响的经济。

由于经济中的随机性因素总是存在,包括个人的能力、偏好以及其他随机收入的差异,因此,这些因素是否会导致不平等的持续性扩大对现实经济不平等很重要。

显然,如果经济在没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能够导致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持续加剧的经济力量,那么,在存在随机冲击的经济中,不平等肯定会不断地加剧。另一方面,在某些没有随机冲击的影响时不平等不会扩大的经济中,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在每期都存在随机冲击(包括偏好、能力和随机收入)的影响,不平等也可能会持续性地扩大。王弟海和龚六堂(2008a )研究表明,如果存在个人能力、偏好和收入的随机冲击影响,短期内不平等是存在加剧的内在机制的。因此,控制市场机制扩大不平等的关键就在于控制这些随机冲击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特别是个人的非市场随机收入,如非法收入、博彩收入等非要素收入。在个人短视性预期的情况下,加快经济增长也是短期内消费不平等加剧的重要途径。因为加快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劳动收入在个人的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从而弱化随机冲击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过,王弟海和龚六堂(2006)表明,在个人生命有限且利率内生的情况下,随机因素的冲击不会导致不平等的持续性扩大。

三、市场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是否必然使得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加剧

这一部分在第二部分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导致我国目前不平等加剧的可能原因。

1 市场经济改革是否必然使得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加剧

前面已经讲过,由于人们在能力和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不确定性,除非我们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否则,在存在私有产权的情况下,经济生活中个人之间实际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就会必然存在。即使在我国改革开放前,也同样存在收入和财富分配方面的不平等,这一事实就是个人天然差异存在的必然结果。但是,个人之间自然差异的存在和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是否必然会导致个人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的不平等会持续加剧和恶化,这可能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和分配体制。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私有经济的增加,改革确实导致了不平等的产生和加剧,因为改革过程中私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平等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是,第二部分的分析还表明,至少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如果没有随机冲击的影响,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中,市场机制本身都不会使得不平等持续性恶化。而且在长期来看,即使经济中存在能力、偏好和其他随机收入的影响,不平等也不会持续性地扩大。所以,认为中国收入不平等持续加剧的原因主要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这至少从理论上是不完全的。

我们只能说,如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其他偏离完全市场的因素,那么市场机制可能会持续加剧不平等,如垄断力量、不完全资本市场以及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等因素。

2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对中国不平等的影响

由于Kuznets 曲线认为不平等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倒“u ”型关系,所以有些人认为,我国不平等的加剧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高速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但是,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持续性不平等的产生和加剧。相反,在某些情况下,更快的经济增长还是消除初始财富分配不平等和加快不平等收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并不是我国不平等加剧的原因,相反,加快经济发展对于消除我国收入不平等中初始的不平等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把“饼”做大更有利于消除“分饼”过程中的不公平,因为把“饼”做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除由于“饼”过小而导致的本来就有人没有“饼”分的现象。当然,各地区不平衡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各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但是,这并不是发展本身所带来的不平等,而是发展的不平等以及地区分割所导致劳动力的非流动性共同导致地区间劳动收入的不平等所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3 垄断和制度改革中的再分配以及由此而来的“寻租”对中国不平等的影响

在完备市场经济中,如果个人没有能力、偏好差异和随机收入的冲击,则在平衡增长路径上,不平等会保持不变。如果经济中存在经济增长,则不平等可能会不断收敛。但是,如果经济中存在着能力、偏好的差异和随机收入的影响,则不平等会不断加剧。能力和偏好在短期内一般是固定的,因此,“随机性”收入就成为短期内同分配制度本身相关且能够对不平等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这种“随机性”因素可能是使得我国不平等加剧的主要原因。具体说,这种“随机性”因素包括垄断、制度改革中导致的收入再分配以及其他非法收入。

