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戴有色眼镜的“美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89 次 更新时间:2008-07-18 15:02

进入专题: 美国主流媒体  

吴旭 (进入专栏)  

“美媒”者,跟网络上大行其道的“美眉”、“妹妹”实没有什么瓜葛,而是我对“美国主流媒体”的简称。 在美国的网络博客里,讨论者往往用“MSM”来简缩替代“Main Stream Media (主流媒体)”,也算是异文同工吧。“美媒”盯着中国看时,一副有色眼镜历来是不可少的。细究起来,这眼镜片不外乎两种颜色: 一边红,一边黄。透过这红黄相间的滤色镜,“妖魔化”不“妖魔化”不好说,但“美媒”们对中国的成见,偏见,陋见,歧见,甚至是不可示人之见却是昭然若揭的。

带红色眼镜的“美媒”,对凡涉及中国的报导,不论主题,必以意识形态为统领;象“红色风暴”、“共产主义敌手”这些带有特定历史和现实含义的标签充斥字里行间,其高分贝、非理性的语境往往冲淡甚至淹没了本来报导的主题。CNN的黄金档政经节目主播鲁道博(Lou Dobbs)就是这类带红眼镜“美媒”的代表。他对中国的成见之深,和他对中国当前发展状况了解之少,都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中海油”在美国的正常购并举措,在道博的红色眼镜下成了中国蓄意侵占瓦解美国战略实力的毒招。在他的节目中,连续以“专制中国的威胁”、“共产主义中国买断美国”等主标题大肆渲染。同样的,联想集团收购IBM的计算机业务成了中国技术扩张掠夺和收集情报的一个例证;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人民币汇率成了中国抽空美国财富、摧毁美国制造业的精心设计;中国对于国内违反知识产权的纵容保护更是中国老谋深算的“倒”美阴谋,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关键的不是主持人说了什么,而是他在什么样的意识框架和语言环境中来介绍、阐述、和诠释不同的新闻符号。“红色”和“共产主义”这两个概念在美国的大众意识沉淀中带有根深蒂固的暴力、反动和邪恶的色彩。凡事只要是被贴上了“共产主义”的红色标签,就如同盖了棺定了论,绝无进行任何道义、理性和公正的讨论的必要。在这种先入为主的语境下,与中国主题有关的新闻十有八九又配以武警或解放军的身影作为背景,来激活强化观众头脑中的特定符号。上纲上线,图文并茂,一棍子打死,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当然,这种模式也有搞笑的时候--由于分不清中国各武装部队着装的情况,有“美媒”居然用中国城市小区里的保安来充数,以图视觉化“红色中国”的“专制统治”。

带黄色眼镜的“美媒”则是曾在西方大行其道的“黄祸”理论的现代翻版。早在几个世纪以前,欧美的有些学者就对于信奉儒家、有着极强生命力和成熟文化的中华文明存有深深的敬畏和恐惧。一方面,他们担心黄种人的生存扩张能力最终会淹没西方世界;另一方面,他们更担心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黄种文明会威胁甚至取代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这种思路在现今的“美媒”中也是不乏其例。就以2005年来被黄眼镜“美媒”炒作得纷纷扬扬的中国学生在美国作间谍的报道来说吧。先是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在2005年2月的一期社论性文章中,以“中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为题,报道几例涉及中国学生学者的科技产品走私案。以此为由头,文章进而毫无根据地指控“在美国有超过3000家中国公司和数万名留学生都在为中国的间谍部门收集情报。”同年8月,<华尔街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载长文:“FBI关注来自中国间谍的威胁”。文中除了捕风捉影的怀疑和别有用心的推测外,没有任何被证实的论据和实例。但通过一位联邦调查局反侦局的官员之口,文章特别指出,“作为反恐斗争后最大的一项任务,FBI和司法部选派了数百名反间谍专家到56个下属部门,很多人只有一个目标:中国。”这种以中国的“黄色”威胁为诉诸点的论调在美国社会,特别是在以保守派占优势的国会极有煽动力。凭着这种几乎是空穴来风的抹黑性报道,居然最后引得国会通过专门法案,限制外籍、特别是中国学生直接操作高校实验室里的某些高端仪器。此外,象对于中国禽流感、爱滋病、环境污染等专题的报道,“美媒”中都弥漫着浓厚的“黄种人到处招灾惹祸”的潜台词。

为什么“美媒”们总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呢?除去一些直观但表层的原因以外,最本质的症结在于:媒体从业人员永远是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守护者。中国的崛起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智慧等多层面多角度对美国的行为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发生了强烈撞击。站在这一撞击最前沿的媒体人员,既肩负着政治制度“看门狗”的角色,又承担着社会意识形态“守护犬”的身份,其立场站位不言自明。美国著名社会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2005年底进行的一项美国民意领袖的跟踪调查就颇能说明问题。在对华盛顿500多名各界意见领袖的问卷调查中,把中国作为直接敌手来看待的媒体领袖的比例超过其他任何行业的领袖人物(包括政府官员,外交专家,科学家,智囊团,宗教领袖,和军事领袖等)。

在谈到媒体报道对受众的影响时,美国著名的记者和政治学家沃尔特李普曼把记者的视角比作黑暗中的手电光柱。只有那些被照亮的部份,才能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进而被理解,并形成印象。政治学家伯纳德科汉在其<媒体与外交政策>的专著中,讲了一句以后被传播学者复述千百次的名言:“媒体也许不在行于告诉人们怎么想,但它却颇在行于告诉人们想什么。”“美媒”的这种带着有色眼镜的“议题设置”功能,极大地左右着美国普通民众对于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如果从来没有去过中国,而每天又生活在一个电视报纸上连篇累牍“红黄”杂色的对于中国的负面报道中,出现的中国画面有些还是十几年前的图像,谁能在脑海中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中国呢?

2005年5月25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的地方代表团参加了一次香港、深圳、上海的访问活动。所有成员都是首次来中国。行前,有对中国稍有了解的美国人提醒这个人口50万的县代表团成员,“深圳市比布劳沃德县城还大。”到达深圳市的当天,一代表团团员在他的个人博客里写道,“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自己被‘美媒’蒙骗了这么多年!其实我们对中国一无所知。”

进入 吴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主流媒体  

本文责编:jiangxiangl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74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