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为鹏:中国经济史研究在日本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45 次 更新时间:2008-10-18 17:49

进入专题: 经济史  

袁为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史学赴日学术访问团访问报告

(袁为鹏 执笔)

一、引言

2006年10月11日至20日,正值金秋时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学学术访问团赴日本东京、京都、大阪等地进行学术访问。

中国经济史访日代表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刘兰兮研究员担任团长,成员包括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叶坦研究员,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副研究员赵学军博士,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副研究员袁为鹏博士。正在东京的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研究员,也参与了访问团在东京的部分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访问团的主要任务是考察日本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与现状,了解日本各地中国经济史资料的收藏情况,增强中日经济史学界的相互了解与学术交流。因此,和以往历次访问团不同,本次访问团在人员配备与考察地点选择上都有自身的特色。首先,在人员配备上,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史研究队伍的新老交替,帮助本所青年学者接续并建立与国外的学术联系,本次考察团成员中除了两位资深的研究员之外,还吸纳了中国近代经济史与现代经济史研究室的两名青年学者参与,充分体现了本所对青年学者的重视与培养。本次赴日访问团的四位成员分别来自经济思想史研究室、中国经济史、中国当代经济史三个研究室,也较为全面地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学科发展的概貌。

其次,在访问地点的选择上,针对日本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实际,本次访日团除了重点访问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镇日本东京之外,还特别访问了日本京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大阪大学文学部等研究机构,以全面了解日本学术界的研究动向。在短短的十天(除去往返两日,实际只有8天)内,我们先后访问了8个研究单位,对日本中国经济史研究情况作了较全面的考察。

本次考察访问得到了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岸本美绪教授,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岛俊雄教授,一桥大学经济学部池享教授、江夏由树教授,日本农业省农林水产研究所河原昌一郎教授,东洋文库理事长斯波义信教授,三菱经济研究所成田诚一、曾我部健先生,京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森时彦教授、石川祯浩教授,大阪大学文学部片山刚教授、青木敦教授等许多日本学者的热情接待与大力支持,访问团成员获益匪浅。

兹根据本次访问团的主要行程对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情况撮述如下。

二、在东京的访问与交流活动

东京是日本从事中国研究人员与机构最为集中,研究力量最强的科学文化中心。本次访问团在东京的访问历时最长,交流活动最多。

10月12日上午,代表团到日本农林水产省农林水产政策研究所访问,听取该所河原昌一郎教授向代表团介绍日本农村金融的历史与现状,重点介绍日本农村金融的组织体系,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河原教授对中国近代农业金融史也颇有兴趣。在介绍结尾及同访问团成员的自由讨论中,他还对中日两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异同,尤其是1930年代日中两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之比较发表了看法。会后参观了该所的图书室。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田岛俊雄教授除了一路陪同访问之外,还主动承担了代表团的翻译工作。

12日下午代表团参观了日本著名财阀三菱集团史料馆之后,晚上即赶赴东京大学文学部参加岸本美绪教授主持的晚间学术座谈会。岸本教授主治中国明清史,对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均有比较精深的研究。她曾多次到中国及我们社会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对中国学者十分友好。作为本次访问团的主要接待人,她对代表团的访问行程及日常生活关怀备至。

在座谈会上,受岸本教授邀请,访问团四位成员逐一介绍自己本人最新的研究情况。刘兰兮研究员介绍了她目前正在进行的商业史研究,特别是有关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情况。叶坦研究员则就她所从事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及中国、日本经济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工作及其在重要意义,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与评论。赵学军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关于当代中国经济档案的编纂工作,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的科研情况,他本人有关商业信用的研究工作及主要学术观点,并对国内青年学者研究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评介。袁为鹏副研究员在发言中,对自己目前正在研究整理之中的清代中晚期河北宁津县一家商铺——统泰升号,所存留下来的大量商业账薄作了介绍,说明了账本保存与分布情况,账本的记账方法及其结构与分类,账本中所蕴藏的丰富内容及其史料价值,并谈了自己及所在的研究小组目前对账本的整理工作情形与初步的研究计划。

每个中国学者发言结束之后,日本学者均有简短地评述与提问,表现出日本学者对中国学术研究情报的关心和重视。在自由发言过程中,日本学者针对中国经济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者感觉到中国经济史研究者们目前已较多地受到现代经济学特别是计量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并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化、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也有学者强调在经济史研究中应重视外文资料特别是外国档案资料的运用。

