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立:致力慈善公益事业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写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25周年之际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21 次 更新时间:2008-03-30 18:42

进入专题: 公益   和谐社会  

胡启立  

今年5月29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将迎来她的25周年华诞。对于每位熟悉宋庆龄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人来说,5月29日是富有生命和情感的一天:它是宋庆龄逝世的日子,也是宋庆龄基金会诞生的日子;它蕴涵着对宋庆龄永恒的纪念,见证着以秉承宋庆龄精神和未竟事业为己任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长发展的清晰足迹。

25年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历史显得短暂、年轻。然而,年轻包含着发展,发展需要历史厚重的积淀,更需要充分把握时代所赋予的机遇。令我们深感荣幸的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不仅拥有宋庆龄毕生躬行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工作指导方针;令我们鼓舞的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和重要举措,这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新世纪新阶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铭记嘱托,弘扬精神,致力慈善公益事业

众所周知,宋庆龄是20世纪的伟大女性,是国之瑰宝。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是杰出的国际社会活动家。1982年,宋庆龄基金会成立,邓小平同志亲自担任名誉主席,廖承志、康克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众多社会活动家担任基金会的领导职务,这充分体现了以宋庆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的特殊地位与作用。纪念宋庆龄,不仅因为她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对世界和平及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是为了纪念和发扬她的伟大精神,传承、光大她毕生致力的增进国际友好、促进祖国统一、培养少年儿童的未竟事业。这是党和政府赋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是其不可更易的立会之本。

具有人民团体和慈善公益机构的双重属性,既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一个特色,又是它的一个重要优势。在国内主要的人民团体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相对年轻;但它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基金会。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无论作为人民团体还是慈善公益机构,宋庆龄伟大的实践、博大的思想、完美的品格和崇高的声誉,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成长发展增加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赋予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行之有效的工作指针以及海内外源源不断的事业支持。

早在追随孙中山开始民主革命时,宋庆龄就开始积极参与和发起诸多慈善募捐和战争救助活动。1938年6月,宋庆龄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以服务积极抗战的中国人民为宗旨,面向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募捐和援助活动。宋庆龄提出了“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援助不是施舍”、“接受援助是为了自救自助”等诸多内涵深刻的慈善救助理念。她认真对待每一项捐助,“保盟”的账目都经过审计,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在收据上签名盖章,有时自己还亲笔复函。据长期在宋庆龄身边工作的廖梦醒回忆,国内外不少人仰慕孙夫人,有些人就是为了得到她在捐款收据上的亲笔签名而慷慨解囊的。有时因为签名多了,手指都肿了。北京宋庆龄故居展出文物中有一枚刻有“庆龄”二字的金戒指,就是在“保盟”募捐活动中,她常用来在捐助者收据上盖章的图章。宋庆龄还常常抽空去仓库参加劳动。基金会已故副主席爱泼斯坦曾回忆道:“她工作积极,不是那种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的领导,而是确实参加‘保盟’的各项工作,例如起草文件,特别是英文信件,她的英文很好。她总是坐在打字机前工作。当我们为八路军提供救援物资时,她亲自参与打包工作。”受宋庆龄奉献精神的感召,参加“保盟”工作的人基本都是不取报酬的志愿者。正是通过保盟,宋庆龄在受助者、捐赠者、志愿者之间架设了一座平等、友谊、奉献的慈善之桥,从而也成为中国现代救济、慈善事业的重要先驱和领袖。抗战胜利后,“保盟”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福利基金会又改称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始终紧随时代脚步,不断地为她所领导的这一开创中国现代慈善、福利先河的事业注入新的理念和鲜活内容,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慈善、福利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为此,周恩来同志曾形象地称中国的救济福利事业为“孙夫人的事业”。

对人民群众诚挚热爱,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是宋庆龄一生最令人钦佩的伟大之处。她总是认为,在这个社会上每时每刻都有处于困境的人们,她所做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帮助他们。以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是宋庆龄从事慈善福利事业始终坚持的重要准则。妇女和儿童是她毕生特别关心的重要社会群体。铭记宋庆龄的嘱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25年来,始终关注妇女和青少年的生存发展状况,力尽所能帮助社会上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在扶贫助教、文学艺术、科学普及、体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公益项目与公益活动。宋庆龄在慈善、福利领域的丰富思想和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开展慈善公益工作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宋庆龄灵活多样的募捐方式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对捐赠者认真负责、为受助者精心服务的工作作风与无私奉献精神,始终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勤勉践行的核心准则。

