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培仁: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思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18 次 更新时间:2009-03-09 11:22

进入专题: 传统文化   生态平衡   生态循环   和实生物   负阴抱阳   人天合一  

邵培仁 (进入专栏)  

[摘要]作为一门学科,生态学起源于西方,但是,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里,却有着比西方更加丰富多彩、深刻独到的生态思想和生态观念。本文仅仅从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的角度,就梳理和总结出了四种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的思想和观念(即1.人天并立,互有其位;2.和实生物,同则不继;3.负阴抱阳,刚柔得适;4.执两用中,中正平衡)。随着当代社会生活一系列指标向生态学方向转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学思想完全可以为这样的转向提供理论支撑,并将与现代学术一起把绿色生态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追求,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永久动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平衡,生态循环,和实生物,负阴抱阳,人天合一

“在意识形态的天空,生态主义是一颗新星。” 这是布赖恩•巴克斯特(Brain Baxter)在他的生态政治学著作中提笔写下的第一句话。生态学研究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向,从国外到国内有许多的学者都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领域。当代生态学研究已经几乎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哲学、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文化学、管理学等等。因此,当代生态学不仅从总体上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而且在各个研究领域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创造性的成果。

每提到生态学,人们都会将其归功于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因为他在1866年率先提出了“生态学”(德文Oikologie)一词,并将其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生态研究中,充斥着西方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其实,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里,有着比西方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态思想和生态观念。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就是生态文化。在这里,我只从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的角度列举四点加以简单地说明解释。

一、人天并立,互有其位

天地人三者并立共存,各有其生态位。沙莲香教授说:“中国文化一开始就立足在人世间,这个人世间是与天地共存,上有天,下有地,人可以与天地并立而为参。”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就是人与天地并列为三,从而可以与天地并立共存。“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不与天争职”(《荀子•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易传》则把天、地、人统一于“阴阳”、“刚柔”的交互作用。《中庸》又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各就各位,各得其所。在这里,天地人互有其位,互有所育,相辅相成,互不越位,共进共演,进而达到“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庄子•山木》)“天”是自然之天和社会之天,“人”是自然之子和社会之子;“相应”和“合一”则既表达了人和“天”是可以通达和相通的,也表述了“天”和“人”的亲密性和融合性。

那么,人可以与天地并立而为参,却不一定与天地并立而为参呢?原因就在于人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主宰、万物之灵”,于是违背生态规律,“放荡不羁,为所欲为”。因此,人本于天地,就应回归天地;人受惠于天地,就该回馈于天地;人需要天地呵护,同样人也要关爱天地。

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是西周末年伯阳父提出的生态观念。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他平他”,只要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进,就能发展;但是,让相同的无差别的东西叠加,“以同裨同”,就会因缺乏竞争而窒息生机。西周灭亡,就是因为周王“去和而取同”。中国文化将对立双方的和谐相处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庄子•在宥》曰:“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吕氏春秋•有始》曰:“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荀子•礼论》曰:“天地合而生万物,阴阳接而变化起”。《大戴礼记•哀公问》曰:“天地不合,则万物不生”。《淮南子•泰族训》曰:“阴阳和,而万物生矣。”《周易•系辞传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泰•彖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所谓“地道往复,有生有灭。”“和生,同灭。”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祥和的环境能使万物生机勃勃,兴旺繁荣,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生死同源,永无止境。多样是繁荣兴旺的象征,差异是良性循环的保证。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差异性和多样性,主张“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张岱年语)的“兼和”生态理念。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太和万物”,“和而不同”。

三、“负阴抱阳”,“刚柔得适”

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管子的“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庄子的阴阳“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所强调的都是阴阳相谐、平衡调达的生态思想。“负阴抱阳”,是指万事万物均内蕴着阴阳两种相反相成、互动互助的关系。《太极图》中的S形曲线和黑白“双鱼”,则揭示了阳盛转阴、阴强阳生和阳中含阴、阴中含阳的辩证思想。《周易辨画》中的“两美相合为嘉”之说,是在强调“阳遇阴则通、阴遇阳则明”的“阴阳相济”的生态之德。所谓“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管子•重令》)”中医理论也认为,疾病之本在于阴阳不和,“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因而,治病之要,就在于“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以致和平”(《黄帝内经》)。平衡调达的生态不仅要阴阳结合,还要刚柔相济;不仅要“阴阳代兴”,还要“刚柔合运”。《新书•道术》中的“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广韵》中的“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它们所秉持的都是阴阳协调、刚柔相济、和谐适度的生态理念。

四、执两用中,中正平衡

“中庸”的概念出自孔子,其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朱熹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平常也(《四书•中庸》)。”中,就是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不左不右,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庸,就是保持一种普通的、平常的姿态。换句话说,就是在事物的两端之间保持某种不偏不倚的中和平衡。《易传》阐释“古经”义理也十分强调“执两用中”、“中正”“中行”。学界有人说,在孔子的中庸思想里,其实有一种有内在的生态思维:“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义象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主要意味是“礼义”,“中和”的基本意蕴是“天人相应”、“天人统一”。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一种精深的生存智慧和生态思想。林语堂说:“我像所有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他在1937年出版的《生活的艺术》中把“中庸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称赞。认为“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学说,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正与两端保持等距离,是最完美的均衡状态,无论偏向任何一端,都将破坏均衡,导致偏斜而使原有结构崩塌;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中正意味着处事不偏不倚,追求适中与合度,任何的‘过度’或‘不及’,都无法保持事物的善美状态。《周易》强调‘中正’的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从生态平衡和和生态循环的角度,我们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总结、梳理出了四种生态学思想,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涉及依存、和谐、融合、斗争和转化等生态学概念方面的丰富多彩的知识宝藏和思想资源等待学术界的整理和挖掘。

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由注重人的生存性指标转向人的发展性指标,由注重反映量的硬指标转向反映质的软指标,由注重单项性指标转向集束性指标,由注重共通性指标转向人性化指标,由注重社会财富指数转向个人幸福指数,由注重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转向追求适度经济效益,由注重追求最大活动空间转向追求适度活动空间,由注重追求物质财富转向追求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可以为这样的社会生活的生态转向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21世纪将是一个注重生态实效和生态质量的时代,人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将以绿色生态为最高追求和最大目标。

注释:

1 [英]布赖恩·巴克斯特著:《生态主义导论》,曾建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1页。

2 杨忠直著:《企业生态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3 沙莲香:《人文精神传播:对人性的关照和责任》,《文明》(文明论坛特刊)2006年12月,第50-51页。

4 郭建勋、吴春光:《〈周易〉与“中和”的美学观》,2007年8月10日《光明日报》。

5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徐州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1期。

进入 邵培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传统文化   生态平衡   生态循环   和实生物   负阴抱阳   人天合一  

本文责编:jiangxiangl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34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