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欣然:2008:为孩子纪念鲁迅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31 次 更新时间:2008-05-11 00:29

进入专题: 鲁迅  

吴欣然  

在不出两年的时间里,厦门大学已经两度召开鲁迅研讨会。唯一的理由可能就是80年前,鲁迅曾经在厦门大学教过四个月的书,说了不少风凉话。两年前的鲁迅研讨会,纪念鲁迅到厦门大学从教80年,今年的研讨会,又纪念什么呢?

首先是为何纪念鲁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在致开幕辞时说:纪念《狂人日记》。今年正好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发表90周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鲁迅先生将四千年中国历史看成吃人的履历,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80年过去了,每逢“有很好的月光”的晚上,还有人听到“救救孩子”的呼喊。遗憾这种微弱的声音,如今并没有从美丽的大学校园里传出,而是从阴暗的地铁黑洞,有位盲歌者在自己的歌中唱:

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

火烧痛皮肤让亲娘心焦

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

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

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

吸毒的妈妈七天七夜不回家

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

艾滋病在血液里哈哈地笑

不要做山西人的孩子,

爸爸变成了一筐煤

你别再想见到他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饿极了他们会把你吃掉

还不如旷野中的老山羊,

为保护小羊而目露凶光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爸爸妈妈都是些怯懦的人

为证明他们的铁石心肠,

死到临头让领导先走……

其次是为谁纪念鲁迅?为了孩子。周宁教授在开幕辞的最后读了这段歌词。然后教授们就去照“合群欢”的照片并用茶点了,如今这已成为跟国际接轨后学术会议的惯例。学者们开始排队高谈阔论鲁迅,但似乎谁也不明白自己究竟讨论什么。此刻,阜阳的孩子又染上肠道病毒死去。有人在网上写“不要做阜阳人的孩子”。4年前毒奶粉毒死孩子的地方,正是四年后出现手足口病夺去孩子们的生命的地方。疫情开始泛滥的时候,表示“高度重视”的阜阳市政府还在掩盖事实。4年前毒奶粉事件中该市主管教育卫生的副市长杜长平女士,在4年后的肠道病毒事件中,还是该市副市长。人们不禁想起她4年前事后的一席话,“我不想去引咎辞职,我还想继续干下去,我想找到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缺点是为了改正,是为了加强。”

纪念鲁迅,纪念救救孩子的呐喊。教授们依旧在讨论鲁迅,会场一片昏沉。在集体平庸的时代里,讨论一位呐喊的巨人,在座的竟没有人醒着。近年来,学者们一直在遮遮掩掩地议论学术的职能,把学者们内心的贪欲与恐惧,用学者的志业道德掩盖起来。他们试图区分学者与公共知识分子,书斋里的事似乎无关天下,中国70年的启蒙时代结束了。学者们狡猾地表态之后,薪水与津贴、科研资助与各种项目经费,不断攀升。各大学也有了许多开学术会议的钱,那可是纳税人的钱;学术会议也大行其道,不过却大都成了拉动旅游业的活动。“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最后是谁来纪念鲁迅?教授们在纪念鲁迅,一个极权时代反极权的英雄,在一个极权时代被不断被纪念。会议圆满结束了。专家们各奔旅游点。我在网上各类报道中找周宁院长的讲话,只有只言片语。周宁所在的厦门大学和厦门市的相关报道中,周宁的话被彻底省略了。记得周宁在讲话中向大家介绍厦门大学,他说世界上的好大学都不在首都,牛津、剑桥不在伦敦,哈佛、耶鲁不在华盛顿,慕尼黑、海德堡大学不在柏林,黄金时代的北大在北平,那时候的首都是南京。一个国家的政治首脑,不应该与思想首脑合一……

周宁教授想强调厦门大学虽远离京城,但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中有一定的意义。可是我却想不出这番意义在哪里。周宁毕竟没胆量说出这句话,当然,也没人理会他,包括他的那些同事,听不明白或装着不明白他的“胡话”。在他们那里,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山海之间美丽的校园,是中华崛起的花朵。哪里才有思想呢?我在厦门大学那几天,耳边常响起这句话:“孩子们,都别动,让领导们先走!”现在看到月光,还觉得冷。也许,静静养几天就好了。

教授们大概已经不配纪念鲁迅了。整个会议,没有人提到救救孩子的事。因为这不是学术,鲁迅过去在大学里待不住;如果鲁迅再生,现在更休想混入大学。当年鲁迅先生在厦门期间,对厦门大学多有恶评,厦门大学的师生早已经忘记了,或者觉得与自己无关,或者不愿意计较。据说这位大师那一段日子正因爱情而苦闷而发泄,骂错了人,也是可以原谅的。

可是,谁来原谅我们呢?鲁迅骂人,似乎没错。“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大家“都在其中混了多年”。

    进入专题: 鲁迅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75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