关于垄断力量对我国不平等的影响,这从直觉中是很好理解的。由于垄断力量的存在,而具有垄断力量的部门又可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定价,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垄断部门必定会给自己制定一个高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正是凭借着这种垄断定价,垄断者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定价的垄断收入,这样就肯定会使得这些部门的人的收入和财富水平高于一般人的收入和财富水平。可以说,在我国,部门垄断和行业垄断对不平等的“贡献”是很巨大的。关于这一点,只要比较垄断部分和行业和非垄断部分和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就可以知道了。例如,电讯、石油、铁路、金融等部门的工资水平都高于市场一般人的工资水平。此外,即使在国家对垄断部门进行价格控制的情况下,只要这些部门的供给存在限制,由于价格控制必然会使得这些部门供给的产品供不应求,从而肯定存在着寻租的可能。这也会导致这些部门通过“寻租”来获得高于一般人的非法收入。由此可见,在市场存在垄断力量的情况下,必然加剧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所以,打破各种垄断,包括行业垄断、部门垄断和市场垄断,对于降低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其次,政府改革中的每一次不完善制度改革都会造成一次性的财富集聚和收入不平等加剧。如果只是改革只是一次性的,那么,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该项制度的逐渐稳定,这种一次性改革所导致的不平等可能会慢慢消失。但是,如果总是不断地有各项新制度的改革出现,而且具有财富优势的人总是可以在历次的制度变革中,凭借自己的财富优势在改革所带来的财富再分配中获得优势,那么,这就可能导致持续性的财富集聚和收入不平等的不断加剧。因此,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尽管单项制度可能会得到完善,但由于经济中总有新制度的改革和财富的再分配出现,所以,整个经济中的不平等肯定会不断加剧,而且,这种不平等的加剧可能会同市场力量相互作用而得到累积。此外,各种制度的改革中所出现的信息先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先机,也会导致一些寻租行为,由此而产生的贪污、行贿受贿和走私等其他一些非法收入渠道也是加剧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种意义上讲,尽量缩短改革的时间和制度的不稳定性,加强制度的透明性,减小各种“寻租”行为,这些都是降低我国不平等的一些重要因素。

4 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户籍制度对不平等的影响

第二部分的分析表明,地区分割明显会加剧不同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在现有文献的研究中,地区分割对不平等加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对教育选择的不同会造成它们之间的人力资本的不同,从而使不同地区之间产生持续的收入差距。在我国,地区分割和户籍限制对不平等的加剧还不仅于此。首先,就地区分割来说,由于国家改革是渐进性的,因此,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对不同地区的政策扶持使得各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差距,这势必会导致了不同地区工资报酬和资本报酬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得不同地区个人之间的收入产生差距。其次,更重要的是,我国户籍制度并不是限制所有人的流动。对于那些高学历、高能力和高财富水平的人,各地区都不加限制甚至是鼓励它们进入本地区。因此,在这种不完全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下,原来经济水平好的地区势必会吸引更多的高能力的人进入,从而这些地区将会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同时,更多的人力资本又会使得这些地区能吸引更多的物质资本,从而使得这些地区所有人的工资水平都更高。这样,就更会加剧不同地区个人之间的收入的差距,特别是不同地区具有低人力资本的个人收入差距。就城乡分割对不平等的影响,大家只要看看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几年来扩大的趋势就可以知道,此处不再详细讨论。由此可见,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低能力人口流动的限制同地区发展不平等,可能是加剧我国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

5 高等教育自费的教育制度改革对中国不平等的影响

由第二部分的讨论可知,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个人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个人的教育不受到个人初始财富的约束,则教育不会加剧收入不平等。但是,一旦教育受到个人初始财富的约束,低收入和低财富水平的人可能永远只会获得低教育水平从而总是停留在低收入阶层,由此,教育可能成为加剧不平等的重要途径,它甚至可能成为导致两极分化的直接原因。在我国原有的公费高等教育体制下,除了个人的教育时间投资外,个人几乎不需要为教育支付成本,因此,个人的教育投资不会受到个人初始财富水平的限制。但是,在高等教育自费的教育体制下,教育成本直接由个人承担,而我国教育投资的信贷市场又不完善,这就使得个人教育投资直接受到个人现有收入和财富水平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自费的教育体制下势必会加剧我国收入不平等和收入阶层的两极分化。如何消除个人现有收入和财富水平对个人教育投资的约束,对改善我国不平等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应当成为政府降低长期分配不平等的一种政策。

当然,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同整个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任何环节都有联系。因此,产生和加剧不平等的机制也是复杂的和多样的,本文没有也不可能分析完所有导致不平等产生和加剧的原因和机制。对于现实中导致中国不平等加剧的原因,更是复杂。这里所列举的一些原因,也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分析。要对现实中经济不平等的加剧的原因进行完全的解释,这对本论文是力所难及的。而如果要想对现实收人不平等政策提出任何建议,都应该建立在更严格的试验分析基础上。这里的分析仅仅希望能为我国不平等加剧的原因产生一些启示。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进入专题: 持续性不平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分层与流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987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