13号上午访问团即到一桥大学经济学部进行访问,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池享教授、江夏由树教授和城山智子教授。江夏教授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目前主要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池享教授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曾到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过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城山教授主要研治中国近代经济史、金融史,也曾到中国北京等地进行过学术访问。另有一位研究中国近代聚兴诚银行的博士后研究员林幸司也参加了接待工作。先由江夏教授简单介绍一桥大学经济学部的科研情况。然后,访问团在池享教授与林幸夫的陪同之下参观了一桥大学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和校园。一桥大学图书馆十分重视古籍的收藏与保护,馆内有一专门的古籍及书报修复工作室,工作人员工作之专注认真,修复技术之精湛细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国内的图书收藏机构向他们学习,加强中国珍稀书籍与报刊的修复与保护工作。

13号下午一桥大学组织一次专门的学术演讲会,邀请本团叶坦研究员、刘兰兮研究员两位专家进行学术讲演。叶坦研究员和刘兰兮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经济史研究的新方法》、《中国经济史研究现状》的讲演,两位研究员在报告中就近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对日本学者作了介绍与评述,受到日方学者的积极回应。每场讲演之后都有相当深入的讨论,以至讲演会较预定的时间延长了半个多小时。为了保证晚上六点之前赶回东京大学参加另一场学术活动,大家只好匆匆告别一桥大学。

13号晚上由田岛俊雄教授主持召开的学术交流会议是本次代表团在日本经历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盛会。田岛教授曾多次到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访问交流,对我们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感情深厚,私下交流时提到经济所总是用“咱们的经济所”,我们也戏称他为我们经济所驻东京办事处的主任。为了筹办这次学术会议田岛先生可谓煞费苦心,光从这次会议的参与人员就可以看出来。当晚的学术活动参加人数颇多,其人员不仅来自东京地区中国经济史研究各主要研究机构,还包括来自东京以外的学者,如信州大学的久保亨教授,大阪产业大学的王京滨教授等。在东京的学者中除了许多年轻一代的学者及研究生之外,还有一些久负盛名的老一辈学者也参加这次会议,如东京都立大学的奥村哲教授,已经退休的大东大学名誉教授小岛丽逸教授等。几位在日本进行进修、访问的中国学者刘建生教授、向新博士等也应邀出席,正在东京陪同夫人治疗的经济所副所长王振中教授也特意赶来与会,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这次学术会议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请中国访日代表团的两位资深研究员刘兰兮和叶坦分别进行题为《中国企业史研究现状》、《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方法》的讲演,由日本学者进行提问与评论。第二部分是由田岛先生的三位高足王京滨、峰毅、 凑照宏就他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关中国工业史研究进行报告,由王京滨报告电力产业,峰毅报告化学工业,凑照宏报告台湾盐业,分别由中国学者袁为鹏、赵学军、王振中进行评论和提问。第三部分是由日本流通经济大学的原宗子教授介绍著名的天野元之助文库的创建沿革及收藏情况。最后是日、中学者自由讨论与发言。

这次学术会议的学术气氛相当活跃,两国学者在很多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交锋。譬如针对中国前辈经济学家巫宝三先生放弃其颇负盛名的国民收入的研究而转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时间及其原因,叶坦研究员与田岛教授即各执一辞,互不相让。对于中国电力工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是否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王京滨依据山东省统计资料的分析认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布局纯属市场导向性,几乎对中国工业未产生任何促进作用,而袁为鹏则认为上海、江浙的历史似已表明电力工业对当地工业生产与产业集聚的正向效应。在化学工业方面,日本学者强调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中国近代工业史之间的历史延续性,强调民国时期日本在华企业尤其是日本在东北地区的企业对于这一地区二十世纪后半期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东北化学工业体系的基础在日据时期就已基本形成。赵学军先生则认为这种观点言之太过,解放前中国化学工业固有一定的基础,但其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化学工业中所占比重甚微,不能夸大日本在华企业对中国工业发展的作用。王振中也认为日本学者过于夸大了战前在华企业的作用,认为苏联技术与设备对东北工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关于台湾工业的发展,日本学者比较强调台湾内部的革新与调整,而中国学者则强调朝鲜战争与美援等外部因素对台湾工业化的意义,等等。

日本学者对中国学者的评论及双方的自由发言中,也有许多见解值得重视。如久保亨教授认为中国学者对企业的研究比较重视微观的企业制度的深入分析,而日本学者现在则比较重视行业史即中观层面的研究,二者各有特色。他建议在研究中国近代企业制度变迁时,除了要重视中国传统制度文化因素与西方现代经济学说与管理方法的传播的影响之外,还要重视西方在华企业对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积极影响。日本老一辈的学者小岛丽逸教授在发言中殷切询问:经济所过去由巫宝三先生所开创的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中国国民收入的计量工作目前有无接续?由彭泽益先生等开创的手工业史的研究工作目前进展如何?表现出日本前辈学者对我们经济所研究工作的高度关注。