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稳定、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等。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世界各国发展慈善事业的历史和经验说明,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帮助困难群众、调节贫富差距、增强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和谐社会环境的建设。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同于政府和企业,具有公益性、自愿参与、中立自主和灵活多样的特点,在募集社会资金、动员公众参与、吸引志愿人员、直接救助困难对象、重视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等方面具有它的优点,民间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公共服务领域,能够发挥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慈善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发展慈善事业。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从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要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提出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党中央对发展慈善事业和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重要决定的提出,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在海内外享有良好声誉的人民团体和慈善公益机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切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25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紧紧围绕成立之初由中央确定的三项宗旨,在海内外友好团体、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发展国际和平友好事业、促进两岸交流、关注弱势群体和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公益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促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将努力增强机遇意识,适应时代要求,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少年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扩大社会保障、减轻政府压力,缩小贫富差距方面有所建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所作为。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为此,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将群策群力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动员、整合海内外社会资源,积极开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要力尽所能、全心全意地为妇女儿童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努力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通过开展公众喜闻乐见的慈善公益活动,大力弘扬公益精神,传播慈善文化,倡导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大胆探索新形势下慈善公益机构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创新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新机制,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自律诚信,打造品牌,实现新的成长发展

25年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综合实力也得到明显增强,为今后进一步谋求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慈善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的形势下实现新的发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需认真思考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自律诚信,加强机构自身建设。公益机构自身建设是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先后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自律性是公益组织内在的发展动力和核心价值体现;诚信度和社会信誉是公益组织的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针对基金的筹募、使用、审计、督查等各个环节制定实施了系列监管制度,建立实施了与捐赠者定期双向沟通、捐赠收支定期公告、基金收支和管理年度审计等制度。这些措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赖,提高了机构的公信度。今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监管制度,强化外部监督,规范、安全、合法地管好公益基金,公开、公正、高效、透明、可监督地做好公益项目,真正做到让捐赠者顺心、受助者称心、公众放心。

二是适应社会需求,打造品牌项目。慈善公益项目是我们联系捐赠者、受助者和公众的桥梁。慈善公益项目的公众影响力和知名度,折射出我们适应时代、服务社会、走向世界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逐步规范发展,捐赠方对捐赠资金所投放项目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所从事的慈善公益事业,在诸多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将品牌价值转化为品牌项目,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近几年大力推动的重点项目,2003年启动,包涵12个子项目,覆盖全国90余所高校。该项目将经济资助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育人定位和“受助、自助、助人”的设计理念,得到众多知名企业及跨国公司认同。在2006年中华慈善奖评选中,该项目获得“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提名,参与该项目的企业和个人也先后获得了不同类别的慈善奖项。

三是贯彻“三项宗旨”,探索机构特色发展之路。作为以宋庆龄名字命名的公益机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宋庆龄及其精神永远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长发展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因此,在今后公益事业的发展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当更加重视体现宋庆龄的思想和精神,将推进宋庆龄未竟事业与正在实施的慈善公益项目有机结合,让宋庆龄精神通过这些项目深入人心、与时代同行。兼具人民团体、慈善公益机构双重属性,兼有增进国际友好、促进两岸交流、开展慈善公益事业三项社会职能,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机构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将三项宗旨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让国际友好和两岸交流的成果惠及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让慈善公益事业成为国际合作、两岸往来的纽带和平台,这是实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基金会目标的关键,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不断求索的关键问题。回答这一关键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和生命力的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之路的过程。

作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四、五届理事会主席,在她25岁生日前夕,我谨成此文,祝福这个承载了宋庆龄历史嘱托、凝聚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汇聚了海内外社会各界厚爱的年轻机构;祝福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做出无愧于宋庆龄伟大、光辉名字的积极的贡献!

    进入专题: 公益   和谐社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17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