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连庆:技术现象学简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94 次 更新时间:2008-12-08 16:34

进入专题: 技术   现象学  

韩连庆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谈论技术问题显然肇始于海德格尔。他在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中对工具的现象学分析,为后来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开启了思路。这种思路甚至影响到了当代的计算机设计,例如,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要学习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海德格尔后期对技术的追问虽然给人许多启迪,但是后来的技术哲学家们却从各种角度出发,试图摆脱技术宿命论。

几乎在海德格尔出版《存在与时间》的同时,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José Ortega y Gasset,1883-1955)也通过批判胡塞尔的意识分析,发展出了与海德格尔类似的存在主义意向性或者作为自我与其环境并存的“真实的人的生活”。奥特加的哲学沉思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理性反思,他认为人是一种技术的存在,可以把人定义为制作,但是这种制作不限于物质制作,而且也包括精神性的创造。

海德格尔的早期弟子之一汉斯·乔纳斯(Hans Jonas)移居美国后,也开始从现象学的角度关注技术问题。但是由于乔纳斯是犹太人,具有很强的宗教背景,他主要关注是技术与责任的问题。

美国当代关注技术问题的哲学家或多或少都有些现象学的背景,例如伯格曼(Albert Borgmann)、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伊德(Don Ihde)等人。即使是从马克思和法兰克福学派出发,提出“技术批判理论”的芬伯格(Andrew Feenberg),早年求学期间,也同他的老师马尔库塞一起研读过现象学的著作。伯格曼的著作涉及到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领域,因此有人称他的著作是最有综合性的技术哲学。德雷福斯是典型的现象学家,他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胡塞尔的“意向性”的解释,已成了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他还从很早的时候就从现象学的角度对人工智能提出了批判,近来又关注因特网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在技术领域中对现象学的一种应用。

伊德可以说是有意识的将现象学与技术问题密切联系起来的哲学家,出版了大量相关的著作。他主要是从海德格尔对技术的分析出发,将现象学中的意向性、意向活动-意向相关项、变更、知觉等现象学的概念和方法用来分析人与技术的关系等问题。但是他接受现象学的背景主要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杜威虽然没有专题性论述技术问题的著作,但是在他的著作中有大量涉及技术问题的章节,而且杜威的经验概念和梅洛-庞蒂的知觉之间有很大的共同之处。因此,美国哲学家米切姆(Carl Mitcham)认为,杜威和伊德是美国“技术的实用现象学”的代表人物。

以前国内研究技术现象学的人主要关注的是海德格尔,特别是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近年来也有人开始关注伊德等人的著作。这是推进我国技术现象学研究的良好开端。但是在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仅限于介绍伊德等人的思想,没有太多的原创性;其二是研究技术现象学的人往往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界的人,没有很好的现象学背景,因此限制了此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我国科技哲学界和现象学界相互沟通,更好地促进我国技术现象学的发展。

    进入专题: 技术   现象学  

本文责编:jiangxiangl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303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