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涵: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不妨再彻底一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8 次 更新时间:2009-03-22 13:07

进入专题: 官员财产申报  

韩涵  

备受舆论关注的新疆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近日有了初步结果,据当地纪检部门公布,应申报对象共计1064人,已申报1056人,所有官员的“利用职权收礼”申报均为“无”,少数官员购买了两套房产,其中在乌鲁木齐市购买者居多,也有极个别在北京、上海购买了房产,也有购买汽车的。(昨日《新京报》)

作为破冰之举,此次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公众曾寄予了极高的期待。虽然,申报的结果似乎和人们先前的设想有很大落差,既没有发现官员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的情况,也没有发现官员家庭财产的异常情况,但这种“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无疑首先应该给予掌声鼓励。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为“作秀”,这里面存在对官员财产申报的误解。官员财产申报说到底只是一个手段,换言之,公开是“为了发现问题”,而不是“公开就必然有问题”。没有发现问题,并不是说公开就没有意义;同理,即使查出了一些问题,也不等于本次公开就完美无缺。公开只是第一步,公开之后的监督、追查,更为关键。事实上,国外的经验表明,单次的官员财产申报往往并不能发现什么,只有官员财产申报年复一年的持续,反腐部门和公众就可以从官员财产的变动中,发现异常,找到腐败案件的线索。

不过,不少人之所以对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作出“作秀”的评价,与此次官员财产申报的制度设计存在的不足有关。例如,按照当地规定,除了工资、福利以及劳务性收入需要向社会公开外,其他如动产、不动产、股票、证券等大宗财产,只须进行秘密申报,无须公开。这就意味着,官员财产公之于众的只是“可以公开”的一部分而已,官员财产的总体情况仍不明朗清晰,这自然让人对此次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动真格”,产生怀疑。

当然,当地之所以对官员动产、不动产、股票、证券等大宗财产采取秘密申报,内部加以掌控,意在保护官员的隐私。但是,官员手握权力,其隐私权的界限不可等同于普通人。恩格斯说过:个人隐私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当个人隐私与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时,个人隐私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事,而是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再受隐私权的保护。牺牲官员的部分“一般人权利”,对于实现社会正义而言是必须的手段。因此,官员及其家庭的财产对于公众而言,不应存在什么“秘密”。

此外,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的范围,并未涵盖家庭财产的全部。按照当地规定,单笔额度在10万元以上的动产,才需要申报,这样的门槛明显太高,而在许多国家,官员家庭一般的贵重物品,都需要申报,如,珠宝、首饰、古董等,由此,才能完整而准确地计算出官员的财政状况。对于官员收受礼金、礼品的申报,阿勒泰当地的规定也只限于“与本人职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但实际中,“直接或间接关系”往往很难界定,若修改为礼金、礼品超过一定数额以上需要申报,似乎更合理。

尽管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着种种不足,但上至市委书记,下至基层官员,上千名县处级以上官员集体对外公布自己的财产,这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我们在对西部边陲这场改革给予嘉许的同时,更期望全国统一的官员财产申报制能早日推行。新京报

    进入专题: 官员财产申报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71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