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耀桐:十七大报告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11个新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13 次 更新时间:2008-07-17 16:23

进入专题: 十七大   民主政治  

许耀桐 (进入专栏)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是凝聚全体人民意志的盛会。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回答的都是老百姓关注、期盼的事情。党的十七大特别重视民主政治建设,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里,我就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部分,揭示其中所包含的众多新观点和新思路。

1. 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人民向往民主,人民热爱民主,人民与民主血肉相连。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是因为社会主义实行真正的人民民主。马克思主义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因为没有比社会主义更需要民主了。现在,我们党关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忠实传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一次灿烂升华。它前所未有地把人民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珍贵生命,赋予社会主义民主以生机活力。倘若缺失了民主,鲜活的社会主义生命之花就会枯萎、凋谢。因此,一切珍惜社会主义称号的人们,一切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人们,都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民主,不遗余力地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科学地阐释了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呢?它的特点在于,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这两个特点集中表现了一个鲜明的特征,即人民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样的,我国的各项基本政治制度,都是着眼于人民民主的发展的。

3.明确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之所以要发展人民民主,扩大人民民主,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当家作主。中国是一个具有二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长期的封建社会没有什么民主传统,没有形成民主习惯,老百姓也没享有什么民主政治生活。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建立新中国后,才展开了民主政治建设,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还发生了高度集权专断的严重挫折。因而,现在推进人民民主建设,任重道远、意义非凡。只有把人民民主建设好了,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才会彻底清除封建遗毒,使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真正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4.把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紧密联系起来。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能离开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要求,离开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必然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就必然要导致失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人民的意愿出发,满足人民的根本要求。

5. 准确概括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就是“四民主”和“四权”,即“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方略,一是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二是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三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四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6.第一次提出“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规定,在分配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时,是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分配。也就是说,若在同样的人口数下,农村人大代表只是城镇人大代表的“四分之一”。这直接导致城乡居民选举权的不平等,使农村人口在人大中不能得到充分的代表。也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相悖。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人民群众要求修改或废除“四分之一”条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城乡居民在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等方面的不平等,它为人民群众所热切期待。

7.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在于“发展基层民主”。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建立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并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新提法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列,纳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范畴。第一次提出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新概念,要求不断地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做到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层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为什么民主政治发展要立足于基层呢?道理很简单,一是发展基层民主,直接受惠的是千百万人民群众;二是只有把基层民主政治搞好了,民主政治才会发展的稳健有序,进而实现中层的、高层的民主政治。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塌到底,只有把民主政治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基层基础之上,才会有发展的广阔前景。

8. 明确提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要重视公民的政治意识教育。十七大报告提出,从公民的政治意识教育抓起,牢固树立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民主政治发展是全体人民的事业,民主政治发展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公民自身的素质水平。公民不仅要具备民主法治的知识和观念,还要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这样的价值理念,因为它们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甚至是实行民主政治的前提思想条件。

9.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还要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积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这些规定,反映了广大党员以及人民群众对党的要求。

10.第一次提出合理地划分权力,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十七大报告强调“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是在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第一次出现了分权的思想和分权的主张。还强调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重要的是要使“三权”能够“相互制约”。

11.明确提出了“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干部手中的权力理所当然地要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否则权力就会被滥用,被用来谋私,产生腐败现象。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也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要按照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保证我们党的各级干部都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这一项工作确实是一项重点工程,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11个新论,立意高远,但要重在落实,以期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起到强大的推进作用!

原载《中华英才》2007年第21期(发表时有改动,此为原文),作者授权天益网络首发。

进入 许耀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十七大   民主政治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721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