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理和哲理的创新性探索
[内容提要]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作出的“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挈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理和哲理的要义。两个“拥有”的思想政治特征及其所体现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指导思想的根源所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论品格和时代精神,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特征和途径走向,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飞跃”所成就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华彩乐章;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的探索,丰富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哲理,升华了“归根到底”意义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真谛和思想精粹。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伟大建党精神 “两个结合”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页。】这一阐释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挈要,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理和哲理的要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阐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理、学理和哲理的要义在于:两个“拥有”的思想政治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指导思想的根源所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论品格和时代精神,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过程特征和途径走向,彰显了“新的飞跃”所成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华彩乐章;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的探索,丰富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哲理基础,升华了“归根到底”意义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真谛和思想精粹。
一、两个“拥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政治特征
2022年7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提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载于2022年7月28日《人民日报》。】三个月之后,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页。】由“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坚定信仰信念”和“把握历史主动”凸显的两个“拥有”,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党的两大思想政治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精髓的深刻概括,昭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力量和思想智慧的根本所在,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学理性、哲理性的深切关联和深透结合。
两个“拥有”的内在统一性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整体过程和根本性质的基础,是在“归根到底”意义上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基点。
在“鲜明的政治品格”方面,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页。】“鲜明的政治品格”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中凝练而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之中,贯通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中锤炼而成的精神谱系之中。习近平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页。】要从伟大建党精神的高度来理解“鲜明的政治品格”乃至两个“拥有”全部思想的实质。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鲜明的政治品格”的根本特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鲜明的政治品格”的坚定立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强意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是“鲜明的政治品格”的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怀,习近平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9页。】,这是“鲜明的政治品格”的基本特征。
在“强大的政治优势”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以认识时代、认识世界、认识中国为指南,凝聚起党的最先进的政治力量。在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回溯中,《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6—67页。】
在“坚定信仰信念”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理论遵循。习近平在谈到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时,把涵养正气、升华境界、勇于斗争、淬炼思想,作为坚持信仰信念的实践坚守,提升了“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0页。】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觉。
在“把握历史主动”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和历史主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2页。】。百年奋进,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的底气的根本所在。党的二十大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深刻把握历史主动,坚守历史自信,弘扬历史自觉,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篇章。
要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政治优势、坚持信仰信念和历史主动等各方面,始终作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拥有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最为强大的政治力量,使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升华“归根到底”意义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境界。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凝练和升华的伟大建党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也展现了其理想和追求、情怀和品质、担当和牺牲、奉献和忠诚,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最鲜亮的底色。伟大建党精神是深透于两个“拥有”中的最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要赓续由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的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更好地展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精神智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要启迪思想、砥砺品格,用党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和品质;要结合实际,深化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培育时代精神,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获得“归根到底”意义上的新的辉煌。
二、理论品格的创新探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意蕴的拓新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页。】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真谛之所在,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品格和思想特质之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品格和思想特质的创新性探索。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思想特质作出了极为简明而又极为深刻的说明:“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15页。】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洋溢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时代精神。回眸《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展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前程,习近平提出:“《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正确的,但不能要求《共产党宣言》对一百七十年后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所有具体问题都提供现成答案”【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15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特质,最突出的就在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的表述,是习近平对学习和实践《共产党宣言》理论品格和思想方法要义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内涵的深刻理解,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特质的内在规定的创新性探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实践过程和思想过程。习近平认为,这一实践过程和思想过程的逻辑线索就是:“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46—347页。】
“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