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提振市场信心重在提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3 次 更新时间:2023-03-09 15:54

进入专题: 市场信心  

王一鸣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他指出,当前,筑牢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要抓住有效需求不足这一突出矛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消费受疫情的冲击影响最大,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同时要积极有效稳投资,关键是要调动民间投资热情和积极性。

谈及如何进一步拉动消费,王一鸣认为,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首先,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其次,要改善消费条件。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再者,要创新消费场景。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推动生活服务智能化,加大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筑牢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需着力扩内需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建议,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你如何看待这一目标?

王一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是一个积极稳妥的经济增长目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必须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同时,这一目标也考虑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在经历三年疫情冲击后经济恢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5%左右的增长目标与当前潜在增长水平大体吻合,也是科学合理的。

当前,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经济明显转暖,多项指标反弹回升,特别是疫情期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加快恢复,市场预期有所改善。国际组织和市场机构纷纷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各省区市公布的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看,近四分之三的省份都定在5.5%及以上,这些省份占全国GDP的比重约六成。因此,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如果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好于预期增长目标。

《21世纪》: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的现状,你认为新时期可从哪些方面重点筑牢经济稳中求进的基础?

王一鸣:当前,筑牢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要抓住需求不足这一突出矛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消费受疫情的冲击影响最大,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松绑需求端限制性措施,同时通过延长新能源车购税优惠、加大对新市民金融支持等,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只有消费潜能被激活,消费者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经济循环才能更加顺畅,经济整体好转才会加快实现。

同时,稳投资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稳投资,关键是调动民间投资热情和积极性。针对当前民间投资低迷的情况,要下决心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房地产投资对稳投资有重要影响,要继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

提振市场信心重在提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

《21世纪》:预期不稳是影响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给各类市场主体、消费者、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王一鸣:当前,预期不稳仍是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制约因素。只要提振市场信心,把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企业扩大投资的热情才会激活,居民消费潜能才会释放,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才会迸发,外资才会看好中国市场。要抓住经济加快恢复的窗口期,在回应市场关切和切实解决问题中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让市场主体积蓄的发展动力充分迸发,让社会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提振市场信心,重在提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当前,预期不稳更多表现为民营企业预期不稳。对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政策稳定性、营商环境公平性、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等是影响预期的主要因素。因此,首先要保持政策稳定性,继续优化完善助企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帮助大量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恢复元气。其次,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理和修订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相关规定,确保各类所有制经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再者,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让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提振市场信心,还要针对各类市场主体关切,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提振消费者信心,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提振投资者信心,有效扩大社会投资;提振外资信心,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和发挥规模优势

《21世纪》: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如何有效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王一鸣:我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城镇人口超过欧洲总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美国总人口。依托超大规模人口和超大规模经济体量的叠加效应,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市场规模大,不仅可以分摊生产和创新成本,增强国内企业竞争力,还会带来产业分工深化,提升经济效率,增加国民收入,促进消费多元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情况下,小规模经济体通过国际贸易分享全球化红利的空间缩小,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凸显,有利于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和发挥规模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

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合理引导消费、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打通制约消费的堵点,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培育网上零售、互联网出行、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型消费。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鼓励扩大有效投资,补齐创新能力、公共安全、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短板。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领域新赛道的投入,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增长内生动力。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如何进一步拉动消费?尤其是在居民消费这部分你有哪些建议?

王一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拉动消费,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首先,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稳就业,才能保障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消费才有更大空间。要鼓励发展多元化新就业形态,最大限度扩大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多渠道就业创业。提高就业质量,开展重点群体就业能力提升行动,提高劳动者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促进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其次,要改善消费条件。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当前,房地产市场回暖仍有赖于市场恢复和销售回暖。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研究出台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回升的政策举措。同时,延长新能源车购税优惠、加大对新市民金融支持等,激活住房、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市场,带动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构建规范的市场消费环境。

再者,要创新消费场景。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拓深拓宽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面,优化到店与到家双向服务模式体验。推动生活服务智能化,加快促进生活服务业上线上云,培育智慧旅游、智慧养老、智慧家政等消费新业态。围绕线上线下消费融合趋势和要求,加大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城乡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智慧零售、社区商业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进入专题: 市场信心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37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