总的来看,这次学术讨论会举办得相当成功,中日两国学者的交流与交锋是在十分友好而又严肃认真的气氛中进行的,双方学者都能够坚持从学术原则出发来讨论问题,尽量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感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干扰。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与交流都还只是开始,双方学者要达成共识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我们坚信只要两国学者共同努力,加强交流与合作,一定能够促进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最终减少分歧,达成共识。

这次讨论会内容丰富,中日两国学者发言都十分踊跃,以至于会议的结束时间由原订的晚上八点延至九点左右,因为不少学者远道而来必须赶车返回才宣告结束。

14、15号适逢周末,代表团成员经过休整,16号上午赴东洋文库进行参观访问。负责接待我们的是著名经济史学家、东洋文库的理事长斯波义信教授。斯波教授对中国客人十分友好,同本所许多前辈学者有着很深的友谊,一见面就托我们向本所前辈学者吴承明教授和经君健教授问好。斯波先生先向我们简短地介绍了东洋文库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赠送相关参考书籍与刊物,然后亲自带我们入书库参观东洋文库的珍贵书籍。东洋文库藏宝之多,可谓琳琅满目,斯波教授亲自动手向我们展示书库所藏的日本江户时代的地图、图画、由中国清代达赖活佛赠送给日本高僧的西藏佛经等,令人眼界大开,倍感荣幸。在中国学者心目中,东洋文库素以藏书宏富而著名,这次访问,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日本东洋文库早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藏书单位,她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东方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与资料中心。由东洋文库负责牵头组织的研究班子,不仅重视对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近年还专门组织了三个专门研究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研究小组,体现出日本中国研究日益注重对中国当代问题的研究。

三、在京都和大阪等地的访问

16日下午访问团告别东京,乘坐新干线赴京都,当晚入住京都大学芝兰会馆。

17日下午访问团来到日本京都学派的大本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访问。该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29年的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后来成为京都大学附属科学研究机关。现分为东方学部与人文学部两个部门,共有专职研究员60余人,其中半数以上研究中国问题,但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在职专家目前只有两位,那就是负责接待我们的森时彦教授与石川祯浩教授。森时彦教授和其家人20世纪80年代曾在我国四川省工作和生活多年,因此对中国文化十分熟悉。他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与经济结构的变迁,近年出版的关于中国棉纺织业史的专著与论文颇受相关领域学者的重视。据森时彦教授介绍,不久前他曾到过中国河北省新河县,根据民国时期出版地方志资料尤其是当时所绘制的村落地图,对该县170多个村的地理面貌进行复勘,据说大多数村庄都能依据原图找到,变化甚少。石川教授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三载,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史研究,最近他的著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经翻译后即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受到中国学者的好评。石川教授还负责组织一个有关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史研究班,重点是研究建国以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包括戏剧、教育等,内容相当广泛。据介绍,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素以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为重点,近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上升,日本国内对中国现状的日益关注,一些研究机构也开始将研究重点向中国现代史、当代史倾斜。石川教授本人正在筹划成立一个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以加强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大楼一座古色古香的近代建筑,据说是日本政府动用中国的庚子赔款建立的。所内藏书近四十万册,有不少珍贵书籍。在向访问团成员简单介绍完该所的基本情况之后,两位教授带领大家认真参观了所藏书大楼,欣赏里面所收藏的书籍和报刊资料。值得一提的,京都大学的图书馆内的收藏了大量1949年以后中国各地方的报刊资料。此外,该所的图书馆收藏中还有一个特色是,馆内有好些大柜子专门收藏该所前任研究员的手稿、卡片、复印资料等,这些资料有的已经整理,有的还在整理过程之中。据说许多刚到该所的年轻人都会接到任务,让他们做一些整理前辈遗留下来的文稿、卡片等资料工作。这大概不仅是为了抢救这些资料本身,还有利用它们来延续研究所的学术传统,传承前辈学人的治学方法与精神的意味吧。

19日清晨访问团告别京都,乘车赶往大阪。大阪大学文学部青木敦教授亲自到车站迎接,将大家迎至大阪大学文学部。上午由青木教授介绍大阪大学文学部的研究情况,并作了题为《“健讼”的经济论——最近日本的中国经济秩序论的动向》的学术报告。青木教授师承东京大学岸本美绪教授,学术研究细致深入,通过对“健讼”这一法制文化现象及其区域差异的分析,深入揭示宋代以来江西省及江南各地区经济社会秩序特征。他的研究不仅继承了日本历史学研究的传统特点,也体现出新制度经济学派等现代经济学理论对日本历史学研究的影响。

下午学术交流会由片山刚教授主持。片山教授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930-1940年代中国土地调查与土地政策问题的研究; 明代以来华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史研究; 江南地区与华北地区比较史研究(与森时彦教授合作)。时间有限,片山教授主要向访问团报告了他的新近的学术论文《华南“汉族社会”的形成及其特色》。这篇文章通过追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开发史与移民史,探讨珠江三角洲的汉族社会即所谓“广府人”的形成的时间、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认为这一特殊的历史过程对于理解近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区域差异有重要意义。文章综合运用了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时段上古今贯通,体现了日本史学研究多学科交叉融会并注重古今贯通的特点。报告结束后,片山还询问了代表团成员的研究情况,并回答了大家的提问。最后,大家参观了大阪大学校园和图书馆。

四、结语

20日下午访问团结束了在日本的访问,从大阪乘机顺利返回北京,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日本之旅。

这次中国经济史学术访问团赴日访问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访问团所参与的各类学术活动不下八次,对日本中国研究的两大最主要的学派(东京学派与关西学派)的最重要的学术机构,包括图书与资料中心均有了一定的接触与了解。访日期间,访问团成员与日本同行专家进行了多次交流、讨论,深受启发。因此本次访问可谓内容丰富,收获良多。

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日两国的经济史研究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如果能够相互学习和交流,一定会大大促进学术事业的进步。这次访问虽然为时甚短,但日本学术界所表现出来一些重要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简单总结如下,供国内学者参考、借鉴。

其一,日本学术界高度重视历史资料与文献的搜集、保存与利用。一些重要的图书馆不仅仅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成为重要的资料中心,还积极组织相关的学术活动,并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除了一些大的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之外,不少民间机构与个人也积极从事图书收藏与文化事业,如我们本次访问中由原宗子教授介绍的天野原之助文库,就是由著名学者天野原之助教授及其后代、门人等发起组建的,其中收藏了大量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文献。三菱史料馆与三菱经济研究所则是由日本近现代史著名的三菱财团所属的各企业捐资成立的,它不仅以收藏了该财团企业的大量珍贵史料为著称,还是研究日本企业史的中心。东洋文库起初亦由民间创立,后来成为日本国会图书馆的一部分,它不仅以藏书宏富而闻名,还积极组织各种学术研究班,现已成为日本最重要的东洋文化的研究中心与中国研究中心之一。这与国内一些图书收藏单位对学术研究漠不关心,缺乏主动为学术研究服务的意识适成鲜明对比。

其二,日本学术界具体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许多学者打破了学校或研究机构与地区甚至国家的束缚,共同从事长期的、大规模的科研合作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在日本的一些著名的研究班与研究项目,都是由来自不同机构与地区的学者们长期合作而得以进行的。譬如久保享先生所主持的《1949年前后之中国》研究工程,田岛俊雄教授所主持的中国工业史研究项目等,均体现出日本国内学者之间乃至与国际学术界之间的紧密团结与合作。

其三,在研究内容方面,日本学者特别重视古今贯通,许多学者研究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他们的研究业已突破了过去传统断代史分期的局限,竭力探求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研究中国现代、当代经济史时,日本学者更是极力发掘1949年前后之间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亦即历史延续性。近来日本不少研究机构开始加强对中国现代史与当代史的研究,成为日本学术界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动向。

其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日本学者比较重视继承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高度重视史料的搜集与考释,但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如社会学,人类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也对日本一些学者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注意到,在不少优秀的经济史学者的研究中,均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研究与经济学理论的有机结合。但也有一些经济史学者各执一端而相互排斥,经济史研究队伍似乎面临着分化的局面,这一点不惟日本如此,中国亦然。看来,如何在经济史研究中做到历史研究与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并在不同学术风格的学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尚是摆在两国经济史学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次考察不仅是一次了解日本学术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现状及其研究方法,发展源流的重要活动,同时也是中国学者向日本学术界的同仁介绍与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学科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水平的一次难得的机会。访问团成员在刘兰兮研究员和叶坦研究员的精心组织之下,经过周密地准备与认真地努力,终于不辱使命。在访问过程中,日本学者对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方面的研究工作表现出较强的兴趣与关注。有的学者还主动提出将访问团刘兰兮、叶坦两位研究员的重要讲演翻译成日文发表,并表示欢迎本所年轻学者们今后有机会到日本访问研究。

总之,这次访问与考察活动对于加强中日两国学术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时间短促,本次考察团对日本学术界的了解与认识可以说既不充分,也欠深入。衷心希望今后中日两国经济史学界能够进一步加强互相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两国的学术研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博士后管理办编:《博士后交流》2007年第2期,第71-74页。

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进入专题: 经济史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44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